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家盖房地基处理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
zwzq
zwzq Lv.3
2011年04月25日 14:57:09
来自于砖混结构
只看楼主

老家的宅基地准备起一栋房子,准备做个二层半的砖混结构,按说这点工程量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那边地基的做法却让我很是困惑,现在来这里请专业人士探讨一下。我们那里属于丘陵地区,一般地基都可以,像我家,浅的2m就到了强风化岩,深不过6~7m,中间都是老粘土,并且从现场开挖看,地下水埋藏还很深。我本身也是搞设计的,虽然不是做房建,以我的理解,并粗粗算了一下,这种地基开挖1.5m做条石基础足够了。谁知道跟家里交流了一下,说我们那里盖房,现在基础都采用人工挖孔桩了,而且每个房屋柱脚处都要挖桩,要挖到岩层,桩间设置钢筋砼梁,再在地梁上做砖混结构。我个人觉得这种基础对于砖混是不太合理的,造价肯定高,效果不见得好(原因是,根据我了解,桩间联系梁的尺寸和配筋却类似地圈梁的做法),但是由于我们那边流行这样做,出于惯性思维,我没办法说服家里亲戚(3家一起盖)。请房建专业人士告诉我,这种方法到底是科学呢?还是不伦不类?反正我是倾向于后者的。这种结构抗震就能比传统做法好?

老家的宅基地准备起一栋房子,准备做个二层半的砖混结构,按说这点工程量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那边地基的做法却让我很是困惑,现在来这里请专业人士探讨一下。我们那里属于丘陵地区,一般地基都可以,像我家,浅的2m就到了强风化岩,深不过6~7m,中间都是老粘土,并且从现场开挖看,地下水埋藏还很深。我本身也是搞设计的,虽然不是做房建,以我的理解,并粗粗算了一下,这种地基开挖1.5m做条石基础足够了。谁知道跟家里交流了一下,说我们那里盖房,现在基础都采用人工挖孔桩了,而且每个房屋柱脚处都要挖桩,要挖到岩层,桩间设置钢筋砼梁,再在地梁上做砖混结构。我个人觉得这种基础对于砖混是不太合理的,造价肯定高,效果不见得好(原因是,根据我了解,桩间联系梁的尺寸和配筋却类似地圈梁的做法),但是由于我们那边流行这样做,出于惯性思维,我没办法说服家里亲戚(3家一起盖)。请房建专业人士告诉我,这种方法到底是科学呢?还是不伦不类?反正我是倾向于后者的。这种结构抗震就能比传统做法好?
免费打赏
neitherhuang
2011年04月26日 15:16:36
22楼
农村盖个房子没那么复杂吧,条基就可以了
回复
fxg2007
2011年04月26日 15:25:46
23楼
浅的2m就到了强风化岩,深不过6~7m
是不是你老家在山区,持力层不平,容易出滑动、失稳什么的情况。
那样的话做桩来抗拔下还是正确的啊
回复
parkszhang
2011年04月26日 15:49:12
24楼
个人感觉还是有点太过保守。按照楼主叙述,强风化岩层上部为老粘土,该层的承载力标准值一般都大于150KPa。而三层的房子,其上部荷载传到基底,其荷载不会高于70KPa,因此完全可以采用天然地基满足荷载要求。可以采用3:7灰土垫层法处理地基,上面再做条形基础,即可满足要求。考虑到基岩面的起伏较大,可判定为不均匀地基。如果要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不必做混凝土桩,挖到基岩风化面,再用素土回填夯实到顶,做成素土桩,上面再做灰土垫层和条形基础,就可以了。
回复
zhihuzhao
2011年04月26日 15:52:48
25楼
对于砖混结构的确是条形基础合理,你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斜坡上的问题,一个是看周围环境,不要有滑坡泥石流等可能,尤其在强震区整体稳定比不均匀沉降更需要关注;一个是当基础处于半填半挖区的时候要注意检查全部基础是否处于稳定或者说坚硬的土层上,其实不一定都在岩石层上,但当一部分基础在岩石上时,不处于岩层上的基础一定要注意,不过只要采取措施一般可以避免不均匀沉降裂缝的,,
回复
motan
2011年04月26日 15:59:51
26楼
条基足够,山边的房子主要防滑坡,承载力神马的都是浮云
回复
上厕所忘记带纸
2011年04月26日 16:12:16
27楼
同意以上的说法 搞个条形基础就行了···完全没必要 搞玩孔桩···又不是软土
回复
changwuningggg
2011年04月26日 16:15:58
28楼
砖混三层小楼条基可以
回复
rymta68
2011年04月26日 16:31:42
29楼
毛石条形基础 ,我这边做了无数了,砖混还桩基,
我泪奔
回复
vsocean
2011年04月26日 16:42:06
30楼
观点同LZ,但是当地的做法也是对的,毕竟我们怎么说,也只是理论,实践证明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david396213
2011年04月26日 16:45:12
31楼
没有地质报告不好说,不过从个人经验来看,这种情况可能是和土质的均匀性有关,即使你的地基承载力可以,但要是地基分布不均匀,那做桩基础还是正确的,起码地基得处理一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