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到底怎么学?
aninsky
aninsky Lv.2
2009年12月08日 13:54:50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时下,关于国学问题再掀波澜。支持者认为,学习国学意义重大,因为,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孔孟的儒、老庄的道、六祖慧能的禅,还有孙子的兵法,韩非子的法术势,鬼谷子的谋略,黄帝的养生之道等等。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能使学习者在接受熏陶的同时,还能开发人的潜质、完善人的品格,树立民族自信心、爱心、自豪感。并能增加人的智慧,让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去生活。既能弘扬民族精神,又能防止过快的西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不良影响。反对者则认为,“亲亲尊尊长长“几乎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全部内容,“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固化的“儒家伦理”决定了中国的固化的政治体制,也同时决定了中国的几乎永远固化的巨大“部落”(假亲族)型的(动物性)“社会”,这其实也即是中国所谓“国家”名称的来历,它与全人类现代的哲学宪政型的平等、民主、自由的社会相差不啻十万八千里。认为“儒家伦理”不具有任何“真理”基础。这是因为,全人类的“伦理”的最伟大的真理,就是无条件的“人人平等”,也正是这个真理,构成了全人类现代“宪政”的最根本的哲学基础。因此儒家的伦理道德非但不能培养人们的文化自觉和独立人格,反而会培养出没有独立人格的奴才来。认为在世界人类历史之中,能够与西方的摩西、耶稣、柏拉图以及东方的佛陀在人类文明“道德”的意义上齐名的中国古人,只有伟大的老子,甚至墨子也比孔丘更合乎条件。因此,主张国学要学,但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有“扬弃”的态度。

时下,关于国学问题再掀波澜。支持者认为,学习国学意义重大,因为,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孔孟的儒、老庄的道、六祖慧能的禅,还有孙子的兵法,韩非子的法术势,鬼谷子的谋略,黄帝的养生之道等等。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能使学习者在接受熏陶的同时,还能开发人的潜质、完善人的品格,树立民族自信心、爱心、自豪感。并能增加人的智慧,让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去生活。既能弘扬民族精神,又能防止过快的西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不良影响。反对者则认为,“亲亲尊尊长长“几乎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全部内容,“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固化的“儒家伦理”决定了中国的固化的政治体制,也同时决定了中国的几乎永远固化的巨大“部落”(假亲族)型的(动物性)“社会”,这其实也即是中国所谓“国家”名称的来历,它与全人类现代的哲学宪政型的平等、民主、自由的社会相差不啻十万八千里。认为“儒家伦理”不具有任何“真理”基础。这是因为,全人类的“伦理”的最伟大的真理,就是无条件的“人人平等”,也正是这个真理,构成了全人类现代“宪政”的最根本的哲学基础。因此儒家的伦理道德非但不能培养人们的文化自觉和独立人格,反而会培养出没有独立人格的奴才来。认为在世界人类历史之中,能够与西方的摩西、耶稣、柏拉图以及东方的佛陀在人类文明“道德”的意义上齐名的中国古人,只有伟大的老子,甚至墨子也比孔丘更合乎条件。因此,主张国学要学,但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有“扬弃”的态度。
我完全支持后一种学习国学的态度。因为这是一个关系到政治走向和民族发展方向的大问题。说白了,这是一个靠感情治国,还是靠法制治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还是不平等的大问题。所以必须旗帜严明,是非抉择。不能与非正义苟同。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共享,学习什么文化,怎样学习文化,构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社会。一个社会,除了政治,还有经济,和更广泛的自由文化。要想培养真正的文化自觉和独立人格,绝不是国学一学所能解决的。而是多元的、自由的文化才能解决的。所以,学习国学,一定要明白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否则,很容易让人回到尊儒复古的老路上去。
那么,国学到底怎么学,学什么,这是学习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厦门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历史上,维系文化关系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时至今日,看起来,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还是很传统的。也因为是侨乡的缘故,他感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程度也就更直接。思想开放程度恐怕没地方可比。因此,就地区和国学而言,我认为他是中西文化结合最好的典型。堪称全国标本。