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流量:一定时段内(日、月、年等)流量的最大值。 最小流量:一定时段内(日、月、年等)流量的最小值。 洪峰流量:一次洪水过程中的最大流量。 悬移质泥沙:悬浮在水中并随水流移动的泥沙。 降水量:指降水落至地面后(固态降水则需经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 水位:指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一指定基面以上的高程。以m为单位。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体体积。单位:m3/s。
最小流量:一定时段内(日、月、年等)流量的最小值。
洪峰流量:一次洪水过程中的最大流量。
悬移质泥沙:悬浮在水中并随水流移动的泥沙。
降水量:指降水落至地面后(固态降水则需经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
水位:指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一指定基面以上的高程。以m为单位。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体体积。单位:m3/s。
降水: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包括雨、毛毛雨、雪、雨夹雪、霰、冰粒和冰雹。
小雨:日降雨量小10mm的雨。
中雨: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mm而小于25mm的雨。
大雨: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25mm而小于50mm的雨。
大雨: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25mm而小于50mm的雨。
暴雨: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50mm而小于100mm的雨。
大暴雨: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0mm而小于200mm的雨。
特大暴雨:日降雨量大于200mm的雨。
流速:指水流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渠道和河道里的水流各点的流速是不相同的,靠近河(渠)底、河边处的流速较小,河中心近水
面处的流速最大,为了计算简便,通常用横断面平均流速来表示该断面水流的速度。
径流:流域地表面的降水,如雨、雪等,沿流域的不同路径向河流、湖泊和海洋汇集的水流。
径流量: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
径流总量W:时段Δ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以所计算时段的时间乘以该时段内的平均流量,就得径流总量W,即W=QΔt。它的单位是
立方米(m3)。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流量为纵坐标点绘出来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就是流量过程线。流量过程线和横坐标所包围的面 积
即为径流量。
径流模数M:一定时段内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流量称为径流模数M。它的常用单位为m3/(s·km2),计算公式为: M=Q/A
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
径流系数α:为一定时段内降水所产生的径流量与该时段降水量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计。
枯水期:又叫枯季。指流域内地表水流枯竭,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水源的时期。枯水期的历时随自然地理及气象条件而定。
较大洪水:重现期大于或等于10年而小于20年的洪水。
大洪水:重现期大于或等于20年而小于50年的洪水。
特大洪水:重现期大于50年的洪水。
平均水位:一定时期内在某一观测点的水位的平均值。有年、月、日平均水位。
平均流量:某一测验断面处一定时段内流量的平均值。有年、月、日平均流量。
自记水位计:自动记录水位变化过程的仪器。
自记雨量计:自动记录降雨量及其过程的仪器。
流域:地表水或地下水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的统称。习惯上指地表水分水岭所包围的集水区域。
最高水位:一定时段内,在观测断面上所出现的瞬时最高水位值。
最低水位:一定时段内,在观测断面上所出现的瞬时最低水位值。
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是水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诸因素所决定的水体特性。
水质监测:为撑握水体质量变化动态,对有关水质参数进行间断或连续的测定和分析。
蒸发:在一定时段内,液体水和固态水变成水汽逸入大气的过程。
蒸发量:在一定时段内,液体水和固态水变成水汽逸入大气的水量所折算的水层深度。
丰水期:指江河水流主要依靠降雨或融雪补给的时期。一般是在雨季或春季气温持续升高的时期,这时河中水量丰富,延续时间长。
洪水预报:指上游出现雨情后,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水情变化,以指导防洪工程的调度运用,做到及时蓄水、泄水、确保安全的目的。
河长:指从河口到河源(河流上游最初具有表面水流形态的地点)的河道水面中心线的距离。在工程设计上所指的河长,常是某一河段的距离。
水污染: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大量废水和废物。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日积月累,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就会污染
水质,影响自然环境,危害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