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披着深色的纱笼俄罗斯-阿赫玛托娃 王守仁 黎华 译 披着深色的纱笼我紧叉双臂 “为什么你今天脸色泛灰?” --因为我用酸涩的忧伤 把他灌得酩酊大醉 我怎能忘记?他踉踉跄跄走了出去-- 扭曲了的嘴角,挂着痛苦…… 我急忙下楼,栏杆也顾不上扶, 追呀追,想在大门口把他拦住。 我屏住呼吸喊道:“那都是开玩笑。 你要走了,我只有死路一条。” “别站在这风头上,”--
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
披着深色的纱笼
俄罗斯-阿赫玛托娃
王守仁 黎华 译
披着深色的纱笼我紧叉双臂
“为什么你今天脸色泛灰?”
--因为我用酸涩的忧伤
把他灌得酩酊大醉
我怎能忘记?他踉踉跄跄走了出去--
扭曲了的嘴角,挂着痛苦……
我急忙下楼,栏杆也顾不上扶,
追呀追,想在大门口把他拦住。
我屏住呼吸喊道:“那都是开玩笑。
你要走了,我只有死路一条。”
“别站在这风头上,”--
他面带一丝苦笑平静地对我说道。
作者简介:
阿赫玛托娃(1889~1966)苏联俄罗斯女诗人。出生在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原姓高连柯。阿赫玛托娃是她取自鞑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来发表作品的笔名。1912年第一部诗集《黄昏》问世,表现了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1914年出版的诗集《念珠》引起较大反响。此后陆续有诗集《车前草》(1921)、《白色的一群》(1917)、《公元1921》(1922)等出版。她的诗作极善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富有音乐性。十月革命后,虽然对革命并不十理解,甚至远离革命的现实,但与那些逃离祖国的白俄作家,是界线分明的,并写有《我和那些抛弃国土的人不同道……》(1917)30年代著有《马雅可夫斯基在1913》、《但丁》,探索了诗人的命运。在这个阶段,她依据自己的亲身遭遇,写下了她最重要的组诗《安魂曲》(1934~1940),卫国战争中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如《起誓》、《勇敢》等。大型抒情叙事诗《没有主角的长诗》(又译《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诗歌创作的总结。此外还有诗集《光阴飞逝》1909~1965年的诗篇》。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
必读理由:
阿赫玛托娃的爱情名诗之一,生动刻画了恋爱中男女双方的细腻微妙的心理,发表时深受读者喜爱。
推荐阅读:
《最后一次相见》、《有个声音呼唤我》
名作赏析:
这首诗写于1911年,是对一段爱情插曲的描写。阿赫玛托娃善于运用戏剧化、电影特写手法描写最扣人心弦的紧张的一霎那。例如: 当男友趔趔跄跄走出去,两人在门口进行了最后的对话,看似简单的对话却最能打动人心,男女主人公的每句话都极富喜剧效果。可以说这是个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一个小情节,是一种动态开放性结构。虽为诗歌,确有小说、戏剧的创作手法。
“他”回过头来,面带着一丝苦笑,平静地对“我”说,“别站在风头上。”这简短的一句话胜似千言万语,——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关切可能会给一个带来一生的幸福。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留给读者无穷的遐想。
12楼
航
帆起了
帆向落日的去处
明净与古老
风帆吻着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与白蝶
明月照在当头
青色的蛇
弄着银色的明珠
桅上的人语
风吹过来
水手问起雨和星辰
从日到夜
从夜到日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的 圆圈
将生命的茫茫
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作者简介
辛笛(1912— 2004 ),中国现代诗人,作家,“九叶诗人”之一。原名王馨迪,后改为王心笛,笔名心笛、一民、辛笛等。祖籍江苏淮安,生于天津市。早年在清华大学任文艺编辑,并在北平艺文中学、贝满女子中学任教。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研习英语,回国后曾任上海光华大学、暨南大学教授。从学生时代起,诗人即开始在天津《文学季刊》、《北京晨报》、上海《新诗》等报刊上发表诗文和译作。1935年,他的第一本新诗集《珠贝集》在北京出版。抗日战争胜利后,诗人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协候补理事兼秘书,并为诗歌音乐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负责人之一。1947年,诗人的新诗集《手掌集》出版。翌年其散文评论集《夜读书记》出版。1949年7月参加中华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作协上海分会理事。解放后诗人历任上海工业局秘书科科长、中央轻工业部华东办事处办公室副主任、上海食品工业公司副经理,还兼任民盟上海市委委员、外国文学会会员、上海市政协特约编译等职。
名作赏析
《航》是辛笛的成名作。写于1934年8月。那时的辛笛是清华大学外文系三年级学生。在假期里他坐船出海旅行。第一次航海令他激动不已。他久久地站在甲板上:大海是那样的辽阔,又是那样的深沉。诗人年轻的心充满了新鲜的印象,也泛起“不识愁滋味”的一丝惆怅。他边观看海上景色,边轻轻吟哦,即刻挥毫写下了《航》一诗。诗发表在当时《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1935年收入辛笛和其弟辛谷合出的第一本诗集《珠贝集》内。
在一个晚霞满天的黄昏,一艘帆船升起了帆,向远方的落日处驶去。这帆船,如同一位行走在人生征程上的行者;这航程,好似那漫无际涯的人生路程。送帆远行、与帆作伴的是海水,那“明净而古老”的海水。帆也深知,只有与海水紧密相依,才能沉稳、平安地驶向目的地。这也寓意着:一个人如果耽于幻想,脱离了他所生存的土地、社会现实,他的人生之舟将会搁浅,寸步难行。
一轮玉盘似的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在桅上、帆上、船上、人身上,这夜色是多么美好。然而漫漫航程有风平浪静的时刻,也有风雨飘摇的日子,“风吹过来,水手问起雨和星辰”。这漫漫航程与人生征途是何等相似,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到白天,人们在圆圈似的旅途上跋涉着,一个圆连着一个圆,没有尽头,茫无边际。面对茫茫人生,诗人不禁感叹了:将自己茫茫的生命,“脱卸于茫茫的烟水”,与海水融和在一起,获得永恒的憩息与生存。
