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否有工作年限要求
panyun_1981
2006年06月16日 15:42:39
只看楼主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否有工作年限要求?请告知!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否有工作年限要求?请告知!
免费打赏
hlh66611
2006年06月16日 16:21:45
2楼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详见附件3,下同)或相近专业(指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详见附件3,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2.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3.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三)注册化工工程师报考条件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详见附件3,下同)或相近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详见附件3,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2.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3.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四)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报考条件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详见附件3,下同)或相近专业(指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专业,详见附件3,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2.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3.截止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回复
panyun_1981
2006年06月16日 16:37:24
3楼
很感谢!我是2004年自动化系毕业,从事火电工程建设安装的,看来不走走门路还考不了!郁闷!
回复
panyun_1981
2006年06月16日 16:49:49
4楼
如果基础课过了,要在多长时间内把专业课考过才有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