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
li197111
li197111 Lv.2
2010年05月20日 11:33:48
只看楼主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的概念产生于2O世纪5O年代,是人们在企业质量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良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与低成本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质量成本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不仅可以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目前,国内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还很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差、消耗高、效益低的问题仍然是当前困扰施工企业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为使施工企业既能创出优质工程,又能收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管理,研究质量的经济性,探索工程施工最适宜的质量水平和最佳的质量成本,实现质量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的概念产生于2O世纪5O年代,是人们在企业质量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良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与低成本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质量成本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不仅可以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目前,国内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还很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差、消耗高、效益低的问题仍然是当前困扰施工企业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为使施工企业既能创出优质工程,又能收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管理,研究质量的经济性,探索工程施工最适宜的质量水平和最佳的质量成本,实现质量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一、工程施工质量成本要素
1.质量成本定义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或提高工程(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所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工程(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
2.质量成本要素的分类
由质量成本定义可看出质量成本要素由两部分构成:一是
由于企业内部保证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行而发生的费用;二是为
了满足用户要求,企业为提供客观证据而发生的费用。前者称
为运行质量成本,后者称为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运行质量成本
又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企业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
各种投入性费用,如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另一类是因为没有
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各种损失性费用,如内部损失成本和
外部损失成本。
2.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与提高,控制各工序
质量及减少故障损失而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它一般
包括下列项目。
①质量计划工作费,为制定质量政策、目标及质量计划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包括编写质量手册、质量体系文件所发生的费用;
②设计评审费,建筑工程在设计过程的各阶段所进行的设计评审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③工序能力研究费,为使建筑工程达到符合性质量,对工序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持工序能力而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④质量审核费,对质量管理体系、工序质量和对供应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质量审核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⑤质量情报信息费,对市场质量情报和企业内外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归纳、处理、早期预警和促进研究所发生的费用;
⑥质量培训费,以达到质量要求或改进工程质量为目的而对企业人员进行的定期培训或不定期培训,包括制订培训计划直到实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⑦质量改进措施费,制定和贯彻各项质量改进措施计划,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或质量管理水平而进行活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⑨质量奖,职工的质量奖及质量管理小组奖等用于质量(包括安全、节能)的奖金。
2.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用于试验和检验,以评定建筑工程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质量水平所支付的费用,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①进货检验费,对购进的建筑材料、协作件的验收检验费用和驻协作厂的监督检查及协作配套产品的质量审核费用;
②工序检验费,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预制品件、中间工序、隐蔽工程质量所进行的检验而支付的费用;
③成品检验费,对完工工程鉴别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检验或试验所发生的费用;
④试验设备维修费,试验设备、检测工具、计量仪表的日常维护、校准所支付的费用;
⑤材料试验费及劳务费,破坏性试验所消耗材料与劳务费用。
2.3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交工前因工程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如返工、复检、报废等等。也就是指工程在竣工验收前
由于发生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故障所发生
