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日本地震和我国房屋的耐震经验……
concretez
concretez Lv.5
2011年03月17日 20:05:06
只看楼主

本人高龄学生。上午来研究室,忘记带钥匙了,呆在走廊里。隔壁德高望重的学者路过看到我站着,就热情地迎我到他屋子里坐一会儿期间让我过去,看看他新收到的数据:上面显示,日本宫城县西边的一个强震记录点,加速度记录的峰值达到了2700gal还多一些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记录的最大的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了。但从一开始的录像和情况来看,震坏的房屋真的还不多。记得看到另一个很热的帖子说,9级强震是在海里的,离城镇比较远。

本人高龄学生。上午来研究室,忘记带钥匙了,呆在走廊里。
隔壁德高望重的学者路过看到我站着,就热情地迎我到他屋子里坐一会儿
期间让我过去,看看他新收到的数据:
上面显示,日本宫城县西边的一个强震记录点,加速度记录的峰值达到了2700gal还多一些
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记录的最大的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了。
但从一开始的录像和情况来看,震坏的房屋真的还不多。

记得看到另一个很热的帖子说,9级强震是在海里的,离城镇比较远。
而汶川地震很多城镇就在震中附近。
事实确实是这样。
但是数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汶川地震中,记录到的峰值加速度,最大值在卧龙附近,大概1000gal左右。
同样是居住地,数据的差异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证据,说明这两次地震对城镇作用的大小,还是明显不同的。
同时也确实说明,我国很多建筑的抗震能力,确实和日本有差距。
此外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能力也有差距。
还是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的。
多大的差距?相当遥远吗?我觉得并不是的。
记得在震区,有很多让人看到希望的亮点:
白鹿镇中学,号称最牛教学楼的那个,就在断层两侧,周围宏观烈度10度,新楼完好无损,老楼虽然坏的厉害,但也撑住了。要知道,两个楼都是砖混加预制板的房子啊!为什么?当然和前山断裂的地震作用不大有关系,但更关键的还是很好地遵循规范的设计和构造。
汉旺镇一个自建房,家人在建筑工地干过活,自家建的房子,水泥、砂浆标号、圈梁、构造柱一个都不少,矗立在废墟中,墙上连条裂缝都没有。
当然,当地震作用太大的时候,也真是谁都没办法,就像海啸下的日本,还有四川的映秀。
总之,日本的地震作用,确实要比汶川地震大,他们的很多经验也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但做好这些工作,对于工程师来说也并不向登天那么遥远。打好基础,认真遵守各项规则就好。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