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统1976年出生于浙江衢州,5岁上小学,14岁上大学,20岁赴美留学。2001年应杭州市政府邀请回国创业,注册成立美国XWHO(艾斯弧)设计公司中国机构及TEAMAX(天夏)科技集团。同时出版了多本专业著作、散文集和杂文集等,包括散文集《做一回哈佛情人》、《我行我诉》,杂文集《手心手背》、《给后现代把脉》等,在网上流传甚广。现任天夏集团董事长。酷爱足球与飚车。 很多人都认为,文科与理科是冰火两重天。但夏建统却能将文学、艺术、科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用写散文的手编出计算机程序,他用数学原理给房地产占卜,他在哈佛学的硕士专业是景观建筑,读博士学的是广义设计学,但他最牛的建树却是在GIS(地理信息技术),他所开发的GIS天图软件在民用上已经超过了美国最好的GIS软件。
夏建统1976年出生于浙江衢州,5岁上小学,14岁上大学,20岁赴美留学。2001年应杭州市政府邀请回国创业,注册成立美国XWHO(艾斯弧)设计公司中国机构及TEAMAX(天夏)科技集团。同时出版了多本专业著作、散文集和杂文集等,包括散文集《做一回哈佛情人》、《我行我诉》,杂文集《手心手背》、《给后现代把脉》等,在网上流传甚广。现任天夏集团董事长。酷爱足球与飚车。
很多人都认为,文科与理科是冰火两重天。但夏建统却能将文学、艺术、科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用写散文的手编出计算机程序,他用数学原理给房地产占卜,他在哈佛学的硕士专业是景观建筑,读博士学的是广义设计学,但他最牛的建树却是在GIS(地理信息技术),他所开发的GIS天图软件在民用上已经超过了美国最好的GIS软件。
他当过北京新东方的英语老师,在国家建设部当过公务员,参加过美国国防部的GIS系统建设,曾经同时被哈佛、剑桥、耶鲁等6所大学录取,他26岁时成为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设计学博士。
一个有着如此复杂而神奇经历的夏建统,今年不过才29岁。
犟到“哈佛”
夏建统的故事可以从1991年的高考开始,那一年,夏建统在志愿表上只填了一个: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这个专业在整个浙江省只招一个,而且,夏建统还在志愿表上填下了“不服从分配”。
高考的结果是夏建统以一分之差和清华大学失之交臂,他收到的是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录取通知。当时他以为是招生办搞错了。这一次失手对不满15岁的夏建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在这之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奇迹般的优秀,他一直都以为,凡是自己想要的,都一定能得到。
在北京林业大学上学的时候,最不熟悉夏建统的可能要算高等数学老师了,因为他没有去上过一堂高等数学课,只是在考试前两天,随便翻翻书,他还是照样考高分。其他课程也一样,夏建统很少去听老师讲课,大多数时间他都在自己看书,而且看的都是杂书,从文学、艺术到计算机和量子物理。
本科毕业后,夏建统留在了北京,一方面在国家建设部做设计,一方面在外面的公司兼职,同时还在新东方教外语。每天晚上从单位宿舍到新东方学校,夏建统骑个破自行车要骑两个半小时,来回5个小时的路程,然后在500人的大教室讲上2个小时的课,半夜里回到宿舍还要给兼职的公司做设计。这一切,都是为了去国外读书。
1996年,夏建统收到了6所国外著名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最终他选择了美国哈佛大学。
与哈佛八大高手过招
在美国生活的近十年里,给夏建统印象最深的还是哈佛导师的严谨的工作态度。
夏建统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导师光是改文字就改了一百多遍,改的不是内容,而是文字。即使多打了一个空格键,导师也能找出来重新修改。这一点,让夏建统非常佩服,他认为,这恰恰是中国科学发展最需要提高的素质。
他读博士的时候师从8位导师,有城市规划、计算机人工智能、房地产、软件编程、生态学等,每一个导师都是所在领域的权威,这8个不同层面的世界顶级高手灌输给夏建统的是各自不同的理念,这些导师既有西方人,也有东方人,在不同层面的游走和碰撞,文科理科、东方西方,在夏建统的思想里迅速融为一体。
在哈佛,真正让夏建统着迷的既不是硕士专业,也不是博士攻读的方向,而是GIS——地理信息技术,虽然他没有正式选修一堂有关GIS的课程,但他却成为哈佛计算机中心的技术骨干。当时,夏建统一边攻读人文化、艺术化的设计学学位,一边专注于理性、严谨的GIS软件开发。在很多人眼里,这是非常疯狂的举动。因为哈佛有规定:无论修什么专业,在校期间,只要累计两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就会被开除。
但对夏建统来说,在攻读博士期间,他每天睡眠从没超过4小时。最“疯狂”的时候,他一周只睡两个小时,每天不停地编计算机设计程序、做设计方案、写英文的论文、写中文的散文,大脑一直处于疯狂工作的状态。
辛勤的付出再一次创造了奇迹。夏建统的博士论文《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被国际计算机和城市设计协会评为“未来最具潜力希望研究课题”,并获邀赴比利时国际学术大会做专题报告。他研究开发的新一代GIS系统平台,采用最先进的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设计,率先将地理信息系统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可以提供全面翔实的信息和高质量的分析结果。
他研究开发的第二代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的GIS系统平台由于在智能决策功能上的重大突破,被业内称为“GIS技术的二次革命”,得到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普遍看好,许多公司纷纷主动抛出绣球。他的哈佛师兄们也力邀他加盟。
然而有一件事情一直让他耿耿于怀。1997年和1998年期间,他和导师一起参加美国国防部的某GIS系统建设项目。项目进展非常顺利,但不久,由于中美关系一度紧张敏感,作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