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即将在《中国建筑教育》第一期上刊登的稿件,作者包括老一代教授、著名青年建筑师、大型建筑设计公司高层管理、一线优秀新锐教师以及在校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解剖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欢迎关注。北窗杂记:我看建筑教育窦 武建筑学院的教育我十几年不接触了,不好说了。大致说来,我是觉得建筑历史课学时少。上世纪90年代末我到莫斯科去了一趟,莫斯科建筑学院的建筑史课是年年都有,一直学到毕业。国内现在到底多少,我也搞不清,我们学校好像都把历史课拆成好几门了,拆散了。就是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段落,而且各取各的名字,建筑理论史什么的等等。把它拆散了,好处就是好几个教师讲,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方式去学习,不至于很狭隘地去听一个老师讲。不过缺点是整体性打散,没有一个完整的总体的历史观以贯之,或许会使一些学生不能领会一门学术的逻辑结构,也有遗憾。
这是一组即将在《中国建筑教育》第一期上刊登的稿件,作者包括老一代教授、著名青年建筑师、大型建筑设计公司高层管理、一线优秀新锐教师以及在校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解剖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欢迎关注。
北窗杂记:我看建筑教育
窦 武
建筑学院的教育我十几年不接触了,不好说了。大致说来,我是觉得建筑历史课学时少。上世纪90年代末我到莫斯科去了一趟,莫斯科建筑学院的建筑史课是年年都有,一直学到毕业。国内现在到底多少,我也搞不清,我们学校好像都把历史课拆成好几门了,拆散了。就是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段落,而且各取各的名字,建筑理论史什么的等等。把它拆散了,好处就是好几个教师讲,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方式去学习,不至于很狭隘地去听一个老师讲。不过缺点是整体性打散,没有一个完整的总体的历史观以贯之,或许会使一些学生不能领会一门学术的逻辑结构,也有遗憾。
偶然从几个毕业班学生处了解些情况,也许可以说:建筑教育的人文关怀太少。如何去关怀,对生活的了解到了什么深度?你比如说我是极少出国的,偶尔出那么两次,我都对欧美年青人的人文修养很佩服,觉得很有感触。可我们一些无数次、长时间出国的人,回来后在这方面好像并没有多少感受。个人的着眼点不一样,着眼点怎么样,能汲取什么,就跟你本人的人文修养有关。
我说这个是教育整个的问题,不是一门课程的问题。我就觉得现在的建筑教育跟梁先生(梁思成)、林先生(林徽因)提倡的不一样。
上世纪50年代初,梁先生曾经多次建议建筑行业和大学的建筑系应该由文化部领导。这就是说,主管建筑的部门领导人和建筑师应该有深厚的人文修养。这个建议当然行不通,恐怕还曾经给他带来过某种危险。
依我的理解,梁先生和林先生都主张建筑师应该深刻地了解人和人的社会,从人的生理需要到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从人的个体到社会的整体。而且建筑的主管部门也要有这样的领导人,他的眼光也应该首先看到人和人的社会的健康而丰富的生活。
所以,大学的建筑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或者“空间感”之类的教学,应该很鲜明地提出建筑师的人格教育。是不是?
有一个学生,是从我们这个乡土组毕业的,前年给我来了个电话,说:“陈老师,我失业了。”我觉得很奇怪,问:“建筑师现在还失业?”他说:“我良心受不了,辞职不干了。开发商弄到一块宝地,把老百姓的房子拆了,要重新建造一批新式四合院,高档的,卖给香港的大老板之流去住,领导叫我去干这个工程,这种事情我不愿意做,我辞职了。”我听了很高兴,我们要的是这样的学生,对不对?后来我写了一篇小杂文,把这件事写上了。另一位学生,已经当上了个头头,见到之后马上来了个电话,说,这位同学什么时候到我这里来,建筑师要有这种人品这类事情就好办了。今天的报上我剪下了一段,说的是:“一个村政府,8个工作人员,造了4500平米的办公楼”。干什么啊?这建筑师怎么就会给他做设计,不造个反啊?驯服工具,太驯服了。教训了几十年要知识分子甘当驯服工具,我们这个民族会遭报应的呀!