我到国学馆——“筼筜书院”去过多次,这个地方肩负着两岸和世界华人国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互派专家讲学的任务,书院未建之前,厦门一直延续着这种交流活动。文化上一直传承和维系着“同宗、同源、同根、同文”的国学理念 。直观上,现在是孩子们在这里诵经,但实际上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有“交流”,必然要带进来外来文化思想对国学的认识,因此,这种渐进的国学,一定也是与时俱进的国学。十月初,我去了近代的“红顶商人”陈嘉庚的故居“集美学村”和他的墓地“鳌园”。他们都在厦门市的集美区。从集美中学的建筑和鳌园的50米浮雕长廊,就能亲身感受到中西文化结合的魅力。学校,有闽南建筑的红砖、马背、“燕尾脊”,也有欧式的高大的廊柱。用尼克松的话说就是:他建了“世界上最美的学校。”而鳌园的浮雕全部是中国历史文化故事。五千年文明,被它经典地浓缩了在两侧共100米的浮雕中。让人深刻感受到一个有几十种产业,叱咤欧亚商界的商业巨子的中国心。这个人,堪称文化自觉和人格独立的楷模。到这里走一趟,假如你是有心人,一定会明白,国学应该怎么学。
国学到底应该怎么学,学什么,这是个很重要的话题。到现在为止,就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国学的概念或者叫范围的。流行的也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国学大师章太炎则是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他在《国学讲演录》里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在《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可见目的很明确,就是做学问用的。另一种是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国粹学报》第19期撰文《国学讲习记》里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zdllplmp 而自治其一国也。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因为,在两种观点中,前一种观点相对具体,没有包括音乐和建筑等艺术,这让我有些耿耿感到偏狭,退而求其下,我就只有同意邓实的观点。不管怎么学国学,落脚点他是对的。就是要经世致用。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办国学讲习班,一个口号又拉动了一大片产业,因此出版业和形形色色打着国学旗号的商业组织一哄而起大家都想在国学上捞上几桶金zdllplmp 。因此出现了所谓:“可供全球数万用户同时使用,较之相对静态的单机版,具有跨越时空的无可比拟的动态优越性。收录有上起先秦、下至清末两千多年的历代典籍4000余种,总字数逾10亿,近10万卷,基本涵盖了文史研究领域所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且目前仍以每年1~2亿字的速度扩充数据库内容。”的广告词。面对如此浩瀚的国学资源,不知道看官怎样读?读一篇尚要豁出半天的功夫,那么,这样的万卷书,洋洋大观又能从哪里读起呢?
国学,要学,那是我们的根文化、母文化,否则我们就失去了中国的灵魂。那将是不可收拾的民族悲剧。但是,如果当成一种文化提出来,再像做产业一样搞下去,在商业运作下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不好,非但不能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和独立人格”,反而会培养一批呆子、奴才和一帮见利忘义的发国学财的富翁来。所以,我觉得国学可以学,但要由文化教育部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精粹教程。去糟粕,取精华,这样既可以普及国学,让大众安心接受国学教育,同时也减少浪费,少走弯路,收到较快、较好的效果。
免费打赏
yangsuorong
2010年12月01日 15:11:09
2楼
“国学”到底怎么学?
时下,关于国学问题再掀波澜。支持者认为,学习国学意义重大,因为,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孔孟的儒、老庄的道、六祖慧能的禅,还有孙子的兵法,韩非子的法术势,鬼谷子的谋略,黄帝的养生之道等等。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能使学习者在接受熏陶的同时,还能开发人的潜质、完善人的品格,树立民族自信心、爱心、自豪感。并能增加人的智慧,让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去生活。既能弘扬民族精神,又能防止过快的西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不良影响。反对者则认为,“亲亲尊尊长长“几乎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全部内容,“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固化的“儒家伦理”决定了中国的固化的政治体制,也同时决定了中国的几乎永远固化的巨大“部落”(假亲族)型的(动物性)“社会”,这其实也即是中国所谓“国家”名称的来历,它与全人类现代的哲学宪政型的平等、民主、自由的社会相差不啻十万八千里。认为“儒家伦理”不具有任何“真理”基础。这是因为,全人类的“伦理”的最伟大的真理,就是无条件的“人人平等”,也正是这个真理,构成了全人类现代“宪政”的最根本的哲学基础。因此儒家的伦理道德非但不能培养人们的文化自觉和独立人格,反而会培养出没有独立人格的奴才来。认为在世界人类历史之中,能够与西方的摩西、耶稣、柏拉图以及东方的佛陀在人类文明“道德”的意义上齐名的中国古人,只有伟大的老子,甚至墨子也比孔丘更合乎条件。因此,主张国学要学,但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有“扬弃”的态度。
