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
summerfly
summerfly Lv.2
2005年12月30日 20:26:52
只看楼主

这是我今天刚做的设计,由于本人是在校学生,所以难免有一些错误的地方,请各位高手指出来。 住户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 摘要: 从智能住宅系统工程的过程出发,提出了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给出系统规划的步骤和方法。阐明了建筑智能化住宅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具体地给出了智能住宅的基本的功能和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对今后智能住宅的发展方向的思考。关键字: 智能住宅 系统集成

这是我今天刚做的设计,由于本人是在校学生,所以难免有一些错误的地方,请各位高手指出来。


住户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

摘要: 从智能住宅系统工程的过程出发,提出了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给出系统规划的步骤和方法。阐明了建筑智能化住宅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具体地给出了智能住宅的基本的功能和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对今后智能住宅的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键字: 智能住宅 系统集成









1、 绪 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在世界应运而生。智能小区在智能化大楼基础上扩展和延伸出来的,人们通过对小区建筑群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安全的人居环境。为适应我国加快住宅建设发展,增强住宅建设的科技含量的要求,我国 在继“解困”、“安居”工程后,又加大了小康工程的力度。
智能小区是智能大厦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出来的。以1999年为例,国家在99年对住宅的投资1700~1800亿元人民币,根据建设部对小区初、中、高三个等级的划分,小区智能化为住宅小区总投资的1%~3%。以此比例计算,则仅99年度对小区智能化的需求就达17~54亿元人民币,而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对住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该数值还会将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小区智能化市场前景广阔,而小区智能化又体现在家庭的智能化上,所以家庭的智能前景也非常广阔。现在在智能化小区里,家庭都是通过家庭智能控制器和小区控制中心相连的,家庭控制器是整个家庭智能的中心,它和外部设备的联系示意如下图:
家庭智能化,或称住宅智能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家庭智能化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支持下,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家庭通信网络系统(Hom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简称HCS)、家庭设备自动化系统(Home Automation System,简称HAS)、
家庭安全防范系统(Home security system,简称HSS)等的各项功能,为住户家庭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和信息交流通畅的生活环境。
目前,家庭智能化系统大多以家庭智能控制器(亦称家庭智能终端)为中心,综合实现各种家庭智能化功能。它集成住宅楼宇防盗报警、火灾报警、紧急求助水电气暖多表远程自动抄表、家用电器控制、电子公告、网络通信转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计算机网络构成整个住宅小区的集中管理控制系统。

2、家庭智能概要设计

我是以平顶山工学院8#专家楼的一户180㎡房间为目标,对这间房间进行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

2.1、总体构思

本家庭智能系统设计首先是从住宅的需求本质出发,在充分考虑住宅的各种功能需求的条件下,基于成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充分利用小区内部的综合布线系统及家庭控制器作为信息传递的桥梁和通道,形成一个相互互联,完整和协调的住户家庭智能系统。
在完成这样一个系统后,就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小区综合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使小区的管理真正做到高度集中,有效率和方便,最终向小区的住户提供一个智能小区管理系统。

2.2、设计的原则

对系统的工程设计将遵循以下技术目标和原则。
1、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和可靠是对智能家庭的基本要求。
2、满足住户的要求 本设计将从住户的需求分析着手,从而来设计。
3、合理性和经济性 要考虑到住户的经济问题和实用原则,既不多也不少。
4、先进性 设计的整体方案要保证具有明显的先进特征。
5、结构化和可扩充性 家庭控制器是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既可使用不同厂家的设备产品综合在一个系统中,又可使系统能在日后得到方便的扩充。

2.3、基本的功能

1、 对住宅居住环境(湿度、湿度)及设备进行监控;
2、 住户三表(水表、电表、煤气表)远传;
3、 住户三防(防火、防灾、防盗);
4、 厨房设备监控;
5、 卫生间排风控制。
这些功能用家庭智能控制器这一节点实施,即每一住户为一节点,然后再用服务器管理各个用户的节点构成小区的总线系统。通过家庭控制器反馈信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时,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进行救助。
1dae6b55bd1fdcf35199.rar
181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summerfly
2005年12月30日 20:29:55
2楼
3、智能系统功能详细