2楼
关于建筑教育的建筑师角度
李兴钢
关于建筑教育,我肯定不是内行,如果非要我说两句的话,我就从建筑师的角度说一下。如果我们认同建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建筑师的话,那么建筑师是干什么的、从事建筑师这个职业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在我看来就是建筑教育的工作重点和目标。
阿尔伯蒂说过,“我所称之为建筑师的人,从完美的艺术与技巧的角度来说,是通过思考与发明,既能够设计,也能够实施的人;是对于(建筑)工作过程中的所有部分都了如指掌的人;是通过对巨大重物的移动,对体量的叠加与联结,能够创造出与人的心灵相贯通的伟大的美的人。”;北大的学生吴洪德认为西方建筑学存在三个传统:工匠传统、人文传统、艺术与科学传统。分别代表着实践、话语和再现/表达的力量。我深以为是。那么,建筑师应该是工匠、人文知识分子、艺术和科学工作者合而为一的人,比如达芬奇,比如米开朗基罗。或者说,建筑师应该是同时具备工匠、人文、艺术与科学多重素质的人,而建筑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
以此来检视比较西方与中国的建筑教育,也许我们会发现诸多的关于教育目标、手段和结果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同样也可以理解,由于建筑学和建筑师的如此特性,实际上并非一定通过高等的大学、硕士、博士教育,而通过自我教育、体验与实践也有可能使一个人成为建筑师,如众所周知的安藤忠雄。又特别由于建筑师的工匠属性和“既能够设计,也能够实施”,建筑学习的过程是绝不能离开对真实材料和构造的实践操作与体验的,这又使得建筑学的教育与其它囿于大学课堂的学科教育非常不同。建筑师的第一属性是工匠,眼下我们的建筑教育缺乏工匠课程,我们的建筑师缺乏工匠素养。建筑的体量、空间和使用特征使得对优秀建筑作品的亲身体验和心领神会成为有效的甚至不可或缺的学习或教育手段。
同时这诸多的素质在一个人身上应该是融会贯通的,而非简单的加法结果。一个学习建筑的人在我看来应该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用建筑语言表达自己思考的能力和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建造实现自己作品的能力。也就是心高、眼高、手也高,心到眼到手也得到。这些能力对应的也许正是建筑学的人文、艺术与工匠传统,三种素质缺一不可。一个建筑师在三种素养之中的某一种特别突出都可使他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有特点的建筑师,若是三种素养都很突出,将可使其成为一个大有成就的建筑师,我们观察一下几位现当代的建筑大师:柯布、康、密斯,以至老库、赫尔佐格与德姆隆等等莫不如此。这也许可以给我们的建筑教育以某种方向感和层次感。
回复
3楼
三个故事、三个问题和三个点
王蔚
先跟大家分享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今年参加自主招生面试碰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高中女生,她说报考建筑学是因为父母也是这个专业,不过母亲告诉她说:女儿,你要想好,几十年前我学建筑学的时候,没人知道建筑会象现在这么火(这么吸金!),不过你现在学了以后几十年后会怎样,我也不知道了。
第二个故事:我的一个很有才气的美国同学,来自弗吉尼亚一个小镇,到哥伦比亚大学读建筑之前曾经做Messenger(就是骑着单车送信的邮差),在哥大的时候学得很优秀,也是那种熬夜不要命的人。我问他毕业以后会怎么样,他说如果找不到建筑做的话,他还是会骑着单车去送信,那样的日子很快活。
第三个故事:是我自己的。去美国留学前做了七八年建筑师,但还是不知道该不该做建筑,因为当时觉得建筑的意义有些模糊。在留学期间,看着我的那些老师,有为了赶我们的课程,每次会从另外一个州半夜三点出发坐飞机到纽约来,一上就是一天的;也有跟学生一起熬一个通宵之后,下午又出现在STUDIO的。虽然他们的脾气都很大,学生很怕,但是他们每次带到课堂来的海量知识信息和智慧的思考,令人不得不服。几年的留学生活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建筑很小,建筑师很小,但是生命可以小得很有意义。
这三个故事促使我思考现在面临的三个问题:
一是,我们怎样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建筑?
二是,我们怎样跟学生一起进步?
