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的中日关系近来有逐渐和暖的迹象。5月23日,睽违一整年的中日外长,终于在卡塔尔首次碰面;6月6日,日本政府宣布恢复对华提供日元贷款。但中日关系是否就此柳暗花明?相信大部分观察家还是存疑的。 中日关系之所以跌入谷底,一是日相小泉纯一郎坚持朝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二是中日有东海主权等的争执;三是日本极力宣传中国威胁论,让政府本身陷入了作茧自缚的困境。 另一方面,中日经贸关系却又发展到了空前紧密的阶段,形成“经热政冷”的局面。由于中日是紧邻,两国关系紧绷不仅影响东亚国家的政经合作,也破坏了区域合作发展的进程。有人甚至担忧,“有一天中日将难免一战”。
冷却的中日关系近来有逐渐和暖的迹象。5月23日,睽违一整年的中日外长,终于在卡塔尔首次碰面;6月6日,日本政府宣布恢复对华提供日元贷款。但中日关系是否就此柳暗花明?相信大部分观察家还是存疑的。
中日关系之所以跌入谷底,一是日相小泉纯一郎坚持朝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二是中日有东海主权等的争执;三是日本极力宣传中国威胁论,让政府本身陷入了作茧自缚的困境。
另一方面,中日经贸关系却又发展到了空前紧密的阶段,形成“经热政冷”的局面。由于中日是紧邻,两国关系紧绷不仅影响东亚国家的政经合作,也破坏了区域合作发展的进程。有人甚至担忧,“有一天中日将难免一战”。
2楼
首相换代提供转机
中日关系所以又出现松动,原因有三。一是国际现实和力量对比的改变,迫使日本认真思考其国家未来走向,即使战略目标不改,也必须修改当前的战术;二是适逢日本的首相换代期,双方都有了调整战术的下台阶;三是中国的崛起,特别是经济崛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事实,选择合作还是对抗,现在成了日本必须明智抉择的课题。
五年来,小泉不顾一切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不论借口是祈求和平,还是为兑现其竞选承诺,真正的政治意图,则是要重建日本的政治体制,让国家神道东山再起。
日本历届保守政权,一直是采取渐进方式,即通过篡改历史,架空宪法等行动,让日本逐步恢复成为一个“普通国家”。而小泉则采用直接冲撞的方式,一来打破国家领导人不得参拜靖国神社的战后禁忌;二来让参拜靖国神社转化为日本民族和国家的“内政”;三来外国人越反对就越发突出小泉的“民族英雄”形象。
小泉这一单刀直入的策略,迫使日本的亚洲邻国,如中国、韩国等曾长期被日本军国主义欺凌和蹂躏的大国,明显地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保持沉默变成无视历史责任,违背国家民族的意愿;直接反对又会被蒙住双眼的日本人反指为“干涉内政”,致使更多人因此加入保守民族主义行列。目前日本人的“嫌华情绪”高涨,就是小泉政府煽动“嫌华情绪”,使中日关系更加紧张的结果。
从小泉“人气”居高不下的结果来看,他的煽情又激进的政策是成功的。日本舆论界称他的政治手法是“剧场政治”。但从日本“入常”惨败,亚洲外交四处碰壁等状态来看,又说明玩火已经带来了引火自焚的效应。
日本国内,特别是财经界,目前最担忧的事情,就是日本经厉了“十年停滞”的痛苦,现在好不容易才赶搭上中国高速经济成长的列车,如果两国关系又从“政冷”发展到“经冷”的话,不仅日本的经济复苏可能再度泡汤,也会对日本的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不知何去何从的影响。
日本财经界这些年来变得很“乖”,一方面是对日本经济泡沫化存有内疚;另一方面是财经界也已改朝换代,没有了强力班底;再者是日本政坛自民党一党独大,旧的派阀政治又被小泉搅乱,让“小泉独裁”得以在政坛横行霸道。
但经济复苏让财经界重拾信心,首相换代也带来政坛的异动,检讨过去,展望未来,“后小泉时代”遂成了新的政治焦点。
回复
3楼
稳健派开始抬头
4月底,日本的财经界重镇“经济同友会”酝酿通过议案,要小泉修正其对华政策。5月9日它公开声明,既要小泉及其继承人不再参拜靖国神社,又要政府积极改善日中关系。日本政商原本是一家,但近年干预政治的情况已经减弱,如今财界再度作出“政治建言”,不是他们觉得情况严重,相信“同友会”是不会作此下策的。
中韩两国没有因小泉表面一再示好,而改变其对日政策。一是他们认为,小泉是个没有信义的政客,既不期待他会改弦更张,也不再相信他能及时补救;再来是只要小泉的接班人,能从当前剑拔弩张的形势中,认识到参拜靖国神社带来的严重后果,承诺不再走小泉的对抗道路,中日关系就有可能恢复正常。
因此,中韩已经把外交战略重心转移到“后小泉时代”去了。换言之,当前已把小泉“冷处理”,直到他9月下台。与此同时,却对可能的自民党新领袖伸出双手,对日展开了一轮新的外交攻势。
