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4)各种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
lantian2004
lantian2004 Lv.12
2005年12月04日 09:16:28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雪松根腐病1、 症状:发生在雪松根部,以新根发生为多。初期病斑浅褐色,后深褐色至黑褐色,皮层组织水渍装坏死。大树染病后在干基部以上流溢树脂,病部不凹陷;幼树染病后病部内皮层组织水渍状软化腐烂无恶臭,有时出现立枯,地上部分褪绿枯黄,皮层干缩。染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严重时针叶脱落,整株死亡。2、 发生规律:土传病害,多从根尖、剪口和伤口处侵染。地下水位高、积水、栽植过深、土壤粘重和土壤贫瘠处容易发病,移植时伤根过多,极易发病。

雪松根腐病
1、 症状:发生在雪松根部,以新根发生为多。初期病斑浅褐色,后深褐色至黑褐色,皮层组织水渍装坏死。大树染病后在干基部以上流溢树脂,病部不凹陷;幼树染病后病部内皮层组织水渍状软化腐烂无恶臭,有时出现立枯,地上部分褪绿枯黄,皮层干缩。染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严重时针叶脱落,整株死亡。
2、 发生规律:土传病害,多从根尖、剪口和伤口处侵染。地下水位高、积水、栽植过深、土壤粘重和土壤贫瘠处容易发病,移植时伤根过多,极易发病。
3、 防治方法:①提高栽培技术,管理水平。
②发病时根部浇灌乙磷铝、瑞毒霉、敌克松等药剂。
免费打赏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4:15
22楼
介壳虫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4代,以雌虫在蜡壳中越冬,在枝干、叶片上均可寄生,造成树势衰

弱,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郁闭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生严重。
2、 防治方法:①人工刮除干枝上虫体和蜡壳。
②加强管理,适当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度,减少发生几率。
③即使剪除虫枝销毁。
④在若虫初孵期喷洒花保、蚍虫啉、蚧螨灵等化学药剂防治。
⑤根周开沟环施呋喃丹等内吸药剂防治。


樟叶蜂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4月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6月

上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有世代重叠现象。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片,以后分散取食,造成叶片

出现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
2、 防治方法:①幼虫期喷洒杀虫素、灭幼尿等药剂防治。
②在冬季人工挖除越冬茧。

茶蓑蛾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3代,以3~4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6月底到7月初第一代幼虫开始为

害,9月第二代幼虫发生为害。
2、 防治方法:①人工摘除护囊。
②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③幼虫期喷洒灭幼脲、除虫脲、烟参碱、晶体敌百虫等药剂防治。
回复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4:33
23楼
刺蛾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茧可见于树干和树下土壤,以7~8月

为害较重。
2、 防治方法:①冬季人工除茧。冬季人工除茧。
②灯光诱杀成虫。
③在幼虫期喷洒BT、灭幼脲、除虫脲、敌杀死等药剂防治。

樗蚕蛾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杂灌木上结茧越冬。5月成虫羽化产卵,5~6月和9~11月为

各代幼虫期,初龄幼虫群集为害,成虫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
2、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幼虫和摘茧烧埋。
②灯光诱杀成虫。
③幼龄幼虫期喷洒除虫脲、敌百虫等药剂防治。

台湾乳白蚁
1、 发生规律:属土、木两栖性,群体较大且比较集中,蚁巢建在隐蔽处;工蚁通过蚁路到各处

摄食,通过长翅繁殖蚁完成群体的扩散繁殖,繁殖蚁分飞对温度、湿度、气压、降雨等条件要求比

较严格。5月、6月下旬到8月为为害高峰期。
2、 防治方法:①在蚁道放置“蚁克”等诱杀剂。
②避免树木的机械损伤。
③加强养护管理,及时给树木补洞。
回复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5:01
24楼
樟蛱蝶
1、症状:幼虫取食叶片,严重为害者食尽叶片,仅留主脉及叶基残叶,影响林木生长和观赏。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4-36毫米,翅展65-70毫米,体背、翅红褐色,腹面浅褐色,胸部腹

