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愿抗旱,远水难解近渴
clk_2010
clk_2010 Lv.2
2011年02月16日 10:53:05
来自于防汛抗旱
只看楼主

农民不愿抗旱,远水难解近渴 转自毛泽东旗帜网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通报,截至2月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76亿亩,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其中重旱3981万亩,干枯394万亩,346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另据气象部门预测,整个2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仍将偏少,冬麦区旱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枯黄的麦苗,干涸的水渠,粮食主产区严重的旱情,如何给濒于死亡的小麦送去救命水……成为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农民不愿意抗旱”的现实。虽说农民也懂得“抗旱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大局”这一道理,但在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农业投入成本增加,中央和各地财政给予的补助资金仅是杯水车薪的背景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好做出“宁愿颗粒无收,赔了种子钱也不愿抗旱”的选择。

农民不愿抗旱,远水难解近渴
转自毛泽东旗帜网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通报,截至2月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76亿亩,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其中重旱3981万亩,干枯394万亩,346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另据气象部门预测,整个2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仍将偏少,冬麦区旱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枯黄的麦苗,干涸的水渠,粮食主产区严重的旱情,如何给濒于死亡的小麦送去救命水……成为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农民不愿意抗旱”的现实。虽说农民也懂得“抗旱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大局”这一道理,但在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农业投入成本增加,中央和各地财政给予的补助资金仅是杯水车薪的背景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好做出“宁愿颗粒无收,赔了种子钱也不愿抗旱”的选择。

笔者从2011年2月9日央视《新闻1+1》中看到,尽管河南滑县的水利设施属于中上水平,但由于电力配套不齐全,原来机井报废了不少,拽一把本应返青的麦苗,就似已经干枯的麦秸。黄国兴是当地的科技推广员,但他的苦衷却恰恰在于找不到人听他的科技种田讲解。在他们村五千左右的人口中,一半的青壮劳动力都出去打工。而根据统计,滑县116万农业人口中,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数达到30多万人。当地农民有这样一本账,一亩地的总收益大约有九百多元,而这一亩田的年收入相当于外出打工一个多星期的收入。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每亩地能够拿到一百多元的补贴,并不足以吸引他们回去认真种地。

显然,对于小小的旱情,一般政府不会过问,任由农民自己对付。然而当旱情严重,地方政府想到过问时已经晚了——农民简单计算了一下抗旱所需要支付的水、电、柴油等支出,再预估一下卖粮收入,得出的结论是最终的卖粮收入还不够水、电、柴油的支出,还要赔上时间和力气。农民是最现实、最理性的,赔本的事情他们不会做,于是有人就选择了放弃。

面对这场大旱,如何调动各部门、各地区,以及麦农的积极性都至为关键。中央今年出台一号文件,提出未来十年要在水利方面要投资四万亿。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亦提出,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在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后,盲目乐观情绪有所滋长,麻痹懈怠倾向有所抬头,对保持粮食继续增产的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但实际上,这只是难解近渴的“远水”。不管你给农民许下的愿景多么美丽,他们都会更现实地扒拉一笔账:我是在家抗旱值还是出去打工值?!当他们算来算去,感觉抗旱浇麦,只是赔本赚吆喝时,无论如何,他们是不会去做的。

由此想知,要调动农民抗旱积极性,国家必须首先解决农民关心的抗旱成本问题,更进一步的还是要解决粮贱伤农的问题。只要农民种地的收入总是在最底层,粮食安全的威胁就不会消除。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