三是,我们怎样和学生一道,跟世界一起进步?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在2008年,分别面临着各自的临界点、拐点和破发点。
2008年,从清华、同济、东南、天大等四所老校于1992年5月最早通过评估以来,全国范围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已经走过了第二个八年。纵然,评估在很大范围内提高了全国的建筑专业教学水平(硬件和软件的),但是,扩招扩招,不可避免的让中国建筑教育面临着质与量的临界点。
我曾经遇到的一个本科生设计课教学班,师生比是1:16。今年参加研究生面试,小组共十名考生,建筑学和非建筑学专业的比例是3:7。虽然这两个数据都只是个别学校的个例,不过已然说明一些问题,或者有了问题的苗头。即使这样,老师和学生的状态都有待考量。一端是老师抱怨学生不努力,浅尝辄止;另一端是学生抱怨老师不够投入。据一所著名建筑学院的本科学生讲,他们现在感觉是在上夜校,因为老师们白天都在外忙着,很多课都改在晚上……愕然!
是爱金钱,所以做建筑?还是爱建筑,所以做建筑?也许当某天我们弄清楚为什么要教建筑并且身体力行做到了,学生们也就有了为什么学建筑的答案了。在这么个质与量的临界点上,看你我如何把握?
2008年,一系列奥运建筑以及相当数量的重大城市标志建筑的完成,使中国的建筑和教育面临着一个拐点(借用一下2008年的这个时髦用词)。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在某种层面上,一些外籍设计师的建成作品,至少在事实上,终结了我们对外来建筑师和建筑理念的激烈争论和抵抗¬¬——城市接纳了这些看起来奇形怪状的建筑物,让中国建筑和教育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和学术环境,这个拐点上考验着我们是否有足够强的心理承载力和足够大的教育推动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借助近二十年电脑及软件技术的进步,西方建筑师发展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三维设计方法,而我们则诞生了世界一流的效果图。当然,这是西方学者以极大的耐心和勇气,通过不太近功不太近利的研究工作乃至达到的学术与实践成果,值得学习。根据我的教育经验(相关文字请参见拙文《探索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和教育》),面对新工具及其技术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走在建筑设计的前沿。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建筑师生,正处于数字社会技术挑战的拐点,一起前行是无法避免的选择,进则明,退则黯。
好在2008年,我们有了这一本《中国建筑教育》!
在师与生,质与量,前进或后退,中国或世界……处于一种胶着状态的时候,我们如此渴望一个告别平衡、带来希望的破发点,把中国的建筑教育带向胜局;
在工具和技术决定着我们是否掌握未来的时候,我们也如此需要一个改变策略、扭转观念的破发点,把中国的建筑教育引入新的轨道。
作为一本中国建筑师生的刊物,第一本两部(建设部和教育部)关注的专业教育杂志,前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应该都可以在这本属于未来的载体里面找到,我们期待着!
回复
4楼
建筑学教育中的“双截棍”
魏皓严
在建筑学教育中,有两个基本的端口,一端是“社会现实”,另一端是“个人实现”。前者推衍细化出各类法定的设计规范、通用或者共谋式的行业范式、根基沉厚的专业成见、社会性的公共知识、民间的集体习俗、资本时代所建构的空间经济学规律、政府部门的政治意图与生态圈的平衡法则等等;后者则与个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冲破成见束缚的企图、对自身所重视事物的推广、向往自由的本能冲动等等联系起来。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谈到的“个人实现”不是赚大钱、住豪宅、坐名车、拥美女等被当下商业社会批发的所谓“理想”,而是指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基于自己对生活与社会完整看法的内心愿望。前者形成了建筑(学)的集体性特征,后者形成了建筑(学)的个人化魅力。
如果没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入洞察,那么建筑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是图面建筑师、空想主义者,是只能想与说的“无用”之人,始终与社会保持着相互看不顺眼的冷距离;如果没有对个人实现的执着,那么建筑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社会机器(零件),是职业人而不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是社会生产链条上只具有生产价值的建筑师而不是个人态度鲜明、具有生活价值的建筑师。社会现实的一端与个人实现的一端都是很硬很实沉的,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软的,又是相互牵扯的。两个硬家伙加上之间的软联系,构形为建筑学教育中的“双截棍”。
