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200年内消失?
zcrane2000
zcrane2000 Lv.12
2010年09月19日 19:16:57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中国西部虽是境内大江大河的源头以及生态载体的聚集地,但发展比东部沿海落后,它最近几年的加快开发虽获得经济效益,但有专家指它在过程中为中国近年来的干旱、洪水及泥石流灾害埋下了祸根。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每况愈下可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相关数据看出端倪;受气候暖化与人为破坏影响的青海湖每年正以流失一个杭州西湖面积的速度在缩小,入湖的水量对比20年前减少了60%……专家估计200年内,青海湖将从地球上消失。

"中国西部虽是境内大江大河的源头以及生态载体的聚集地,但发展比东部沿海落后,

它最近几年的加快开发虽获得经济效益,但有专家指它在过程中为中国近年来的干旱、洪水及泥石流灾害埋下了祸根。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每况愈下可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相关数据看出端倪;

受气候暖化与人为破坏影响的青海湖每年正以流失一个杭州西湖面积的速度在缩小,入湖的水量对比20年前减少了60%……

专家估计200年内,青海湖将从地球上消失。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海拔约3200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它不但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近三万鸟类栖息之所,更是阻挡中国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然而,青海湖周边盲目开荒,破坏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经干涸。据统计,与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减少了60%。受到气候暖化与人为破坏影响的青海湖,每年正以流失一个杭州西湖面积的速度在缩小;水位下降最快的2000年,一年内下降了21厘米。专家预计,200年内青海湖将从地球上消失。

  由于青海湖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三江下游所遭受的干旱、洪水泛滥和泥石流灾害,与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受破坏有关。
免费打赏
zcrane2000
2010年09月19日 19:17:36
2楼
2008年5月26日,青海省正式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在未来10年里投资近15亿6700万元(人民币,下同)。这个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退化草地治理、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退牧还草以及生态移民等工程。
  得益于近年来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青海湖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过去多年持续萎缩的青海湖面积在2005年后有所增长,(面积)近三年来增加了42平方公里,湖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资料显示,过去生态未受破坏的青海湖,面积为8200平方公里。

  青海省副省长王令浚上个月接受外国驻华记者采访时说:“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产生矛盾时,我们将不惜放弃发展,把生态保护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尤其是青海湖,它对调节中国整个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宁可眼看底下的财富也不敢动它。”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哈承科告诉本报,政府已对青海湖进行统一规划,今年将展开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将湖边30公里的地段都还原成草原,以便在未来三年内申请世界遗产。

  尽管青海湖过去三年,每年平均吸引50万至70万旅客,但哈承科表示,该局将坚持“保护第一、旅游第二”。

  他指着青海湖的码头说:“这三年来在我们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下,青海湖水位上涨,把原来的码头几乎给淹了。我们就向内建了另一个码头,而且还买了新的,符合国际A4排放量标准的船只来载送旅客游湖。旧的、不符合标准的船只都不会再使用。”

  然而,大量慕名而来的旅客并不是整治青海湖最大的问题。哈承科说资金短缺是他最大的困难。为了恢复草原,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需对环青海湖流域的881户、4157人进行拆迁移民,减少各类畜牧量折合近100万头羊,整治布哈河等六条入湖河流200公里,并拆除石乃亥电站水坝等。

  哈承科指出,要在三年里完成申请世界遗产标准,需要13亿的资金进行环境整治以及牧民和周围企业的重新安置,但目前政府每年的资金补贴只有1000万至2000万元左右。
回复
zcrane2000
2010年09月19日 19:18:54
3楼
对比青海湖,新疆的坎儿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地政府对坎儿井的重视度不是很高,加上经费短缺以及上游水库截流和明渠分流的生态恶劣,它们的未来难以乐观。
  拥有约2000年历史的新疆坎儿井,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被誉为“生命之泉”“地下万里长城”。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又称“井渠”,即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把盆地的地下潜流水引上地面供灌溉等用途。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积水潭)组成,在盆地边缘由高向低打若干口立井,再将立井逐次挖通串联,把水从地下引出地表。坎儿井主要分布在伊朗、中国、日本等地,最为集中也最为完善的就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

  由于各种原因,新疆地区的坎儿井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数量由50年前的4000多条减少到基尼提案的400多条,平均每年以20余条的速度消失。

造价高又难维护导致使用率下降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坎儿井研究会秘书长吾甫尔·努尔丁说,造成坎儿井消减的原因,主要是坎儿井的修护完全靠人力,挖坎儿井后继乏人。

  他说:“坎儿井造价高、维护难,导致使用率不断下降。一些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下游水源‘捉襟见肘’,已建的柯柯亚水库和坎儿其水库,就对下游近百条坎儿井直接造成生存危机。”

  据吾甫尔·努尔丁保守估算,如今打一口新的坎儿井,每百米进度需要一万元,这意味一条坎儿井的基本造价需要45万元。

  而一条井的修复需要50至60万元。由于坎儿井属于民间,缺乏资金和现代技术的支持,即使过去的官坎现在也基本由个别村落维护,并没纳入政府的水利计划之中。有人形象地将坎儿井称为‘没有户口的孩子’,得不到社会机构的照应,仅仅依靠村民靠均摊凑分子,现在连维持定期维护都有些紧张,一旦失修断水,再想重新疏浚,费用就不是同一个数量级了。

