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节 能 省 地 的 重 要 途 径
lujianheng
lujianheng Lv.2
2005年05月01日 17:05:20
只看楼主

倍。然后,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迅速减少,已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这样的形式下,城市要进一步发展,只有在现有面积的基础上寻求出路。于是,这几年来,一些城市的发展由扩大面积、占用农田,转而形成为拆旧建筑物、建新的高层建筑的“大拆大建”的局面。 陆建衡说,事实表明,这种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方向,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发生严重冲突,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大量建筑废弃物的排放,又占去不少农田,有不少城市的郊区,出现了用钱买农田堆放建筑废弃物的现象。因此,既有建筑再利用应该是我们认真研究并大力推广的做法。

倍。然后,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迅速减少,已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这样的形式下,城市要进一步发展,只有在现有面积的基础上寻求出路。于是,这几年来,一些城市的发展由扩大面积、占用农田,转而形成为拆旧建筑物、建新的高层建筑的“大拆大建”的局面。
陆建衡说,事实表明,这种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方向,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发生严重冲突,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大量建筑废弃物的排放,又占去不少农田,有不少城市的郊区,出现了用钱买农田堆放建筑废弃物的现象。因此,既有建筑再利用应该是我们认真研究并大力推广的做法。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记者从刚刚闭幕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上看到一份报告,通过对天津市劳保橡胶厂车间再利用、改造为天津市人事局办公楼的实例研究得出结论:在满足同样的使用的功能的情况下,既有建筑再利用比拆除重建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在对既存建筑空间结构改变较小的实例中,再利用和拆除重建的能耗比接近40%;如果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内被再次利用两次,再利用比拆除重建节省能耗70%。
据统计,中国现有建筑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那么这其中有多少建筑需要而且可以进行再利用改造?相信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而按照再利用(包括加层)比拆除新建节省近50%的投资计算,其节约的效果可想而知。再考虑到生态环境效果和拆迁带来的社会影响,既有建筑的再利用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巨大益处就更加明显了。
贺静说,建筑的生产、使用和解体过程都在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如果建筑的“拆”“建”过程频繁重复,对生态破坏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既存建筑的再利用,通过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并在其寿命周期内不断的更新使用,降低拆除重建的几率,将过去“资源→建筑→废物”的物质单向流动转化为“资源→建筑→循环使用建筑→循环再利用建材”的物质闭路循环过程,可以有效减轻环境污、降低资源消耗,节约土地,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建筑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做为有效抑制“大拆大建”、缓解生态和文化危机的一种手段,既有建筑再利用在21世纪初特殊历史时期对整体生态环境有着宏观意义,是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之一。

注:在互联网上点击:泰中抗震、建筑专利、低层楼房加层结构、建筑抗震等等即可查询资料。

www.17go5.com/esite/jzzl
电话:0086—1—86306069 13910866643

E-_mail:taizhongljh@263.net

北京泰中抗震技术实施有限公司

1114938576807.jpg


1114938576837.jpg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