使用双截棍时手里拿着一根硬棍,将另一根硬棍挥出去;被挥出去的一根是通过两根棍之间的链条传力的,手里的力量加上挥出去的棍身重量通过空间运动获得加速度,从而在击打中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与速度,所以李小龙舞动双截棍的情形总像是在放快动作。双截棍中挥出去的一根与手里的一根是相对的,高手出招时常会将两根棍在手里换来换去,又形成了一层令人难测的变化。但是这些优点也使得修练双截棍比较困难,那就是力量与动作掌握不好的话,被挥出去的一根常会不期然地击打到使用者自己。这些状况恰恰就像建筑师必须处理的社会现实与个人实现的关系,所以说建筑学是老龄化专业,因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对个人实现的认识需要时间的积淀,对二者的权衡把握更需要时间的打磨。
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让(个人)实现积极对应(社会)现实,既是文字上的翻转关系,也是建筑学教育中的相互解析关系。作为建筑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既引导学生、也让自己对二者保持着必要的左右逢源。
回复
5楼
从“两不毕业生”看中国建筑教育
冯果川
我在一家四百人的建筑设计公司任职,每年都会招收几十名建筑学或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我本人也参与招聘工作,接触了不少求职的毕业生。此外,每年都有几名毕业生安排到我负责的设计部工作。所以,我对近年国内建筑教育的了解更多是通过这些毕业生。于是,我也就是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观察了。不管学校内部怎样教学,对用人单位来说最有说服力的是毕业生的质量,应该说我们不太满意。我将大多数毕业生称为“两不毕业生”,即一不了解社会现实,二不能突破创新。实践建筑师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认同市场,进行模式化设计的普通建筑师,他们的工作是协助资本进行大规模、高效的空间生产;另一类是对市场和即有模式持批判态度,尝试突破的实验型建筑师。第一类建筑师是主力也是基础,第二类建筑师是少数,是探路者。二者既对立又互补,共同推动着中国建筑实践的发展。但是我们的“两不毕业生”正好两头都不靠。
“两不毕业生”并不是一无所有,他们学的是一身“学院派”功夫。只是“学院派”不是那种直面现实不为名利诱惑,专注精进的学院派,而是脱离现实,因循守旧的学院派。这些毕业生仿佛由过去的时代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我们面前,时间对于他们仿佛停止了。例如,我每年都会问毕业生喜欢哪些建筑师,近十年的答案竟然没改变过。如果我把他们的答案整理成一个排行榜的话,高居榜首的一直是安藤、柯布和贝聿铭。当谈及当代世界上最活跃的建筑师时,毕业生们就往往吞吞吐吐。 “两不毕业生”除了对当代的建筑实践缺乏了解,对他们喜欢的经典建筑师的理解往往也只是表面化、标签化的。此外,在参加工作后,我们发现“两不毕业生”往往没有体系化的,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条理化的工作习惯,工作显得比较盲目。他们的设计往往是掩盖在夸张、流行的建筑语言下的陈词滥调。
我们不能责怪学生,他们只是受害者。我们只能质问陈腐的教育体制和不在少数的问题教师。他们把校园变成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中那个与世隔绝,时间也被窃取的地下世界。一些院校还不懈地巧立名目来画地为牢,美其名曰乡土建筑、地域性建筑、历史文化保护等等。
如果能向教育者进一言的话,我认为最重要的变革是开放,打破学院封闭的学术壁垒。开放就是要与世界同步,要与中国的建筑实践互动。改变教师队伍构成,通过外聘实践建筑师和外籍建筑教师担当临时或客座教职来强化信息的流动以及促成不同思想的碰撞。其次笔者以为应该将教育的重心从知识的传授转移到素质培养上来。这种素质教育包括观念、方法、能力、操守四个方面。在观念方面,首先是价值观的确立,建筑师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社会责任感,建筑设计要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我们的学院派教育却导致学生们孤芳自赏无视社会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观念的转变。当代的建筑是对生活的设计,而我们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多年来仍停留在造型中心主义的阶段。在设计方法上,学院派传授给学生的是单一而粗糙的功能主义设计方法,设计分为彼此割裂的几个环节。实际上,当代建筑设计的创新往往是设计方法的创新而不是新造型的发明。国内活跃的建筑师的设计方法不少已摆脱这种功能主义的窠臼,以理性的分析为基础在环境、空间、材料、结构等诸方面之间建立恰当的关联,并使设计能够积极地介入城市生活。在能力培养方面,学院派有较完善的基本功训练却没有明确、系统的设计能力培养方案,类型化的设计课程并不利于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主要不是靠教而是靠练,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是建筑教育亟待补充的内容。最后,我们的建筑教育还轻视职业操守的培育,使学生缺少诚信的意识和坚定的原则。