本次对住宅的智能化设计,目标是把家庭内的各种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都并入到家庭智能控制器中,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协调,提高工作、学习、娱乐等各项服务,营造出具有多功能的信息化居住空间。 
以下是对设计的智能化功能详细介绍:

3.1、家庭控制器及各个监测点布置

住户安装一台家庭智能控制器,从而解决防盗报警、三表远传计量等功能。在小区住户入住室,如用户有其他功能要求(如家电控制和增加报警传感器等),还可随装修工程实施布线和安装,以达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

3.1.1 家庭控制器主机的功能

通过总线与各种类型的模块相连接,通过电话线路、计算机互联网、CATV线路与外部相连接。家庭控制器主机根据其内部的软件程序,向各种类型的模块发出各种指令。

3.1.2 家庭控制网络的功能

1、 电话线路
通过电话线路双向传输语音信号盒数据信号。
2、 计算机互联网
通过互联网信息交互、综合信息查询、网上教育、医疗保健、电子邮件、电子购物等。
在使用了家庭智能控制器后,综合布线只需在该用户家中布设一根到配线架的五类双绞线,需要的网络借口则从家庭控制器的RJ45口引出,从而可节约网络通信设备和布线材料。
根据住宅的平面图、阳台及窗户的数量,设计出房间需要接入的安防传感器、报警器、按钮、计量表等的安装位置及数量。下面是房间需要的安防传感器等的具体布置位置和数量:
家庭控制器 1个 单元门进口处附近
可视对讲机 1个 住户门口
远程数据水表 1个 主卫生间
远程数据电表 1个 住户门口
远程数据气表 1个 厨房
可燃气体探测器 2个 厨房和卫生间
门磁开关 2个 住户门上和一卧室门上
紧急按钮 1个 在卧室1和卧室2之间
电话接口 1个 客厅
电视接口 1个 客厅
红外微波双监 1个 客厅
感温火灾探测器 1个 厨房
感烟火灾探测器 6个 客厅、各卧室和餐厅
数据接口 1个 卧室4
玻璃破碎探测器 8个 各个窗户边

3.2、家庭设备自动化

家庭设备自动化主要包括电器设备的集中、遥控、远距离异地的监视、控制及数据采集。

3.2.1 家用电器进行监视和控制

通过家庭智能控制器,住户可通过设置在家庭控制器上的在家中用遥控器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如控制空调器的开关、温度调节、加湿器等电器的开关,使住户房间的温度和湿度达到住户所设定的值。
1、通过对室内温度监测,得到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当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一定值时,在夏季关空调,在冬季开暖气;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一定值时,在夏季开空调,在冬季关暖气。温度控制达到智能小康住宅规定标准:18~26℃。
2、通过对室内湿度监测,得到实际湿度与设定湿度比较: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一定值时,关加湿器;当实际湿度低于设定湿度一定值时,开加湿器。湿度控制达到智能小康住宅规定标准:30~60%。

3.2.2 电表、水表和煤气表的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

根据小区物业管理的要求在家庭控制器设置数据采集程序,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通过传感器对电表、水表和煤气表用量进行自动数据采集、计量,并将采集数据结果传送给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在住户的给水管、煤气管、配电箱上分别安装电子水表、电子煤气表、电子电表、该三表输出脉冲信号到住户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将其数据储在EPROM中,再由智能控制器通过网络传输到智能中心,智能中心计算脉冲数量读出三表读数,实现远程抄表。
小区管理中心计算机可以设置所有的技术、用户参数,规定操作使用权限,控制数据采集频率,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和管理,并将有关数据传送给供电局、自来水公司和煤气公司。小区管理中心计算机可以准确、快速地计算用户应缴纳的电费、水费和煤气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些资料传送给银行计算机系统,由银行通过信用卡或专用账号进行收费。

3.3、家庭安全防范

家庭安全防范主要包括防火灾发生、防煤气(可燃气体)泄漏、防盗报警、安全对讲、紧急呼救等。家庭智能控制器内按等级预先设置若干个报警电话号码(如家人单位电话号码、手机电话号码、和小区物业管理安全保卫部门电话号码等),在有报警发生时,按等级的次序依次不停地拨通上述电话进行报警(可报出家中是安格系统报警了)。
3.3.1 防火灾发生