面中央白色。触角黑色,长19毫米。后胸、腹部背面,前、后翅后缘近基部密生红褐色长毛。前翅

外缘及前外半部带黑色,中室外方饰有白色大斑,后翅有尾突2个,长3毫米。(卵)半球形,高

1.8毫米,深黄色,散生红褐色斑点。(幼虫)体长55毫米左右,绿色,头部后缘有骨质突起的浅

紫褐色四齿形锄枝刺,第3腹节背中央镶1个圆形淡黄色斑。(蛹)长25毫米,粉绿色,悬挂叶或枝

下,稍有光泽。
3、生活习性:1年3代,以老熟幼虫在背风,向阳、枝叶茂密的树冠中部的叶面主脉处越冬。翌年3

月活动取食,4月中旬化蛹,5月上旬前后羽化成虫;5月中旬产卵,5月下旬幼虫孵化,各代幼虫分

别于6月、8-9月及11月取食为害。7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成虫常飞至栎树伤口,以伤口流汁为补

充营养。随后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樟树老叶上,嫩叶上很少。卵散产,一般1叶1卵,初孵化幼虫

先取食卵壳,后爬至翠绿中等老叶上取食,老熟幼虫吐丝缠在树枝或小叶柄上化蛹;10月上旬第2

代成虫羽化。第3代幼虫于10月下旬出现,12月上旬前后末龄幼虫陆续越冬。一般卵期为6天左右,

第1代幼虫期40天,第2代30多天,第3代幼虫约160天左右,蛹15-18天,成虫寿命15天左右。
4、防治方法:①、幼虫期喷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药液喷杀,或用50%杀螟

松乳油800倍、50%辛硫磷1500倍液喷杀。②、在樟树苗较集中成片苗地,可采集蛹和卵灭之。
回复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5:17
25楼
香樟溃疡病
发病症状:该病为全株性传染病,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不仅为害苗木,也能为害大树。

感病植株多在皮孔边缘形成分散状、近圆形水泡形溃疡斑,初期较小,其后变大呈现为典型水泡状

,泡内充满淡褐色液体,水泡破裂,液体流出后变黑褐色,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

。受害严重的植株,树干上病斑密集,并相互连片,病部皮层变褐腐烂,植株逐渐死亡。
发病时间:4月上旬至5月期间以及9月下旬为病害发生高峰。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死亡植株,并用多菌灵或敌百虫20—30倍液进行全株涂抹,1星期内连续用药3

—4次。
回复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5:34
26楼
樟巢螟 别名:樟叶瘤丛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分布与危害:此虫分布较广,凡有香樟栽植的地方均有发现,主要危害香樟、小胡椒等。幼虫

的危害状很特殊,常将新梢枝叶缀结在一起,连同丝、粪粘成一团,取食叶片危害,远看似鸟巢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毫米,翅展23毫米至30毫米,前翅深棕色,中间两条波状纹横线,后翅棕灰色,

头部和全身灰褐色。

卵:褐色略带黄色,集中排列成鱼鳞状。幼虫:老熟时长20毫米至23毫米,全身黑褐色,背面

有五条深褐色纵带。

蛹:长10毫米至15毫米,棕褐色,腹末尖,具钩状臀刺。

茧:长8毫米至14毫米,宽4毫米至10毫米,扁椭圆形,土黄色或土褐色。

发生规律:

此虫在江苏地区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整齐,第二代有少数出现世代重叠现象。7月至8月幼虫

成虫同时出现。以老熟幼虫9月中旬后在被害香樟树根四周松土层内结茧越冬。翌年5月中旬始见成

虫,羽化后成虫1天至2天后交尾,一周左右产卵。卵多产于叶背。7天至10天后见幼虫。初孵幼虫

取食卵壳,后群集危害啃食叶肉。二三龄时边食边吐丝卷叶结成10厘米至20厘米大小不一的虫巢。

同一巢内虫龄相差很大。每巢有2头至20头幼虫不等。每巢用叶3片至10片不等,幼虫深居巢内,巢

由丝、虫粪、枝、叶合成,有丝结成的虫道,幼虫在虫道内栖息。受震时,纷纷吐丝离巢,悬空荡

漾,或坠地逃逸。白天不动,傍晚取食,当巢边叶片食完后,则另找新叶建巢。9月至10月,幼虫

落地入土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1.幼虫活动期(7月上旬至9月上中旬)傍晚喷1000至1200倍液9 0%的敌百虫,或50%的马拉

