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这项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们认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就业难“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其根本出路在于对就业市场的理解和完善。 一、大学毕业生是财富不是“包袱”大学毕业生到底是国家的财富还是社会的“负担”、“包袱”?我们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对大学毕业生的认识问题。大学毕业生将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永久动力。
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这项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们认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就业难“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其根本出路在于对就业市场的理解和完善。
一、大学毕业生是财富不是“包袱”
大学毕业生到底是国家的财富还是社会的“负担”、“包袱”?我们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对大学毕业生的认识问题。大学毕业生将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永久动力。
(-)我国是大学生资源缺乏的国家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很落后。如美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高达82%,加拿大高达10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菲律宾、印度等国也在30%以上,全世界平均毛入学率为14.5%。从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至少达到25%-30%,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目前毛入学率仅为15%。因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二)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学毕业生接受了相关专业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是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的部分。大学生就业的实质是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因此,我们应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高度,认真审视大学生就业的各个环节。
(三)大学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栋梁
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2000年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例仅为5.2%,1999年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超过我国4倍;我国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比重仅占1.38%,总人数尚不足1000万人。”’大学毕业生是待开采的“金矿”。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经过十多年的培养而成才的,是社会青年中的佼佼者,用人单位要想尽一切办法到毕业生这个人才库中去“寻金”、“淘金”,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人才强国”的观念,重视并努力做好就业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已经大大增加,这就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就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最烦恼的问题,占到77.5%。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
其一,关键在平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
其二,一些制度方面的配套改革没有跟上,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也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不少困难。
具体体现为以下四方面的矛盾。
(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以前的大学毕业生每年仅数十万人,而且基本由国家“统、包、管”,由各级政府下达分配方案来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在把毕业生推向了市场,然而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与组织准备,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缺乏主动性。
(二)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
教育具有滞后效应,因此应进行必要的人才市场预测,但教育体制没有实现市场化,政府对学校控制和限制较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较小,缺乏对专业的调整权,无法根据市场需要去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又存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和现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问题,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低水平重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四)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
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人才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但很多大学生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毕业生如果不了解就业市场的全面“行情”,眼睛只盯住市场的一角,而丢掉了广阔的市场,必然会到处碰壁。
2楼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何在
据估计,200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280万人,较上年增加 68万人;2005年为 340万人,较上年增加 60万人。因此,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就业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学毕业生是全社会的财富,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大学生就业。中央强调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3月公布了《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国务院就今年高校毕业生工作做出了决策和部署,并形成了11条政策规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对高校毕业生热情关心、主动帮助和正确引导。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加强政府职能和政策导向外,更重要的应把握好就业市场,因为“大学生就业难”难就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应从三方面入手: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一)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是综合性的工作,既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必须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协调作用。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三大人才市场: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营中介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但是就业市场之间的沟通不够,往往使学生困惑而不知所措。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沟通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各地政府应出台针对性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完善就业市场还包括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速的特点进行网上推销,这是大学毕业生的一条重要的求职渠道。如北京高校就业信息网是北京市教委指导和服务于毕业生就业的专用网站。半年多来,已累计发布包括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就业动态等各类信息1万余条,注册单位7456个,发布需求职位7万余个,求职注册的毕业生38817人。复旦大学为拓展就业网的空间,与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网站“易聘网”等专业职业介绍网站合作,使学生信息库能够与这种极有知名度、操作规范、数据库完善、用人信息丰富的网站信息库信息共享,初步尝试了高校网络就业指导工作与校外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和企业的对接。
(二)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各类大学要从本地及全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定教育规划、培养模式、人才规格,按照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不能仅从本校情况出发而不顾市场需求。为此,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等的要求,瞄准市场培养人才。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大学适应就业市场包括应该把“推销毕业生”作为办学的重要环节。高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委员会,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就业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成功走向市场。就业指导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即在学生入学之初,就着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加强职业选择教育。学校可以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系统地规划,实践证明,仅仅在面;临毕业的最后一年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是远远不够的。
在帮助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的过程中,各个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研究“营销”策略,开展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在合肥工业大学,学校从强化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入手,努力为毕业生就业广辟渠道:一是通过整理归类,确定热点地区和行业,由学校出面与人才管理部门以及学校的用人单位直接联系,实行集体推荐;二是在学校就业办专门设立了与校园网链接的毕业生网络就业信息发布中心,配备了充足的服务器、终端设备,为毕业生提供安全可靠的用人单位信息及与用人单位联系的平台;三是学校在确保防范“非典”安全的前提下,开辟了绿色通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联系后,向本人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由就业部门同意安排时间、车辆,并安排专人陪同到用人单位参加面试、签订就业协议。
(三)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大学生从人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大学生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着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