请诸位发表对“三峡蓄水:高峡出斜湖”论文的看法
hkqah
hkqah Lv.3
2003年06月17日 19:48:27
只看楼主

请诸位发表对“三峡蓄水:高峡出斜湖”论文的看法 三峡蓄水:高峡出斜湖 金刀 摘要: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在举世注目下徐徐降下闸门开始蓄水。各大报刊、网站纷纷载文庆贺这一壮举,引用最多的一句便是毛泽东的诗句:高峡出平湖。真要叫起真儿来,“高峡平湖”只是艺术想象,三峡湖面其实并不是水平的,科学的提法应该是“高峡出斜湖”。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小题大作,差这一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说,这可马虎不得,它关系到:第一,水库防洪库容能否达到宣传的221.5亿立方米,也就是2009年水库建成以后能蓄多少洪水?能否实现主要的工程目标--防洪?第二,水库的淹没损失和移民人数的增加, 本来以为不会淹的地区将被淹没,本来以为不用迁移的居民必须搬迁,本来不大鼓的荷包又得掏钱;第三,本来以为不会淹到的重庆市老市区会部份被淹;第四,沿库岸新建的移民城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桥梁、厂矿会被淹没。

请诸位发表对“三峡蓄水:高峡出斜湖”论文的看法
三峡蓄水:高峡出斜湖
金刀
摘要: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在举世注目下徐徐降下闸门开始蓄水。各大报刊、网站纷纷载文庆贺这一壮举,引用最多的一句便是毛泽东的诗句:高峡出平湖。真要叫起真儿来,“高峡平湖”只是艺术想象,三峡湖面其实并不是水平的,科学的提法应该是“高峡出斜湖”。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小题大作,差这一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说,这可马虎不得,它关系到:第一,水库防洪库容能否达到宣传的221.5亿立方米,也就是2009年水库建成以后能蓄多少洪水?能否实现主要的工程目标--防洪?第二,水库的淹没损失和移民人数的增加, 本来以为不会淹的地区将被淹没,本来以为不用迁移的居民必须搬迁,本来不大鼓的荷包又得掏钱;第三,本来以为不会淹到的重庆市老市区会部份被淹;第四,沿库岸新建的移民城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桥梁、厂矿会被淹没。
关键词:三峡水库,蓄水

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在举世注目下徐徐降下闸门开始蓄水。各大报刊、网站纷纷载文庆贺这一壮举,引用最多的一句便是毛泽东的诗句:高峡出平湖。真要叫起真儿来,“高峡平湖”只是艺术想象,三峡湖面其实并不是水平的,科学的提法应该是“高峡出斜湖”。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小题大作,差这一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说,这可马虎不得,它关系到:第一,水库防洪库容能否达到宣传的221.5亿立方米,也就是2009年水库建成以后能蓄多少洪水?能否实现主要的工程目标--防洪?第二,水库的淹没损失和移民人数的增加, 本来以为不会淹的地区将被淹没,本来以为不用迁移的居民必须搬迁,本来不大鼓的荷包又得掏钱;第三,本来以为不会淹到的重庆市老市区会部份被淹;第四,沿库岸新建的移民城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桥梁、厂矿会被淹没。

三峡水库的水面存在水利坡度或称比降。“比降”就是上游水位减去下游水位的差,再除以两点间的距离。比降越大,水位落差越大。中国水利界权威、清华大学的张光斗教授解释说,长江上游的水源源不断地流进库区,上下游的水面始终存在一定坡度。并且这一坡度要受水库水深的影响,水越深坡度越小,水越浅坡度越大。因此,三峡水库的水面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平的。他还说,即使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坝前水位达到175米,库区水面的坡度也依然存在,只是会比现在要小一些(在自然状态下为万分之二,即每一百公里降低20米)。