硫磷,或80%敌敌畏进行防治。

2.人工摘除虫巢,集中烧毁。

3.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4.冬季结合施肥深翻树冠下土壤,红蜡介角蜡介冻死土中越冬结茧幼虫。

5.幼虫初期喷洒灭蛾灵(Bt)500至800倍液。

6.利用和保护天敌。在5月至6月上中旬,不喷药,利用冬春挖出的虫茧放沙笼内收集甲腹茧

蜂,并适时将天敌放回树上
回复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5:52
27楼
杨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食叶类害虫。杨扇舟蛾,属鳞翅目,成虫雌蛾长15-20毫米,雄蛾13-17毫米,触角栉齿状

,体灰褐色,我省一般每4-5代,5月初第1代幼虫出现,以后大约每1个月发生1代,10月下旬老熟

成虫吐丝作茧化蛹越冬。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
  防治措施: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1、2代幼虫虫苞;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捕诱杀

成虫;利用白僵菌或苏云杆菌防治;可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

喷洒。
  其他食叶类害虫如杨小舟蛾、刺蛾等可参照杨扇舟蛾防治方法。
  二、蛀干类害虫。本地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等,其中光肩星天牛危害最为严重。光肩星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雌成虫体长约22-35毫米,雄成虫体长20-29毫米,体黑色有光泽,本地一

般1年1代,5月初见成虫,7-8月为产卵盛期,卵经过半月左右孵化幼虫,开始啃食树干。
  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在幼虫期用毒签或500倍有机磷农药用注

射器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在成虫羽化期(7-8月)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施树干杀灭成虫;

花绒坚甲和啄木鸟对天牛有抑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
  三、刺吸类和螨类危害及防治。主要有草履蚧、叶蝉、红蜘蛛等,对幼树幼苗危害较大,严重

时会造成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防治草履蚧可选择氧化乐果等农药;红蜘蛛可用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叶蝉可用

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杨灰斑病。危害多种杨树,从苗木、幼树到大树都能发病。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病叶

早落嫩梢枯顶。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

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幼苗顶梢和幼嫩树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下垂。病害的发

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6-7月份高温多雨易引发病害,尤其是苗圃地以及幼树。
  防治方法:注意扦插苗不宜过密;实行轮作,不重复使用同一地块作苗圃;用多菌灵、甲基托

布津等喷雾杀菌,半月1次,坚持3-4次;消除病株病枝。
  
五、杨溃疡病。3月中下旬感病植株的干部出现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质地松软,手压有褐

色臭水流出,有时出现水泡,内有略带腥臭的黏液,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随后病斑下陷呈深褐

色。4月上中旬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并突破表皮,当病斑包围树干时,树上部枯死。
  防治方法:适地适树,避免长途运输及假植时间过长;加强抚育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树干,用多菌灵防治亦可。
回复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6:05
28楼
梅花常见病虫害梅花细菌性穿孔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近叶脉处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病斑周围有水渍状黄色

晕环。最后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纹,而形成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
病原:Xanthomona campestris (Smith) Dovosen,称黄色单胞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菌,属细菌。菌

体短杆状,大小0.3-0.8×0.8-1.1微米,两端圆,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病菌发育适温24-28℃,最高38℃,最低7℃,致死温度51℃。病菌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10-13天

,在枝条溃疡组织内,可存活1年以上。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被害枝条组织中越冬,翌春病组织内细菌开始活动,梅花开花前后,

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从叶片的气孔、枝条的芽痕侵入,潜育期7-14天。春季

溃疡斑易干燥,外围的健全组织很容易愈合,所以,溃疡斑中的病菌在干燥条件下以10-13天即死

亡。气温19-28℃,相对湿度70-90℃利于发病。该病一般于5月间出现,7-8月发病严重。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树势、管理水平及品种有关。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利于

