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挺闷骚的,一织围脖,闷骚中顿时泛起一股大清新,直逼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的境界。在这个微微博起的年代,一天不博问题多,两天不博走下坡,三天不博没法活。人生能有几回博?在每一个博起日,我聊备博酒,奋力拼博,还经常晨博,并且义博云天。久而久之,我修炼出博云雾而见青天的功力,可拨开云雾一看,什么都是是浮云,悲摧鸟! 自打在微博中微微博起,微博也被戏剧化称为“围脖”,人们喜欢玩昵称,所以微博一被起腻就变成了“围脖”,写微博也变成了织围脖。突然想起八十年代我曾搞过一个对象,她是英家坟国棉二厂的纺织女工,对我可好了,经常要给我织毛衣、织围脖、织手套、织毛线袜。我都阻止了,就怕万一吹了之后,穿着前女友织的衣物,浑身上下不自在。
自打在微博中微微博起,微博也被戏剧化称为“围脖”,人们喜欢玩昵称,所以微博一被起腻就变成了“围脖”,写微博也变成了织围脖。突然想起八十年代我曾搞过一个对象,她是英家坟国棉二厂的纺织女工,对我可好了,经常要给我织毛衣、织围脖、织手套、织毛线袜。我都阻止了,就怕万一吹了之后,穿着前女友织的衣物,浑身上下不自在。
现在,我却成了“织围脖”的高手,这年头要不写微博不织围脖,容易被时代抛弃。宁可被情人抛弃,也别被时代抛弃。被时代抛弃,人生会被压制。想起“北京病人”张弛的一句话——我拿着微薄的工资,也只能写写微博了。可不,即便不能贡献微博之力,也能发表几句微博之言。在新浪开了微博之后,我就去“微博之盐”听了把摇滚,跟二手玫瑰主唱梁龙说:咱们可以合作一首——《二手围脖》。结果一看“二手围脖”好厉害,是芬迪和舍奈。
现在围脖都开始组局了,我参加过几次围脖饭局,来的都是带V的,新浪围脖VIP用户。在VIP面前,我算个P呀!你说一帮文化界的腕儿聚在一起,搞得跟网友聚会似的,也蛮搞的。不过大家都和蔼可亲喝着大酒,聊着人生,在围脖上拉风得瑟的主儿,也变得低调和不着调了。所以我想,崔健当初怎么就想起见网友呢?见完网友写出一首《网络处男》——我那三句半的英文这回可有了用场,弄得她还以为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呢,她说她刚刚跟她的男朋友分了手,一个人在网吧正在郁闷呢。
从饭否开始,我进入微博世界,到了新浪这里,貌似成为一个围脖的熟练工人。那就把杜牧的《遣怀》改一下吧——拉风江湖载酒行,风尘纤细掌中轻,何年一觉生涯梦,赢得散淡微博名。
上传进化史 随着人们想法的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人将此转化为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进行上传。不管在纸页上的文字如何留香,抑或是网络上图文并茂的岁月变迁,还是足以让我们窥见未来思想上遗留的伟大的永恒。这些都是上传者用心良苦的留念方式,上传的是他们的人生,而我们能捕捉到的是故事和历史。
楚门的世界秀出来
“楚门真人秀”作为少数派被动上传自己人生的典型代表,在上传史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先驱。尤其是在人人都缄默其口的时代,尽管心存怀疑也只是糊涂地继续生活,从来没有人想过将自己的故事上传,如同小时候写私密日记都要上锁一般。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知道和了解。然而,当我们以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的时候,优雅的上帝却制造假象将自己的真实人生上传以满足别人的窥私欲。
戴安娜王妃婚礼全球直播
卞之琳曾诠释: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当看别人故事的人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后,人们开始转念将自己的人生上传,而不再仅仅满足于看别人的故事。戴安娜王妃有选择性地主动上传自己的婚礼,并且通过全球直播的方式,将自己的幸福公布于众。上传自己的人生作为有价值的纪念和公布,戴安娜王妃的名人效应将此发挥到淋漓尽致。
Facebook引领上传热潮
正如鲁迅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随着少数派的上传故事越发流行,普通人也开始主动将自己的人生上传。尤其是在博客盛行时,人们开始主动上传以更直接地表达自己。进入Facebook年代后,这种上传的趋势更是愈演愈烈,上传个人简历则更快速地交友,同时全面展现外在的自己。正是这时候,上传人生的时髦瞬间风靡全球。
Twitter、微博开创新存在主义
时代的进步飞速,“Modern life is rubbish”已经不再成为舆论压力。更多的人们选择更简洁更直接的方式去主动、有效地交流和自我表达。人类一种新的存在形式——网络存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Twitter、微博的诞生让人们更自主地上传自己、表达自己,甚至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新时代的存在主义就此衍生。
GPS定位电子记忆完善网络存在
GPS定位成为最新的有效轨迹记录,这在网络存在形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上传的目的。特别有图片定格的形式,更是将记忆提取线索有效化,成为回顾记忆最简单的方式。不再担心遗忘,而是能随时查到某年某月某一天,我跟谁在哪里做了什么,有何感受。当然,这也能即时跟朋友分享、通讯和交流,可以说上传在某种意义上替代了手机,诸如街旁、九宫格等。
网络魅影打造永存空间
依托如此高科技的上传而成型的网络存在模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上传人生在未来如何发展?
