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弹性模量反常的问题
noeyefish
noeyefish Lv.2
2006年05月16日 12:56:13
只看楼主

我单位在做混凝土试验时,做了7d,28d,90d,180d的静力弹性模量,28d的比7d的高,但90d的全部都比28d的低,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但考察了各个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可疑的现象。180d的结果还没有出来。请网上的各位大虾指点。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拌和量,7d和180d共用一组,28d和90d 共用一组。即7d的作完不破坏,再放回养护室继续养护,到180d再做。28d和90d同样的方法。

我单位在做混凝土试验时,做了7d,28d,90d,180d的静力弹性模量,28d的比7d的高,但90d的全部都比28d的低,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但考察了各个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可疑的现象。180d的结果还没有出来。请网上的各位大虾指点。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拌和量,7d和180d共用一组,28d和90d 共用一组。即7d的作完不破坏,再放回养护室继续养护,到180d再做。28d和90d同样的方法。
免费打赏
qqxj
2006年05月17日 09:58:13
2楼
估计你加压过大了,朋友。如果28d出现破坏,90d当然低,不知你弹模加压多少?怎么计算的,说来听听,我帮你分析。
回复
xue_xue_yi
2006年05月17日 11:39:43
3楼


不说结果怎样,你的试验方法就有问题。
每个龄期都应成型6个试件,其中三个测定轴心抗压强度,三个测定抗压弹性模量。
计算弹模要用到40%的极限破坏荷载值和试件变形值,七天龄期没有破型你用于计算的破坏荷载从何而来?用40%的180d的破坏荷载计算显然是错误的。计算各龄期的弹模其破坏荷载和变形值应该是一一对应的。
28d和90d也是同样的问题。我的看法供参考。
附计算公式:
回复
noeyefish
2006年05月19日 20:39:37
4楼
前面的朋友的说的对,虽然我们没有像水工规范那样成型6个试件,但我们用同龄期的150mm立方试件的抗压强度估算轴心抗压强度,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显示,同龄期轴心抗压强度=0.8×150mm立方试件强度,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拌和量,减轻工作量。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你所给的公式我们也知道,这就是DL/T5150-2001中规定的。前面也许我没有说清楚。二楼的朋友说的20d的试件已经破坏,估计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是按照DL/T5150-2001的抗压弹模的方法做的,用的只有抗压强度的40%荷载来试验的。请各位再多多指教!!多谢。
回复
noeyefish
2006年05月19日 20:41:25
5楼
前面我写错了,是28d,不是20d。不好意思。
回复
xue_xue_yi
2006年05月20日 08:45:13
6楼

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时段里加载,然后继续养护,对其设计龄期的强度大概是有影响的。再就是所谓“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规范、规程就是为了使试验结果在标准条件下取得。尤其是你现在的数据反常,还是按部就班的好。也好排除试验方法因素带来的影响。
回复
noeyefish
2006年05月20日 23:17:13
7楼
我单位有同事在出现反常结果之后提出:以前是把7d和90d的作为一组,28d和180d作为一组来试验,这种提议不知道有没有可行性??我的同事也怀疑是28d的试件可能已经破坏了,再做90d的时候才出现了反常,现在我们7d的试件只加压到30%,没有再按DL/T5150-2001的规范来做,这样做的数据可靠吗??
回复
noeyefish
2006年05月20日 23:20:36
8楼
上面说的没说清楚,我重新说明::

我单位有同事在出现反常结果之后提出:以前是把7d和180d的作为一组,28d和90d作为一组来试验,现在是7d和90d一组,28d和180d一组来做试验,这种提议不知道有没有可行性??我的同事也怀疑是28d的试件可能已经破坏了,再做90d的时候才出现了反常,现在我们7d的试件只加压到破坏荷载的30%而不是50%,没有再按DL/T5150-2001的规范来做,这样做的数据可靠吗??
回复
inkey
2006年05月21日 00:19:48
9楼
试验违规,自找麻烦
回复
noeyefish
2006年05月21日 22:52:20
10楼
违规何在??请指教!!光这样说我怎么理解?
回复
qqxj
2006年05月22日 10:21:39
11楼
用一组试件做多个龄期的弹模是可行的,我们单位研究所一直是这做的,试验数据线性很好。加压荷载不超过30%,荷载小点影响不大,在弹性范围内理论上是一样的,本来你那个0.8的折算系数只是一个经验值,有时我们还用0.76。对于重要的试验研究还是按照规范为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