通过设置在厨房的感温探测器和设置在客厅、卧室等的感烟探测器、监视各个房间内有无火灾的发生。如有火灾发生家庭智能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家人及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家庭控制器还可以根据有人在家或无人在家的情况,自动调节感温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
烟感探头报警时,家庭智能控制器发出指令让煤气闭阀器关闭,厨房和卫生间的排风设备开始动作,声光报警和自动拨号器启动,并有报警信号传到传到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的计算机上可以显示那幢楼的那个住户家里报警,看火势大小是否通知消防部门。此外,通过判断烟感探头输入信号可识别探头是否有故障。

3.3.2 防煤气(可燃气体)泄漏

通过设置在厨房和厕所的煤气探测器,监视煤气管道、灶具有无煤气泄漏。如有煤气泄漏家庭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触发报警并自动关闭管道阀门,同时通知智能控制器和智能中心通知家人及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报警方式和传输路径与红外防盗探测相同。,煤气泄漏报警及自动关闭阀门。本次设计在厨房和厕所各装一个煤气泄漏报警器,其安装高度分两种:当所燃烧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比空气轻,则报警器安装距天花0.3米;当所燃烧的气体(如丙烷、丁烷)比空气重,则报警器安装距地面0.3米。

3.3.3防盗报警

防盗报警的防护区域分为两个部分,即住宅周界防护和住宅内区域防护。
1、住宅周界防护:是指在住宅的门上安装门磁开关,在窗上安装玻璃破碎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是装在镶嵌着玻璃的硬墙上或天花板上。探测器于被防范玻璃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探测器的探测距离。注意探测器于被防范的玻璃之间不要放置障碍物,以免影响声波的传播。在此设计中,每一块玻璃都安装玻璃破碎探测器,当入侵者打碎玻璃试图作案时,既可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将信号通过住宅内的布线系统传给家庭控制器,家庭控制器通知家人或小区物业管理中心。门磁开关安装在住户门口和卧室2的门上,当有人没有用钥匙开门,而用其他手段强行将门打开时,门磁开关报警,并通知家人和小区物业管理中心。
2、住宅内区域防护:是指在主要通道、重要的房间内安装红外探测器。本设计中在住户客厅内安装一个红外微波双监探测器,当有人非法进入时,红外探测器触发报警信号并传送到住户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并把信号传输到小区物业管理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立即显示哪一栋哪一户哪间房发生哪种类型的报警并立即通知保安员到现场处理。
当家中有人时,住宅周界防护的防盗报警设备(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均设防,住宅内区域的防盗报警设备(红外探测器)撤防。当家人出门后,住宅周界防护的报警设备和住宅区区域的防盗报警设备均设防。但当有非法侵入时,家庭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家人及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另外,通过程序可设定报警点的等级和报警器的灵敏度。

3.4、安全对讲

住宅的主人通过可视对讲机与来访者进行双向可视通话,确认是否允许来访者的进入。住宅的主人利用可视对讲机,可以对大楼入口门或单元门的门锁进行开启和关闭控制。本设计中的可视对讲机设置在住户的门口处。

3.5、紧急呼救:

紧急求助系统:当有盗贼出现、家中有病人或其他需求助的时候,按动紧急求助按钮,信号传送到智能中心,智能中心在几分钟内派人赶赴现场进行救助。本设计中在卧室1和卧室2中间安装一个紧急按钮,当住户又紧急情况时可按此按钮寻求救助。

3.6、工程实施:

工程实施要点:

家庭控制器与网络系统的连接外,均为室内布线。
所有线路采用暗埋试安装,全部走线需用暗埋PVC管。
家庭控制器安装在住户门口处附近。
传感器、水电气表、警号和求助按钮的连线一律采用四芯电话线,每个设备一根。玻璃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均用一根线串联起来。

3.7智能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的配置:

上述的安防、水电气表远传表系统和电源控制系统,均通过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通讯,管理中心是所有这些系统的控制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各个系统的状态信息、报警信息和水电气表读数信息均发往管理中心,各个系统的控制信息则从这里出发。
在安防、水电气表远传系统这两个系统中,小区控制中心供需配置至少两台电脑,即数据库服务器和中心控制处理机。控制中心应配备至少一台打印机,配备UPS电源,以确保停电时服务器和中央控制处理机也能正常工作。