  有村民告诉本报:“老祖宗埋了挖井的单,我们却守不住本。”
回复
zcrane2000
2010年09月19日 19:19:22
4楼
坎儿井的失修,经费短缺只是问题之一,更大的问题是上游的水库截流和明渠分流,导致灌区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直接威胁到水源的延续。
  对坎儿井的保护问题还存在一些争议,使它生存还是毁灭更悬而未决。从经济角度看,一些学者和社会人士认为,有了现代灌溉技术,坎儿井已无必要,何况坎儿井夏季易干涸,冬季水多满溢又流失,无法蓄存。相比之下,水库可蓄水,随时能生态调节。

  此外,由于宽5至20米的坎儿井周围没设防,形成的陷阱导致坠井的人命伤亡悲剧屡屡发生。不过,接受本报访问的当地维吾尔族村民都希望“把它保护下来”。他们说,坎儿井是个“活文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珍贵人文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以及不可比拟的旅游开发价值。

学者与官员:须为西部生态设立反哺机制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惨重的环境代价。西部虽是中国大江大河的源头,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主要生态载体也大多集中在西部,但如今全国水土流失的80%、草原退化的主体都在西部。

  进入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在谈到今后10年开发战略总体目标时,中国国家主席**提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除了青海湖和新疆的坎儿井外,西部多个省市也积极推广环境保护工程;重庆最近宣布争取三年内筹集社会资金40亿元,在长江重庆段的两岸造林,并在五年累积投百亿创造380万亩森林,让三峡库区绿化覆盖率提高至65%。

  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蒲勇健指出,西部是整个国家的生态屏障,如果西部开发破坏了生态,那对东部沿海将带来灾难性后果;比如长江泛滥、干旱、泥石流等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大量砍伐树木或过度开发的结果,若不保护好西部的环境,整个中国都会出问题。

加快推广生态保护反哺机制

  尽管为保护西部生态环境而牺牲一些经济利益是必须的,但学者认为,与其让西部贫困地区背负所有的代价,政府其实能够采取更合理公平的手段,在生态补偿机制上取得突破。今年7月,在新疆试点征收的资源税将扩展到整个西部,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使加快推广生态保护反哺机制的声浪再次响起。
回复
zcrane2000
2010年09月19日 19:19:48
5楼
蒲勇健说:“贫困是没有办法保护环境的。要保护西部的环境,需要帮助西部贫困地方的人致富,而这涉及国家收入分配调整问题。对于东部地区,应该征收一个特殊的税收,把这个税用于补贴西部人民的生活,而不是更多的招商引资叫企业来投资开发。”
  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在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人大和政协)上也提出,中国现在不能讲是富人就讲环保,穷人他就能乱搞,穷人连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要他去保护好环境,在当今世上是做不到的。他认为,中国税制上的一些问题,还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拖慢了生态保护的进度。

  赵小明说:“保证生态保护区包括我们讲的林农——林农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加快富裕速度,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生态、保护森林的作用。只有通过税制调整和国家采取的一些反哺一些政策,来反哺生态保护区,来真正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发展低碳和碳汇的目的。”

  他举例:在澳大利亚,国家给生态保护区移民每户一套住房,每年每亩生态林反哺给的补助是200美元,能达到林农年收入10%以上。而中国现有的国家补贴生态补偿只占林农收入的1%。

  有足够资金后,蒲勇健表示,当地政府还得尽可能选择对环保有利的项目,不因有利可图就大开方便之门。

  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成为这一宏大战略的重要内容,但开发与保护是西部大开发中一道不得不面对的矛盾,因此大西部未能成功从高能耗、高污染传统经济模式转变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依然步着沿海的后尘。

  蒲勇健说:“东部沿海地区牺牲环境搞经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了,所以不能再牺牲西部的环境,两者需要互补,相辅相成,对双方都有利,对整个国家也是好事,所以加大旅游产业的开发,更适合西部地区,也能达到保护环境。”

  鼓励西部省市开发旅游产业方面,赵小明认为,中央可加重对发达地区的赋税,以便弥补、反哺生态保护区城市和建立一种均等的经济体制,达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他说:“现在中国主要的税基是增值税,流转的增值税,那么你不搞工业的话,就没有财政支持,这个要建设成为旅游城市、大学城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打造世界旅游精品需要政府引导,需要财政支撑。”
回复
知行合一
2010年09月20日 09:31:59
6楼
:L 200年后,我再发帖告诉你们答案
回复
jierou
2010年09月20日 09:32:07
7楼
印象中的青海湖是碧波连天,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
回复
tianlei810209
2010年09月24日 08:21:40
8楼
政府公布的投了再多钱,这个数字都要打个很大的折扣,环境问题产生容易,修复可就难了!
回复
suqingaa
2010年09月24日 19:31:20
9楼
中国国家主席**提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讽刺ing
回复
wmusem13
2010年09月26日 10:21:22
10楼
干了是不是就有一个露天盐矿了?有得有失,:L
回复
zhu0129
2010年09月29日 10:34:24
11楼
青海,美丽之地;青海湖。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