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遗失母爱
李兴龙机电科技
2005年09月05日 19:29:22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如果遗失母爱 现在一些父母经常会反思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与自己激烈对抗?一些母亲抱怨,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为什么孩子对自己没有感情?她们不知道,在孩子最需要母亲的时候,母爱已经遗失…… ■孩子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婴儿期和胎儿期 浙江有个孩子出生后第六天,就送到姥姥家去了,6岁上学,父母才把他接回来。他跟父母从不主动说话。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学习成绩不好,说他几句,就背起书包,往姥姥家跑。现在到了高中,只要说他,就立刻离家出走一周或半个月。跟妈妈顶嘴是家常便饭。虽说他妈也爱他,给他买吃买穿,但在6岁前,他确实没有跟妈妈有过多的接触,别说爱了。一个孩子在六岁前,若没有与母亲建立起亲情关系,错过了爱的印刻期,一生都将无法弥补。

如果遗失母爱



现在一些父母经常会反思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与自己激烈对抗?一些母亲抱怨,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为什么孩子对自己没有感情?她们不知道,在孩子最需要母亲的时候,母爱已经遗失……

■孩子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婴儿期和胎儿期

浙江有个孩子出生后第六天,就送到姥姥家去了,6岁上学,父母才把他接回来。他跟父母从不主动说话。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学习成绩不好,说他几句,就背起书包,往姥姥家跑。现在到了高中,只要说他,就立刻离家出走一周或半个月。跟妈妈顶嘴是家常便饭。虽说他妈也爱他,给他买吃买穿,但在6岁前,他确实没有跟妈妈有过多的接触,别说爱了。一个孩子在六岁前,若没有与母亲建立起亲情关系,错过了爱的印刻期,一生都将无法弥补。

有关生命科学的书籍里说:母子之间的亲情直接刺激孩子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它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母子亲情是通过母亲主动向孩子传递爱(拥抱、亲吻、抚摸),在与孩子的各种亲切呼应中刺激大脑激素(催产素)建立的(由神经突触的连接)信息网络,并且一直作为一种能量储存在体内。与母亲关系紧张的孩子,情感非常脆弱,因为缺乏安全感,面对新的环境经常不知所措,往往采取各种逃避的方式。

■孩子吃饭的坏习惯跟没有母乳喂养有关

人的很多疾病与饮食有关,不仅是饮食卫生问题,还有饮食习惯,饮食过程中的环境气氛,不好的情绪与焦虑不安的心态,这些都是伴随饮食而患病的因素。现在许多孩子从小不好好吃饭,家长经常追着喂,一顿饭能吃一个小时,孩子还三天两头感冒、发烧。吃饭变成了一件被动的事情,一件需要别人经管的事,不需要自己做任何努力。还有些孩子妈妈没有奶,婴儿时吃牛奶,叼起奶嘴就玩很长时间,没想到养成了一个边吃边玩的坏习惯。

而母乳喂养给孩子的不仅是最好的天然食物,还能唤醒和激发人的原始本能———寻求食物的本能和全身心投入的主动精神。

吃牛奶的情形不同,奶瓶嘴小,可以人工放大,婴儿不需要用力就可以喝到乳汁,而且吃奶的时候,可以躺着,坐着,可以东张西望,这造成了边吃边玩的坏习惯,这种习惯注定要给胃带来负担,造成消化系统紊乱。

母子亲情是人与外界建立情感联系的雏形,吃母乳的孩子与母亲的亲密关系,源于母亲在他的心中是食物,是阳光,是摇篮,是避风港。如果母亲经常对孩子表示不满,即便是婴儿,也能敏感地接收到母亲传递的信息;如果一个孩子对母亲储存的痛苦记忆多于快乐记忆,他就会选择逃避、拒绝等方式有意与母亲拉开距离。

吃和睡是婴儿早期发育成长的两件大事,母乳提供了最好的食物和最科学的饮食方式,听着母亲自创的摇篮曲进入梦乡能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在婴儿早期发展中,如果吃和睡出现问题,或方式方法不当,直接会影响婴幼儿时期的性情、心理和情感发展。

所以在孩子睡前和醒后,母亲拿出点时间抱抱孩子,唱唱摇篮曲,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宁愉悦的环境,是每个妈妈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珍惜与孩子从小相处的日子

在济南有这样一个12岁的男孩,因为妈妈嫌他长得丑,不愿给他喂奶,也不怎么抱他,等孩子长大后与母亲经常吵架,还给他爸爸说:你怎么找我妈呀,要是女的都这样,我宁可一辈子打光棍。在南京还有个孩子,婴儿时才吃了三个月的母乳,由于妈妈产假到了,给他改吃牛奶,因为急着上班,看到娃娃磨磨蹭蹭吃东西就着急,一着急就经常打孩子。现在才7岁的他经常躲着妈,一生气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急了就摔东西,踢门。

其实,如果每个女人做母亲之前,能多了解一些有关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能学会在孕期和哺乳期静下心来带孩子,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

要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首先母亲要改变,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改变自己跟孩子沟通的方法,改变自己对孩子的认识。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优点,只要母亲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发自内心爱孩子,孩子自然会随着母亲的变化而变化,即使跟母亲有过隔阂,有过冲突。

(据《中国青年报》徐国静/文)



免费打赏
yinchuan7
2005年09月05日 20:10:20
2楼
只有获得足够母爱的孩子,才会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