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
风光旖旎的景色,古朴淳厚的市井,载歌载舞的节庆欢娱在过度开发后,游人如梭功利使然,让身心疲惫的人感觉忸怩作态,更加激起了对一片真正的心灵栖息地的企盼。如果你徒步行走在黎平的八寨一山中,你一定会被这风景、市井、欢庆所洗濯,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地无三尺平”的自然条件,让侗寨的农田阶梯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春天油菜花黄的绚丽、夏天翠色欲滴的养眼、秋天果实累累的一派丰收颜色,梯田随着季节更迭而色彩斑斓,点缀其间的杜鹃野山茶构成了一幅何等壮观的视觉盛宴?
当肃杀黯淡的冬来到时,古老的侗族传统节日自正月到三月排满了空寂的天地,祭祖、侗戏、芦笙赛、花炮节、斗牛节……大家或欢聚于鼓楼或邀约于寨坝好好地犒赏自己,随处都是欢歌笑语,人们庆贺着今年的好年成,为了明年的好运道而祈福!
所有的这一切不是渲染,不需要炒作,勤劳朴实的侗家人今天依然这样生活着。浮华紧张的现代文明与侗家人悠然舒缓的生活节奏,互不相扰,恍若隔世般的偏安一隅,侗家人安然于这刀耕火种的锄耕时代,却为疲乏的我们保有了最后的------桃花源!
我们在侗寨拍摄采风中,道听途说了很多奇闻异事,亲身感受了民族风情迥异的侗家人真实的今天。
侗乡八大怪
没有鼓楼不成寨,雕檐画栋桥上盖。贵客拦在寨门外,合唱不用指挥带。
鸡鸭鱼肉腌酸菜,油茶待客单支筷。村村寨寨祭老太,新娘进门悄悄来。
独特的建筑之一:花桥
花桥常被称作“风雨桥”、“廊桥”。 整个桥都用杉木建成,所有的构件全系穿榫逗扣衔接拼合,不用一钉一铆。桥廊内过道两侧,有供人坐靠的长椅,休憩间桥廊上方的几组引人入胜的民间艺术------彩绘壁画,描绘的故事场景和片段就是一部侗家人的历史长卷。
独特的建筑之二:鼓楼
呈宝塔状的鼓楼是侗寨最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涵盖了侗家人社会生活的精髓。
鼓楼的外面是面积大小不一的鼓楼坪,系族众遇事集会或举行活动的场所。楼内底层的中央无一例外地用青石镶砌了一个火塘,那是举行隆重活动时燃放篝火的地方。楼顶层的牛皮大鼓,既是鼓楼名称的由来,更是鼓楼的核心功能所在。如鼓声骤然响起,昭示外敌入侵、盗贼、火灾、增援邻村寨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了,这时除濒危的病人,其他男人都必须立即奔往鼓楼坪,听从“寨老”或“款首”(侗族社区防卫、自治组织的首领)的号令。现代的鼓楼更多的是传达吉庆病丧等讯息。
独特的建筑之三:吊脚楼
吊脚楼因循“占天不占地”的原则,建在比较陡峭的地方,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纯木结构,屋顶用杉木皮或青瓦覆盖,多为三层。一般家庭同住在一幢大房子里,多半男住楼上,女住楼下;也有的人家楼上住人,楼下喂养牲口。
特别推介: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是我国与挪威合作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它没有固定的馆舍,其外延涵盖了整个社区及居民生活、生产的环境。整个村寨及周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为博物馆的展示物。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秉承了世界通行的“非营利”原则,成为人们对侗族及其生存环境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的场所。它与贵州的梭戛苗寨、镇山布依族村寨和隆里古城一起,成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群。
左边斜坡上是古墓群,有墓冢数十座,大部分的坟茔都用条石砌筑墓裙,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非常精美。并有侗寨的图腾石刻:三鱼共一首。
堂安侗寨的中心---堂安鼓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九层密檐四角攒尖顶。其建筑结构较为复杂,16根大柱落于柱础,中间代表一年四季的四根千年古杉直贯顶层;代表一年12个月的周边12根副柱亦达顶层。各层翼角高翘,彩绘丰富,“双龙戏珠”泥塑逼真。整座鼓楼的建造,大小柱枋,横穿互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宏伟壮观。
鼓楼的上方,有一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青石打制成二尺见方而带把的石斗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墩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后从左右凹槽中流出。据说饮用左边凹槽内泉水可求官禄,右边泉水可求钱财,因石斗左前方有一萨岁祭坛,故所求之事颇多灵验。
侗家人的信仰和独特民俗
侗家人尊崇“萨玛天岁”,译成汉语就是“天仙大祖母”。“萨”是“祖母”的意思,“萨岁”即表示侗家人的伟大祖母。在侗家人的传说中她是一位叫婢奔的女首领为了反抗李姓官宦和朝廷的残酷压迫,身佩九龙宝刀,率领侗家子弟保卫自己的家园。在一场发生在弄堂凯(位于肇兴以南10多公里与龙额乡交界的地方,又名“萨岁山”)的战斗中,寡不敌众兵败被围,毅然跳下悬崖,壮烈殉难。后被尊称为“萨岁”,她是侗家人的保护神,世代享祭。在侗乡,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专门祭祀萨岁的祭坛,称之为“堂萨”。侗家人对萨岁的敬仰类同妈祖,她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杰出女性。
独特的民俗之一:拦路歌和长桌宴
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时,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寨门口,唱起情深意笃的“拦路歌”,敬上一杯酒(敬酒的人双手端着杯子,客人垂手而立不扶杯一饮而尽),宾主相悦,引领着相随入寨。
受全寨都尊敬的客人来到侗寨,逗留时间短暂,无法到各家各户就餐,为了让客人一次性领受全寨人的心意,侗家人会在鼓楼坪上摆出丰盛的“长桌宴”, 又叫“合拢宴”,这是侗族最为隆重的待客礼俗。各家拆下门板或搬来餐桌,拼成长条桌,端出自家最好的菜和酒摆在一起,主客混合对坐,且歌且饮,有时甚至延绵数公里,场面蔚为壮观。
独特的民俗之二:踩堂歌
最常为中外游客喜闻乐见的侗歌---“踩堂歌”,原为祭祀时所唱的歌,唱时由歌师领唱,众人附合。现在多为各类联欢活动,终场时众人参与的集体交谊舞,宾主不分男女手拉手,绕着火塘载歌载舞,把活动推向最后的快乐浪潮。
独特的民俗之三:坐家式婚礼
侗家人农历年是腊月二十七至三十日,婚礼一般选在二十九日晚,其程序非常奇特。新娘进门前的一切活动,都在相对秘密的状态下进行,以求吉利。由媒人出面,“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到新娘家,把新娘子悄悄地接到家里。
新娘家的仪式结束后,客人和男方家人依次回去,而新娘却留在娘家“坐家”,依然在娘家生活。逢年过节,夫家会安排小姑或婆婆过去接媳妇回来小住几天,协助做农活,过完节后媳妇仍然回到娘家。新媳妇一般会“坐家”一两年甚至三五载,直到有孕在身,新媳妇才去夫家长住,成为真正的媳妇。
婚后新娘“坐家”的日子里,夫妻间已经确立婚姻关系,要求彼此忠贞不二,对配偶有严格的义务和责任,但双方各自都可以自由参加各种交友联谊活动。但彼此都会恪守承诺,不越轨。偶尔也发生过新郎对新娘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血统有怀疑,所以侗族有长子不一定是家族继承人的个例)
独特的民俗之三:银饰的所属权
侗家女子佩戴的华丽银饰,是按“外祖母—母亲—女儿”这样嫡系的血脉关系传递下来,彻底的“传女不传男”。因为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家里的田地和房产便无缘分享,一套浓缩了相当份量财富的银饰,带着一份浓浓的亲情便成为给女儿的一份理所当然的补偿。如果有不止一个女儿,置办银饰就成为父亲不可推卸的义务。
吃在侗乡
侗家菜肴的特点是“酸”和“辣”。说起侗家的“酸”,那可是“酸”到了极致,无论蔬菜还是肉类,到了无菜不可以酸的地步。侗家人还有一句关于“酸”的俗话,叫做“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跷串”。由于侗家都居住在湿气较重的中、南亚热带,普遍嗜辣,除少量“甜菜”外,绝大部分的菜肴都放辣椒,有“没有辣椒不成菜”的说法。
打油菜早餐或夜宵时喜欢吃油茶,俗称“打油菜”。是家居的必备食品。煮油茶时,将热饭或凉饭舀出盛入碗内,再将滤好渣的油茶汤淋于饭上,接着将米花、炒焦的黄豆、生姜、葱花及少量辣椒等覆于其上,便成了美味可口的侗家油茶。
吃油茶有一个规矩,请你吃油茶,就是对你最大的尊敬,当成贵宾一样来招待。如果你讲客气不吃,就是对主人的不恭。吃油茶时,主人只发每人一根筷子,表示“一心一意”。当你吃完了,就把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不用说什么,主人一看就知道不想再吃了,如果你不懂这奥秘,那么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吃下去。
腌鱼: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色食物,秋天收鱼后,将鲜草鱼或鲤鱼洗净剖开,去内脏,用盐腌三四天,放进大木桶内。每放一层鱼,抹上糯米饭或甜酒糟,撒上炒黄豆粉,放上适量的辣椒粉,最后洒上一些度数较高的白酒,盖上毛桐阔叶,将其压紧,数月之后方可食用。
烤鱼:多在收禾时于田间地角制作,将活鱼用棍子插入口中,在火上慢慢细烤,待鱼的两面都烤焦发黄,把鱼肉剥进大碗里,放上盐巴、花椒、辣椒、萝卜菜、韭菜、等野菜作佐料拌即可食用。
牛瘪:取牛胃或牛的小肠中未消化的百草溶液,以棕片滤去其渣,加五香、薄荷、辣椒面或用盐浸过的苦瓜片等作佐料拌合即成。食用时用铁锅烧滚,将牛肉切成片涮食。
紫血肉:杀猪或牛剖开后取留在腹腔内的新鲜槽血,加醋腌制片刻成醋血,而后将肝、心、肚、瘦肉等烧熟或炒熟后,切成薄片,然后以吴茱萸粉、辣椒粉、花椒粉、橘皮、大蒜、葱花、盐巴为佐料,拌以适量的醋血即成。