全诗借助比喻、拟人、象征手法,营造了一个生动透明的意象,在此基础上将客观的物象描述与主观的情感抒发紧密结合起来,语言简练,节奏紧凑,朴实的诗风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颇具表现力。《航》发表后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爱诗的青年人竞相传阅转抄,更没想到的是千里姻缘一诗牵,一对男女青年因为都喜欢这首诗而相爱起来。旅美诗人叶维廉将此诗译成了英文,加拿大诗人联盟主席亨利·拜塞尔教授也曾将此诗翻译成英文,加以发表,于是它又在海外诗歌爱好者中间先后流传开来。
回复
13楼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出生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父亲是一名国民党政府官员。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1950年随全家前往台湾。1951年,诗人得到梁实秋的指点。1952年诗人从台大毕业,出版其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反响不大。次年,进部队担任编译官。1956年,诗人退役,开始在一些学校教书,同时主编《蓝星》等文学杂志;同年9月诗人与表妹范我存结婚。1958年、1966年,诗人两次前往美国。1974年,诗人前往香港教书,1981年和黄药眠、辛笛等诗人会晤,相互间作了亲切的交流。1992年,他终于盼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天,他与妻子一道,回到家乡故土。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名作赏析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饰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了词语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用音乐般的语言唱出了心中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风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余光中的诗使得台湾诗坛的现代诗臻于成熟。
回复
14楼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作者简介
郑愁予(1933— ),原名邹文滔,河北人,中国台湾当代诗人。其父为国民党军官,诗人青少年时期随父亲奔走于战场中,在炮火声中度过。1949年诗人去台湾,1955年服役。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商学院,在基隆港务局任职。诗人从15岁就开始发表诗歌,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任《现代派》刊物编辑。1968年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学习,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讲师。后任耶鲁大学教授。1965年,诗人停止写作,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操诗笔。有诗集《梦土上》、《衣钵》、《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诗人有“中国的中国诗人”称号,其诗风深受宋词风格的影响。
名作赏析
郑愁予的诗和他的名字一样,轻巧又带着深深的愁怨,婉转而藏着一份诉说的衷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这是辛弃疾的词,何等的空寥,何等的愁怨?同时,这正是诗人诗的意境。
在诗的开头,诗人说:“我打江南走过。”简单的“江南”二字,一下子就将人们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境地——那蒙蒙的烟雨,那翠绿的河岸和灵秀的山水,当然还有深闺和那思念的人儿。然而,诗人心中的江南是消瘦的江南,留下的风景已经变换了数旬,已经如莲花,在开开落落之间只剩下了一支干枯的荷梗。
这是怎样的季节呢?该是春季吧,早春,一切都在焦急的等待中。东风滞留在遥远的地方,柳絮在柔柔的柳枝中沉沉睡去,不管人间的等待和梦。在这样的季节里,在江南那小小的城市的阁楼中,妇人的心扉紧闭,如幽深的青石小巷,笼罩在氤氲的暮色中,寂寞中伴着深深的愁思。
一切都静静的,连一个足音都没有。春天或许已经来了,那绿树和鲜花已经在绚烂地开着了。然而,没有心灵盼望的足音,春天等于没来,春色仍藏在深深的帷幕中。“你”的心扉如同那深深庭院的一扇窗扉,紧紧地关着一颗寂寞的心,含着深深的愁怨。南宋著名词人蒋捷的词道:“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但这首诗里说的不是黄花秋声,红叶低窗,是绿柳早春,青石深巷;不是凄凉在心,是相思,是悠悠的哀愁和寂寞。
这时,“我”的足音,清脆的马蹄声在江南的青石板路上达达而过。这“美丽的错误”更生动新颖地写出了思妇的怀人心情,写出了那心中的寂寞和盼望。然而,这“美丽的错误”使妇人陷入了更深的寂寞中。诗人只是一个过客。诗人走过,留给妇人一份落寞和怀念。正如李清照的词所说的:“此情无计可消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诗歌深得宋词的长处,意境幽婉而朦胧。诗歌的表现手法纯熟,句式整饬,语调轻快,富于节奏感。开头和结尾的两句都使用了短句,这恰恰是对过客的描写: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来不及停下就消逝在岁月的长河里。中间的句子都是用长句,采用轻俏的词语,如柔柔的柳枝。那是在写妇人,悠悠的,如女主人的相思和怀念。诗中的意象都是诗歌手法的表现,比喻也用得恰到好处。
回复
15楼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阳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者简介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福建漳州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人从小对书情有独钟,在书中诗人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和很多同龄人一样,诗人也经历了上山下乡的波折,1968年,诗人在闽西的一个落后山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那里,诗人开始练习写作,主要用日记、书信记录下心中每一天的思想和情感。1971年,诗人发表第一篇作品《寄杭城》。1972年,诗人回城,开始新的生活。1975年,诗人开始从事染纱工、档车工等工作;同年与蔡其矫相识,受到了蔡的教导和鼓励。1977年初,她读到了北岛的诗歌,深受启发。不久,诗人加入《今天》编辑部,站在了当时中国诗歌的前沿,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开创者之一。与其他的“朦胧诗人”一样,诗人的诗歌也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然而诗人并没有放下诗笔,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继续从事诗歌创作,最终,她与其他朦胧诗人一起,获得了世人的认可。1981年,诗人的长诗《会唱歌的鸢尾花》发表。