忽视这四种元素构成的素质教育,我们的“两不毕业生”在进入设计实践领域后往往遭遇巨大的心理冲击。没有坚定的观念和操守,他们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很容易放弃当初浪漫而空洞的学院派理想;没有扎实的设计能力和有效的设计方法,他们很容易投靠流俗的设计套路。也许这就是大量建筑系毕业生在工作后迅速地犬儒化,蜕化为资本和权力的工具的缘由吧。
回复
6楼
一位在校学生对于建筑教育的思考
周璐菡
时间飞逝,转眼间步入建筑专业的学习已经两年多了。回望这两年,感谢学院和老师的帮助,让我幸运地在建筑的世界里痛并快乐地茁壮成长。我愿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建筑教育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基本功的教学,引导学生培养感性认识。
刚步入建筑学院,同学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这时会突然发现从前擅长的十八般武艺,赖以获得多年荣耀的利器,多数都失效了,于是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倍感困惑与迷茫。一个学期过后,同学仍发现自己进步甚少,何为建筑?为何学习建筑?根本摸不着深浅。于是不少同学陷入困惑和痛苦,甚至转换专业。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学院从一开始便需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鼓励学生积极面对问题,防止学生走上理解的误区。
由于建筑的深入学习需要建立在强大的人文、建筑知识背景之上——而这也正是考入建院的理科生最为缺乏的知识储备,于是鼓励学生尽量多地阅读书籍并提供合适的书目和图书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专业课老师则可更多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抄图、写生乃至草图的勾画等。鼓励学生在设计前多做先例分析,通过对名作的模仿学习培养自身的审美观和空间感。任何学习都需要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一再要求学生设计的想法,对于新生来说只会徒增压力。
二、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学生思维。
大约经过一年的学习,随着一定原料的积累和对空间认识的加深,同学跳出单纯的模仿学习,开始强调设计的立意和想法,及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在这样一个阶段中,同学常常容易陷入标新立异的想法无法自拔,花上设计周期的一大半来完成想法构思。而与此同时,很多老师一再要求学生的想法,对于不甚满意的方案构思则不予讲解。于是同学在自己和老师的双重压力下,熬夜、逃课,有的甚至一蹶不振,自我放逐。面对这些问题,作为老师,应该帮学生把握时间和分寸,正确引导学生思维。若发现好的构思就积极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往下推敲结构和细节;对于一段时间想法构思仍不甚满意的学生,则积极指导其通过结构等控制因素完善构思并鼓励其加紧进入之后的设计环节;当同学过于执著于设计开始的想法构思,则可安慰开导其构思只是设计的一部分,并无确切的优劣之分,完整的设计才是成功。曾经有个出国留学的学姐提到,中国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过于严厉,吹毛求疵,容易打击同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国外的教师却恰恰相反,他们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对于资质一般的同学也是积极鼓励,少有苛责。国内的教师一般都非常的认真负责,如果能够再多一点耐心少一点苛求,便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三、慎重开设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
建筑学院通常开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等专业,而大部分的院校都采取低年级共享基础课的措施。不论是何专业,低年级学习的都是建筑设计。这就造成了非建筑学专业的同学在大三接触自己专业课时的迷茫。习惯了建筑设计的同学很容易关注细节,运用建筑的思维和手法解决问题。但这往往也成了自身学习的障碍。自己专业课的教师甚至要求:除了空间感和手绘的本领,之前学的都应忘掉。于是对于非建筑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大三又是一个迷茫摸索期。除掉大五实习和毕业前的准备时间,这些同学真正学习自己专业的时间少之又少。面对这些,学院或许可以为不同专业开设一些相应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初就对自身专业有所了解和接触;即使相同的基础课程学院也可以对不同专业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课程要求,重点培养学生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有利于同学的学习和发展。
常有人说,建筑系学生太过辛苦,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对建筑的满腔热情和建筑设计中的无限快乐。大三的我今后的路还很长,一路上有学院和老师的指引与陪伴,我们会做得更好。