我完全支持后一种学习国学的态度。因为这是一个关系到政治走向和民族发展方向的大问题。说白了,这是一个靠感情治国,还是靠法制治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还是不平等的大问题。所以必须旗帜严明,是非抉择。不能与非正义苟同。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共享,学习什么文化,怎样学习文化,构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社会。一个社会,除了政治,还有经济,和更广泛的自由文化。要想培养真正的文化自觉和独立人格,绝不是国学一学所能解决的。而是多元的、自由的文化才能解决的。所以,学习国学,一定要明白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否则,很容易让人回到尊儒复古的老路上去。
那么,国学到底怎么学,学什么,这是学习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厦门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历史上,维系文化关系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时至今日,看起来,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还是很传统的。也因为是侨乡的缘故,他感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程度也就更直接。思想开放程度恐怕没地方可比。因此,就地区和国学而言,我认为他是中西文化结合最好的典型。堪称全国标本。我到国学馆——“筼筜书院”去过多次,这个地方肩负着两岸和世界华人国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互派专家讲学的任务,书院未建之前,厦门一直延续着这种交流活动。文化上一直传承和维系着“同宗、同源、同根、同文”的国学理念 。直观上,现在是孩子们在这里诵经,但实际上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有“交流”,必然要带进来外来文化思想对国学的认识,因此,这种渐进的国学,一定也是与时俱进的国学。十月初,我去了近代的“红顶商人”陈嘉庚的故居“集美学村”和他的墓地“鳌园”。他们都在厦门市的集美区。从集美中学的建筑和鳌园的50米浮雕长廊,就能亲身感受到中西文化结合的魅力。学校,有闽南建筑的红砖、马背、“燕尾脊”,也有欧式的高大的廊柱。用尼克松的话说就是:他建了“世界上最美的学校。”而鳌园的浮雕全部是中国历史文化故事。五千年文明,被它经典地浓缩了在两侧共100米的浮雕中。让人深刻感受到一个有几十种产业,叱咤欧亚商界的商业巨子的中国心。这个人,堪称文化自觉和人格独立的楷模。到这里走一趟,假如你是有心人,一定会明白,国学应该怎么学。
国学到底应该怎么学,学什么,这是个很重要的话题。到现在为止,就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国学的概念或者叫范围的。流行的也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国学大师章太炎则是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他在《国学讲演录》里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在《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可见目的很明确,就是做学问用的。另一种是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国粹学报》第19期撰文《国学讲习记》里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zdllplmp 而自治其一国也。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因为,在两种观点中,前一种观点相对具体,没有包括音乐和建筑等艺术,这让我有些耿耿感到偏狭,退而求其下,我就只有同意邓实的观点。不管怎么学国学,落脚点他是对的。就是要经世致用。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办国学讲习班,一个口号又拉动了一大片产业,因此出版业和形形色色打着国学旗号的商业组织一哄而起大家都想在国学上捞上几桶金zdllplmp 。因此出现了所谓:“可供全球数万用户同时使用,较之相对静态的单机版,具有跨越时空的无可比拟的动态优越性。收录有上起先秦、下至清末两千多年的历代典籍4000余种,总字数逾10亿,近10万卷,基本涵盖了文史研究领域所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且目前仍以每年1~2亿字的速度扩充数据库内容。”的广告词。面对如此浩瀚的国学资源,不知道看官怎样读?读一篇尚要豁出半天的功夫,那么,这样的万卷书,洋洋大观又能从哪里读起呢?
国学,要学,那是我们的根文化、母文化,否则我们就失去了中国的灵魂。那将是不可收拾的民族悲剧。但是,如果当成一种文化提出来,再像做产业一样搞下去,在商业运作下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不好,非但不能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和独立人格”,反而会培养一批呆子、奴才和一帮见利忘义的发国学财的富翁来。所以,我觉得国学可以学,但要由文化教育部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精粹教程。去糟粕,取精华,这样既可以普及国学,让大众安心接受国学教育,同时也减少浪费,少走弯路,收到较快、较好的效果。
回复
pxhpc0828
2010年12月17日 14:11:37
3楼
学习了。呵呵。
回复
zyn070009
2011年01月06日 10:15:42
4楼
恩,楼主加油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