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印染废水处理工程
dingyuan2004
2005年09月12日 18:39:43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现有一家印染废水工程,已经运行一年了,却一直不能达标排放,主要问题在于1.间歇式生产导致废水不能连续进入后续的处理工段,导致废水性质变化很大,有时候碱性特别高,有时候COD负荷特别高;2.一年来,生化工段一直不能正常运行,主要还是前面所说的问题造成的;3.厂方要求达到一级标准排放,却只用了原水---调节池---混凝池--水解池---生化池--出水的工艺,进水COD浓度达1600-2300mg/l,由于生化不正常,目前出水到一直在400-800左右。

现有一家印染废水工程,已经运行一年了,却一直不能达标排放,主要问题在于1.间歇式生产导致废水不能连续进入后续的处理工段,导致废水性质变化很大,有时候碱性特别高,有时候COD负荷特别高;2.一年来,生化工段一直不能正常运行,主要还是前面所说的问题造成的;3.厂方要求达到一级标准排放,却只用了原水---调节池---混凝池--水解池---生化池--出水的工艺,进水COD浓度达1600-2300mg/l,由于生化不正常,目前出水到一直在400-800左右。
问题是:名位大侠有什么高招,能让这种废水达标排放。大家畅所欲言@!
免费打赏
xsh116
2005年09月12日 21:28:56
2楼
1、在不能改建的情况下,减小单位时间的处理水量;
2、与生产部门协调好,若要停产,提前将调节池水贮满,采用间隙进水,生化池的曝气量适当减小;
3、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如投加N、P,适当加些面粉;
4、水解池进水PH 保持中性;
5、最好将调节池增大。
回复
liuguibing
2005年09月13日 15:32:07
3楼
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增加臭氧发生器来处理印染废水效果非常的好.
如有意向联系:027-62597248 联系人:刘先生
回复
hustlcb
2005年09月14日 08:11:58
4楼
二楼的意见很中肯,比较实用。此外,如果可能,改进混凝工艺,,这样可以提高物化阶段除去率,减少后面工序的压力。
加大生化污泥浓度,加大活性污泥回流量也可以提升处理能力的。
三楼说的有点悬,我个人不看好臭氧用于污水处理行业,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换来的效果也不见得好,仅为个人建议
回复
dingyuan2004
2005年09月14日 20:08:38
5楼
谢谢各位。对二楼和四楼的意见比较接受,三楼的意见可能在某些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不过投资,特别是运行费用还是比较高,也就是性价比不是很理想。目前采用的改进措施有:1.增大调节池容量,2.改用其他混凝药剂,目前物化段的去除效果提高近40%,混凝出水已经达到了280-550mg/l。但离处理出水要求的100mg/l还是有距离。目前主要是生化污泥长得比较慢,导致生化没能发挥好的作用。生化池每天根据进水BOD浓度比例投加N、P,按正常进出水培养污泥,各位对如何尽快提高生化池污泥量有什么高招?
回复
jltx_yuan
2005年09月15日 11:35:06
6楼
我也赞同四楼说法,我们公司改造的一印染废水工程以前也是一直不能达标排放,后来在原基础设施上整改了混凝设施,经过半个月调试后COD可以达标排放了!
回复
hdgwater3000
2005年09月15日 14:04:37
7楼
从工艺思路来讲,出水基本上能够达到一级标准,不知到你们混凝效果如何,加普通絮凝剂效果估计不会太好,用生化应该没有问题.
在此我给出一个建议
(1)能否增加调节池的HRT,8小时以上,如果条件允许,可回流部分污泥
(2)好氧部分负荷要低一点,小于1kgcod/m3.d

如果凝出水已经达到了280-550mg/l,而且你们调试时间不长,污泥来不及张的话,可以采用闷曝或者间歇进水,保证曝气池COD在600左右,加快培泥时间,等污泥浓度到1000mg/l,可以正常进行了
回复
dingyuan2004
2005年09月24日 14:31:28
8楼
请问6楼,你们整改了混凝设施,能具体说说吗?有没有同时更改药剂品种?
回复
yifengguo
2005年09月30日 12:22:30
9楼
前面调节蓄水池做大
回复
dingyuan2004
2005年09月30日 14:37:22
10楼
是的,目前正在让厂家做1200立方的调节池。这样对匀质效果会很好多。
回复
molv
2005年10月06日 13:58:50
11楼
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果需要,可以私下切磋。请留言给我!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