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展望:勇气与智慧
gxtr01
gxtr01 Lv.12
2005年08月23日 10:10:43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靖国神社:影响中日关系的定时炸弹  参拜之谜  小泉纯一郎是自1978年14名甲级战犯合祀到靖国神社之后,第二个以官方身份前往参拜的首相(第一个是中曾根康弘),而且自从2001年上台以来已经去了四次。我这次去日本原本希望能够找出他坚持参拜的原因,然而却未能如愿。  跟小泉关系密切的自民党参议员山本一太向我罗列了三大理由:1)履行竞选前的承诺;2)向所有战死者致哀;3)小泉不认为单凭停止参拜就能够改善中日关系。

 靖国神社:影响中日关系的定时炸弹

  参拜之谜

  小泉纯一郎是自1978年14名甲级战犯合祀到靖国神社之后,第二个以官方身份前往参拜的首相(第一个是中曾根康弘),而且自从2001年上台以来已经去了四次。我这次去日本原本希望能够找出他坚持参拜的原因,然而却未能如愿。

  跟小泉关系密切的自民党参议员山本一太向我罗列了三大理由:1)履行竞选前的承诺;2)向所有战死者致哀;3)小泉不认为单凭停止参拜就能够改善中日关系。

  山本的答案并没有让我满意,当我向日本广播公司(NHK)的评论部主管今井义典请教时,他竟然回答说:"我也跟你一样在不断问着同一个问题,但无论是政府高官、政客、还是学者,没有一个人能够给我一个完全信服的解释。"

  不过与此同时,包括山本在内的不少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国政府高姿态反对小泉参拜,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因为如果小泉在这种情况下决定不去参拜的话,就会被一些人视为屈服于外界的压力,也就是懦弱的表现。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虽然他没有在今年8月15日再度前往参拜,但是靖国神社问题都继续会是一颗高悬在中日头上的定时炸弹。

  德国式道歉

  虽然德国和日本同为战败国,可是两国政府在战后对待过去那段历史的态度却南辕北辙,正因如此,日本迄今仍未能得到中国和韩国等邻国民众的彻底原谅。

  有人提出,假如日本首相能够像德国总理勃兰特般拿出那分魄力和勇气,真诚地公开下跪认错,就能得到受害国的原谅。

  但关键问题是,日本能不能够提供这种彻底反省的土壤和环境。

  我这次接触到的许多受访者都觉得,日本政府迄今已经作出近二十次道歉,可是中国依然"不知足"地继续逼日本道歉。

  不过NHK的今井义典的观点就较为特别,他说:"我觉得日本政府和领导人作出的道歉已经足够,可是只要受害一方认为日本做的还不够,那么我们就应该继续道歉下去。"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Ruth Benedict)在其1946年出版的名著《菊与刀》中,把日本的文化特征归纳为一种不肯认错的"耻感文化"。

  她说:"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原罪感,做错了事、知道自己有罪就会承认,就会忏悔。而日本的耻感文化就是做什么事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羞耻之别。他作了恶,犯了罪,只要这个事情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揭穿,没有让他感觉到羞辱,他就不会认错。"

  然而,用"耻感文化"来解释日本为什么没有像德国那样作出深刻真诚的谢罪和反省,似乎不够全面。因为其实美国、蒋介石政府和北京政府对战后日本的态度和政策,也间接助长了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

  西方传媒

  我问一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德国朋友有没有听说过"南京大屠杀",他们的回答竟然都是:"没有"。

  如果分别在中国和德国进行调查,我相信听过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中国人肯定比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德国人多。为什么会这样?

  客观来说,主要是由于战后的主流大众传播媒体几乎被美国和英国等垄断,我们接触到的国际新闻大多是翻译自西方的几大新闻机构、也就是西方的观点。

  虽然说它们在报道时也基本上客观持平,但是鉴于地缘的原因,西方媒体关注的很自然是欧美的问题。

  正是由于这种信息流量的不平衡,导致西方社会未能深入了解日本和中国、韩国的历史恩怨的前因后果。日本极右势力的言行举动很少进入西方媒体的视线,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来自国际舆论的压力和制衡,中、韩的抗议也就自然孤掌难鸣。

  中国媒体

  在谈到早前中国爆发的反日示威时,参议员山本一太说:"如果中国方面继续推行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那么很自然地会在年青人当中培养出一种仇日的情绪。"

  此外,不少受访者也向我指出,无论是否定历史的极右势力、还是坚决反战的左派势力,都不是日本的主流意见。然而每当右翼人士说了几句激进言论,立刻就成为中国媒体的头条新闻,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种"日本右翼分子当道"的错觉。

  一位在香港念新闻的朋友不久前在做研究时发现,中国内地的主要新闻网站、如新浪和新华网在报道关于日本的新闻时,十有八九是负面的。

  她认为,虽然这些的确都是人们关心的新闻,可是在选题方面似乎有点偏颇和不够全面,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加深内地民众对日本的反感。

  巧合的是,最近有不少国内的朋友表示,他们是看了我上个月写的那篇关于新历史教科书的报道后,才知道原来该书的采用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一、而且并非日本的主流教科书。

  百家争鸣

  走笔至此,不禁联想到几年前曾经在知识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