回复
7楼
一位在校学生对于建筑教育的思考
周璐菡
时间飞逝,转眼间步入建筑专业的学习已经两年多了。回望这两年,感谢学院和老师的帮助,让我幸运地在建筑的世界里痛并快乐地茁壮成长。我愿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建筑教育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基本功的教学,引导学生培养感性认识。
刚步入建筑学院,同学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这时会突然发现从前擅长的十八般武艺,赖以获得多年荣耀的利器,多数都失效了,于是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倍感困惑与迷茫。一个学期过后,同学仍发现自己进步甚少,何为建筑?为何学习建筑?根本摸不着深浅。于是不少同学陷入困惑和痛苦,甚至转换专业。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学院从一开始便需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鼓励学生积极面对问题,防止学生走上理解的误区。
由于建筑的深入学习需要建立在强大的人文、建筑知识背景之上——而这也正是考入建院的理科生最为缺乏的知识储备,于是鼓励学生尽量多地阅读书籍并提供合适的书目和图书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专业课老师则可更多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抄图、写生乃至草图的勾画等。鼓励学生在设计前多做先例分析,通过对名作的模仿学习培养自身的审美观和空间感。任何学习都需要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一再要求学生设计的想法,对于新生来说只会徒增压力。
二、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学生思维。
大约经过一年的学习,随着一定原料的积累和对空间认识的加深,同学跳出单纯的模仿学习,开始强调设计的立意和想法,及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在这样一个阶段中,同学常常容易陷入标新立异的想法无法自拔,花上设计周期的一大半来完成想法构思。而与此同时,很多老师一再要求学生的想法,对于不甚满意的方案构思则不予讲解。于是同学在自己和老师的双重压力下,熬夜、逃课,有的甚至一蹶不振,自我放逐。面对这些问题,作为老师,应该帮学生把握时间和分寸,正确引导学生思维。若发现好的构思就积极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往下推敲结构和细节;对于一段时间想法构思仍不甚满意的学生,则积极指导其通过结构等控制因素完善构思并鼓励其加紧进入之后的设计环节;当同学过于执著于设计开始的想法构思,则可安慰开导其构思只是设计的一部分,并无确切的优劣之分,完整的设计才是成功。曾经有个出国留学的学姐提到,中国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过于严厉,吹毛求疵,容易打击同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国外的教师却恰恰相反,他们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对于资质一般的同学也是积极鼓励,少有苛责。国内的教师一般都非常的认真负责,如果能够再多一点耐心少一点苛求,便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三、慎重开设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
建筑学院通常开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等专业,而大部分的院校都采取低年级共享基础课的措施。不论是何专业,低年级学习的都是建筑设计。这就造成了非建筑学专业的同学在大三接触自己专业课时的迷茫。习惯了建筑设计的同学很容易关注细节,运用建筑的思维和手法解决问题。但这往往也成了自身学习的障碍。自己专业课的教师甚至要求:除了空间感和手绘的本领,之前学的都应忘掉。于是对于非建筑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大三又是一个迷茫摸索期。除掉大五实习和毕业前的准备时间,这些同学真正学习自己专业的时间少之又少。面对这些,学院或许可以为不同专业开设一些相应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初就对自身专业有所了解和接触;即使相同的基础课程学院也可以对不同专业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课程要求,重点培养学生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有利于同学的学习和发展。
常有人说,建筑系学生太过辛苦,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对建筑的满腔热情和建筑设计中的无限快乐。大三的我今后的路还很长,一路上有学院和老师的指引与陪伴,我们会做得更好。
回复
8楼
看贴要回贴~~中国建筑教育第一期早就出版了其实~~:victory:
回复
9楼
咋就没人给我加个分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