白蘸肉:又称白片肉,具有甜、醇和保持原味的特点。将整只鸡、鸭、或整块猪肉放在锅里煮,放适量的生姜和盐巴,煮熟后再取出切成小块。以辣椒加盐捣碎,加姜、葱、蒜拌匀,以肉蘸食。
手抓饭:“合拢宴”上的主食一般是糯米饭。吃糯米饭时,用勺子装一勺,放在洗过的手掌上,俗称“手抓饭”。糯米也是侗家人的主食。
自酿家酒:侗乡几乎家家烤酒窖酒,尤以清醇可口的“重阳酒”、“杨梅酒”为首。
山茶油是侗寨最宝贵资源之一。在侗家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烹饪还是油茶待客,甚至照明和姑娘们梳头发时都用到山茶油。侗乡很少看见白发者,与山茶油有莫大的关系。山茶油主要成份为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对心脏病、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而言,是理想的绿色营养保健油脂。山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其品质超过号称“世界油王”的橄榄油。因侗家人普遍长寿,山茶油又被称为“长寿油”。
草包蛋:最具侗乡特色的“草包蛋”,这是侗家人经常用来送客人的礼品。
购在侗乡
侗家的银饰:装饰头部的有银花冠、银钗、银梳子及耳环等;装饰颈部的有项圈、项链;装饰手上的有手镯、戒子等;装饰背部的有银背坠。
侗家的绣品:在肇兴销售的绣品,有的是纯粹的艺术品,有的被制成了各种用具,如衣帽、背带、侗服、大小口袋等等。绣法有锁绣、平绣、打结绣、剪贴绣、编织绣等手法,工艺复杂,无法用机器替代。
侗家的竹木器:木质雕塑、编织、乐器等。木质侗族乐器有小芦笙、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等;编织品有竹篓、斗笠、菜篮、竹席、藤篮、藤椅、草席等。[flash
奇特的体验之一:在肇兴第一侗乡里外国的驴友比中国的驴友多。
这种奇特的现象的源于1986年9月的法国艺术节,来自中国的9位侗族姑娘用“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震撼了整个欧洲艺术界!(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复调音乐------侗族大歌,没有指挥,没有乐器伴奏,全曲由多人清唱,分阶和音。黎平万名侗家人表演的《蝉之声》入围吉尼斯名录,至今无人逾越。)贵州黎平一曲成名,侗寨内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外国驴友,更甚者一位比利时人在当地买了栋吊脚楼,每年都会到此小住休养。
贵阳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和二三百公里外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它们耀眼光芒完全遮蔽了民族奇葩------黎平侗寨。一曲侗族大歌招致“墙里开花墙外香”,而国人对此却知之甚少,连驴友都罕至的境况。也因了这个缘故,黎平八寨一山这片田园牧歌式的人文原生态景观,才被原汁原味的奇迹般保留到今天。
奇特体验之二:途遇牲口,它们都停驻路边给人让道。
在侗区随处可见牛马在田垄里耕作,在阡陌上咀嚼,在山寨石径缓缓地穿行,每当我们遇到它们时候,牲口们就停下脚步,用温婉的眼睛看着你或别处,等你走过了,它们才会继续前行。如果是被主人牵着的牲畜,主人也停住脚步,恭谦地一起等,也有主人友好的和我们搭讪问候。
最有趣的事情是,当地养的一种乳白毛色的猎犬,兼顾看家护院,警觉性很高。可能是与人厮混久了,或者是当地外来人员不多,也会让道,我们在寨子里随便穿行,难得听到犬吠。在犄角旮旯里打盹的看家犬们,打量我们几眼后,继续它的春梦了无痕。
多次遇到狗儿挡道的事,我们直接从它们身上跨过去,它们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最后我们才得知:无论走在侗寨哪里,不管遇见谁,是否认识,都会主动问好,并站到一边把路让出来,这就是侗家人淳朴的待客礼仪之一,或者也间接同化了这些动物。
现在依然还有些寨子保留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远古民风,时至今日还是没有门锁这个家当。
拍摄中,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推门而入,他们都很友善地配合我们取景。一次凑巧是开饭时间,主人邀请我们一起吃饭。油炒饭就着一盘辣椒炒萝卜干,一盘炒白菜,腼腆的侗家汉子并不觉得寒碜或者不好意思,如同招呼隔壁邻居般的随意,其实他连我们的姓名还没来及问呢。让我们这些久居都市冷漠的心灵被一点点温润开来……
回复
3楼
风光旖旎的景色,古朴淳厚的市井,载歌载舞的节庆欢娱在过度开发后,游人如梭功利使然,让身心疲惫的人感觉忸怩作态,更加激起了对一片真正的心灵栖息地的企盼。如果你徒步行走在黎平的八寨一山中,你一定会被这风景、市井、欢庆所洗濯,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地无三尺平”的自然条件,让侗寨的农田阶梯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春天油菜花黄的绚丽、夏天翠色欲滴的养眼、秋天果实累累的一派丰收颜色,梯田随着季节更迭而色彩斑斓,点缀其间的杜鹃野山茶构成了一幅何等壮观的视觉盛宴?
当肃杀黯淡的冬来到时,古老的侗族传统节日自正月到三月排满了空寂的天地,祭祖、侗戏、芦笙赛、花炮节、斗牛节……大家或欢聚于鼓楼或邀约于寨坝好好地犒赏自己,随处都是欢歌笑语,人们庆贺着今年的好年成,为了明年的好运道而祈福!
所有的这一切不是渲染,不需要炒作,勤劳朴实的侗家人今天依然这样生活着。浮华紧张的现代文明与侗家人悠然舒缓的生活节奏,互不相扰,恍若隔世般的偏安一隅,侗家人安然于这刀耕火种的锄耕时代,却为疲乏的我们保有了最后的------桃花源!
我们在侗寨拍摄采风中,道听途说了很多奇闻异事,亲身感受了民族风情迥异的侗家人真实的今天。
侗乡八大怪
没有鼓楼不成寨,雕檐画栋桥上盖。贵客拦在寨门外,合唱不用指挥带。
鸡鸭鱼肉腌酸菜,油茶待客单支筷。村村寨寨祭老太,新娘进门悄悄来。
独特的建筑之一:花桥
花桥常被称作“风雨桥”、“廊桥”。 整个桥都用杉木建成,所有的构件全系穿榫逗扣衔接拼合,不用一钉一铆。桥廊内过道两侧,有供人坐靠的长椅,休憩间桥廊上方的几组引人入胜的民间艺术------彩绘壁画,描绘的故事场景和片段就是一部侗家人的历史长卷。
独特的建筑之二:鼓楼
呈宝塔状的鼓楼是侗寨最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涵盖了侗家人社会生活的精髓。
鼓楼的外面是面积大小不一的鼓楼坪,系族众遇事集会或举行活动的场所。楼内底层的中央无一例外地用青石镶砌了一个火塘,那是举行隆重活动时燃放篝火的地方。楼顶层的牛皮大鼓,既是鼓楼名称的由来,更是鼓楼的核心功能所在。如鼓声骤然响起,昭示外敌入侵、盗贼、火灾、增援邻村寨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了,这时除濒危的病人,其他男人都必须立即奔往鼓楼坪,听从“寨老”或“款首”(侗族社区防卫、自治组织的首领)的号令。现代的鼓楼更多的是传达吉庆病丧等讯息。
独特的建筑之三:吊脚楼
吊脚楼因循“占天不占地”的原则,建在比较陡峭的地方,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纯木结构,屋顶用杉木皮或青瓦覆盖,多为三层。一般家庭同住在一幢大房子里,多半男住楼上,女住楼下;也有的人家楼上住人,楼下喂养牲口。
特别推介: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是我国与挪威合作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它没有固定的馆舍,其外延涵盖了整个社区及居民生活、生产的环境。整个村寨及周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为博物馆的展示物。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秉承了世界通行的“非营利”原则,成为人们对侗族及其生存环境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的场所。它与贵州的梭戛苗寨、镇山布依族村寨和隆里古城一起,成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群。
左边斜坡上是古墓群,有墓冢数十座,大部分的坟茔都用条石砌筑墓裙,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非常精美。并有侗寨的图腾石刻:三鱼共一首。
堂安侗寨的中心---堂安鼓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九层密檐四角攒尖顶。其建筑结构较为复杂,16根大柱落于柱础,中间代表一年四季的四根千年古杉直贯顶层;代表一年12个月的周边12根副柱亦达顶层。各层翼角高翘,彩绘丰富,“双龙戏珠”泥塑逼真。整座鼓楼的建造,大小柱枋,横穿互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宏伟壮观。
鼓楼的上方,有一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青石打制成二尺见方而带把的石斗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墩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后从左右凹槽中流出。据说饮用左边凹槽内泉水可求官禄,右边泉水可求钱财,因石斗左前方有一萨岁祭坛,故所求之事颇多灵验。
侗家人的信仰和独特民俗
侗家人尊崇“萨玛天岁”,译成汉语就是“天仙大祖母”。“萨”是“祖母”的意思,“萨岁”即表示侗家人的伟大祖母。在侗家人的传说中她是一位叫婢奔的女首领为了反抗李姓官宦和朝廷的残酷压迫,身佩九龙宝刀,率领侗家子弟保卫自己的家园。在一场发生在弄堂凯(位于肇兴以南10多公里与龙额乡交界的地方,又名“萨岁山”)的战斗中,寡不敌众兵败被围,毅然跳下悬崖,壮烈殉难。后被尊称为“萨岁”,她是侗家人的保护神,世代享祭。在侗乡,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专门祭祀萨岁的祭坛,称之为“堂萨”。侗家人对萨岁的敬仰类同妈祖,她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杰出女性。