回复
summerfly
2005年12月30日 20:31:17
3楼

4、 总 结
本设计是以小康住宅智能化宗旨,旨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环境。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高效率快节奏提供了条件。智能住宅设施的自动控制和管理,既需要相关行业的支持,也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智能住宅建设的兴起,将使许多相关企业投入建筑市场,又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4.1本设计未来市场走向
笔者认为,建筑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住宅建设将占房产建设投资的80%左右,其中对智能小区投资占总房产建设投资的8~24%,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大对智能化建筑的投资。由于智能小区的概念是近几年才形成的,单个功能或系统如抄表、报警功能在一些住宅小区中已经有些应用,但是还没有哪个厂家能够推出从总体上设计和规划成熟的智能小区网络化综合管理系统,目前的市场还处于群龙无首阶段。此时,国内市场急需一种性能价格比较高的智能化产品,这时研究智能型住宅家庭设施控制和管理系统将有更重要的意义。
4.2用户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人们对住宅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外表的装饰,人们对住宅的智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一些发达的城市中已经出现智能小区并为人们所接受。此时研究本专题开发出适合人们要求的智能化产品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没有一个完整的智能小区规范,这为定位智能住宅的功能带来一定难度,本设计对家庭智能控制装置的功能是结合我国智能小区现状及各种技术资料定位的,并且对每个家庭所配置节点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本专题中,由于目前厨房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可预测性,我们仅定义了两个厨房设备,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时序控制,对厨房设备数量及实时监控还需深入探讨;家庭智能控制装置对设备控制只局限于开关控制,对设备的进一步控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现在智能家电已被一些厂家生产,各种智能家电产品的标准因厂家的不同而不同,并且国家没有固定的标准,这为将来将其集成在家庭智能控制系统中带来一定的难度。
回复
sun-hb
2006年02月12日 11:27:44
4楼
谢谢楼主,辛苦了
回复
短羽差池
2006年02月15日 10:59:05
5楼
不错!辛苦了。
回复
xmznt
2006年02月15日 14:36:20
6楼
对住宅居住环境(湿度、湿度)及设备进行监控要改为(温度、湿度)!
回复
colecat97
2006年02月15日 15:46:25
7楼
挺好的,是不是西东办的那个智能建筑系啊?
室内东西挺全的。还可以在暖气、卫生间、厨房等处设漏水检测
回复
xmznt
2006年02月16日 09:45:43
8楼
综合布线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与机构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BICSI 国际建筑业咨询服务 Building Industry Consulting Service International

CCITT 国际电报和电话协商委员会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elegraphy and Telephony

EIA 电子行业协会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ICEA 绝缘电缆工程师协会 Insulated Cable Engineers Association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EE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TU-TSS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分部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Section

NEMA 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 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NFPA 国家防火协会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TIA 电信行业协会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UL 安全实验室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ETL 电子测试实验室 Electronic Testing Laboratories

FCC 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U.S.)

NEC 国家电气规范 National Electrical Code(issued by the NFPA in the U.S.)

CSA 加拿大标准协会 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ISC 加拿大工业技术协会 Industry and Science Canada

SCC 加拿大标准委员会 Standards Council of Canada

这些组织都在不断努力制定更新新的标准以满足技术和适应市场的需求。

回复
xmznt
2006年02月16日 09:46:30
9楼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国内外标准

目前我国布线行业主要参照国际标准、美洲标准、欧洲标准、国家标准、国内行业标准及相应的地方标准实施。



美洲标准

TIA/EIA标准主要包括内容:

568(1991)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

569(1990)商业建筑电信布线路径和空间标准

570(1991)居住和轻型商业建筑标准

606(1993)商业建筑电信布线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607(1994)商业建筑中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要求

商业布线系统的标准制定计划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主要是由关键厂商对布线系统的分类起主导地位。标准内容如下:

(1) TIA/EIA-568

1991年7月,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发布了ANSI/TIA/EIA-568,即“商务大厦电信布线标准”,正式定义发布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与相关组成部件的物理和电气指标。