中国拒绝与小泉或其外长麻生举行高峰会谈,却在2月份开始大量邀请执政党高层访华,包括前自治大臣野田毅、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秀直、公明党政调会长井上义久、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前首相桥本龙太郎,以及中日友好七团体的领导人。连小泉指名的首相候选人之一的经济财务大臣谷垣祯一,也访问了中国。
日本政要如此蜂拥到中国去,不仅是近年罕见的现象,就是在中日关系融洽时期也少见,这说明日本政坛有异变,而中国对小泉政权展开的分化战略取得成果。
日本保守报刊形容这些访华人士为自民党的“亲华派”,甚至有行动右翼恫言,要置二阶俊博等人于死地。说他们是“亲华派”,其实是言过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较实事求是,甚至比小泉更“爱国”,因为他们更关注日本的长远国家利益,要为日本能重回亚洲大家庭作出贡献。像福田康夫主张“亚洲融洽外交”,二阶俊博倡议与中国谈判共同开发东海石油资源,最终目的还是为日本解开外交死结,为国家争取现实的利益。称他们为稳健派,其实是最恰当的。
自民党这批稳健派之中,前内阁官房长官、小泉政府第一任发言人福田康夫,他的举手投足最引人注目。虽然,福田至今未公开表明,他将参选下期首相,但人们早就把他当成是小泉嫡系候选人安倍晋三的最大劲敌。小泉目前担心,由于福田的民调支持率一再攀升,福田与安倍难免会有一场直接的比拼,而党内稳健派的再集结,又支持福田的亚洲和睦政策,不仅会破坏小泉建立的党内既存秩序,也会让他的再建国家神道计划变成功亏一篑。
福田不是什么鸽派,也不可能是什么鸽派,但他行事稳重,主张与亚洲邻国和睦相处。这样的政治家,是目前最能缓和日本与中韩紧张关系,也是最适当的能修正小泉路线的保守主流政治人物。
回复
4楼
本等待别人认同
中国的日本战略是,一方面将小泉“冷处理”,另一方面广泛接触日本的稳健势力,因此才出现了两国关系改善的迹象。
但是,中韩应否坚持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政策呢?
日本的右翼一再强调,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人的信仰,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近邻国家不得干涉其“内政”。但形势改变之后,就是外交被孤立,国家利益受威胁之后,干涉内政的声音已经由强转弱,甚至连小泉的钦定候选人安倍晋三也说,不应把参拜靖国神社当作候选人的考核标准,说明越接近“后小泉时代”,要跟小泉划清界线的人就会越多。
然而,在日本国外却依然有人主张,中韩应放弃僵硬的对日政策,就是不应继续在历史问题上打转,不应把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再当作战略目标。换言之,忘记历史,脚踏实地。
其实,不纠缠于过去的历史,尽量往前看,才能改善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正是日本的一贯主张。甚至有人坚信,只要日本坚持其立场,既然奈何不了日本,世界最终还是会认同日本的。不再纠缠于过去历史的理论,不仅正中小泉的下怀,也给了他实现“有终之美”的希望,因此他还在处心积虑安排,要在今年的“终战纪念日”(8月15日),作他任内的最后一次参拜。
中国没有在历史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日本却取消了不给中国日元贷款(ODA)的威胁。但这应该是策略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在投石问路,看小泉能否因此实现下台前,能与胡锦涛举行“首脑会谈”的愿望。因为,八大工业国首脑7月份将在俄罗斯举行峰会,中国国家主席将受邀出席。
日本外长麻生出席卡塔尔第五次亚洲合作对话会期间,终于见到了中国外长李肇星,并举行了他期待已久的“中日外长会谈”。这是中日两国外长一年多来的首次会晤,更是麻生当上外长以来的首次,说明中日关系是何等的不正常。
对麻生来说,这是他个人外交生涯的转机,也可能是中日外交和缓的契机。因此他要求亚细安区域论坛7月在马来西亚集会时,第二轮中日外长会议能够再举行。
即使中日外长会晤成功,并不表示中日首脑会谈已经铺平道路。因为小泉至今还没有对参拜靖国战神问题作进一步的澄清或保证,至少要像访问东南亚的日本天皇,公开劝日本人不忘历史,更不要重蹈覆辙,不然与亚洲和解的道路将是很遥远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