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几篇有关水环境规划的文章,有水友向我要的!!
杨大米
杨大米 Lv.9
2006年06月18日 15:13:41
只看楼主

1150614812370.jpg

7574b1c65b7d4f771106.rar
452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杨大米
2006年06月18日 15:15:33
2楼
城市水环境编制的技术路线
回复
neteasegps
2006年06月19日 09:22:10
3楼
环境规划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话题,谢谢楼主提供的资料。本版这种资料较少。
回复
杨大米
2006年06月19日 10:20:09
4楼
环境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区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定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将环境规划写入环境保护法中,为制定环境规划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基本概念

(一)环境规划的含义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在环境管理中,环境预测、决策和规划这三个概念,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环境预测是环境决策的依据;环境规划是环境决策的具体安排,它产生于环境决策之后;预测是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使规划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前提。可见环境规划是环境预测与环境决策的产物,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

(二)环境规划的原理

在人与环境系统中,人类活动(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开发活动、规划或发展政策等)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也可能带来这三者的损失。这些效益和损失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比如货币)来衡量,并规定效益为正、损失为负。因此,就构成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使所有效益和损失的总和为最大。这就是环境规划原理。

依据上述原理,可以构造出环境规划的最优化模型:



约束条件:G(x)>或<B

非负条件:x≥0

式中: max(min)——最优化,依问题的性质,可取最大(max)或最小(min):

z=f(x)——目标函数,一般是总投资费用、年费用、总收益、年收益

或净收益等;

x——决策变量向量,可以是环境投资、污染物削减量等;

G(x)——约束转换系数;

B——环境资源或环境质量限制向量。

鉴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货币化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环境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损益定量技术还不十分成熟。所以,目前所进行的环境规划主要以经济损失(环境投资)最小或经济效益最大或满足环境标准为目标。

(三)环境规划的原则

制定环境规划的基本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因此,制定环境规划,应遵循下述5条基本原则:

①以生态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

③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则。

④环境目标的可行性原则。

⑤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原则。

回复
杨大米
2006年06月19日 10:20:31
5楼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

环境规划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环境组成要素划分,可分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水质污染防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等。

按照区域特征划分,可分为城市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流域环境规划。

按照范围和层次划分,可分为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部门环境规划。

按照规划期限划分,可分为长期规划(大于20年)、中期规划(15年)和短期规划(5年)。

按照环境规划的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环境规划和单要素的环境规划。

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自然保护规划。

下面简单介绍:以按照性质进行划分的环境规划的不同类型:

1.生态规划

在编制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不是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而是把当地的地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使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符合生态规律,不致使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所以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是环境规划的中心内容之一。这种土地利用规划通常称之为生态规划。

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这种规划也称污染控制规划,是当前我国环境规划的重点。根据范围和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3.自然保护规划

保护自然环境的工作范围很广,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主要是保护生物资源和其他可更新资源。此外,还有文物古迹、有特殊价值的水源地、地貌景观等。中国幅员辽阔,不但野生动植物等可更新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有特殊价值的保护对象也比较多,迫切需要分类加以统筹规划,并尽快制订全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和重点保护区规划。

此外,在环境规划中,还应包括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有:为实现上述3方面环境规划所需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发展环境科学体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管理现代化的研究等。

回复
杨大米
2006年06月19日 10:20:50
6楼
三、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及其编制程序

由于环境规划种类较多,内容侧重点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环境规划还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但其基本内容有许多相近之处,主要为: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目标、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环境规划方案的选择和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等。下面以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为主线对其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予以介绍。

一般来说,编制环境规划主要是为了解决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和保护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无论哪一类环境规划,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划编制程序进行的。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一)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

由环境规划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开展规划工作之前,提出规划编写提纲,并对整个规划工作规划组织和安排,编制各项工作计划。

(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这是编制环境规划的基础,通过对区域的环境状况、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破坏的调研,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便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1. 环境调查

基本内容包括环境特征调查、生态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的调查、环境治理措施效果的调查以及环境管理现状的调查等。

(l)环境特征调查:主要有自然环境特征调查(如地质地貌,气象条件和水文资料,土壤类型、特征及土地利用情况,生物资源种类形状特征、生态习性,环境背景值等)、社会环境特征调查(如人口数量、密度分布,产业结构和布局,产品种类和产量,经济密度,建筑密度,交通公共设施,产值,农田面积,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灌溉设施,渔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查(如规划区内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生产布局以及人口发展规划,居民住宅建设规划,工农业产品产量,原材料品种及使用量,能源结构,水资源利用等)。