1995年8月,ANSI/TIA/EIA-568-A出现,TSB36和TSB40被包括到ANSI/TIA/EIA-568的修订版本中,同时还附加了UTP的信道(Channel)在较差情况下布线系统的电气性能参数。

自TIA/EIA-568-A发布以来,随着更高性能产品的出现和市场应用需要的改变,对这个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委员会也相继公布了很多的标准增编、临时标准,以及技术公告(TSB)。为了简化下一代的568-A标准,TR42.1委员会决定将新标准“一化三”。每个部分都与现在的568-A章节有相同的着重点。

ANSI/TIA/EIA 568-B.1:第一部分,一般要求。该标准目前已发布,它最终将取代ANSI/TIA/EIA-568-A。这个标准着重于水平和主干布线拓扑、距离、介质选择、工作区连接、开放办公布线、电信与设备间、安装方法以及现场测试等内容。它集合了TSB67、TSB72、TSB75、TSB95、ANSI/EIA-568-A-2,A-3,A-5,TIA/EIA/IS-729等标准中的内容。

ANSI/TIA/EIA 568-B.2:第二部分,平衡双绞线布线系统。这个标准着重于平衡双绞线电缆、跳线、连接硬件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规范以及部件可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仪性能规范、实验室与现场测试仪比对方法等内容。它集合了ANSI/TIA/EIA-568-A-1和部分ANSI/TIA/EIA-568-A-2、ANSI/TIA/EIA-568-A-3、ANSI/TIA/EIA-568-A-4、ANSI/TIA/EIA-568-A-5、IS729、TSB95中的内容。

ANSI/TIA/EIA 568-B.2.1:ANSI/TIA/EIA 568-B.2的增编,是目前第一个关于6类布线系统的标准。

ANSI/TIA/EIA 568-B.3:第三部分,光纤布线部件标准。这个标准定义光纤布线系统的部件和传输性能指标,包括光缆、光跳线和连接硬件的电气与机械性能要求,器件可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性能规范。该标准将取代ANSI/TIA/EIA 568-A中的相应内容。

(2) TSB36

1991年11月,TIA公布了技术白皮书TSB36,即“非屏蔽双绞线附加参数”,该白皮书进一步以“Category”定义了UTP性能指标。

TSB36包括1类至5类线的定义,并明确地列出了3类、4类、5类线的物理和电气参数指标。

(3) TSB40

为了使布线连接硬件与线缆类别匹配,TIA发布了TSB40,即“非屏蔽双绞线连接硬件的附加传输参数”。TSB40将布线连接硬件分为3类、4类、5类,同时,由于布线过程也会影响到布线性能,TSB40还包含了布线的具体操作规范。

(4) TSB95:100Ω4对5类布线附加传输性能指南。

TSB-95提出了关于回波损耗和等效远端串扰(ELFEXT)的新的信道参数要求。这是为了保证已经广泛应用的传统5类布线系统能支持千兆以太网传输而设立的参数。由于这个标准是作为指导性的TSB投票的,所以它不是强制的标准。

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用这个指导性的规范对新安装的5类布线系统进行测试。我们注意到,过去安装的5类布线系统即使能通过TSB-95的测试,但很多都通不过TIA 568-A-5-2000的这个超5类即Cat.5e标准的检测。这是因为Cat.5e标准中的一些指标要比TSB-95严格。

(5) TIA/EIA/IS-729:100Ω外屏蔽双绞线布线的技术规范。

这是一个对TIA-568-A和ISO/IEC 11801外屏蔽(ScTP)双绞线布线规范的临时性标准。它定义了ScTP链路和元器件的插座接口、屏蔽效能、安装方法等参数。

(6) TIA/EIA-569-A: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1990年10月公布,是加拿大标准协会(CSA)和电子行业协会(EIA)共同努力的结果。目的是使支持电信介质和设备的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之间设计和施工标准化,尽可能地减少对厂商设备和介质的依赖性。

(7) TIA/EIA-570-A:住宅电信布线标准

TIA/EIA 570-A主要是订出新一代的家居电信布线标准,以适应现今及将来的电信服务。标准提出了有关布线的新等级,并建立一个布线介质的基本规范及标准,主要应用支持话音、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家居自动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及对讲机等服务。标准主要规划于新建筑,更新增加设备,单一住宅及建筑群等。

