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跨比 想不明白啊
yu_lin124404
2010年12月16日 13:56:21
只看楼主

剪跨比的概念和影响结果倒是简单,但就是想不明白是怎么来的?看了一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章节还是不是很懂啊 剪压破坏(剪跨比1~3)通过受剪承载力计算确定,斜拉破坏(剪跨比3~6)构造确定即最小配筋率确定,而斜压破坏(剪跨比<1)通过截面限制条件确定我看上面没有具体的推导过程啊 看不大明白 而斜压破坏更不懂了 居然是梁截面的高宽比来控制?哪位大侠能不能具体给我解释一下呢?不甚感激啊

剪跨比的概念和影响结果倒是简单,但就是想不明白是怎么来的?
看了一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章节还是不是很懂啊
剪压破坏(剪跨比1~3)通过受剪承载力计算确定,斜拉破坏(剪跨比3~6)构造确定即最小配筋率确定,而斜压破坏(剪跨比<1)通过截面限制条件确定
我看上面没有具体的推导过程啊 看不大明白
而斜压破坏更不懂了 居然是梁截面的高宽比来控制?
哪位大侠能不能具体给我解释一下呢?不甚感激啊
最后还附上我看的那一章节里面有部分我的注释 望大家帮个忙呢
29e454b607e18bee4eb8.pdf
372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yu_lin124404
2010年12月16日 14:13:35
2楼
我理解的5.1节还是好懂: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区(剪跨比在3~6,<1)的时候,对梁斜截面受力是不利的,图5.4中的集中力就好比主梁上的次梁,所以次梁应尽量布置在剪压区内。
但5.2 6的点开始就看不懂了
回复
caoxy2010
2010年12月17日 16:57:37
3楼
正在需要中 非常感谢 万分感谢!!
回复
yu_lin124404
2010年12月22日 17:17:16
4楼
怎么没人呢 自己顶一个 这个是不是钻牛角尖呢
回复
chen13033576
2010年12月22日 23:34:01
5楼
最近也想研究下这个问题,不过一直没抽到空,天天加班

等有空了再过来看看 楼主提的问题真的不错 支持下
回复
mugenfu
2010年12月23日 08:42:06
6楼
剪跨比是指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最小距离a(a称剪跨)与截面有效高度h0之比。
以λ=a/h0表示。它反映计算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相对关系,是影响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
力的重要参数。在其它因素相同时,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小。当剪跨比大于3时,抗剪能力基
本不再变化。
回复
二锅兄
2010年12月23日 16:23:40
7楼
避免斜压破坏是用宽度和有效高度的乘积来控制的吧,并不是高宽比。高宽比只是为了说明当高宽比增大时,会导致截面的平均受剪应力下降,所以对薄腹梁控制的比较严。斜压破坏其实类似于集中力和支座反力之间的大偏压柱,这样想的话就比较符合常情了,你要保证柱不被压坏,得保证轴压比,在外力确定的情况下,要保证轴压比怎么办?那就只能加大截面面积,也就是b*h0的值。这个我认为和对柱轴压要求是一个概念。
斜拉就更好理解了,和少筋梁对照一下,斜拉就是梁中部出现裂缝时,咬合力摩擦力等释放给箍筋,而箍筋太少,就直接被拉屈服了,甚至被拉断。所以控制了最小配箍率。
在斜压斜拉避免后,剪压的变化范围是比较大,所以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回复
二锅兄
2010年12月23日 16:29:28
8楼
剪跨比是为了表征一个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比值来的。
具体的请看一下东南大学等四校编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我一直觉得这是国内最好的混凝土原理教材之一,对一些概念的来龙去脉说的比较清楚。
值得大家一读。
回复
jbs147
2010年12月23日 20:31:46
9楼
剪跨比是为了表征一个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比值来的
回复
para123
2011年11月28日 14:21:10
10楼
这个在教材上很详细的
回复
co1494056421659
2017年06月13日 16:04:42
11楼
我来回答一下楼主的问题吧
首先个人理解剪跨比是衡量结构变形特征和变形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一个用来定性的量。通过对剪跨比的计算,我们来判断结构主要会发生那种破坏形式。
而具体的定量计算与剪跨比无关。
书中第5.2.1已经明确说明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是半理论半经验推出的。是通过理论分析找出影响承载力的物理量,具体的系数是通过经验也就是统计结果得出的。书中5.2中的图就是统计图,图中的点是结构发生破坏的点,根据回归分析找出包络所有点的最低曲线,曲线对应的值就是相关系数。
最后是对斜压破坏的理解,斜压破坏不同于其他两种破坏,裂缝间的混凝土是被压坏的。箍筋与弯起筋是通过限制开裂的继续发展和承受开裂处的拉应力来提高承载力的。但压应力还是由混凝土承担。换句话说剪力达到一定程度混凝土会先于钢筋屈服而发生压碎破坏,即斜压破坏。因此要限制剪力上限。具体限制是根据统计得出的,见5.13。认为当纵坐标超过0.25时基本都发生了破坏,所以得出系数为0.25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