独特的民俗之一:拦路歌和长桌宴
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时,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寨门口,唱起情深意笃的“拦路歌”,敬上一杯酒(敬酒的人双手端着杯子,客人垂手而立不扶杯一饮而尽),宾主相悦,引领着相随入寨。
受全寨都尊敬的客人来到侗寨,逗留时间短暂,无法到各家各户就餐,为了让客人一次性领受全寨人的心意,侗家人会在鼓楼坪上摆出丰盛的“长桌宴”, 又叫“合拢宴”,这是侗族最为隆重的待客礼俗。各家拆下门板或搬来餐桌,拼成长条桌,端出自家最好的菜和酒摆在一起,主客混合对坐,且歌且饮,有时甚至延绵数公里,场面蔚为壮观。
独特的民俗之二:踩堂歌
最常为中外游客喜闻乐见的侗歌---“踩堂歌”,原为祭祀时所唱的歌,唱时由歌师领唱,众人附合。现在多为各类联欢活动,终场时众人参与的集体交谊舞,宾主不分男女手拉手,绕着火塘载歌载舞,把活动推向最后的快乐浪潮。
独特的民俗之三:坐家式婚礼
侗家人农历年是腊月二十七至三十日,婚礼一般选在二十九日晚,其程序非常奇特。新娘进门前的一切活动,都在相对秘密的状态下进行,以求吉利。由媒人出面,“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到新娘家,把新娘子悄悄地接到家里。
新娘家的仪式结束后,客人和男方家人依次回去,而新娘却留在娘家“坐家”,依然在娘家生活。逢年过节,夫家会安排小姑或婆婆过去接媳妇回来小住几天,协助做农活,过完节后媳妇仍然回到娘家。新媳妇一般会“坐家”一两年甚至三五载,直到有孕在身,新媳妇才去夫家长住,成为真正的媳妇。
婚后新娘“坐家”的日子里,夫妻间已经确立婚姻关系,要求彼此忠贞不二,对配偶有严格的义务和责任,但双方各自都可以自由参加各种交友联谊活动。但彼此都会恪守承诺,不越轨。偶尔也发生过新郎对新娘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血统有怀疑,所以侗族有长子不一定是家族继承人的个例)
独特的民俗之三:银饰的所属权
侗家女子佩戴的华丽银饰,是按“外祖母—母亲—女儿”这样嫡系的血脉关系传递下来,彻底的“传女不传男”。因为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家里的田地和房产便无缘分享,一套浓缩了相当份量财富的银饰,带着一份浓浓的亲情便成为给女儿的一份理所当然的补偿。如果有不止一个女儿,置办银饰就成为父亲不可推卸的义务。
吃在侗乡
侗家菜肴的特点是“酸”和“辣”。说起侗家的“酸”,那可是“酸”到了极致,无论蔬菜还是肉类,到了无菜不可以酸的地步。侗家人还有一句关于“酸”的俗话,叫做“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跷串”。由于侗家都居住在湿气较重的中、南亚热带,普遍嗜辣,除少量“甜菜”外,绝大部分的菜肴都放辣椒,有“没有辣椒不成菜”的说法。
打油菜早餐或夜宵时喜欢吃油茶,俗称“打油菜”。是家居的必备食品。煮油茶时,将热饭或凉饭舀出盛入碗内,再将滤好渣的油茶汤淋于饭上,接着将米花、炒焦的黄豆、生姜、葱花及少量辣椒等覆于其上,便成了美味可口的侗家油茶。
吃油茶有一个规矩,请你吃油茶,就是对你最大的尊敬,当成贵宾一样来招待。如果你讲客气不吃,就是对主人的不恭。吃油茶时,主人只发每人一根筷子,表示“一心一意”。当你吃完了,就把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不用说什么,主人一看就知道不想再吃了,如果你不懂这奥秘,那么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吃下去。
腌鱼: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色食物,秋天收鱼后,将鲜草鱼或鲤鱼洗净剖开,去内脏,用盐腌三四天,放进大木桶内。每放一层鱼,抹上糯米饭或甜酒糟,撒上炒黄豆粉,放上适量的辣椒粉,最后洒上一些度数较高的白酒,盖上毛桐阔叶,将其压紧,数月之后方可食用。
烤鱼:多在收禾时于田间地角制作,将活鱼用棍子插入口中,在火上慢慢细烤,待鱼的两面都烤焦发黄,把鱼肉剥进大碗里,放上盐巴、花椒、辣椒、萝卜菜、韭菜、等野菜作佐料拌即可食用。
牛瘪:取牛胃或牛的小肠中未消化的百草溶液,以棕片滤去其渣,加五香、薄荷、辣椒面或用盐浸过的苦瓜片等作佐料拌合即成。食用时用铁锅烧滚,将牛肉切成片涮食。
紫血肉:杀猪或牛剖开后取留在腹腔内的新鲜槽血,加醋腌制片刻成醋血,而后将肝、心、肚、瘦肉等烧熟或炒熟后,切成薄片,然后以吴茱萸粉、辣椒粉、花椒粉、橘皮、大蒜、葱花、盐巴为佐料,拌以适量的醋血即成。
白蘸肉:又称白片肉,具有甜、醇和保持原味的特点。将整只鸡、鸭、或整块猪肉放在锅里煮,放适量的生姜和盐巴,煮熟后再取出切成小块。以辣椒加盐捣碎,加姜、葱、蒜拌匀,以肉蘸食。
手抓饭:“合拢宴”上的主食一般是糯米饭。吃糯米饭时,用勺子装一勺,放在洗过的手掌上,俗称“手抓饭”。糯米也是侗家人的主食。
自酿家酒:侗乡几乎家家烤酒窖酒,尤以清醇可口的“重阳酒”、“杨梅酒”为首。
山茶油是侗寨最宝贵资源之一。在侗家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烹饪还是油茶待客,甚至照明和姑娘们梳头发时都用到山茶油。侗乡很少看见白发者,与山茶油有莫大的关系。山茶油主要成份为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对心脏病、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而言,是理想的绿色营养保健油脂。山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其品质超过号称“世界油王”的橄榄油。因侗家人普遍长寿,山茶油又被称为“长寿油”。
草包蛋:最具侗乡特色的“草包蛋”,这是侗家人经常用来送客人的礼品。
购在侗乡
侗家的银饰:装饰头部的有银花冠、银钗、银梳子及耳环等;装饰颈部的有项圈、项链;装饰手上的有手镯、戒子等;装饰背部的有银背坠。
侗家的绣品:在肇兴销售的绣品,有的是纯粹的艺术品,有的被制成了各种用具,如衣帽、背带、侗服、大小口袋等等。绣法有锁绣、平绣、打结绣、剪贴绣、编织绣等手法,工艺复杂,无法用机器替代。
侗家的竹木器:木质雕塑、编织、乐器等。木质侗族乐器有小芦笙、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等;编织品有竹篓、斗笠、菜篮、竹席、藤篮、藤椅、草席等。[flash
奇特的体验之一:在肇兴第一侗乡里外国的驴友比中国的驴友多。
这种奇特的现象的源于1986年9月的法国艺术节,来自中国的9位侗族姑娘用“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震撼了整个欧洲艺术界!(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复调音乐------侗族大歌,没有指挥,没有乐器伴奏,全曲由多人清唱,分阶和音。黎平万名侗家人表演的《蝉之声》入围吉尼斯名录,至今无人逾越。)贵州黎平一曲成名,侗寨内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外国驴友,更甚者一位比利时人在当地买了栋吊脚楼,每年都会到此小住休养。
贵阳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和二三百公里外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它们耀眼光芒完全遮蔽了民族奇葩------黎平侗寨。一曲侗族大歌招致“墙里开花墙外香”,而国人对此却知之甚少,连驴友都罕至的境况。也因了这个缘故,黎平八寨一山这片田园牧歌式的人文原生态景观,才被原汁原味的奇迹般保留到今天。
奇特体验之二:途遇牲口,它们都停驻路边给人让道。
在侗区随处可见牛马在田垄里耕作,在阡陌上咀嚼,在山寨石径缓缓地穿行,每当我们遇到它们时候,牲口们就停下脚步,用温婉的眼睛看着你或别处,等你走过了,它们才会继续前行。如果是被主人牵着的牲畜,主人也停住脚步,恭谦地一起等,也有主人友好的和我们搭讪问候。
最有趣的事情是,当地养的一种乳白毛色的猎犬,兼顾看家护院,警觉性很高。可能是与人厮混久了,或者是当地外来人员不多,也会让道,我们在寨子里随便穿行,难得听到犬吠。在犄角旮旯里打盹的看家犬们,打量我们几眼后,继续它的春梦了无痕。
多次遇到狗儿挡道的事,我们直接从它们身上跨过去,它们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最后我们才得知:无论走在侗寨哪里,不管遇见谁,是否认识,都会主动问好,并站到一边把路让出来,这就是侗家人淳朴的待客礼仪之一,或者也间接同化了这些动物。
现在依然还有些寨子保留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远古民风,时至今日还是没有门锁这个家当。
拍摄中,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推门而入,他们都很友善地配合我们取景。一次凑巧是开饭时间,主人邀请我们一起吃饭。油炒饭就着一盘辣椒炒萝卜干,一盘炒白菜,腼腆的侗家汉子并不觉得寒碜或者不好意思,如同招呼隔壁邻居般的随意,其实他连我们的姓名还没来及问呢。让我们这些久居都市冷漠的心灵被一点点温润开来……
回复
4楼
风光旖旎的景色,古朴淳厚的市井,载歌载舞的节庆欢娱在过度开发后,游人如梭功利使然,让身心疲惫的人感觉忸怩作态,更加激起了对一片真正的心灵栖息地的企盼。如果你徒步行走在黎平的八寨一山中,你一定会被这风景、市井、欢庆所洗濯,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地无三尺平”的自然条件,让侗寨的农田阶梯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春天油菜花黄的绚丽、夏天翠色欲滴的养眼、秋天果实累累的一派丰收颜色,梯田随着季节更迭而色彩斑斓,点缀其间的杜鹃野山茶构成了一幅何等壮观的视觉盛宴?
当肃杀黯淡的冬来到时,古老的侗族传统节日自正月到三月排满了空寂的天地,祭祖、侗戏、芦笙赛、花炮节、斗牛节……大家或欢聚于鼓楼或邀约于寨坝好好地犒赏自己,随处都是欢歌笑语,人们庆贺着今年的好年成,为了明年的好运道而祈福!
所有的这一切不是渲染,不需要炒作,勤劳朴实的侗家人今天依然这样生活着。浮华紧张的现代文明与侗家人悠然舒缓的生活节奏,互不相扰,恍若隔世般的偏安一隅,侗家人安然于这刀耕火种的锄耕时代,却为疲乏的我们保有了最后的------桃花源!