现实生活的存在在人死后就成为灰烬,而网络存在却能一如既往地存在下去,虚拟存在的新趋势即是真正意义上的永存。“网络魅影”提出的命题:当你死后,你的网络存在完整保留,你的网络活动谁来帮你打理?你的Twitter关注,Facebook圈子,Flickr上的照片,你的邮箱……于是“往生代理人”应运而生,专门继续帮你打理网络。
新存在主义
Twitter日均状态更新发送量突破9000万条。
42%的用户每天都使用微博。
苍井空入驻新浪微博,粉丝数以每分钟400人的惊人速度递增。
预测2013年,手机网民占中国人口比例将达52.9%,起超PC网民数量。
Twitter每天大约增加37万个新账号,其中大约16%是用移动设备完成的。
72%的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拥有至少一个Twitter账号。
在 Twitter 账户中,个人简介部分出现较多的词汇是:爱、生命、音乐、家庭……
Facebook注册用户接近6亿。
每天大约有50亿分钟被用在了Facebook上。
Facebook的用户以每月10亿张照片的速度添加照片,每个月会上传超过1000万个视频,每个月有超过10亿条信息被分享,每个月会产生超过250万个新故事。
反向声音
《网民的狂欢》
作为2010年的文津奖十大好书之一,本书表达了在Web2.0的世界中,人们的世界观与文化正在遭遇大批“业余者”的攻击。在作者安德鲁·基恩看来,Blog、MySpace、YouTube以及其他网络新媒体的不良使用正在摧毁人们的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网络“剪贴文化”窃取了学者、艺术家、编辑、制片等人的辛勤创作成果。网络博主的个人意见成了引领大众的舆论指标,YouTube上的自制视频取代了电视网,数字盗版压垮了音乐产业。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对人类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
《浅薄》
在接受采访时,学者尼古拉斯·卡尔表示:“我鼓励人们在使用数字媒体时更加严格控制自己。有规律地关掉电脑、练习深度思考很重要——如果你珍视深度思考的话。”本书中,他慨叹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成为神经生物学试验品,慨叹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点击率和一些华而不实的事务上,慨叹GPS导航系统现已成为出租车司机的主导依赖,慨叹印刷书籍衰落。卡尔说:我们不是变深刻了,而是深刻地变了。
《未来是湿的》
随着六度空间、Web2.0、SNS的快速转变,互联网在传统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上进行了合理应用。贝尔纳·米耶热说,“传播思想既是概念化操作的产物,又是专门技术和采取多种多样传播行动的人们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成果。因而它是充满悖论的。”本书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肯定了互联网的贡献,但也提出了疑问:互联网是否能够凭借业余者而令企业越来越无利可图——博客让每个人都成为记者、淘宝让每个人都成了店主、在线聊天让每个人都成了大鼻子情圣。互联网的这种沟通低成本导致组织形态崩裂,消解了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值得令人深思。
上传族群
电影《社交网络》中的马克对名利等世俗成功表现得非常淡漠,因为他只想做成一件“大事”——他要成为自己社交网络的中心。其实,马克不过是一个极端代表,在上传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虚拟世界中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用各种自己喜爱或擅长的方式上传自己的人生,于是,便有了记录控、科技狂、表现派等等诸多的类型。
记录控 典型特征
他们总会随身携带可以联网的设备,不管是手机还是笔记本,因为他们是一群走到哪里就要写到哪里、拍到哪里的人。当满桌佳肴上齐时,他们会禁止朋友动筷子,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吃上,反而更注重要先拍张照片作为留念;当朋友们在KTV里纵情歌唱时,他们则更愿意和每个人合影,并记录下某人走调时众人的欢笑。他们的网络签名、博客、微博等众多个人首页上总有不断更新的内容,也许是一句感叹,也许是一本书名,也许是一个场景或只是橱窗里一件心仪的衣服。总之,网络更新的动态完全可以反映他们此时此刻的生活。
科技狂
典型特征
他们掌握众多电子科技产品的最新资料,无论外文水平如何,说起国际级的电子科技产品品牌,他们都会像说母语一样流利。他们随身携带与使用的电子设备总在不断更新换代。他们对上传的过程与结果并不那么在意,因为记录与上传的设备才最令他们心动。这些设备就像是握在他们手中的“武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则是他们的基本原则。他们所上传的人生,也因为设备的高端与先进而显得更加立体和缤纷。
