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三年环保,疑问越来越多,反而也习以为常了。 刚毕业接触设计时,一切以停留时间为基本参数,以经验为准绳,彻底颠覆了学生时代的理念,一时不知所措,现在居然也接受并且向后来人传承。想想也是,污泥浓度取值1500~6000,相差6倍,氧利用率取值10%~35%,相差3倍,安全系数1~4,又相差4倍……这样说起来,理论计算还有什么意义?唯一合理的理由也只剩下复核而已了——希望不要差的太远吧。 后来见过一些造假工程、伪工艺,更是疑问多多了。我曾亲眼见过一个伪工艺,进水COD110,出水120,厂方主管拿着监测报告“做报告”,而那个老板再也不敢去那家厂;还是那个老板,他在接下一个20000000RMB的工程时,开始考虑他的刑事责任。因此,公司两年前代理一项新技术业务时,傻傻的我成了疑问最多的人,唱了出“红脸”。
刚毕业接触设计时,一切以停留时间为基本参数,以经验为准绳,彻底颠覆了学生时代的理念,一时不知所措,现在居然也接受并且向后来人传承。想想也是,污泥浓度取值1500~6000,相差6倍,氧利用率取值10%~35%,相差3倍,安全系数1~4,又相差4倍……这样说起来,理论计算还有什么意义?唯一合理的理由也只剩下复核而已了——希望不要差的太远吧。
后来见过一些造假工程、伪工艺,更是疑问多多了。我曾亲眼见过一个伪工艺,进水COD110,出水120,厂方主管拿着监测报告“做报告”,而那个老板再也不敢去那家厂;还是那个老板,他在接下一个20000000RMB的工程时,开始考虑他的刑事责任。因此,公司两年前代理一项新技术业务时,傻傻的我成了疑问最多的人,唱了出“红脸”。
做了这么久的设计,见过那么多的方案和论文之后,现在变得喜欢“挑刺”了,“挑刺”变成检验我所学和促使我学习、前进的充满乐趣的途径。《给水排水》上一篇论文说,采用“微电解+生化”的好工艺,又省钱,又方便,什么都能除去,尤其化学除磷效果好,一点污泥都没有,那是我见过的最荒谬的论文之一了;而在整个行业内,有个问题最有意思。每个公司或设计院都有他所擅长的工艺,比如氧化沟、比如CASS、比如BAF,甚至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但是不管大家怎样罗列对比,总是会容易得出“自己的最好”的结论,这真是个有趣的怪圈。说实话,这个我也会。无非是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较罢了,高明一点的则夸大自己的优点,放大别人“莫须有”的缺点。(关于最近接触的CASS工艺的几点疑问将另记一篇,可以作为佐证)
说实话,这几年的磨砺,让我自己都觉得多了一些圆滑(说得好听叫“中庸”),少了一些棱角,不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不再是那个追求完美、不容小错的男孩。毕竟,人在江湖,也是身不由己啊。我所能做的是,更专业一点,不人云亦云;更敬业一点,做只“好猫”。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会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