我们在侗寨拍摄采风中,道听途说了很多奇闻异事,亲身感受了民族风情迥异的侗家人真实的今天。
侗乡八大怪
没有鼓楼不成寨,雕檐画栋桥上盖。贵客拦在寨门外,合唱不用指挥带。
鸡鸭鱼肉腌酸菜,油茶待客单支筷。村村寨寨祭老太,新娘进门悄悄来。
独特的建筑之一:花桥
花桥常被称作“风雨桥”、“廊桥”。 整个桥都用杉木建成,所有的构件全系穿榫逗扣衔接拼合,不用一钉一铆。桥廊内过道两侧,有供人坐靠的长椅,休憩间桥廊上方的几组引人入胜的民间艺术------彩绘壁画,描绘的故事场景和片段就是一部侗家人的历史长卷。
独特的建筑之二:鼓楼
呈宝塔状的鼓楼是侗寨最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涵盖了侗家人社会生活的精髓。
鼓楼的外面是面积大小不一的鼓楼坪,系族众遇事集会或举行活动的场所。楼内底层的中央无一例外地用青石镶砌了一个火塘,那是举行隆重活动时燃放篝火的地方。楼顶层的牛皮大鼓,既是鼓楼名称的由来,更是鼓楼的核心功能所在。如鼓声骤然响起,昭示外敌入侵、盗贼、火灾、增援邻村寨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了,这时除濒危的病人,其他男人都必须立即奔往鼓楼坪,听从“寨老”或“款首”(侗族社区防卫、自治组织的首领)的号令。现代的鼓楼更多的是传达吉庆病丧等讯息。
独特的建筑之三:吊脚楼
吊脚楼因循“占天不占地”的原则,建在比较陡峭的地方,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纯木结构,屋顶用杉木皮或青瓦覆盖,多为三层。一般家庭同住在一幢大房子里,多半男住楼上,女住楼下;也有的人家楼上住人,楼下喂养牲口。
特别推介: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是我国与挪威合作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它没有固定的馆舍,其外延涵盖了整个社区及居民生活、生产的环境。整个村寨及周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为博物馆的展示物。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秉承了世界通行的“非营利”原则,成为人们对侗族及其生存环境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的场所。它与贵州的梭戛苗寨、镇山布依族村寨和隆里古城一起,成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群。
左边斜坡上是古墓群,有墓冢数十座,大部分的坟茔都用条石砌筑墓裙,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非常精美。并有侗寨的图腾石刻:三鱼共一首。
堂安侗寨的中心---堂安鼓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九层密檐四角攒尖顶。其建筑结构较为复杂,16根大柱落于柱础,中间代表一年四季的四根千年古杉直贯顶层;代表一年12个月的周边12根副柱亦达顶层。各层翼角高翘,彩绘丰富,“双龙戏珠”泥塑逼真。整座鼓楼的建造,大小柱枋,横穿互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宏伟壮观。
鼓楼的上方,有一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青石打制成二尺见方而带把的石斗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墩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后从左右凹槽中流出。据说饮用左边凹槽内泉水可求官禄,右边泉水可求钱财,因石斗左前方有一萨岁祭坛,故所求之事颇多灵验。
侗家人的信仰和独特民俗
侗家人尊崇“萨玛天岁”,译成汉语就是“天仙大祖母”。“萨”是“祖母”的意思,“萨岁”即表示侗家人的伟大祖母。在侗家人的传说中她是一位叫婢奔的女首领为了反抗李姓官宦和朝廷的残酷压迫,身佩九龙宝刀,率领侗家子弟保卫自己的家园。在一场发生在弄堂凯(位于肇兴以南10多公里与龙额乡交界的地方,又名“萨岁山”)的战斗中,寡不敌众兵败被围,毅然跳下悬崖,壮烈殉难。后被尊称为“萨岁”,她是侗家人的保护神,世代享祭。在侗乡,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专门祭祀萨岁的祭坛,称之为“堂萨”。侗家人对萨岁的敬仰类同妈祖,她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杰出女性。
独特的民俗之一:拦路歌和长桌宴
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时,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寨门口,唱起情深意笃的“拦路歌”,敬上一杯酒(敬酒的人双手端着杯子,客人垂手而立不扶杯一饮而尽),宾主相悦,引领着相随入寨。
受全寨都尊敬的客人来到侗寨,逗留时间短暂,无法到各家各户就餐,为了让客人一次性领受全寨人的心意,侗家人会在鼓楼坪上摆出丰盛的“长桌宴”, 又叫“合拢宴”,这是侗族最为隆重的待客礼俗。各家拆下门板或搬来餐桌,拼成长条桌,端出自家最好的菜和酒摆在一起,主客混合对坐,且歌且饮,有时甚至延绵数公里,场面蔚为壮观。
独特的民俗之二:踩堂歌
最常为中外游客喜闻乐见的侗歌---“踩堂歌”,原为祭祀时所唱的歌,唱时由歌师领唱,众人附合。现在多为各类联欢活动,终场时众人参与的集体交谊舞,宾主不分男女手拉手,绕着火塘载歌载舞,把活动推向最后的快乐浪潮。
独特的民俗之三:坐家式婚礼
侗家人农历年是腊月二十七至三十日,婚礼一般选在二十九日晚,其程序非常奇特。新娘进门前的一切活动,都在相对秘密的状态下进行,以求吉利。由媒人出面,“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到新娘家,把新娘子悄悄地接到家里。
新娘家的仪式结束后,客人和男方家人依次回去,而新娘却留在娘家“坐家”,依然在娘家生活。逢年过节,夫家会安排小姑或婆婆过去接媳妇回来小住几天,协助做农活,过完节后媳妇仍然回到娘家。新媳妇一般会“坐家”一两年甚至三五载,直到有孕在身,新媳妇才去夫家长住,成为真正的媳妇。
婚后新娘“坐家”的日子里,夫妻间已经确立婚姻关系,要求彼此忠贞不二,对配偶有严格的义务和责任,但双方各自都可以自由参加各种交友联谊活动。但彼此都会恪守承诺,不越轨。偶尔也发生过新郎对新娘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血统有怀疑,所以侗族有长子不一定是家族继承人的个例)
独特的民俗之三:银饰的所属权
侗家女子佩戴的华丽银饰,是按“外祖母—母亲—女儿”这样嫡系的血脉关系传递下来,彻底的“传女不传男”。因为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家里的田地和房产便无缘分享,一套浓缩了相当份量财富的银饰,带着一份浓浓的亲情便成为给女儿的一份理所当然的补偿。如果有不止一个女儿,置办银饰就成为父亲不可推卸的义务。
吃在侗乡
侗家菜肴的特点是“酸”和“辣”。说起侗家的“酸”,那可是“酸”到了极致,无论蔬菜还是肉类,到了无菜不可以酸的地步。侗家人还有一句关于“酸”的俗话,叫做“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跷串”。由于侗家都居住在湿气较重的中、南亚热带,普遍嗜辣,除少量“甜菜”外,绝大部分的菜肴都放辣椒,有“没有辣椒不成菜”的说法。
打油菜早餐或夜宵时喜欢吃油茶,俗称“打油菜”。是家居的必备食品。煮油茶时,将热饭或凉饭舀出盛入碗内,再将滤好渣的油茶汤淋于饭上,接着将米花、炒焦的黄豆、生姜、葱花及少量辣椒等覆于其上,便成了美味可口的侗家油茶。
吃油茶有一个规矩,请你吃油茶,就是对你最大的尊敬,当成贵宾一样来招待。如果你讲客气不吃,就是对主人的不恭。吃油茶时,主人只发每人一根筷子,表示“一心一意”。当你吃完了,就把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不用说什么,主人一看就知道不想再吃了,如果你不懂这奥秘,那么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吃下去。
腌鱼: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色食物,秋天收鱼后,将鲜草鱼或鲤鱼洗净剖开,去内脏,用盐腌三四天,放进大木桶内。每放一层鱼,抹上糯米饭或甜酒糟,撒上炒黄豆粉,放上适量的辣椒粉,最后洒上一些度数较高的白酒,盖上毛桐阔叶,将其压紧,数月之后方可食用。
烤鱼:多在收禾时于田间地角制作,将活鱼用棍子插入口中,在火上慢慢细烤,待鱼的两面都烤焦发黄,把鱼肉剥进大碗里,放上盐巴、花椒、辣椒、萝卜菜、韭菜、等野菜作佐料拌即可食用。
牛瘪:取牛胃或牛的小肠中未消化的百草溶液,以棕片滤去其渣,加五香、薄荷、辣椒面或用盐浸过的苦瓜片等作佐料拌合即成。食用时用铁锅烧滚,将牛肉切成片涮食。
紫血肉:杀猪或牛剖开后取留在腹腔内的新鲜槽血,加醋腌制片刻成醋血,而后将肝、心、肚、瘦肉等烧熟或炒熟后,切成薄片,然后以吴茱萸粉、辣椒粉、花椒粉、橘皮、大蒜、葱花、盐巴为佐料,拌以适量的醋血即成。
白蘸肉:又称白片肉,具有甜、醇和保持原味的特点。将整只鸡、鸭、或整块猪肉放在锅里煮,放适量的生姜和盐巴,煮熟后再取出切成小块。以辣椒加盐捣碎,加姜、葱、蒜拌匀,以肉蘸食。
手抓饭:“合拢宴”上的主食一般是糯米饭。吃糯米饭时,用勺子装一勺,放在洗过的手掌上,俗称“手抓饭”。糯米也是侗家人的主食。
自酿家酒:侗乡几乎家家烤酒窖酒,尤以清醇可口的“重阳酒”、“杨梅酒”为首。
山茶油是侗寨最宝贵资源之一。在侗家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烹饪还是油茶待客,甚至照明和姑娘们梳头发时都用到山茶油。侗乡很少看见白发者,与山茶油有莫大的关系。山茶油主要成份为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对心脏病、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而言,是理想的绿色营养保健油脂。山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其品质超过号称“世界油王”的橄榄油。因侗家人普遍长寿,山茶油又被称为“长寿油”。
草包蛋:最具侗乡特色的“草包蛋”,这是侗家人经常用来送客人的礼品。
购在侗乡
侗家的银饰:装饰头部的有银花冠、银钗、银梳子及耳环等;装饰颈部的有项圈、项链;装饰手上的有手镯、戒子等;装饰背部的有银背坠。
侗家的绣品:在肇兴销售的绣品,有的是纯粹的艺术品,有的被制成了各种用具,如衣帽、背带、侗服、大小口袋等等。绣法有锁绣、平绣、打结绣、剪贴绣、编织绣等手法,工艺复杂,无法用机器替代。
侗家的竹木器:木质雕塑、编织、乐器等。木质侗族乐器有小芦笙、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等;编织品有竹篓、斗笠、菜篮、竹席、藤篮、藤椅、草席等。[flash
奇特的体验之一:在肇兴第一侗乡里外国的驴友比中国的驴友多。
这种奇特的现象的源于1986年9月的法国艺术节,来自中国的9位侗族姑娘用“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震撼了整个欧洲艺术界!(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复调音乐------侗族大歌,没有指挥,没有乐器伴奏,全曲由多人清唱,分阶和音。黎平万名侗家人表演的《蝉之声》入围吉尼斯名录,至今无人逾越。)贵州黎平一曲成名,侗寨内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外国驴友,更甚者一位比利时人在当地买了栋吊脚楼,每年都会到此小住休养。
贵阳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和二三百公里外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它们耀眼光芒完全遮蔽了民族奇葩------黎平侗寨。一曲侗族大歌招致“墙里开花墙外香”,而国人对此却知之甚少,连驴友都罕至的境况。也因了这个缘故,黎平八寨一山这片田园牧歌式的人文原生态景观,才被原汁原味的奇迹般保留到今天。
奇特体验之二:途遇牲口,它们都停驻路边给人让道。
在侗区随处可见牛马在田垄里耕作,在阡陌上咀嚼,在山寨石径缓缓地穿行,每当我们遇到它们时候,牲口们就停下脚步,用温婉的眼睛看着你或别处,等你走过了,它们才会继续前行。如果是被主人牵着的牲畜,主人也停住脚步,恭谦地一起等,也有主人友好的和我们搭讪问候。
最有趣的事情是,当地养的一种乳白毛色的猎犬,兼顾看家护院,警觉性很高。可能是与人厮混久了,或者是当地外来人员不多,也会让道,我们在寨子里随便穿行,难得听到犬吠。在犄角旮旯里打盹的看家犬们,打量我们几眼后,继续它的春梦了无痕。
多次遇到狗儿挡道的事,我们直接从它们身上跨过去,它们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最后我们才得知:无论走在侗寨哪里,不管遇见谁,是否认识,都会主动问好,并站到一边把路让出来,这就是侗家人淳朴的待客礼仪之一,或者也间接同化了这些动物。
现在依然还有些寨子保留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远古民风,时至今日还是没有门锁这个家当。
拍摄中,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推门而入,他们都很友善地配合我们取景。一次凑巧是开饭时间,主人邀请我们一起吃饭。油炒饭就着一盘辣椒炒萝卜干,一盘炒白菜,腼腆的侗家汉子并不觉得寒碜或者不好意思,如同招呼隔壁邻居般的随意,其实他连我们的姓名还没来及问呢。让我们这些久居都市冷漠的心灵被一点点温润开来……
回复
5楼
风光旖旎的景色,古朴淳厚的市井,载歌载舞的节庆欢娱在过度开发后,游人如梭功利使然,让身心疲惫的人感觉忸怩作态,更加激起了对一片真正的心灵栖息地的企盼。如果你徒步行走在黎平的八寨一山中,你一定会被这风景、市井、欢庆所洗濯,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地无三尺平”的自然条件,让侗寨的农田阶梯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春天油菜花黄的绚丽、夏天翠色欲滴的养眼、秋天果实累累的一派丰收颜色,梯田随着季节更迭而色彩斑斓,点缀其间的杜鹃野山茶构成了一幅何等壮观的视觉盛宴?