上传型人集结号
整合营销型
代表人物 李开复
李开复在新书《微博:改变一切》中表示,微博时代的个人品牌将超越公司品牌,因为企业官方微博是官方发言,由公关部门维护,而个人微博更具有个人特点而且真实。此外,企业微博发言谨慎单一而且被包装,而个人微博言论相对随性、多元化。而且,企业微博抱着太强的功利性,存在为了推广公司,而个人微博则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增加个人影响力。不过,在这三点背后,则浸透着一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聪慧与责任。
科普型 代表人物 姬十三与科学松鼠会成员
这是一群热爱科学的朋友搞的科学传播团体,阵容绝对豪华。为什么叫“松鼠会”呢,因为松鼠是擅长开坚果的小动物,他们觉得科学就像一枚坚果,虽然好吃有营养,但普通大众却很难吃到,就得借助专业开果师啦,也就是他们——科学传播工作者。
“食”尚型 代表人物 蔡澜
刚刚推出新著《蔡澜世界名馔录》《蔡澜微博妙答》《吾爱梦工场——蔡澜的电影现场》的蔡澜先生曾说谐音“菜篮”的名字已注定自己的一生就是吃吃喝喝。所以,他也会将自己这毕生的追求上传于网络,在互联网中记录下各种美食名吃与其中的文化印迹和美好回忆。
秀场型
代表人物 泰薇·盖文森 Tavi Gevinson
12岁做时尚博主,13岁成专栏作家,14岁当造型师。人小鬼大的泰薇·盖文森小朋友从博客写手、秀场看客、封面女郎再到某时装电影大赛的评委、时尚杂志的大片造型师,一路不断晋升。12岁开始写自己的博客“Style Rookie”,到被《Teen Vogue》点名力捧,再到成为时装周前排嘉宾、登上杂志封面、和设计师Marc Jacobs等成为朋友、成为设计师的灵感缪斯,“小屁孩”一路成长为了最受瞩目的新一代“时尚偶像”。
视频型 代表人物 线永京
线永京广为人知的名字是“非我非非我”,作为一位非著名草根拍客,他拍摄的视频捧红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80后、90后草根艺人,其中最著名的就包括“西单女孩”“中关村男孩”,此外,他还为“南城二哥”制作了视频网络宣传片进行推广。
集思广益型
代表人物 黄集伟
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民间语词收藏人,读黄集伟的博文总会有一种纵览天下新鲜事的快感。众多大事件、小牢骚、新观点、旧历史被他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中搜集汇聚起来,再以短平快的方式记录品评之。
漫画型
代表人物 张明
在网络世界中,张明的代言人是自己创作的漫画人物胖兔子粥粥,他从2005年开始画自己的涂鸦日记博客,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着这只可爱的兔子所进行的漫画创作。用蕴含着简单生活哲理又风趣幽默的漫画来表达自己已经成了不少年轻绘画者所钟爱的记录生活的方式。
不吐不快型
代表人物 李承鹏
自从李大眼不混足球圈之后,奋笔疾书之势有目共睹,也许有些人天生就是要当记者的料,就像崔健在《蓝色骨头》中所唱:“我的工作就是一个写字的,一开始我就是想用笔发发牢骚,可是谁知道一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俗话说活人不能给尿憋死,只要我有笔,谁都拦不住我。”也许,这就是李承鹏的事业和他的兴趣。所以,他才会写出像《李可乐拆迁记》这样具有震撼力的时代新作。
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民间语词收藏人,读黄集伟的博文总会有一种纵览天下新鲜事的快感。众多大事件、小牢骚、新观点、旧历史被他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中搜集汇聚起来,再以短平快的方式记录品评之。
情感型 代表人物 张怡筠
张怡筠的博客名为“情商俱乐部”,很多人喜欢或追读她的博客也是因为她的文字总能给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带来一些情感上的思考、慰藉和启发。
时尚型
代表人物 丹尼·罗伯斯 Danny Roberts
作为美国知名时尚博主,丹尼·罗伯斯的博客以独特风格的时尚插画为人熟知。他的时尚插画用彩色铅笔、油墨、钢笔和水彩等方式绘制。在他的作品中,人们看不到完美无瑕的人物。他的画风自由不受拘束,色彩饱满的画面上人物俏皮感十足,而且很能体现人物一瞬间的特质。近日,他刚刚画了一系列从2011春夏时装周跳出来的Top 11超模新脸孔插画,这次他用的是黑白色调展现New Face的新鲜张力。
[ 本帖最后由 xuexian1110 于 2011-2-22 09:2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