张光斗在这里只提到水深一个参数,他说:“如果大坝无限高,这个坡度就会无限小,这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平湖”。笔者认为,洪峰流量、河道的宽窄变化和沿江岸壁对水的阻力也是影响水面坡度的因素。当大坝无限高时,有限的流量相对于“无限大的水库总量”当然就可以忽略不计。我看,张院士用的是障眼法,用一个模糊的真理掩盖了这样的事实:三峡大坝坝顶只有185米高,蓄水蓄到175米,再加两米风浪保险,就达到它的上限,张光斗先生还说过,大坝最多可以蓄水到184米高程。(水库的技术数据中有一个是水库最高蓄水位,三峡水库一直没有正式公布这个数据。184米应该是水库最高蓄水位。国外在计算水库移民的出发点是水库最高蓄水位,而中国则是水库正常蓄水位,这在三峡工程中相差9米)。而这个上限,与660公里以外的重庆市(200米高程)在同一个数量级。在这样的条件下,洪峰流量、地形变化和沿江岸壁对水的阻力恐怕就不能忽略不计了。

**洪峰流量对比降的影响1981年洪水量并不很大,只有985亿立方米,但因流量大重庆水位升到191米。正如张院士所说,当没有洪峰时,三峡水流也是存在坡度的。这个坡度有多少?三峡工程当局可以很容易知道,工程人员沿江设置了180个采样点,计算机可以得到同一时间的各地数据并算出平均水利坡度及相邻两点的分段水利坡度。笔者不可能有这些数据,但可以粗估一下。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廖志丹估计,这个水利坡度在千分之一点九至千分之三左右(见[附文]),就是说,三峡大坝蓄洪到175米时,重庆水位至少应为175(坝址水深) + 0.0019(坡度) x 660,000(重庆至大坝的距离/米) = 1429米(重庆水位)。而重庆那里水深200米时就淹到朝天门码头了,重庆市最高点250米,1429米?这里面是不是有人在开玩笑?笔者按万分之零点一九到万分之零点三再核对一遍:175 + 0.000019 x 660,000 = 187.5米~194.8米,看上去是差不多了。笔者自定的比降比三峡论证时泥沙组提出的万分之零点七(每百公里降7米)小了一半还多,泥沙定是冲不出水库的。

但是,按上文所说,6月15日三峡工程二期蓄水结束后,大坝前水面的海拔高度是135米,而在上游的巫山约为143米,万州约为150米。假如大坝前水面不是135而是175米,以此比降往上游推算,到离大坝494公里的李渡镇应为209米,那么重庆市水位在那里?难怪连张光斗这样的水利界泰斗都不得不含糊其词,用“会比现在要小一些”来搪塞了。这组数据与汪小莲工程师发表的三峡遇20年一
免费打赏
scotte
2003年06月19日 18:25:23
2楼
还是看实际的运行情况~~既然已经修好了~那只有多望好处想了!
回复
xkm_1
2003年06月20日 11:14:36
3楼
只能奢望当初专家们的结论与领导们的要求的确是一致.
回复
woya
2003年06月30日 22:19:10
4楼
尊重科学。
回复
wangsong9999
2003年08月31日 17:35:30
5楼
希望不要象三门峡一样。
回复
清源
2003年09月03日 10:34:25
6楼
单纯的理论计算,不太符合常理吧
澭水是肯定存在的,学过水力学的都知道。但是蓄水不是静止的,他还要往下放水发电,所以我认为上游水位应该不会达到那么高。并且上游来水的水位能有多高?绝对是动态的平衡,水位+落差的算法不可靠。
还有,澭水高度是跟流速有关的,如果能控制好流速,水力坡降不会太大是可以做到的。一般水电站或者大坝都是冬季蓄水、夏季泄洪,就是这个道理。
这么大的工程,如何没有考虑到澭水的话,那也太不象话了吧?嘿嘿……

这样的噱头还是不要搞太多的好。就像开始蓄水的时候,出现马鞍形,新闻报道大惊小怪一样,好像多了不起——典型的澭水现象啊,我们做水力试验见的多了。川江上以前没有大坝,当然不会出现了——新闻记者也应该了解点儿水力知识再报道也不迟!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