(2)生态调查:主要有环境自净能力、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气象条件、绿地覆盖率、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建设密度、能耗密度等。

(3)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和电磁辐射污染源等。

(4)环境质量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环境保护部门及工厂企业历年的监测资料。

(5)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调查:主要是对工程措施的削污量效果以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

(6)环境管理现状调查:主要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实施情况、环境监督的实施情况等。

2.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即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描述,以便查明规划区环境质量的历史和现状,确定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掌握规划区环境质量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规划区的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

(1)污染源评价:通过调查、监测和分析研究,找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方式、途径、特点、排放规律和治理措施等。

(2)环境污染现状评价:根据污染源结果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环境污染的程度。

(3)环境自净能力的确定

(4)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

(5)费用效益分析:调查因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带来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分析治理污染的费用和所得经济效益的关系。

(二)环境预测分析

环境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所掌握环境方面的信息资料推断未来,预估环境质量变化和发展趋势。它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没有科学的环境预测就不会有科学的环境决策,当然也就不会有科学的环境规划。

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有:

1.污染源预测

污染源预测包括大气污染源预测、废水排放总量及各种污染物总量预测、污染源废渣产生量预测、噪声预测、农业污染源预测等。

2.环境污染预测

在预测主要污染物增长的基础上,分别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环境质量时、空变化。

3.生态环境预测

生态环境预测包括城市生态环境预测、农业生态环境预测、森林环境预测、草原和沙漠生态环境预测、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古迹和风景区的现状及变化趋势预测。

4.环境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预测

(四)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确定恰当的环境目标,即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所达到的程度,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关键。目标太高,环境保护投资多,超过经济负担能力,则环境目标无法实现;目标太低,不能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或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制定环境规划时,确定恰当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环境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的状况或标准。环境目标一般分为总目标、单项目标、环境指标3个层次。总目标是指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或状况;单项目标是依据规划区环境要素和环境特征以及不同环境功能所确定的环境目标;环境指标是体现环境目标的指标体系。

确定环境目标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选择目标要考虑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

②选择目标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③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政策。

⑤考虑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⑤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要同步协调。

(五)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环境规划设计是根据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和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物削减量、投资能力和效益等,提出环境区划和功能分区以及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拟定环境规划草案

根据环境目标及环境预测结果的分析,结合区域或部门的财力、物力和管理能力的实际情况,为实现规划目标拟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可以从各种角度出发拟定若干种满足环境规划目标的规划草案,以备择优。

2.优选环境规划草案

环境规划工作人员,在对各种草案进行系统分析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佳环境规划草案。环境规划方案的选择是对各种方案权衡利弊,选择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高的方案。

3.形成环境规划方案

根据实现环境规划目标和完成规划任务的要求,对选出的环境规划草案进行修正、补充和调整,形成最后的环境规划方案。

(六)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

环境规划的申报与审批,是整个环境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把规划方案变成实施方案的基本途径,也是环境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制度。环境规划方案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上报各级决策机关,等待审核批准。

(七)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

环境规划的实施要比编制环境规划复杂、重要和困难得多。环境规划按照法定程序审批下达后,在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各级政策和有关部门,应根据规划中对本单位提出的任务要求,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促使规划付诸实施。

实施环境规划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要把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②落实环境保护的资金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③编制环境保护年度计划。以环境规划为依据,把规划中所确定的环境保护任务、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使之成为可实施的年度计划。

④实行环境保护的目标管理,即把环境规划目标与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的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

⑤环境规划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

综上所述,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可由图11一1表示。

回复
杨大米
2006年06月19日 10:21:51
7楼
四、环境规划的作用
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和环境保护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概括起来如下:
(一)环境规划是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战略只是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性的原则、方针、政策、目标、任务等方面的内容,而要把环境保护战略落到实处,则需要通过环境规划来实现,通过环境规划来具体贯彻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完成环境保护的任务。
(二)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联合国环境规划会议在总结世界各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思想的基本点是:环境问题必须与经济社会问题一起考虑,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求得解决,求得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环境规划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
环境规划是对于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它给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工作任务,因而它在环境管理活动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四)环境规划是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
环境规划是要在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产生新的生态破坏,同时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解决一些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还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和恢复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体现了“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
 

(选自钱易等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回复
yuanji117
2009年10月12日 20:15:07
8楼
很有用的资料 再次感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