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C+人工二次接地供配电的问题?
jessica230
jessica230 Lv.3
2011年01月08日 10:15:07
只看楼主

厂区给建筑物的供配电采用的TN-C方式,A,B,C相+PEN线进建筑物总的受电柜,馈电就采用的TN-C-S方式,A,B,C+N+PE;建筑物的配电室采用二次接地,设等电位箱采用40*4镀锌扁钢与人工接地系统可靠联接(采用混泥土钢梁立柱里的钢筋作为接地体,接地电阻如果大于1欧姆,应相应增加室外人工接地装置);但是有台设备厂家说除了A,B,C,N,PE线外,还需要做一个单独的接地给设备,其实意思就是A,B,C,N,PE里PE线会有带电的危险,所以要给这台设备单独做一个人工接地;

厂区给建筑物的供配电采用的TN-C方式,A,B,C相+PEN线进建筑物总的受电柜,馈电就采用的TN-C-S方式,A,B,C+N+PE;建筑物的配电室采用二次接地,设等电位箱采用40*4镀锌扁钢与人工接地系统可靠联接(采用混泥土钢梁立柱里的钢筋作为接地体,接地电阻如果大于1欧姆,应相应增加室外人工接地装置);

但是有台设备厂家说除了A,B,C,N,PE线外,还需要做一个单独的接地给设备,其实意思就是A,B,C,N,PE里PE线会有带电的危险,所以要给这台设备单独做一个人工接地;


我觉得再上述的供电方式里,PE线已经做了人工二次接地,不再需要单独再给设备做一次人工接地,不知道这样理解的对不对。
hero_2008
2011年01月08日 11:06:21
2楼
设备厂家说除了A,B,C,N,PE线外,还需要做一个单独的接地给设备这其实就是TN-C-S里的PE线重复接地,这样的做法是更保险了。在长距离的情况下PE线应该重复接地。
回复
lingxuct
2011年01月08日 16:29:26
3楼
不错,TN-C-S系统的做法是符合规范要求的。

“有台设备厂家说除了A,B,C,N,PE线外,还需要做一个单独的接地给设备”,可能这台设备有电子元件,需要做抗干扰接地。对这台设备的电源开关装“漏电保护”,设备外壳和内部所需的接地不接电源侧的PE线,而接专门为这台设备做的接地装置所引的线(E),这台设备外引入的接地线标“E”,不要标PE,以免与电源的接地线混淆。
回复
jessica230
2011年01月08日 18:26:05
4楼
三楼说的“设备外壳和内部所需的接地不接电源侧的PE线,而接专门为这台设备做的接地装置所引的线(E),这台设备外引入的接地线标“E”,不要标PE,以免与电源的接地线混淆。”要知道,在配电室里的PE线和人工二次接地重新组合成的PE线,哪里还有单独的E线,就算在室外专门做一个PE线接到设备上去,那跟配电室的那根PE线(PE线+人工接地线组合)是一样的啊。
回复
zhuping81088
2011年01月10日 18:24:23
5楼
还需要多多学习啊
回复
iamcmh
2011年01月11日 08:27:39
6楼
单独接地就做不了等电位,更容易出现电位差。
还是应该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不然很多规范的要求你无法满足。
回复
wlh0552
2011年01月11日 11:19:50
7楼
没必要,只要系统PE做的规范、可靠就行了。
回复
xx105504225
2011年01月11日 15:00:52
8楼
所谓的设备单独接地
就是在设备外壳处,引出一个接地铜丝带,接到大地上就可以了
我做过的工程 监理就是让我这么做的
甚至,油的设备是塑料外壳,竟然也让我引一条铜丝带接到地上
汗死我
回复
ccccyq
2011年01月11日 16:47:49
9楼
同意6楼意见,共用接地即可,不用再搞一个单独的地
回复
hzhsj
2011年01月12日 16:43:24
10楼
在上述的供电方式里,建筑物内的总配电箱已经做了接地的总等电位联结(不能称“PE线已经做了人工二次接地”),不再需要单独再给设备做一次人工接地,这样的理解是对的。
“设备厂家说除了A,B,C,N,PE线外,还需要做一个单独的接地设备”是没有根据的。因为“A,B,C,N,PE里PE线”在无故障时不会有带电的危险。如果在接地故障发生时,PE线中才有接地电流通过,(如果设计到位的话)断路器的短路保护兼有接地保护功能,应在5s之内保证开关跳闸。除非因设备供电线路较长,线路阻抗较大,致使短路电流不足以断开断路器,此时也不需要“给这台设备单独做一个人工接地”,而只要添加一组辅助等电位联结(设备的外壳与车间的接地干线直接相连)即可。
在这里,“给这台设备单独做一个人工接地”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什么叫“单独做一个人工接地”?具体怎么做?有什么要求?
回复
jkllkjjj
2011年01月12日 17:03:18
11楼
那个需要抗干扰的设备是不是接的屏蔽电缆 如果是接屏蔽电缆可以从屏蔽层接吧?
如果不是那是不是再接一根线接到配电室PE线上去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