病菌繁殖和侵染,发病重。大暴雨时细菌易被冲到地面,不利其繁殖和侵染。一般年份在春秋雨季

病情扩展较快,夏季干旱月份扩展缓慢。该病的潜育期与温度有关:温度25-26℃潜育期4-5天,20

℃9天,19℃16天。树势强发病轻且晚,树势弱发病早且重。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梅

园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2)清除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

除落叶,集中烧毁。(3)喷药保护。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1:1

:100倍式波尔多液,发芽后喷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机油乳

剂:代森锰锌:水=10:1:500,除对细菌性穿孔病有效外,还可防治蚜虫、介壳虫、叶螨等。
回复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6:17
29楼
舞毒蛾
舞毒蛾又名秋千毛虫,苹果毒蛾、柿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
分布与为害: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欧洲及美洲。国内分布普遍,主要分布地北纬20-58度之间。

该虫食性很广,寄主植物多达500多种,包括多种花木。
为害状: 幼虫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
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约20毫米,前翅茶褐色,有4、5条波状横带,外缘呈深色带状,中室中央

有一黑点。 雌虫:体长约25毫米,前翅灰白色,每两条脉纹间有一个黑褐色斑点。腹末有黄褐色

毛丛。 卵:圆形稍扁,直径1.3毫米,初产为杏黄色,数百粒至上千粒产在一起成卵块,其上覆盖

有很厚的黄褐色绒毛。 幼虫:老熟时体长50-70毫米,头黄褐色有八字形黑色纹。前胸至腹部第二

节的毛瘤为蓝色,腹部第三-九节的7对毛瘤为红色。
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石块缝隙或树干背面洼裂处越冬。来年5月间越冬卵孵化,初

孵幼虫有群集为害习性,长大后分散为害。为害至7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在树干洼裂地方、枝杈

、枯叶等处结茧化蛹。7月中旬为成虫发生期,雄蛾善飞翔,日间常成群作旋转飞舞。卵在树上多

产于枝干的阴面,每雌产卵1-2块,每块数百粒,上覆雌蛾腹末的黄褐鳞毛。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1-3月间寻找越冬卵块销毁;幼虫群集尚未分散时,及时处理。 2、药剂

防治:可喷布辛硫磷、对硫磷及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回复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6:29
30楼
桃剑纹夜蛾
桃剑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分布与为害: 国内南北地区普遍分布。为害多种花木。
为害状: 小幼虫啃食叶片下表皮成纱网状,大幼虫食成孔洞和缺该。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2毫米。前翅灰褐色,有3条黑色剑状纹,一条在翅基部呈树状,两条在

端部。翅外缘有一列黑点。 卵:表面有纵纹,黄白色。 幼虫:体长约40毫米,体背有一条橙黄色

纵带,两侧每节有一对黑色毛瘤,腹部第一节背面为一突起的黑毛丛。 蛹:体长19-20毫米,棕褐

色,有光泽,1-7腹节前半部有刻点,腹末有8个钩刺。
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地下土中或树洞、裂缝中作茧越冬。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在5月

中旬到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在7~8月间。卵散产在叶片背面叶脉旁或枝条上。
防治方法: 虫量少时不必专门防治。发生严重时,喷洒50%辛硫磷1000倍液
回复
lantian2004
2005年12月04日 10:06:41
31楼
梨剑纹夜蛾
梨剑纹夜蛾又名梨叶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分布与为害: 普遍分布,多零星发生。为害多种林木、蔬菜等,主要为害植物叶。
为害状识别: 幼虫食害叶片呈缺该或孔洞状,有的仅剩叶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4毫米前翅暗棕色间以白色斑纹,基横线成一黑短粗纹,内横线黑色弯曲

,环纹有黑边,翅外缘有一列三角形黑点。卵:半球形,初产卵乳白色,渐变为赤褐色。 幼虫:

体长约33毫米,体粗壮,灰褐色,背面有一列黑斑,中央有桔红色点。各节亚背线处有桔黄色斜短

纹。 蛹:长约16毫米,黑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二年5月羽化出第一代成虫,6-7月间为第一代幼

虫为害期,幼虫常1-2头分散在叶北面食害。第二代成虫8月中、下旬出现,继而产卵,孵化的幼虫

继续为害,至9月下旬开始老熟,入土作茧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可结合防治其它害虫时兼治此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