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机组主要部件性能特点
shenajiujiuwoba
2006年05月24日 02:28:17
只看楼主

离心机组主要部件性能特点 叶轮设计: 最早的看法是闭式叶轮较开式叶轮在部分负荷较有优势,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是可以比较开式与闭式在部分负荷时的kW/ton指标,有没有衰减一目了然。扩压器设计: 常见的有固定式,可移动式及管式三种。可移动式很明显在低吸气量时波阻损失小。单级与多级压缩: 常规的看法是单级运动部件少,排气速度高,但止推轴承承受负载大,噪音高频。多级级间效率低,但可考虑中间抽气,叶轮可考虑对称布置,从根本上平衡了轴向受力,即平衡了止推轴承负荷,但油压不能分成多级。个人看法是,飞机更复杂,但维修频率好象比冷水机组低,所以主要在制造质量及设计与制造工艺上。至于效率问题,由于涉及到整机设计,单独谈是没有意义的。

离心机组主要部件性能特点
叶轮设计:
最早的看法是闭式叶轮较开式叶轮在部分负荷较有优势,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是可以比较开式与闭式在部分负荷时的kW/ton指标,有没有衰减一目了然。
扩压器设计:
常见的有固定式,可移动式及管式三种。可移动式很明显在低吸气量时波阻损失小。
单级与多级压缩:
常规的看法是单级运动部件少,排气速度高,但止推轴承承受负载大,噪音高频。多级级间效率低,但可考虑中间抽气,叶轮可考虑对称布置,从根本上平衡了轴向受力,即平衡了止推轴承负荷,但油压不能分成多级。个人看法是,飞机更复杂,但维修频率好象比冷水机组低,所以主要在制造质量及设计与制造工艺上。至于效率问题,由于涉及到整机设计,单独谈是没有意义的。
开式与半封闭设计:
能量转移:开式设计,减少了约3%的机组能耗,这一点kW/ton指标上应能反映出来。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考虑机房温度增加排气量,恐怕...,如果不要求机房温度,则另当别论。
电机温度:半封闭在机组不稳定时电机冷却受影响。开式比较稳定,但受到环境灰尘的影响。
泄漏:封闭式泄漏到系统,而半封闭泄漏到外界。
对中问题:开式要考虑对中,否则轴封更容易漏。
电机维修/安全:开式烧毁不影响制冷剂系统,维修也不需要打开压缩机,而半封闭工作量及维修成本都很高。但问题电机为什么会烧毁?除了启动器故障及冷却出了问题(半封闭),压缩机本身的机械问题也很常见。
制冷剂流量控制:
热力膨胀阀:根据过热度控制,机组稳定时热力效率高,易调节,但运动部件多,且受到系统背压影响,滞后。
孔板:结构简单,适用温度范围大。但调节性能差,效率不如热力膨胀,如果采用可变孔板(电动伺服)配合液位控制,效果不错。
浮球:简单,较以上两种液位控制性好。
电子膨胀阀:控制精度高。依赖于控制器,受控制器各个温度/压力传感器影响,维修成本高。
使用工质:
R134a属环保正压冷媒,易泄漏到空气。R123负压冷媒,解决了对外泄漏问题。但空气可漏进去,抽气装置可排除空气(还有少量制冷剂),但无法解决水蒸气,会影响润滑油,另外123有毒性。
启动器:
星-三角闭式启动:效率高,启动电流大,传统技术。
固态启动器:可靠性高,但效率低。
变频启动:启动电流极小,部分负荷节能突出,尤其在过度季节低冷却水条件下kW/ton指标很低,适合于全年工艺用制冷。但满负荷效率低,部分负荷夏季运行时靠近喘震线,受冷凝压力影响大,初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高
xiaoxwz
2006年06月06日 16:04:19
2楼
顶一个
回复
cnlwh
2006年06月18日 10:48:41
3楼


离心式压缩机用于小型制冷装置合适吗?
回复
york.jian
2008年12月28日 01:38:29
4楼
楼主shenajiujiuwoba
所在QQ群号18294859
欢迎加入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