名作赏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以橡树为对象倾诉了自己的爱情和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毫无疑问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形象,是诗人心目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又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
首先,橡树是高大的,有威仪的,有着丰富的内涵——那绿阴就是一种意指。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攀援在大树上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无私的泉源,不愿作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丧失自己。诗人要怎样的爱情呢?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共同迎接生活中风风雨雨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在橡树近旁和橡树并排站立的一株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坚定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它们就那样静静地站着。有风吹过,它们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心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的言语,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二人就这样站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士兵,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承受来自外面的袭击;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外面的威胁,承担任何困境;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美丽,大自然的壮丽风景。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同的土地。他们互相爱着,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
诗歌以新奇的意象、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不像很多当时的批评家所说的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
回复
16楼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北京人,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在一个文人家庭,父亲是一个诗人,这使他自小就在很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据说童年时他就能写出优美的诗句。1969年,诗人的父亲被下放到山东昌邑县劳动,诗人也随之来到那里,开始了艰苦而匮乏的喂猪生活,同时开始诗歌创作。1974年,诗人全家搬回北京。1976年,诗人自编了诗集《无名的小花》(其中的同名代表作于1979年发表,获得很大的轰动)。1980年,他和北岛、舒婷等人一起创办诗刊《今天》,标志着中国新诗的又一次飞跃。1986年,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参加了“中国诗坛1986年现代诗群体大展”,和北岛等在四川进行诗歌巡回朗诵活动,场面激动人心。1987年,诗人应邀前往德国参加诗歌节,几经辗转定居于新西兰激流岛。1992年,诗人前往欧洲讲学。1993年,诗人感觉到生活的残缺和沉闷,在10月的一天,他举起利斧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后自杀。
名作赏析
全诗只有两句,而且诗中出现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黑夜、眼睛、光明。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首诗歌具有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深思的魅力。每个人都能明白诗中意象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进入诗歌的权利。然而,那新奇的组合,看似相悖的转折,却蕴含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合理性。
这种相悖的逻辑正是这短短两句诗的精华所在。相悖是在两个层面上的。
第一个层面是诗歌整体的意象呈现方式与人们日常经验中它们的呈现方式相悖。这主要集中在眼睛的意象上。在茫茫的黑暗里,眼睛可能是惟一的明灯。在人们的经验中,眼睛始终是透明的象征。然而,诗中的眼睛却是“黑色的眼睛”。这是诗人心中的感受,也是诗人的深刻反思。这感受是撕心裂肺的创痛,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沉淀。这反思是沉重的,后面潜藏着巨大的恐惧。而这些又都指向了“黑夜”——那个十年的中国背景。
第二个层次的相悖是诗歌内在的相悖。这主要集中在“光明”这一意象上。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那样深沉的黑夜,诗人要寻找光明。诗人正要用那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这是诗人奏响的反叛黑夜的一声号角。这个层次也是这首诗歌的主旨所在:诗人不仅要反思黑夜般的过去和倾诉心中的苦痛,诗人更要寻觅。
所以诗人为这只有两句话的诗起了一个宏大而耐人寻味的标题:一代人。但诗的内容似乎又指向了两代人,既是对上一辈的总结和反思,又是对下一代的呼唤和定位。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也充分地体现了顾城诗歌的艺术特色,在意象的营构上匠心独具。诗人采用了与生活中生命感受密切相关的意象,用出人意料的组合表达了他对世界、生活、生命的新鲜体验。他的诗和其他“朦胧派”诗歌一样,打破了政治式的一味吼叫和说教,用丰富的想象和意象来打动读者,从而还诗歌以本真形态。他们还尽量使用明确、简单的词汇和句子来表达心中的感受,避免诗歌的语言受到晦涩难懂等流弊的污染。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