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转)对庐山手绘最诚恳最客观的分析
handsomebat39
2011年08月18日 13:41:37
只看楼主

首先声明一下,我是在庐山呆过的。也算老学员了吧,那时候还在上大学。对于庐山的一些老师,我没有任何个人看法,包括余工,我一直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也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也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总之,很男人的一个男人。至于其他,杨健,陈红卫,沙沛等等手绘达人,也确实各有千秋,性格各异。对于这些前辈,也没什么好说的。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庐山的教学模式。这是庐山手绘最大的硬伤。我从事手绘教育2年多以来,越发觉得庐山的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已经有非常多的同学反映了“有功底的去了能学的很好,没什么功底的去了什么样,回来还什么样。”当年庐山还只有1500个学院每期的时候,就是这个情况,现在每期3000人,4000人了,我实在不敢想象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

首先声明一下,我是在庐山呆过的。也算老学员了吧,那时候还在上大学。对于庐山的一些老师,我没有任何个人看法,包括余工,我一直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也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也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总之,很男人的一个男人。至于其他,杨健,陈红卫,沙沛等等手绘达人,也确实各有千秋,性格各异。对于这些前辈,也没什么好说的。

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庐山的教学模式。这是庐山手绘最大的硬伤。我从事手绘教育2年多以来,越发觉得庐山的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已经有非常多的同学反映了“有功底的去了能学的很好,没什么功底的去了什么样,回来还什么样。”当年庐山还只有1500个学院每期的时候,就是这个情况,现在每期3000人,4000人了,我实在不敢想象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

我去庐山的时候,自认为画的很好(现在看起来当初画的很屎)。也确实在当期算得上名列前茅的了,所有助教,乃至班主任都不行。我们班主任跟我关系非常好,为什么100多人一个班只单单跟我关系好?就是因为我画的还行(当初认为)。他画的也很好,他会画素描,会画头像,会画水彩,但是他不回画马克笔……那么我们去庐山学什么?手绘用什么?班主任不会马克笔我们混什么?而且,我们班主任还是全营画的数一数二好的。那时候邓蒲兵还是8班班主任,所有9个班也就他和杨欢还有娄小云能动两下马克笔。

助教,呵呵,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助教团队。整个庐山的主教团队,就是一群上一期没学好,这一期想来蹭课的人。没一个行的,都是水货。每10人一个助教,现在想想那些助教,我学生随便拿出来一个就比他们强。

那么庐山教学靠什么呢?靠大师,靠示范,靠视频。可是,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连基本的拿笔都不会,没人告诉你针管笔怎么用,钢笔怎么用,线条怎么拉,画直线时候手腕不能动……你们连透视都不懂,没人告诉你一点透视水平线要绝对水平。没人告诉你两点透视两个消视点必须在一条视平线。没人告诉你一点透视中的两点透视物体怎么画……你们连马克笔都没摸过,没人告诉你马克笔要快速运笔,没人告诉你马克笔要用哪些颜色,没人给你讲色彩的构成,冷暖……我给你看沙沛的示范有什么用?我给你看陈红卫的示范有什么用?我给你看杨健的示范又有什么用?你看得懂么?一个个云山雾罩的,就知道鼓掌,喝彩。谁看得懂了?

我在庐山2个月,没喝过一句彩没鼓过一次掌没唱过一句歌。但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去的时候就研究了很久的手绘,我绘画基础也还行,所以我能学到东西,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周围的同学,真的可以说他们来的时候什么样,走的时候还是什么样。

你们以为,每天画12个小时以上的手绘就有用?你们真是太天真了,在庐山画12个小时,还不如我教你1个小时。首先大家要知道一点,手绘效果图是一个很特殊的技能。它跟素描有很大的区别。学过素描的同学可能知道,我让你画2个月素描,可能你没什么用,你还是个菜鸟。但是我教你画2个月手绘效果图(实践证明,我教过几百个学生,都是零基础。)你就会达到一个比较专业的程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手绘效果图技巧性非常多,如果用素描的方法勾勒出那么的一个虚拟场景,我敢说没有3年的绘画功底就不用想了。但是手绘不同,有很多捷径,技巧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当这些技巧,统统没有人告诉你的时候,你的结果是什么?

事倍功半。这就是唯一结果。用学素描的方式学手绘,根本就是一个极其的行为。

庐山为什么没有人教你们这些捷径呢?因为大师太大了,太吊了。他们只管画画,兴致到哪了,就讲到哪。庐山根本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而那些不吊的人想教你们,可惜他们水平太烂,他们自己还没画明白呢,教谁啊?教的都是错的。我那会,助教天天就跟着我们几个混。

说这么多,也是一直以来想说的,希望别惹怒太多人。我说的也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实,我相信很多去过庐山的同学跟我也有同感。庐山不是不能去,但是我劝大家有了点功底了之后再去。

最后,向我最崇敬的沙沛老师表示敬意。我认为中国他是画的最好的了。(相信大部分人都这么认为。)第二应该是潘俊杰和赵国斌老师。可惜庐山没有真正请到这二位。至于小红和老杨,也还过得去了。其他什么余工,叶惠民,邓蒲兵,尚龙勇之流,就不要谈什么大师了,甚至不要谈什么手绘了。但是对于余工的为人和能力,我还是100%的给予肯定。

尽管庐山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但是它对于中国手绘事业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没有余工,没有庐山,可以说就没有中国手绘的今天。

2_213_c8068c88935c783.jpg

zp_8713
2011年08月22日 10:09:54
2楼
请问楼主是哪里的?方便的话想来跟楼主学习。有没有好的基础教程的书籍可以推荐,如果太远了也可以自己摸索,谢过了
回复
sunxinxinao
2011年08月23日 14:06:59
3楼
请问楼主,你是 哪里的,有没可能留个联系方式,有空向你请教手绘
回复
weiniduqing4159
2011年08月23日 17:06:19
4楼
庐山的硬伤就是没有设计思想,也就是带你入门,他们构图很唯美,但是整张图面的主次关系,表达的内容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一点个人看法啦,和好多庐山的人接触过总结的
回复
chouyugan
2011年08月23日 22:03:16
5楼
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
回复
kongqilin
2011年08月23日 22:09:20
6楼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回复
天地人
2011年10月24日 15:47:08
7楼
主要还是个人对色彩的感觉。
回复
tianhuipeng
2012年07月11日 10:32:40
8楼
楼主道出了庐山的致命伤,确实那么多人画出来的画怎么都感觉跟一个人画的一样,没了手绘最初的灵性,顶,375883132我的Q号,楼主方便加一下,交流交流~
回复
fjwd
2012年09月07日 12:16:33
9楼
分析基本还可以
回复
xsl2lxl
2012年09月11日 13:58:58
10楼
我觉得去庐山就是感受气氛,还有完全同意楼主的有功底去。我那时候和同学去的就我有点基础,最后进步大的也只有我。不过至于邓蒲兵之流只能说现在不是大师,但正是需要非大师级才能教好基础差的。太大师一般人没法领悟。还有庐山的设计非常不注重设计思维,做方案设计评比时就明显知道,谁画得好就是高级,不管你的设计。这是现今的弊端,但是不排除庐山今后的改进。总之,我还是对庐山保持鼓励支持的看法。毕竟中国没有多少地方能如此激情。。祝福庐山的改进。。。
回复
kai5160
2012年09月18日 11:42:13
11楼
嘿嘿,难得那就是传说中的庐山?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