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七虎院士1937年生,江苏昆山人,汉族,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专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61年赴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留学,获副博士学位,1965年回国,先后在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任教并担任教授。1983~1996年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1996年至今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常委。1990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1998年任全国政协八届、九届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现担任《爆炸与冲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
1937年生,江苏昆山人,汉族,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专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61年赴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留学,获副博士学位,1965年回国,先后在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任教并担任教授。1983~1996年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1996年至今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常委。1990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1998年任全国政协八届、九届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现担任《爆炸与冲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
钱七虎院士从事防护工程设计计算理论教学与科研近40年,在防护工程计算理论及防护系统工程理论方面提出很多新的设计计算方法和观点,为发展我国的防护工程学科和防护工程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六七十年代,钱七虎院士在防护工程抗核武器及其效应研究方向中解决了防护工程孔口防护,大跨度防护门及土中浅埋结构等一系列难点的设计计算;1965年在国内首次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与方法解决防护工程孔口防护的一系列计算问题;70年代初在国内首次应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对地下飞机库大跨度防护门进行了动应力分析,并主持设计计算了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钢筋混凝土防护门;70年代他领导项目组着重研究了土中浅埋结构复土层中核爆炸应力加载波及卸荷波的传播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第一次在国内提出了土中浅埋结构三自由度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体系,该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80年代,他在国内第一个发表了防护系统工程论文,开创了国防与人防工程软科学研究领域,首先提出将运筹学方法应用于防护工程破坏概率的确定,抗力指标的论证及设计方案的比较;首先将系统工程应用于阵地防护能力和稳定性的分析、人防工程防护标准及防护效率的研究;并首次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军事大系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其成果“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研究”、“团坚固阵地防护能力与稳定性系统分析”、“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获全国人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以来,他领导课题组完成了“防护结构概率设计理论研究”和“断裂构造对触地爆中远区地应力、地运动参数的影响”等项目。在前一课题中他首次提出将可靠性修正因子法与二阶矩法相结合,并在分析结构可靠度时全面考虑了各种不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国内防护结构概率设计方法上处于领先地位和国际先进水平;后一课题中,他在断裂构造隔震机理、爆炸应力波通过断层破碎带耗能衰减定量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所建立的爆炸应力波通过断层透镜体带的动力接触模型是在颗粒介质细观力学方面的创新。这些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90年代以来,钱七虎院士指导博士研究生应用前苏联学者建立的准饱和土三相模型分析爆炸应力波在准饱和土介质中的传播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得出了很多不同于目前国防和人防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成果。作为工程总指挥,他与大家共同研究方案,实施了装药量达1200000t的珠海炮台山峒室大爆破,创造了多层多列条形装药爆破的世界新纪录。
钱七虎院士撰写与主编了《民防学》、《防护结构计算原理》、《有限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武器效应及其防护》等4部著作,发表论文80多篇,指导博士研究生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