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景观设计发展趋势(讨论)
hahayuanlin
2010年04月13日 23:30:44
只看楼主

房地产景观设计中,人本位的倾向越发明显,在这样的价值思考定势下,未来的设计理念将出现新的趋势。  在居住地产开发的过程中,景观到底谁说了算呢?是开发商,还是景观设计师呢?在两者不同的角度所产生矛盾和妥协中,如今景观的意义已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对野趣融合的要求,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因而,景观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

房地产景观设计中,人本位的倾向越发明显,在这样的价值思考定势下,未来的设计理念将出现新的趋势。

  在居住地产开发的过程中,景观到底谁说了算呢?是开发商,还是景观设计师呢?在两者不同的角度所产生矛盾和妥协中,如今景观的意义已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对野趣融合的要求,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因而,景观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

  趋势一:从功能出发,以人为本

  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文本里经常出现“从功能出发,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说明。但事实上,大多数的景观设计师是从形态好看与否的角度来做景观设计的,因此导致了对功能定位的随意性,使之将来的使用性较差。

  在“以人为本”上万科是个企业典范,比如景观设计师在小区中设计了一个广场,开发商会刨根问底:“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广场?为什么要放在这里?是50㎡好,还是100㎡好?这个使用面积是拍脑袋的,还是统计分析出来的?给谁使用?多少人使用?如何使用?一天什么时候使用?你分析过这个社区中儿童、老人、青年、中年人的比例吗?……”由此可见,景观设计师要合理运用“数据量化分析”,真正做到从功能出发来设计居住地产的景观,这样才能帮助开发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趋势二:因地制宜,景观也能与产品“混搭”

  当前,居住地产的景观风格一般都是追随开发商“产品系”风格,比如说现代简约、ART-DECO、西班牙风格等等,这些风格在建筑语言上,包括屋顶、山墙、景观小品、灯具上能体现出来,但是在软质景观,即绿化上是很难体现的,一味追求景观风格与产品系列匹配很有可能因为当地气候、水土等因素而事倍功半,因此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有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说,2009年8月18号盛大开盘的上海浦东星河湾一日销售40亿,那么它的景观是什么风格?恐怕大家都会说它是欧式风格。没错,建筑的屋顶、立面的装饰以及景观小品、亭子都是欧式风格的,这延续了其产品系从广东到北京再到上海的一贯风格。但是,它的绿化配置不仅没有种植欧洲的花草树木,更不是欧式、美式疏林草坡的风格,而是中国园林所擅长的上、中、下多层次、高密度的绿化搭配手法,并大量采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乡土树种。另外,其产品系中一直延用的结合地下车库堆叠黄腊石造瀑布的手法,也是纯正的中国岭南园林风格和现代建筑的结合罢了。所以,从实质上而言,星河湾的景观就是用中国造园手法造出一个好的园林,再用西方的繁琐线条和符号给中国富豪打造一个奢侈尊贵的噱头。

  趋势三:景观营造软质化

  一直以来,居住地产景观有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以硬质景观为主,主张大广场、大轴线,以及大型构筑物;另一种是以软质景观绿化为主,强调自然、静谧和温馨的景观效果。笔者认为,将来地产景观的趋势应该是向着以绿化配置为重点的方向发展,不仅绿量增大,而且绿化的品种、层次将会更加多样化,后期的绿化养护也越来越重要,植物长得越好,楼盘的效果也会越好。由于硬质构筑物的材料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老化变形,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进行翻修维护,因此硬质构筑物的设计量要尽量减少,主要放置于重点区域必不可少的位置上。

  实际上,用这种精致的绿化造景手法能够快速地回笼销售收入,同时也赢得了买房者的价值认同。用景观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成本投入,前述的上海浦东星河湾就是成功的案例。而且,这样的项目中硬质景观很少,亭廊等几乎没有,都是以绿化配置为主景,以适当的小尺度装饰品如花钵、陶土罐、石头等搭配,少而精地点缀硬景,这样的成本投入也比以硬质景观为主的造价略低。当然,我们一定要做到把房地产的和谐人居环境和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这是将来房地产景观重要的发展趋势。

  趋势四:“相地”布局,借景增值

  相地,意思是给基地“相面”,也就是对基地采用最佳的景观设计手法,根据基地的不同特色做出最适合这个基地的景观。如在山地上进行地产开发,就应该依山就势布置登山路径,步移景异,合理借景和对景,这样的景观设计既节约开发商的成本,又能做出好的景观效果。

  另一方面,不仅要对基地内部的环境进行相地,还要注意基地周边环境的改造,也就是巧妙地“借景”。如北京星河湾在建造之初就特意改造基地周边非红线范围内的青年沟、朝阳北路,以及周边的围墙和绿化种植,并修建了一个大型的城市专属公园,给居住在该小区的居民使用,这就是“景观增值服务”的魅力。