当肃杀黯淡的冬来到时,古老的侗族传统节日自正月到三月排满了空寂的天地,祭祖、侗戏、芦笙赛、花炮节、斗牛节……大家或欢聚于鼓楼或邀约于寨坝好好地犒赏自己,随处都是欢歌笑语,人们庆贺着今年的好年成,为了明年的好运道而祈福!
所有的这一切不是渲染,不需要炒作,勤劳朴实的侗家人今天依然这样生活着。浮华紧张的现代文明与侗家人悠然舒缓的生活节奏,互不相扰,恍若隔世般的偏安一隅,侗家人安然于这刀耕火种的锄耕时代,却为疲乏的我们保有了最后的------桃花源!
我们在侗寨拍摄采风中,道听途说了很多奇闻异事,亲身感受了民族风情迥异的侗家人真实的今天。
侗乡八大怪
没有鼓楼不成寨,雕檐画栋桥上盖。贵客拦在寨门外,合唱不用指挥带。
鸡鸭鱼肉腌酸菜,油茶待客单支筷。村村寨寨祭老太,新娘进门悄悄来。
独特的建筑之一:花桥
花桥常被称作“风雨桥”、“廊桥”。 整个桥都用杉木建成,所有的构件全系穿榫逗扣衔接拼合,不用一钉一铆。桥廊内过道两侧,有供人坐靠的长椅,休憩间桥廊上方的几组引人入胜的民间艺术------彩绘壁画,描绘的故事场景和片段就是一部侗家人的历史长卷。
独特的建筑之二:鼓楼
呈宝塔状的鼓楼是侗寨最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涵盖了侗家人社会生活的精髓。
鼓楼的外面是面积大小不一的鼓楼坪,系族众遇事集会或举行活动的场所。楼内底层的中央无一例外地用青石镶砌了一个火塘,那是举行隆重活动时燃放篝火的地方。楼顶层的牛皮大鼓,既是鼓楼名称的由来,更是鼓楼的核心功能所在。如鼓声骤然响起,昭示外敌入侵、盗贼、火灾、增援邻村寨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了,这时除濒危的病人,其他男人都必须立即奔往鼓楼坪,听从“寨老”或“款首”(侗族社区防卫、自治组织的首领)的号令。现代的鼓楼更多的是传达吉庆病丧等讯息。
独特的建筑之三:吊脚楼
吊脚楼因循“占天不占地”的原则,建在比较陡峭的地方,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纯木结构,屋顶用杉木皮或青瓦覆盖,多为三层。一般家庭同住在一幢大房子里,多半男住楼上,女住楼下;也有的人家楼上住人,楼下喂养牲口。
特别推介: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是我国与挪威合作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它没有固定的馆舍,其外延涵盖了整个社区及居民生活、生产的环境。整个村寨及周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为博物馆的展示物。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秉承了世界通行的“非营利”原则,成为人们对侗族及其生存环境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的场所。它与贵州的梭戛苗寨、镇山布依族村寨和隆里古城一起,成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群。
左边斜坡上是古墓群,有墓冢数十座,大部分的坟茔都用条石砌筑墓裙,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非常精美。并有侗寨的图腾石刻:三鱼共一首。
堂安侗寨的中心---堂安鼓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九层密檐四角攒尖顶。其建筑结构较为复杂,16根大柱落于柱础,中间代表一年四季的四根千年古杉直贯顶层;代表一年12个月的周边12根副柱亦达顶层。各层翼角高翘,彩绘丰富,“双龙戏珠”泥塑逼真。整座鼓楼的建造,大小柱枋,横穿互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宏伟壮观。
鼓楼的上方,有一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青石打制成二尺见方而带把的石斗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墩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后从左右凹槽中流出。据说饮用左边凹槽内泉水可求官禄,右边泉水可求钱财,因石斗左前方有一萨岁祭坛,故所求之事颇多灵验。
侗家人的信仰和独特民俗
侗家人尊崇“萨玛天岁”,译成汉语就是“天仙大祖母”。“萨”是“祖母”的意思,“萨岁”即表示侗家人的伟大祖母。在侗家人的传说中她是一位叫婢奔的女首领为了反抗李姓官宦和朝廷的残酷压迫,身佩九龙宝刀,率领侗家子弟保卫自己的家园。在一场发生在弄堂凯(位于肇兴以南10多公里与龙额乡交界的地方,又名“萨岁山”)的战斗中,寡不敌众兵败被围,毅然跳下悬崖,壮烈殉难。后被尊称为“萨岁”,她是侗家人的保护神,世代享祭。在侗乡,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专门祭祀萨岁的祭坛,称之为“堂萨”。侗家人对萨岁的敬仰类同妈祖,她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杰出女性。
独特的民俗之一:拦路歌和长桌宴
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时,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寨门口,唱起情深意笃的“拦路歌”,敬上一杯酒(敬酒的人双手端着杯子,客人垂手而立不扶杯一饮而尽),宾主相悦,引领着相随入寨。
受全寨都尊敬的客人来到侗寨,逗留时间短暂,无法到各家各户就餐,为了让客人一次性领受全寨人的心意,侗家人会在鼓楼坪上摆出丰盛的“长桌宴”, 又叫“合拢宴”,这是侗族最为隆重的待客礼俗。各家拆下门板或搬来餐桌,拼成长条桌,端出自家最好的菜和酒摆在一起,主客混合对坐,且歌且饮,有时甚至延绵数公里,场面蔚为壮观。
独特的民俗之二:踩堂歌
最常为中外游客喜闻乐见的侗歌---“踩堂歌”,原为祭祀时所唱的歌,唱时由歌师领唱,众人附合。现在多为各类联欢活动,终场时众人参与的集体交谊舞,宾主不分男女手拉手,绕着火塘载歌载舞,把活动推向最后的快乐浪潮。
独特的民俗之三:坐家式婚礼
侗家人农历年是腊月二十七至三十日,婚礼一般选在二十九日晚,其程序非常奇特。新娘进门前的一切活动,都在相对秘密的状态下进行,以求吉利。由媒人出面,“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到新娘家,把新娘子悄悄地接到家里。
新娘家的仪式结束后,客人和男方家人依次回去,而新娘却留在娘家“坐家”,依然在娘家生活。逢年过节,夫家会安排小姑或婆婆过去接媳妇回来小住几天,协助做农活,过完节后媳妇仍然回到娘家。新媳妇一般会“坐家”一两年甚至三五载,直到有孕在身,新媳妇才去夫家长住,成为真正的媳妇。
婚后新娘“坐家”的日子里,夫妻间已经确立婚姻关系,要求彼此忠贞不二,对配偶有严格的义务和责任,但双方各自都可以自由参加各种交友联谊活动。但彼此都会恪守承诺,不越轨。偶尔也发生过新郎对新娘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血统有怀疑,所以侗族有长子不一定是家族继承人的个例)
独特的民俗之三:银饰的所属权
侗家女子佩戴的华丽银饰,是按“外祖母—母亲—女儿”这样嫡系的血脉关系传递下来,彻底的“传女不传男”。因为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家里的田地和房产便无缘分享,一套浓缩了相当份量财富的银饰,带着一份浓浓的亲情便成为给女儿的一份理所当然的补偿。如果有不止一个女儿,置办银饰就成为父亲不可推卸的义务。
吃在侗乡
侗家菜肴的特点是“酸”和“辣”。说起侗家的“酸”,那可是“酸”到了极致,无论蔬菜还是肉类,到了无菜不可以酸的地步。侗家人还有一句关于“酸”的俗话,叫做“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跷串”。由于侗家都居住在湿气较重的中、南亚热带,普遍嗜辣,除少量“甜菜”外,绝大部分的菜肴都放辣椒,有“没有辣椒不成菜”的说法。
打油菜早餐或夜宵时喜欢吃油茶,俗称“打油菜”。是家居的必备食品。煮油茶时,将热饭或凉饭舀出盛入碗内,再将滤好渣的油茶汤淋于饭上,接着将米花、炒焦的黄豆、生姜、葱花及少量辣椒等覆于其上,便成了美味可口的侗家油茶。
吃油茶有一个规矩,请你吃油茶,就是对你最大的尊敬,当成贵宾一样来招待。如果你讲客气不吃,就是对主人的不恭。吃油茶时,主人只发每人一根筷子,表示“一心一意”。当你吃完了,就把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不用说什么,主人一看就知道不想再吃了,如果你不懂这奥秘,那么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吃下去。
腌鱼: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色食物,秋天收鱼后,将鲜草鱼或鲤鱼洗净剖开,去内脏,用盐腌三四天,放进大木桶内。每放一层鱼,抹上糯米饭或甜酒糟,撒上炒黄豆粉,放上适量的辣椒粉,最后洒上一些度数较高的白酒,盖上毛桐阔叶,将其压紧,数月之后方可食用。
烤鱼:多在收禾时于田间地角制作,将活鱼用棍子插入口中,在火上慢慢细烤,待鱼的两面都烤焦发黄,把鱼肉剥进大碗里,放上盐巴、花椒、辣椒、萝卜菜、韭菜、等野菜作佐料拌即可食用。
牛瘪:取牛胃或牛的小肠中未消化的百草溶液,以棕片滤去其渣,加五香、薄荷、辣椒面或用盐浸过的苦瓜片等作佐料拌合即成。食用时用铁锅烧滚,将牛肉切成片涮食。
紫血肉:杀猪或牛剖开后取留在腹腔内的新鲜槽血,加醋腌制片刻成醋血,而后将肝、心、肚、瘦肉等烧熟或炒熟后,切成薄片,然后以吴茱萸粉、辣椒粉、花椒粉、橘皮、大蒜、葱花、盐巴为佐料,拌以适量的醋血即成。
白蘸肉:又称白片肉,具有甜、醇和保持原味的特点。将整只鸡、鸭、或整块猪肉放在锅里煮,放适量的生姜和盐巴,煮熟后再取出切成小块。以辣椒加盐捣碎,加姜、葱、蒜拌匀,以肉蘸食。
手抓饭:“合拢宴”上的主食一般是糯米饭。吃糯米饭时,用勺子装一勺,放在洗过的手掌上,俗称“手抓饭”。糯米也是侗家人的主食。
自酿家酒:侗乡几乎家家烤酒窖酒,尤以清醇可口的“重阳酒”、“杨梅酒”为首。