的费用之和,包括以下各项。
①复检费,指对返工或校正后的工程进行重复检查和试验所发生的费用;
②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质量缺陷而引起的工程停工所造成的损失;
③产量损失,指由于改进质量控制方法使工程量降低的损失;
④质量故障处理费,指由于处理内部故障而发生的费用。它包括抽样检查不合格而进行筛选的费用;
⑤质量降级损失,指工程质量达不到业主要求或原约定等级,因而降低等级所造成的损失。
2.4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竣工验收后因工程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如包修、保换及有关质量的赔偿、诉讼费用等,也
就是指工程在用户使用中发现质量缺陷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的总和。它同内部损失成本的区别,在于工程质量问题是发生在竣工验收之后,包括以下各项。
①索赔费用,指由于工程质量缺陷经用户提出申诉,而进行索赔处理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②包修费用,指在保修期间或根据合同规定对业主提供维修服务的一切费用;
③诉讼费用,即因工程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诉讼费用。
2.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一般发生在合同环境下,指因业主要求,为提供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一般包括以下三类:
①按合同要求,向业主提供的、特殊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等所支付的专项措施费用及提供证据费用;
②按合同要求,对产品进行的附加的验证实验和评定的费用;
③为满足用户要求,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所发生的费用等。
质量成本中的控制成本与符合性质量水平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先期投入的控制成本,内、外部损失成本则是结果成本。就其性质而言,内、外部损失成本纯粹是一种浪费,是真正的损失。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质量管理上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要完全避免损失是做不到的。然而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若能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是可以使质量损失成本大大下降的。不过为达此目的,就必须加强预防措施和质量鉴定活动,从而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控制成本的增减变动会对结果成本产生影响,形成一种此消彼涨的格局。例如预防成本的增加将使内部损失成本减少,鉴定成本的增加将使外部损失成本减少。把握质量成本各子目之间相关性变动趋势,就能够自主调控质量成本的费用分布及其各成本子目之间的比率关系,进而有目的、有针对地降低其中某些子目的质量成本,从
而为优化质量成本结构、降低质量成本总额提供可能。
二、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中的费用大小与质量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关系,这条反映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质量成本特性曲线。一般质量水平较低时,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较低,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这两项质量管理费用就会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需提高,这两项质量管理费用将急剧上升。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情况正好相反,当质量成本较低时,内、外故障损失较大,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质量故障损失的费用会逐步下降,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尽管大幅度地增加质量保证费用,但质量故障损失成本下降的速度却逐渐减慢。上述规律说明:一方面,质量水平的提高需要采取更多的预防控制措施与检验手段,使成
本增加;另一方面,质量水平的提高减少了内外故障损失,从而降低了损失成本。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质量水平点,使得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四项费用之和构成的质量总成本最小,此时的质量总成本即为最佳质量成本。对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每个工程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都由许多分部分项工程组成,各分项工程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成一般都会经过较长的时间,其施工过程中要经过多道检验程序,一般在上一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每一分项工程施工完后都要经过检查验收,若某一分项工程验收不合格,一般总能经过返修重新验收达到合格。对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其质量水平应反映在其施工过程中,质量水平高,说明其质量控制得好,其返修返工的次数必然就少,质量水平差,说明其质量控制不力,其返修返工的次数就多。因此,可用分部
分项工程返修率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指标。分部分项工程的返修率可按下式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返修率=(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返修费用÷工程成本)X 100% 。式中,分部分项工程返修费用是指对不合格分部分项工程的拆除重修或对质量缺陷的修补等所发生的费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生的返工损失费的核算办法是,在班组完成分部分项作业后,交质检员验收时,质检员根据验收规范对不能通过检查、需责令返工的实物量进行丈量记录,再由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计算出每一分部分项施工的返工损失费。
因此,对质量进行控制,并不是要求质量越高越好,质量过高,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反之质量过低,也将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从经济角度看,应把质量水平控制在最适宜点附近,当返修率>最适应点时,则应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保证工程质量措施,以提高施工质量,使之向最适应点靠近,当返修率 <最适应点时,则应适当地放宽质量标准,使质量总成本降下来。