  趋势五:控制力、执行力两手抓

  成本控制力和现场执行力也是景观营造的成败关键。设计师要更多的站在开发商的角度,合理控制成本,不要一味追求“高技派”,只为创造出最炫目的景观效果,而忽视对景观造价的考虑。材料的选择以合适楼盘的风格为宜,切莫盲目使用最新潮、最高科技的材料。而某些低技派的乡土材料,也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关于控制成本,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将来的趋势是,开发商会在景观建设上增加一次性投入,而尽量减少后期物业管理的维护成本。因此,景观设计师必须有成本控制的概念,帮助开发商合理地控制成本。而后期物业管理的维护成本主要集中在水体的维护、植物的修剪养护等方面,这需要景观设计师为将来的物业管理而考虑景观设计的后期维护措施及消减成本的方法。各开发商都有自己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景观师要根据开发商的要求进行限价设计。

  此外,好的创意贵在从设计到施工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地造出来。景观行业有句话,叫“三分设计,七分施工”。这就需要开发商的现场控制力要很强,景观设计师的执行力也要强。在一些专业的地产公司,都有景观方面的“现场工程师”,他们就是代表开发商在工地上进行现场控制的。专业的景观设计公司都很重视派遣骨干在现场全程跟踪、服务和监督,使之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比如说种植大树,不是把一棵大树挖个坑种下去就可以的,而必须在现场要严格控制大树的胸径、冠幅、树形、全冠移植、是否截枝、几级分叉、观赏面的朝向、成活的情况、有无病虫害等等,这些都需要开发商有较强的现场控制力的专业人员。

  趋势六:持续创新

  创新,是房地产企业和景观设计公司不断进步的动力。景观设计公司的创新大多是在专业领域对空间和细部以及材料的探索。相比较而言,房地产企业的创新是由一批精英地产公司推动的,直接面对顾客的需求和销售产品进行创新,因此,在地产市场上更加具有针对性。他们的创新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的利润,并被国内众多的地产公司效仿和学习,这也符合“20-80法则”。因此,关注这些精英地产公司的创新型产品就会发现居住地产景观的新趋势。

  从现代居住的意义来看,现在的景观设计不再是早期简单理解上的绿化设计,也不仅仅是地产开发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环节,景观的成功塑造将很有可能在日后的销售效果上成为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因此其发展趋势将成为2010年一个重要的课题。
免费打赏
heqiao027027
2010年04月26日 18:54:37
32楼
楼主说得还是有道理,植物本来就是生态景观的重要体现。
回复
wp1989723
2010年04月27日 19:55:51
33楼
恩,说的很好。通俗易懂。特别是那个“数量化分析”,不能仅仅考虑美学,还要有科学性。
回复
ibelei
2010年04月28日 17:32:28
34楼
有多少设计师能够有足够的责任感?
回复
qiujiajiahlz
2010年11月02日 21:38:27
35楼
非常感谢楼主的共享精神,我是做园林设计的,从这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找到不少的应用资料!非常感谢!非常感谢,希望大家多发点东西,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
回复
wandyfly
2010年12月08日 16:16:23
36楼
真是好好学习了一番!!
回复
leviliang
2010年12月09日 10:09:28
37楼
嗯,学习了,楼主辛苦了!
回复
dongsheng12
2010年12月09日 10:41:54
38楼
"好的创意贵在从设计到施工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地造出来。景观行业有句话,叫“三分设计,七分施工”。这就需要开发商的现场控制力要很强,景观设计师的执行力也要强。在一些专业的地产公司,都有景观方面的“现场工程师”,他们就是代表开发商在工地上进行现场控制的。专业的景观设计公司都很重视派遣骨干在现场全程跟踪、服务和监督,使之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比如说种植大树,不是把一棵大树挖个坑种下去就可以的,而必须在现场要严格控制大树的胸径、冠幅、树形、全冠移植、是否截枝、几级分叉、观赏面的朝向、成活的情况、有无病虫害等等,这些都需要开发商有较强的现场控制力的专业人员"
说的不错。很多设计的作品很好,但做出来的就不同了。值得反思。
O(∩_∩)O谢谢楼主
回复
fs218
2010年12月13日 22:34:53
39楼
谢谢分享!真的是 很好的资源
回复
jingseyitian
2010年12月27日 14:09:20
40楼
完全同意上述观点:
1、专业化
现在优秀的地产公司的景观设计几乎都是国际上的著名公司所设计。效果显著。
2、软质化
以前的景观设计,都是大量使用石材、小品等硬质东西,初看比较显高档,但是对于施工者和生活者,却是极不利的:夏热冬冷。而今,软质化设计已成趋势。比如万科,绿化的花草树木不是很高贵,但是整体效果很舒适。消费者很接受!
回复
xiaohaijun
2011年02月13日 21:27:33
41楼
绿化软环境应该是园林发展的归属,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再现。
作者分析得太透彻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