山茶油是侗寨最宝贵资源之一。在侗家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烹饪还是油茶待客,甚至照明和姑娘们梳头发时都用到山茶油。侗乡很少看见白发者,与山茶油有莫大的关系。山茶油主要成份为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对心脏病、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而言,是理想的绿色营养保健油脂。山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其品质超过号称“世界油王”的橄榄油。因侗家人普遍长寿,山茶油又被称为“长寿油”。
草包蛋:最具侗乡特色的“草包蛋”,这是侗家人经常用来送客人的礼品。
购在侗乡
侗家的银饰:装饰头部的有银花冠、银钗、银梳子及耳环等;装饰颈部的有项圈、项链;装饰手上的有手镯、戒子等;装饰背部的有银背坠。
侗家的绣品:在肇兴销售的绣品,有的是纯粹的艺术品,有的被制成了各种用具,如衣帽、背带、侗服、大小口袋等等。绣法有锁绣、平绣、打结绣、剪贴绣、编织绣等手法,工艺复杂,无法用机器替代。
侗家的竹木器:木质雕塑、编织、乐器等。木质侗族乐器有小芦笙、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等;编织品有竹篓、斗笠、菜篮、竹席、藤篮、藤椅、草席等。[flash
奇特的体验之一:在肇兴第一侗乡里外国的驴友比中国的驴友多。
这种奇特的现象的源于1986年9月的法国艺术节,来自中国的9位侗族姑娘用“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震撼了整个欧洲艺术界!(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复调音乐------侗族大歌,没有指挥,没有乐器伴奏,全曲由多人清唱,分阶和音。黎平万名侗家人表演的《蝉之声》入围吉尼斯名录,至今无人逾越。)贵州黎平一曲成名,侗寨内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外国驴友,更甚者一位比利时人在当地买了栋吊脚楼,每年都会到此小住休养。
贵阳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和二三百公里外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它们耀眼光芒完全遮蔽了民族奇葩------黎平侗寨。一曲侗族大歌招致“墙里开花墙外香”,而国人对此却知之甚少,连驴友都罕至的境况。也因了这个缘故,黎平八寨一山这片田园牧歌式的人文原生态景观,才被原汁原味的奇迹般保留到今天。
奇特体验之二:途遇牲口,它们都停驻路边给人让道。
在侗区随处可见牛马在田垄里耕作,在阡陌上咀嚼,在山寨石径缓缓地穿行,每当我们遇到它们时候,牲口们就停下脚步,用温婉的眼睛看着你或别处,等你走过了,它们才会继续前行。如果是被主人牵着的牲畜,主人也停住脚步,恭谦地一起等,也有主人友好的和我们搭讪问候。
最有趣的事情是,当地养的一种乳白毛色的猎犬,兼顾看家护院,警觉性很高。可能是与人厮混久了,或者是当地外来人员不多,也会让道,我们在寨子里随便穿行,难得听到犬吠。在犄角旮旯里打盹的看家犬们,打量我们几眼后,继续它的春梦了无痕。
多次遇到狗儿挡道的事,我们直接从它们身上跨过去,它们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最后我们才得知:无论走在侗寨哪里,不管遇见谁,是否认识,都会主动问好,并站到一边把路让出来,这就是侗家人淳朴的待客礼仪之一,或者也间接同化了这些动物。
现在依然还有些寨子保留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远古民风,时至今日还是没有门锁这个家当。
拍摄中,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推门而入,他们都很友善地配合我们取景。一次凑巧是开饭时间,主人邀请我们一起吃饭。油炒饭就着一盘辣椒炒萝卜干,一盘炒白菜,腼腆的侗家汉子并不觉得寒碜或者不好意思,如同招呼隔壁邻居般的随意,其实他连我们的姓名还没来及问呢。让我们这些久居都市冷漠的心灵被一点点温润开来……
回复
6楼
风光旖旎的景色,古朴淳厚的市井,载歌载舞的节庆欢娱在过度开发后,游人如梭功利使然,让身心疲惫的人感觉忸怩作态,更加激起了对一片真正的心灵栖息地的企盼。如果你徒步行走在黎平的八寨一山中,你一定会被这风景、市井、欢庆所洗濯,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地无三尺平”的自然条件,让侗寨的农田阶梯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春天油菜花黄的绚丽、夏天翠色欲滴的养眼、秋天果实累累的一派丰收颜色,梯田随着季节更迭而色彩斑斓,点缀其间的杜鹃野山茶构成了一幅何等壮观的视觉盛宴?
当肃杀黯淡的冬来到时,古老的侗族传统节日自正月到三月排满了空寂的天地,祭祖、侗戏、芦笙赛、花炮节、斗牛节……大家或欢聚于鼓楼或邀约于寨坝好好地犒赏自己,随处都是欢歌笑语,人们庆贺着今年的好年成,为了明年的好运道而祈福!
所有的这一切不是渲染,不需要炒作,勤劳朴实的侗家人今天依然这样生活着。浮华紧张的现代文明与侗家人悠然舒缓的生活节奏,互不相扰,恍若隔世般的偏安一隅,侗家人安然于这刀耕火种的锄耕时代,却为疲乏的我们保有了最后的------桃花源!
我们在侗寨拍摄采风中,道听途说了很多奇闻异事,亲身感受了民族风情迥异的侗家人真实的今天。
侗乡八大怪
没有鼓楼不成寨,雕檐画栋桥上盖。贵客拦在寨门外,合唱不用指挥带。
鸡鸭鱼肉腌酸菜,油茶待客单支筷。村村寨寨祭老太,新娘进门悄悄来。
独特的建筑之一:花桥
花桥常被称作“风雨桥”、“廊桥”。 整个桥都用杉木建成,所有的构件全系穿榫逗扣衔接拼合,不用一钉一铆。桥廊内过道两侧,有供人坐靠的长椅,休憩间桥廊上方的几组引人入胜的民间艺术------彩绘壁画,描绘的故事场景和片段就是一部侗家人的历史长卷。
独特的建筑之二:鼓楼
呈宝塔状的鼓楼是侗寨最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涵盖了侗家人社会生活的精髓。
鼓楼的外面是面积大小不一的鼓楼坪,系族众遇事集会或举行活动的场所。楼内底层的中央无一例外地用青石镶砌了一个火塘,那是举行隆重活动时燃放篝火的地方。楼顶层的牛皮大鼓,既是鼓楼名称的由来,更是鼓楼的核心功能所在。如鼓声骤然响起,昭示外敌入侵、盗贼、火灾、增援邻村寨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了,这时除濒危的病人,其他男人都必须立即奔往鼓楼坪,听从“寨老”或“款首”(侗族社区防卫、自治组织的首领)的号令。现代的鼓楼更多的是传达吉庆病丧等讯息。
独特的建筑之三:吊脚楼
吊脚楼因循“占天不占地”的原则,建在比较陡峭的地方,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纯木结构,屋顶用杉木皮或青瓦覆盖,多为三层。一般家庭同住在一幢大房子里,多半男住楼上,女住楼下;也有的人家楼上住人,楼下喂养牲口。
特别推介: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是我国与挪威合作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它没有固定的馆舍,其外延涵盖了整个社区及居民生活、生产的环境。整个村寨及周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为博物馆的展示物。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秉承了世界通行的“非营利”原则,成为人们对侗族及其生存环境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的场所。它与贵州的梭戛苗寨、镇山布依族村寨和隆里古城一起,成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群。
左边斜坡上是古墓群,有墓冢数十座,大部分的坟茔都用条石砌筑墓裙,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非常精美。并有侗寨的图腾石刻:三鱼共一首。
堂安侗寨的中心---堂安鼓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九层密檐四角攒尖顶。其建筑结构较为复杂,16根大柱落于柱础,中间代表一年四季的四根千年古杉直贯顶层;代表一年12个月的周边12根副柱亦达顶层。各层翼角高翘,彩绘丰富,“双龙戏珠”泥塑逼真。整座鼓楼的建造,大小柱枋,横穿互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宏伟壮观。
鼓楼的上方,有一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青石打制成二尺见方而带把的石斗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墩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后从左右凹槽中流出。据说饮用左边凹槽内泉水可求官禄,右边泉水可求钱财,因石斗左前方有一萨岁祭坛,故所求之事颇多灵验。
侗家人的信仰和独特民俗
侗家人尊崇“萨玛天岁”,译成汉语就是“天仙大祖母”。“萨”是“祖母”的意思,“萨岁”即表示侗家人的伟大祖母。在侗家人的传说中她是一位叫婢奔的女首领为了反抗李姓官宦和朝廷的残酷压迫,身佩九龙宝刀,率领侗家子弟保卫自己的家园。在一场发生在弄堂凯(位于肇兴以南10多公里与龙额乡交界的地方,又名“萨岁山”)的战斗中,寡不敌众兵败被围,毅然跳下悬崖,壮烈殉难。后被尊称为“萨岁”,她是侗家人的保护神,世代享祭。在侗乡,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专门祭祀萨岁的祭坛,称之为“堂萨”。侗家人对萨岁的敬仰类同妈祖,她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杰出女性。
独特的民俗之一:拦路歌和长桌宴
