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池污泥膨胀,丝状菌过度繁殖
qhdjjg
qhdjjg Lv.2
2006年06月26日 16:12:26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我在秦皇岛,负责一个日处理3200吨屠宰废水的污水处理场,进入6月下旬以来,SBR池处理单元污泥沉降比极度增高,达到90——97,污泥膨胀严重,镜检可见明显丝状菌丝伸出菌胶团外。准备采取加氯灭菌方法应急,不知如何确定投加的浓度剂量。请高手指点。谢谢!

我在秦皇岛,负责一个日处理3200吨屠宰废水的污水处理场,进入6月下旬以来,SBR池处理单元污泥沉降比极度增高,达到90——97,污泥膨胀严重,镜检可见明显丝状菌丝伸出菌胶团外。准备采取加氯灭菌方法应急,不知如何确定投加的浓度剂量。请高手指点。谢谢!
lxdlsb681030
2006年06月27日 08:50:50
2楼
应先投石灰,把PH调好后再说下文。
回复
zjw124
2006年06月27日 10:39:31
3楼
你的SBR池的MLSS是多少?DO是多少?V30是多少?现在正常多长时间排一次泥啊?
回复
wdpk
2006年06月27日 11:33:04
4楼

哥们,能否具体说清楚一点,新手请教
回复
lxilynn
2006年06月27日 21:09:02
5楼
 怎么发上来就不反应了啊,
回复
qiyuncai
2006年06月28日 17:14:06
6楼
兄弟。我有一个纸厂污水处理的也是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的是百乐克工艺,膨胀原因初步分析供氧不足加菌种中毒。污泥絮体非常轻,已经加了四天的聚铝,看起来絮体有所增大,但是沉降性能还是很差,v30 70%,且二沉池里大量菌种流失。。泥层相当高,四五天啦。。急死人,,请哪位兄台看到后,耽误几分钟给回复一下。。急!!!!感激不尽啊。。
回复
qiyuncai
2006年06月28日 17:15:26
7楼
哪为有增加絮体比重的好方法,要是加硅藻土或熟石灰应该怎么加呢。。
回复
hfxp1286
2006年06月28日 20:10:38
8楼
要搞清楚什么原因造成丝状菌的过量生长,是容氧不足,还是N,P的营养不足首先从源头上控制。也可加氯、臭氧、过氧化氢等杀死伸出活性污泥外的丝状细菌。也可投加混凝剂增加污泥的絮凝作用。
回复
niyihai
2006年06月29日 06:08:35
9楼
从单纯增加絮体比重上说,可投加废弃的水玻璃、聚丙烯酰胺等大分子电解质。
回复
hnjzpxl110
2006年06月29日 10:45:24
10楼
杀菌、投加絮凝剂

回复
z_d_p@co163
2006年06月29日 11:10:37
11楼
⑷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方法
①采用化学药剂杀灭丝状菌
丝状菌因同环境接触表面积大,故对药物较为敏感,在加药剂量合适时,可做到既杀灭丝状细菌,又不至于过多地损伤菌胶团细菌,在丝状菌明显受到抑制后即可停止加药,并投加合适营养,采取适当复壮措施。
常用的药物及剂量如下:
漂白粉量按有效氯为MLSS的0.5~0.8%投加;
投加液氯或漂白粉,使余氯为1mg/L时球衣菌30’死亡;余氯为0.5mg/L时球衣菌经120’死亡。
加废碱液,使曝气池pH上升至8.5~9.0左右,维持一段时间后,镜检可见丝状菌萎缩、断裂。
上述方法在生产中应用时,最好先通过小样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投加剂量。由于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在多次使用同一药物后,丝状菌往往会产生适应性,并导致方法的失败。
②改变进水方式及流态
对容易膨胀的废水,应避免采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CMAS)推荐选用流态为推流式(PFR)或批式(SBR)活性污泥法。J. H. Rensink对上述三种进水方式及流态进行了平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BR、PFR中丝状菌数量少、污泥的SVI值低,而CMAS中丝状菌数量多、污泥的SVI值高,污泥呈严重的膨胀状态。
③改变曝气池构型
……。
④控制曝气池的DO
模仿厌氧、好氧区的A/O工艺(Anoxic/Oxic process)来防止污泥膨胀。(兼氧段不曝气,且保证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⑤调节废水的营养配比
对因缺乏N、P而引起SVI值上升、造成污泥膨胀的处理系统,须在进水中追加N、P。我们于1972~1976年在处理某染色厂的废水过程中,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分别投加尿素、含氮量高的污泥消化池上清液或腐化污泥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在污泥发生膨胀时我们应及时改变曝气池中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在有两大类微生物──菌胶团细菌和丝状细菌共存并相互竞争的污泥体系中,创造适合于菌胶团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丝状菌得不到优势生长,以达到改善污泥沉降压缩性能、控制或预防污泥膨胀的目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