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供热告别历史舞台?!
gongrejieneng
2005年10月20日 10:09:52
来自于采暖供热
只看楼主

福利供暖,计划经济最后的一个堡垒 如果追寻历史的轨迹向前溯源,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我国福利供暖制度发展经历过程中一条清晰的脉胳。 我国的福利供暖制度始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参照共产主义阵营 “老大哥”苏联的模式,我国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体系。从那时起,如同住房等其它社会福利一样,供暖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事业。个人无须缴费的福利供暖方式,让生活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每个人都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暖费的收缴方式变化了,但“福利”的性质一直没有变――依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免费午餐”。

福利供暖,计划经济最后的一个堡垒

如果追寻历史的轨迹向前溯源,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我国福利供暖制度发展经历过程中一条清晰的脉胳。 我国的福利供暖制度始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参照共产主义阵营 “老大哥”苏联的模式,我国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体系。从那时起,如同住房等其它社会福利一样,供暖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事业。个人无须缴费的福利供暖方式,让生活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每个人都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暖费的收缴方式变化了,但“福利”的性质一直没有变――依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免费午餐”。

以北京市为例,从1978年起开始,单位(含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下同)对居住锅炉供暖住宅的职工停发16元的取暖补贴,房管部门也不再向职工收取供暖费,供暖费用按直管房和代管房分别由市财政局直接核销或由市房管局向职工单位收取。

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设备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用于供暖的北京市财政补贴继续增加,仅1986年一年就达1298万元。1987年,北京市政府批准了市房管局、财政局的请示,取消了由市财政局直接核销部分,全部改为由房管部门按住户使用面积计算。至此,北京本市供暖费的收取方式基本定型,即地方财政不再直接负担供暖开支,而是由住户所在单位与供暖方签订供暖协议,建立供用热力合同关系,由单位负担职工的供暖费用,住户没有单位的,自行负担供暖费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商品房还没有兴起,当时单位为所有本单位职工支付集中供暖费用。单

位所承担供暖费的来源是:“行政机关交付供暖费从其他支出中列支,事业单位由事业费中列支,企业单位可列入成本”(1987年,北京市房管局、财政局《关于调整市房管部门管理房屋锅炉供暖收费的请示》)。计划经济中,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施行的是财政全额划拨,而企业施行的也是国家财政负责成本、受益统一调度的经营管理模式,所以单位的这项供暖费用最终仍由国家来承担。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部分国企都施行了股份制改造,企业被推向市场,国家逐渐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淡出,企业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法人制度转型,因此供暖费这项成本成为企业的。纵观供暖费问题的历史,可以看出本来供暖是由企业“请客”,政府“买单”的一项社会福利项目,随着政府与企业的脱钩,付帐的责任便由政府落到了企业的头上。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要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让所有企业在一个公平、统一的市场环境中参予竞争。那么让企业来负担供暖费明显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要求。

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先生在谈到供暖体制改革时表示:“目前中国的供水、公共交通和住房的供应,包括其他方面,都已经实现市场化了。所以,把供暖体制改革作为计划经济最后的一个堡垒,把过去福利型供热变成市场型供热,这样一来,所有城市的公共供应方面都逐步走向了市场化。”

叫停福利供暖,由来已久

 
2001年北京市市政管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已经透露出消息,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居民采暖收费制度改革方案的起草准备工作,北京市将逐步停止福利供热。
采暖收费改革制度主要的内容是改革单位统包的用热制度,逐步停止福利供热,实行用热商品化和货币化,变暗补为明补。供热制度改革的方向是稳步推进城镇用热商品化,供热社会化。
2003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东北、西北、华北“三北”地区和山东、河南两省的供热体制改革开始了“破冰之旅”。

《意见》明确提出,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职工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用热商品化;停止福利供热后,采暖费用采取多渠道筹集,由政府、单位、个人共同负担;各级财政、单位用于职工供热采暖的费用作为供热采暖补贴由单位直接向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发放,变“暗补”为“明补”。试点城市供热实行政府定价,由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在制定和调整供热价格时,要举办听证会,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

《意见》提出的另一项改革内容是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今后,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进行改造,安装分户计量、温控装置。

今年1月份的北京“两会”上,福利供暖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北京市政
免费打赏
gongrejieneng
2005年10月20日 10:10:04
2楼



取消福利供暖,路还有多远?

到底免费的午餐还能吃多久?生活在都市中的每个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在宣布将取消福利供暖的同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同时表示,“取消福利供热改革需要很长时间,另外,丰富的热计量需要对原来的管道进行大规模改造,工作量很大,而且涉及到社会接受能力的问题,还有资金来源的问题。

曾在北京热力公司供职的清华大学博士曹俊斌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初光北京市政府为福利供暖的埋单就高达5000多万元,“近几年的数字更是数倍于此”。财政补贴下的政策性亏损掩盖了一切。而现在,福利供暖眼看要叫停,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供暖费用上涨,个人权益和企业效益如何共同被保障如今成了这场改革的切肤之痛。而政府则要成为平衡社会风险的实际承担者。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市政管理处的一位官员表示,供暖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变实物分配为货币分配,一手掏钱一手购买服务。取消福利供暖,最直接体现是供热价格随行就市发生不同程度上涨。问题是,供暖货币化意味着供热价格将逐步追随市场各种供热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而一旦价格完全放开,老百姓将难以承受;如果政府部门进行干预压低价格,供热企业又难以生存。

北京市市政管委的官员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市居民采暖共有四种价格,由低到高分别是小型燃煤锅炉房、燃煤间接锅炉房、热力集中供热、燃气(油)锅炉房。他表示, “一旦改成个人交费后,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人们会提出同样享受室温18摄氏度正负2摄氏度的服务规格,价格差则能达到80%,不公平。二是采暖费用将通过多渠道筹集,由政府、单位、个人共同负担,各级财政、单位用于职工供热采暖的费用作为供热采暖补贴由单位直接向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发放,变‘暗补’为‘明补’,但问题是现在同一单位、同一级别则可能有四种补贴额,财务难以进行测算、管理。”难以确定一个统一价格是“供暖货币化”的又一难题。

据曹俊斌介绍,即便“分户计热”实现后,温控阀也并非就能控制一切局面。他曾对北京一个小区的用热量进行跟踪统计,结果发现,情况差不多的人家用热量的差距很大。即使一间房完全不采暖,它靠着正常采暖的上下楼层和左右房间的热量传递,可以维持至少12摄氏度的室温,而周围的每户至少把五分之一的供热量传给了这个房间。热改后,出于经济考虑,一些用户很可能会超正常地减少采暖量,这不光会转移实际消费支出,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可否认的是,当热成为商品后,情况会变得复杂。”

政府减少用于福利的财政补贴,必将直接导致企业和个人开始对供暖费用的多少进行仔细核算。“福利供暖制度从根本上说,是长期计划经济下,公用事业整体生产和支付能力的缺乏造成的。”经济学家曹远征说,“取消福利供暖,意味着政府对公用事业‘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的思路将在供热领域彻底结束。”(完)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