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时,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寨门口,唱起情深意笃的“拦路歌”,敬上一杯酒(敬酒的人双手端着杯子,客人垂手而立不扶杯一饮而尽),宾主相悦,引领着相随入寨。
受全寨都尊敬的客人来到侗寨,逗留时间短暂,无法到各家各户就餐,为了让客人一次性领受全寨人的心意,侗家人会在鼓楼坪上摆出丰盛的“长桌宴”, 又叫“合拢宴”,这是侗族最为隆重的待客礼俗。各家拆下门板或搬来餐桌,拼成长条桌,端出自家最好的菜和酒摆在一起,主客混合对坐,且歌且饮,有时甚至延绵数公里,场面蔚为壮观。
独特的民俗之二:踩堂歌
最常为中外游客喜闻乐见的侗歌---“踩堂歌”,原为祭祀时所唱的歌,唱时由歌师领唱,众人附合。现在多为各类联欢活动,终场时众人参与的集体交谊舞,宾主不分男女手拉手,绕着火塘载歌载舞,把活动推向最后的快乐浪潮。
独特的民俗之三:坐家式婚礼
侗家人农历年是腊月二十七至三十日,婚礼一般选在二十九日晚,其程序非常奇特。新娘进门前的一切活动,都在相对秘密的状态下进行,以求吉利。由媒人出面,“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到新娘家,把新娘子悄悄地接到家里。
新娘家的仪式结束后,客人和男方家人依次回去,而新娘却留在娘家“坐家”,依然在娘家生活。逢年过节,夫家会安排小姑或婆婆过去接媳妇回来小住几天,协助做农活,过完节后媳妇仍然回到娘家。新媳妇一般会“坐家”一两年甚至三五载,直到有孕在身,新媳妇才去夫家长住,成为真正的媳妇。
婚后新娘“坐家”的日子里,夫妻间已经确立婚姻关系,要求彼此忠贞不二,对配偶有严格的义务和责任,但双方各自都可以自由参加各种交友联谊活动。但彼此都会恪守承诺,不越轨。偶尔也发生过新郎对新娘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血统有怀疑,所以侗族有长子不一定是家族继承人的个例)
独特的民俗之三:银饰的所属权
侗家女子佩戴的华丽银饰,是按“外祖母—母亲—女儿”这样嫡系的血脉关系传递下来,彻底的“传女不传男”。因为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家里的田地和房产便无缘分享,一套浓缩了相当份量财富的银饰,带着一份浓浓的亲情便成为给女儿的一份理所当然的补偿。如果有不止一个女儿,置办银饰就成为父亲不可推卸的义务。
吃在侗乡
侗家菜肴的特点是“酸”和“辣”。说起侗家的“酸”,那可是“酸”到了极致,无论蔬菜还是肉类,到了无菜不可以酸的地步。侗家人还有一句关于“酸”的俗话,叫做“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跷串”。由于侗家都居住在湿气较重的中、南亚热带,普遍嗜辣,除少量“甜菜”外,绝大部分的菜肴都放辣椒,有“没有辣椒不成菜”的说法。
打油菜早餐或夜宵时喜欢吃油茶,俗称“打油菜”。是家居的必备食品。煮油茶时,将热饭或凉饭舀出盛入碗内,再将滤好渣的油茶汤淋于饭上,接着将米花、炒焦的黄豆、生姜、葱花及少量辣椒等覆于其上,便成了美味可口的侗家油茶。
吃油茶有一个规矩,请你吃油茶,就是对你最大的尊敬,当成贵宾一样来招待。如果你讲客气不吃,就是对主人的不恭。吃油茶时,主人只发每人一根筷子,表示“一心一意”。当你吃完了,就把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不用说什么,主人一看就知道不想再吃了,如果你不懂这奥秘,那么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吃下去。
腌鱼: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色食物,秋天收鱼后,将鲜草鱼或鲤鱼洗净剖开,去内脏,用盐腌三四天,放进大木桶内。每放一层鱼,抹上糯米饭或甜酒糟,撒上炒黄豆粉,放上适量的辣椒粉,最后洒上一些度数较高的白酒,盖上毛桐阔叶,将其压紧,数月之后方可食用。
烤鱼:多在收禾时于田间地角制作,将活鱼用棍子插入口中,在火上慢慢细烤,待鱼的两面都烤焦发黄,把鱼肉剥进大碗里,放上盐巴、花椒、辣椒、萝卜菜、韭菜、等野菜作佐料拌即可食用。
牛瘪:取牛胃或牛的小肠中未消化的百草溶液,以棕片滤去其渣,加五香、薄荷、辣椒面或用盐浸过的苦瓜片等作佐料拌合即成。食用时用铁锅烧滚,将牛肉切成片涮食。
紫血肉:杀猪或牛剖开后取留在腹腔内的新鲜槽血,加醋腌制片刻成醋血,而后将肝、心、肚、瘦肉等烧熟或炒熟后,切成薄片,然后以吴茱萸粉、辣椒粉、花椒粉、橘皮、大蒜、葱花、盐巴为佐料,拌以适量的醋血即成。
白蘸肉:又称白片肉,具有甜、醇和保持原味的特点。将整只鸡、鸭、或整块猪肉放在锅里煮,放适量的生姜和盐巴,煮熟后再取出切成小块。以辣椒加盐捣碎,加姜、葱、蒜拌匀,以肉蘸食。
手抓饭:“合拢宴”上的主食一般是糯米饭。吃糯米饭时,用勺子装一勺,放在洗过的手掌上,俗称“手抓饭”。糯米也是侗家人的主食。
自酿家酒:侗乡几乎家家烤酒窖酒,尤以清醇可口的“重阳酒”、“杨梅酒”为首。
山茶油是侗寨最宝贵资源之一。在侗家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烹饪还是油茶待客,甚至照明和姑娘们梳头发时都用到山茶油。侗乡很少看见白发者,与山茶油有莫大的关系。山茶油主要成份为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对心脏病、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而言,是理想的绿色营养保健油脂。山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其品质超过号称“世界油王”的橄榄油。因侗家人普遍长寿,山茶油又被称为“长寿油”。
草包蛋:最具侗乡特色的“草包蛋”,这是侗家人经常用来送客人的礼品。
购在侗乡
侗家的银饰:装饰头部的有银花冠、银钗、银梳子及耳环等;装饰颈部的有项圈、项链;装饰手上的有手镯、戒子等;装饰背部的有银背坠。
侗家的绣品:在肇兴销售的绣品,有的是纯粹的艺术品,有的被制成了各种用具,如衣帽、背带、侗服、大小口袋等等。绣法有锁绣、平绣、打结绣、剪贴绣、编织绣等手法,工艺复杂,无法用机器替代。
侗家的竹木器:木质雕塑、编织、乐器等。木质侗族乐器有小芦笙、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等;编织品有竹篓、斗笠、菜篮、竹席、藤篮、藤椅、草席等。[flash
奇特的体验之一:在肇兴第一侗乡里外国的驴友比中国的驴友多。
这种奇特的现象的源于1986年9月的法国艺术节,来自中国的9位侗族姑娘用“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震撼了整个欧洲艺术界!(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复调音乐------侗族大歌,没有指挥,没有乐器伴奏,全曲由多人清唱,分阶和音。黎平万名侗家人表演的《蝉之声》入围吉尼斯名录,至今无人逾越。)贵州黎平一曲成名,侗寨内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外国驴友,更甚者一位比利时人在当地买了栋吊脚楼,每年都会到此小住休养。
贵阳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和二三百公里外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它们耀眼光芒完全遮蔽了民族奇葩------黎平侗寨。一曲侗族大歌招致“墙里开花墙外香”,而国人对此却知之甚少,连驴友都罕至的境况。也因了这个缘故,黎平八寨一山这片田园牧歌式的人文原生态景观,才被原汁原味的奇迹般保留到今天。
奇特体验之二:途遇牲口,它们都停驻路边给人让道。
在侗区随处可见牛马在田垄里耕作,在阡陌上咀嚼,在山寨石径缓缓地穿行,每当我们遇到它们时候,牲口们就停下脚步,用温婉的眼睛看着你或别处,等你走过了,它们才会继续前行。如果是被主人牵着的牲畜,主人也停住脚步,恭谦地一起等,也有主人友好的和我们搭讪问候。
最有趣的事情是,当地养的一种乳白毛色的猎犬,兼顾看家护院,警觉性很高。可能是与人厮混久了,或者是当地外来人员不多,也会让道,我们在寨子里随便穿行,难得听到犬吠。在犄角旮旯里打盹的看家犬们,打量我们几眼后,继续它的春梦了无痕。
多次遇到狗儿挡道的事,我们直接从它们身上跨过去,它们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最后我们才得知:无论走在侗寨哪里,不管遇见谁,是否认识,都会主动问好,并站到一边把路让出来,这就是侗家人淳朴的待客礼仪之一,或者也间接同化了这些动物。
现在依然还有些寨子保留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远古民风,时至今日还是没有门锁这个家当。
拍摄中,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推门而入,他们都很友善地配合我们取景。一次凑巧是开饭时间,主人邀请我们一起吃饭。油炒饭就着一盘辣椒炒萝卜干,一盘炒白菜,腼腆的侗家汉子并不觉得寒碜或者不好意思,如同招呼隔壁邻居般的随意,其实他连我们的姓名还没来及问呢。让我们这些久居都市冷漠的心灵被一点点温润开来……
回复
7楼
风光旖旎的景色,古朴淳厚的市井,载歌载舞的节庆欢娱在过度开发后,游人如梭功利使然,让身心疲惫的人感觉忸怩作态,更加激起了对一片真正的心灵栖息地的企盼。如果你徒步行走在黎平的八寨一山中,你一定会被这风景、市井、欢庆所洗濯,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地无三尺平”的自然条件,让侗寨的农田阶梯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春天油菜花黄的绚丽、夏天翠色欲滴的养眼、秋天果实累累的一派丰收颜色,梯田随着季节更迭而色彩斑斓,点缀其间的杜鹃野山茶构成了一幅何等壮观的视觉盛宴?
当肃杀黯淡的冬来到时,古老的侗族传统节日自正月到三月排满了空寂的天地,祭祖、侗戏、芦笙赛、花炮节、斗牛节……大家或欢聚于鼓楼或邀约于寨坝好好地犒赏自己,随处都是欢歌笑语,人们庆贺着今年的好年成,为了明年的好运道而祈福!
所有的这一切不是渲染,不需要炒作,勤劳朴实的侗家人今天依然这样生活着。浮华紧张的现代文明与侗家人悠然舒缓的生活节奏,互不相扰,恍若隔世般的偏安一隅,侗家人安然于这刀耕火种的锄耕时代,却为疲乏的我们保有了最后的------桃花源!