三、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优化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优化,就是要确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各项主要费用的合理比率,以便使质量总成本达到最低值。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质量成本数据资料,模拟出该类型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曲线,从而求最适宜的返修率和最佳的质量成本费用,以此作为下一个工程施工质量成本计划的依据。然而,根据以往资料确定的最适宜返修率和最佳质量成本只能作为一个参照目标值,在具体应用到下一个工程时,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其实际的最佳点会有所偏离。基于质量成本的变化规律,可以采用逐步逼近的办法,达到最佳质量水平。首先,可以采取某种质量改进措施,即增加预防或鉴定成本,如果此时质量总成本下降或有下降的趋势,则说明质量成本的工作点位于最佳点的右面,可以增加这一措施的强度,或增加类似改进措施,直到质量总成本停止下降为止,说明已接近最佳工作点,应转向采取控制措施。反之,当采取某项质量改进措施后,质量总成本上升了或有上升趋势,则说明质量工作点位于最佳点的左侧,此时,应撤消这一措施,或采取反作用的逆措施,按相反的方向接近最佳点。实际上并不需要找出绝对的最佳工作点,只要知道已位于适合区即可,此时的特点是,无论采取正向措施或逆向措施,质量总成本的变化都很小。
四、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计划,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控制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按质量成本的发生区域,将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实行归口分级控制,落实控制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措施,实施控制。
1.预防成本的控制
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企业应更加注重预防成本减少返修率,增加预防和检验成本不但可以减少质量故障损失成本,反过来,质量故障的减少又可导致预防与检验费用的减少。从源头阶段强化预防成本的投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职工的素质高低与工程质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应从三方面入手:
(1)不断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每年把全员质量意识教育作为企业的一项大事来抓;
(3)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素质。因此,预防成本的控制最关键在于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施工能力,这实际上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环节。
2.鉴定成本的控制
这是预防及控制质量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应把“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在组织施工前,要把各项工序的质量标准印发到施工员、检查人员手中,确保全体职工对工程质量标准心中有数。同时对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如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合格,即使施工工艺再高,设备再精良,生产出的产品仍是不合格的。而控制原材料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检测。故此,检测成本是质量成本的关键环节,应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要而配置检测设备及检测人员和现场质量检查频次。
3. 内部、外部损失成本的控制
这部分费用随着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事实上,质量事故损失费用就是工程的纯利润,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把守各道工序质量关,提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防止返工及质量事故的发生。当前,工程项目施工普遍推行工程监理制,但施工企业切不可因此而放松自身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应做到自检符合要求后才提交监理检查验收,切实把工程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在质量成本的控制中要注意防止过剩质量成本的现象
过剩投入成本的发生,实际上是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现。在实际施工中,应当严格按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质量要求进行施工,片面加大物耗投入的做法不一定能创出优质工程,也是对工程质量内涵的曲意理解,应当引起施工管理人员的高度注意。
5. 按PDCA循环进行质量成本控制
结合全面质量管理PDCA工作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质量成本的控制也应按照PDCA工作循环来开展工作,企业质量成本的控制工作并非仅仅是搜集原始数据,进行核算分析,然后写出质量成本报告就算结束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应该是螺旋前进的过程,在循环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应找出各种影响成本的关键问题并予以改进,而且还应在后续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中予以监测,直至质量成本达到最适宜值为止。质量成本的优化控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融合在PDCA循环中。
(1)在计划阶段:以质量损失成本对质量缺陷进行排序,挑选出质量损失成本占前几位的质量缺陷,采用系统观点分析这些缺陷所以出现的原则,在最能有效预防这些缺陷的环节制定预防或鉴定措施,并对这些措施的一次性投入和执行成本结合措施受益期内可能由此减少的损失成本总额进行评估,如果为减少质量缺陷所投入的资源费用可以为克服质量缺陷之后损失成本的下降所补偿,则将预防或鉴定措施付诸试行。
(2)试行阶段应有充分的时间,以便所取得的有关质量缺陷及与其相联系的质量损失成本数据足以进行分析,对于预防措施或鉴定措施相关的资源投入也应有记录。
(3)在检查阶段,除了检查措施对于克服质量缺陷的有效性之外,还应对措施的经济性进行评估。
(4)在总结阶段,把能使质量成本总额下降的措施纳入标准,把本轮循环中没有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轮PDCA循环,其中包括那些对于减少质量缺陷有效但会使质量成本总额增加的措施。采用这样的办法优化质量成本可以保证每一轮PDCA循环都可以同时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标,当在计划阶段找不到可以使质量成本总额下降的措施时,企业的生产暂时处于质量成本最优的区域,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由技术进步引起对质量缺陷的预防和鉴定成本下降,质量成本总额曲线底部还会持续右移并下降,这种优化方法可以逐步使企业的质量成本总额最小化。
免费打赏
elong852123
2014年06月06日 13:16:35
2楼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