(8) TIA/EIA-606:商业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606标准的起源是TIA/EIA 568、TIA/EIA 569标准,在编写这些标准的过程中,委员会试图提出电信管理的目标,但很快发现管理本身的命题应予以标准化,这样TR41.8.3管理标准开始制定了。这个标准用于对布线和硬件进行标识,目的是提供与应用无关的统一管理方案。

TIA/EIA-606标准的目的是提供一套独立于系统应用之外的统一管理方案。与布线系统一样,布线的管理系统必须独立于应用之外,这是因为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内,应用系统大多会有多次变化。布线系统的标签与管理可以使系统移动、增添设备以及更改更加容易、快捷。

(9) TIA/EIA-607: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规范

制定这个标准的目的是在了解要安装电信系统时,对建筑物内的电信接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安装。它支持多厂商、多产品环境及可能安装在住宅的工作系统接地。



回复
xmznt
2006年02月16日 09:47:09
10楼
国际标准

(1) IEC 61935(目前是草案)

它定义了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的比对方法,这一点上与美洲的TSB-67标准相同。它还定义了布线系统的现场测试方法,以及跳线和工作区电缆的测试方法。该标准还定义了布线参数、参考测试过程以及用于测量ISO/IEC 11801中定义的布线参数所使用的测试仪器的精度要求。

(2) ISO/IEC 11801

国际标准ISO/IEC 11801是由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的SC 25/WG 3工作组在1995年制定发布的,这个标准把有关元器件和测试方法归入国际标准。

目前该标准有三个版本:

ISO/IEC 11801:1995

ISO/IEC 11801:2000

ISO/IEC 11801:2000+(目前是草案)。

ISO/IEC 11801的修订稿ISO/IEC 11801:2000修正了对链路的定义。ISO/IEC认为以往的链路定义应被永久链路和通道的定义所取代。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永久链路和通道的等效远端串扰ELFEXT、综合近端串扰、传输延迟。而且,修订稿也将提高近端串扰等传统参数的指标。应当注意的是,修订稿的颁布,可能使一些全部由符合现行5类布线标准的线缆和元件组成的系统达不到D级类系统的永久链路和通道的参数要求。

另外,ISO/IEC即将推出第2版的ISO/IEC 11801规范ISO/IEC 11801:2000+。这个新规范将定义6类、7类布线的标准(截至目前只有瑞士和德国有相应标准问世),给布线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第2版的ISO/IEC 11801规范将把5类D级的系统按照超5类重新定义,以确保所有的5类系统均可运行千兆位以太网。更为重要的是,6类和7类链路将在这一版的规范中定义。布线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问题也将在新版的ISO/IEC 11801中考虑。

ISO/IEC 11801:Draft Amendment 2 to ISO/IEC 11801 ClassD(1995 FDAM2)

这个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应于TIA/EIA-568-A-1和TIA/EIA-568-A-5两增编内容的规范,这个标准将成为下一个新的D级链路布线的标准内容。

PROPOSED ISO/IEC 11801-A(即将公布的ISO/IEC 11801-A)

这是即将公布的下一个11801规范,它集合了以前版本的修正并加入了对E级和F级链路布线电缆和连接硬件的规范。它也将增加关于宽带多模光纤(50/125μm)的标准化问题,这类系统将在300m距离内支持10Gbps数据传输。



回复
xmznt
2006年02月16日 09:47:47
11楼
国内标准

(1) 协会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在1995年颁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5)。该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北美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EIA/TIA 568,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规范。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并广泛征求建设部、原邮电部和原广电部等主管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后,该协会在1997年颁布了新版《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该标准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经验,与国际标准ISO/IEC 11801:1995(E)接轨,增加了抗干扰、防噪声污染、防火和防毒等方面的内容,与旧版有很大区别。

(2) 行业标准

1997年9月9日,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正式发布,并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01年10月19日,由我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二版,并于200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3)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于1999年底上报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建设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批,并于2000年2月28日发布,2000年8月1日开始执行。与YD/T 926相比,确定了一些技术细节。

这两个标准只是关于100MHz 5类布线系统的标准,不涉及超5类布线系统以上的布线系统。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