我们在侗寨拍摄采风中,道听途说了很多奇闻异事,亲身感受了民族风情迥异的侗家人真实的今天。
侗乡八大怪
没有鼓楼不成寨,雕檐画栋桥上盖。贵客拦在寨门外,合唱不用指挥带。
鸡鸭鱼肉腌酸菜,油茶待客单支筷。村村寨寨祭老太,新娘进门悄悄来。
独特的建筑之一:花桥
花桥常被称作“风雨桥”、“廊桥”。 整个桥都用杉木建成,所有的构件全系穿榫逗扣衔接拼合,不用一钉一铆。桥廊内过道两侧,有供人坐靠的长椅,休憩间桥廊上方的几组引人入胜的民间艺术------彩绘壁画,描绘的故事场景和片段就是一部侗家人的历史长卷。
独特的建筑之二:鼓楼
呈宝塔状的鼓楼是侗寨最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涵盖了侗家人社会生活的精髓。
鼓楼的外面是面积大小不一的鼓楼坪,系族众遇事集会或举行活动的场所。楼内底层的中央无一例外地用青石镶砌了一个火塘,那是举行隆重活动时燃放篝火的地方。楼顶层的牛皮大鼓,既是鼓楼名称的由来,更是鼓楼的核心功能所在。如鼓声骤然响起,昭示外敌入侵、盗贼、火灾、增援邻村寨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了,这时除濒危的病人,其他男人都必须立即奔往鼓楼坪,听从“寨老”或“款首”(侗族社区防卫、自治组织的首领)的号令。现代的鼓楼更多的是传达吉庆病丧等讯息。
独特的建筑之三:吊脚楼
吊脚楼因循“占天不占地”的原则,建在比较陡峭的地方,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纯木结构,屋顶用杉木皮或青瓦覆盖,多为三层。一般家庭同住在一幢大房子里,多半男住楼上,女住楼下;也有的人家楼上住人,楼下喂养牲口。
特别推介: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是我国与挪威合作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它没有固定的馆舍,其外延涵盖了整个社区及居民生活、生产的环境。整个村寨及周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为博物馆的展示物。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秉承了世界通行的“非营利”原则,成为人们对侗族及其生存环境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的场所。它与贵州的梭戛苗寨、镇山布依族村寨和隆里古城一起,成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群。
左边斜坡上是古墓群,有墓冢数十座,大部分的坟茔都用条石砌筑墓裙,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非常精美。并有侗寨的图腾石刻:三鱼共一首。
堂安侗寨的中心---堂安鼓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九层密檐四角攒尖顶。其建筑结构较为复杂,16根大柱落于柱础,中间代表一年四季的四根千年古杉直贯顶层;代表一年12个月的周边12根副柱亦达顶层。各层翼角高翘,彩绘丰富,“双龙戏珠”泥塑逼真。整座鼓楼的建造,大小柱枋,横穿互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宏伟壮观。
鼓楼的上方,有一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青石打制成二尺见方而带把的石斗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墩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后从左右凹槽中流出。据说饮用左边凹槽内泉水可求官禄,右边泉水可求钱财,因石斗左前方有一萨岁祭坛,故所求之事颇多灵验。
侗家人的信仰和独特民俗
侗家人尊崇“萨玛天岁”,译成汉语就是“天仙大祖母”。“萨”是“祖母”的意思,“萨岁”即表示侗家人的伟大祖母。在侗家人的传说中她是一位叫婢奔的女首领为了反抗李姓官宦和朝廷的残酷压迫,身佩九龙宝刀,率领侗家子弟保卫自己的家园。在一场发生在弄堂凯(位于肇兴以南10多公里与龙额乡交界的地方,又名“萨岁山”)的战斗中,寡不敌众兵败被围,毅然跳下悬崖,壮烈殉难。后被尊称为“萨岁”,她是侗家人的保护神,世代享祭。在侗乡,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专门祭祀萨岁的祭坛,称之为“堂萨”。侗家人对萨岁的敬仰类同妈祖,她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杰出女性。
独特的民俗之一:拦路歌和长桌宴
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时,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寨门口,唱起情深意笃的“拦路歌”,敬上一杯酒(敬酒的人双手端着杯子,客人垂手而立不扶杯一饮而尽),宾主相悦,引领着相随入寨。
受全寨都尊敬的客人来到侗寨,逗留时间短暂,无法到各家各户就餐,为了让客人一次性领受全寨人的心意,侗家人会在鼓楼坪上摆出丰盛的“长桌宴”, 又叫“合拢宴”,这是侗族最为隆重的待客礼俗。各家拆下门板或搬来餐桌,拼成长条桌,端出自家最好的菜和酒摆在一起,主客混合对坐,且歌且饮,有时甚至延绵数公里,场面蔚为壮观。
独特的民俗之二:踩堂歌
最常为中外游客喜闻乐见的侗歌---“踩堂歌”,原为祭祀时所唱的歌,唱时由歌师领唱,众人附合。现在多为各类联欢活动,终场时众人参与的集体交谊舞,宾主不分男女手拉手,绕着火塘载歌载舞,把活动推向最后的快乐浪潮。
独特的民俗之三:坐家式婚礼
侗家人农历年是腊月二十七至三十日,婚礼一般选在二十九日晚,其程序非常奇特。新娘进门前的一切活动,都在相对秘密的状态下进行,以求吉利。由媒人出面,“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到新娘家,把新娘子悄悄地接到家里。
新娘家的仪式结束后,客人和男方家人依次回去,而新娘却留在娘家“坐家”,依然在娘家生活。逢年过节,夫家会安排小姑或婆婆过去接媳妇回来小住几天,协助做农活,过完节后媳妇仍然回到娘家。新媳妇一般会“坐家”一两年甚至三五载,直到有孕在身,新媳妇才去夫家长住,成为真正的媳妇。
婚后新娘“坐家”的日子里,夫妻间已经确立婚姻关系,要求彼此忠贞不二,对配偶有严格的义务和责任,但双方各自都可以自由参加各种交友联谊活动。但彼此都会恪守承诺,不越轨。偶尔也发生过新郎对新娘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血统有怀疑,所以侗族有长子不一定是家族继承人的个例)
独特的民俗之三:银饰的所属权
侗家女子佩戴的华丽银饰,是按“外祖母—母亲—女儿”这样嫡系的血脉关系传递下来,彻底的“传女不传男”。因为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家里的田地和房产便无缘分享,一套浓缩了相当份量财富的银饰,带着一份浓浓的亲情便成为给女儿的一份理所当然的补偿。如果有不止一个女儿,置办银饰就成为父亲不可推卸的义务。
吃在侗乡
侗家菜肴的特点是“酸”和“辣”。说起侗家的“酸”,那可是“酸”到了极致,无论蔬菜还是肉类,到了无菜不可以酸的地步。侗家人还有一句关于“酸”的俗话,叫做“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跷串”。由于侗家都居住在湿气较重的中、南亚热带,普遍嗜辣,除少量“甜菜”外,绝大部分的菜肴都放辣椒,有“没有辣椒不成菜”的说法。
打油菜早餐或夜宵时喜欢吃油茶,俗称“打油菜”。是家居的必备食品。煮油茶时,将热饭或凉饭舀出盛入碗内,再将滤好渣的油茶汤淋于饭上,接着将米花、炒焦的黄豆、生姜、葱花及少量辣椒等覆于其上,便成了美味可口的侗家油茶。
吃油茶有一个规矩,请你吃油茶,就是对你最大的尊敬,当成贵宾一样来招待。如果你讲客气不吃,就是对主人的不恭。吃油茶时,主人只发每人一根筷子,表示“一心一意”。当你吃完了,就把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不用说什么,主人一看就知道不想再吃了,如果你不懂这奥秘,那么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吃下去。
腌鱼: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色食物,秋天收鱼后,将鲜草鱼或鲤鱼洗净剖开,去内脏,用盐腌三四天,放进大木桶内。每放一层鱼,抹上糯米饭或甜酒糟,撒上炒黄豆粉,放上适量的辣椒粉,最后洒上一些度数较高的白酒,盖上毛桐阔叶,将其压紧,数月之后方可食用。
烤鱼:多在收禾时于田间地角制作,将活鱼用棍子插入口中,在火上慢慢细烤,待鱼的两面都烤焦发黄,把鱼肉剥进大碗里,放上盐巴、花椒、辣椒、萝卜菜、韭菜、等野菜作佐料拌即可食用。
牛瘪:取牛胃或牛的小肠中未消化的百草溶液,以棕片滤去其渣,加五香、薄荷、辣椒面或用盐浸过的苦瓜片等作佐料拌合即成。食用时用铁锅烧滚,将牛肉切成片涮食。
紫血肉:杀猪或牛剖开后取留在腹腔内的新鲜槽血,加醋腌制片刻成醋血,而后将肝、心、肚、瘦肉等烧熟或炒熟后,切成薄片,然后以吴茱萸粉、辣椒粉、花椒粉、橘皮、大蒜、葱花、盐巴为佐料,拌以适量的醋血即成。
白蘸肉:又称白片肉,具有甜、醇和保持原味的特点。将整只鸡、鸭、或整块猪肉放在锅里煮,放适量的生姜和盐巴,煮熟后再取出切成小块。以辣椒加盐捣碎,加姜、葱、蒜拌匀,以肉蘸食。
手抓饭:“合拢宴”上的主食一般是糯米饭。吃糯米饭时,用勺子装一勺,放在洗过的手掌上,俗称“手抓饭”。糯米也是侗家人的主食。
自酿家酒:侗乡几乎家家烤酒窖酒,尤以清醇可口的“重阳酒”、“杨梅酒”为首。
山茶油是侗寨最宝贵资源之一。在侗家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烹饪还是油茶待客,甚至照明和姑娘们梳头发时都用到山茶油。侗乡很少看见白发者,与山茶油有莫大的关系。山茶油主要成份为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对心脏病、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而言,是理想的绿色营养保健油脂。山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其品质超过号称“世界油王”的橄榄油。因侗家人普遍长寿,山茶油又被称为“长寿油”。
草包蛋:最具侗乡特色的“草包蛋”,这是侗家人经常用来送客人的礼品。
购在侗乡
侗家的银饰:装饰头部的有银花冠、银钗、银梳子及耳环等;装饰颈部的有项圈、项链;装饰手上的有手镯、戒子等;装饰背部的有银背坠。
侗家的绣品:在肇兴销售的绣品,有的是纯粹的艺术品,有的被制成了各种用具,如衣帽、背带、侗服、大小口袋等等。绣法有锁绣、平绣、打结绣、剪贴绣、编织绣等手法,工艺复杂,无法用机器替代。
侗家的竹木器:木质雕塑、编织、乐器等。木质侗族乐器有小芦笙、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等;编织品有竹篓、斗笠、菜篮、竹席、藤篮、藤椅、草席等。[flash
奇特的体验之一:在肇兴第一侗乡里外国的驴友比中国的驴友多。
这种奇特的现象的源于1986年9月的法国艺术节,来自中国的9位侗族姑娘用“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震撼了整个欧洲艺术界!(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复调音乐------侗族大歌,没有指挥,没有乐器伴奏,全曲由多人清唱,分阶和音。黎平万名侗家人表演的《蝉之声》入围吉尼斯名录,至今无人逾越。)贵州黎平一曲成名,侗寨内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外国驴友,更甚者一位比利时人在当地买了栋吊脚楼,每年都会到此小住休养。
贵阳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和二三百公里外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它们耀眼光芒完全遮蔽了民族奇葩------黎平侗寨。一曲侗族大歌招致“墙里开花墙外香”,而国人对此却知之甚少,连驴友都罕至的境况。也因了这个缘故,黎平八寨一山这片田园牧歌式的人文原生态景观,才被原汁原味的奇迹般保留到今天。
奇特体验之二:途遇牲口,它们都停驻路边给人让道。
在侗区随处可见牛马在田垄里耕作,在阡陌上咀嚼,在山寨石径缓缓地穿行,每当我们遇到它们时候,牲口们就停下脚步,用温婉的眼睛看着你或别处,等你走过了,它们才会继续前行。如果是被主人牵着的牲畜,主人也停住脚步,恭谦地一起等,也有主人友好的和我们搭讪问候。
最有趣的事情是,当地养的一种乳白毛色的猎犬,兼顾看家护院,警觉性很高。可能是与人厮混久了,或者是当地外来人员不多,也会让道,我们在寨子里随便穿行,难得听到犬吠。在犄角旮旯里打盹的看家犬们,打量我们几眼后,继续它的春梦了无痕。
多次遇到狗儿挡道的事,我们直接从它们身上跨过去,它们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最后我们才得知:无论走在侗寨哪里,不管遇见谁,是否认识,都会主动问好,并站到一边把路让出来,这就是侗家人淳朴的待客礼仪之一,或者也间接同化了这些动物。
现在依然还有些寨子保留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远古民风,时至今日还是没有门锁这个家当。
拍摄中,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推门而入,他们都很友善地配合我们取景。一次凑巧是开饭时间,主人邀请我们一起吃饭。油炒饭就着一盘辣椒炒萝卜干,一盘炒白菜,腼腆的侗家汉子并不觉得寒碜或者不好意思,如同招呼隔壁邻居般的随意,其实他连我们的姓名还没来及问呢。让我们这些久居都市冷漠的心灵被一点点温润开来……
回复
8楼
这里的乡亲生活水平还是非常低的
回复
9楼
照相的效果可不是很好啊 感觉挺阴沉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