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处理现在大多采用接触氧化和射流曝气,但在实际的工程中,射流曝气工艺容易形成大的死角区和可能的短流区,而且在喇叭口处由于汽水冲击力较大而致生物膜易于脱落,相反,死角区的生物膜不易脱落。请大家针对以下参数进行讨论:1.采用悬挂式固定填料;2.采用射流曝气;3.bod5:250ppm,NH3-N50ppm。
中水处理现在大多采用接触氧化和射流曝气,但在实际的工程中,射流曝气工艺容易形成大的死角区和可能的短流区,而且在喇叭口处由于汽水冲击力较大而致生物膜易于脱落,相反,死角区的生物膜不易脱落。
请大家针对以下参数进行讨论:
1.采用悬挂式固定填料;2.采用射流曝气;3.bod5:250ppm,NH3-N50ppm。
2楼
在选用射流曝气机的时候,我们喜欢参照厂家给出的布置方式。事实上,样本上的推荐的布置方式不一定是好的。就拿做射流曝气机的厂家来说,船员和日本河间的推荐布置方式有些不同,我想,他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没有考虑水力条件,只追求了溶氧量!国内的厂家基本上是照抄别人的东西:很明显,如船员的有一个池型比为1/5:1的,我想应该是1~5:1的,结果全西城了1/5:1。
所以说,可以自己试着布置射流曝气机的位置,尽可能使死角少,
至于对生物膜的冲刷,由于在设计中机已经选定,由于曝气机本身的缺陷,不大可能有大的改变。
回复
3楼
知识不在于保密中取得进步,而是是讨论中得出真知!
沟通铸就真知!
回复
4楼
楼主提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讨论下去,射流曝气是存在曝气不均(曝气只向一个方向)可能存在有的区域曝气过量,有的区域曝气明显不足,这样可能造成生物膜被冲脱或因缺氧生物膜也者脱落.
那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是否考虑利用这个"缺点",把接触氧化池变成一个好氧-兼氧的"A-O"池呢,当然这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各位网友多多发表自已的看法!
回复
5楼
我见过使用射流曝气的工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感觉到水中溶解氧远远不足,致使污水呈黑色,且很多地方出现死角,惨不忍睹。幸好我本人一直用鼓风曝气,坚决不用任何形式的射流曝气。
回复
6楼
只要不是自制的射流曝气,设计曝气量取用合适,布置合适,射流曝气应不会出现死角区。台湾川源和日本鹤见我用过很多,从来没出现死角区。
至于,造成膜脱落的问题,有利有弊。
回复
7楼
brrim:有船员和日本河间的网站吗?可以看看。
回复
8楼
在选用射流曝气机的时候,我们喜欢参照厂家给出的布置方式。事实上,样本上的推荐的布置方式不一定是好的。就拿做射流曝气机的厂家来说,船员和日本河间的推荐布置方式有些不同,我想,他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没有考虑水力条件,只追求了溶氧量!国内的厂家基本上是照抄别人的东西:很明显,如船员的有一个池型比为1/5:1的,我想应该是1~5:1的,结果全西城了1/5:1。
所以说,可以自己试着布置射流曝气机的位置,尽可能使死角少,
至于对生物膜的冲刷,由于在设计中机已经选定,由于曝气机本身的缺陷,不大可能有大的改变
回复
9楼
在选用射流曝气机的时候,我们喜欢参照厂家给出的布置方式。事实上,样本上的推荐的布置方式不一定是好的。就拿做射流曝气机的厂家来说,船员和日本河间的推荐布置方式有些不同,我想,他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没有考虑水力条件,只追求了溶氧量!国内的厂家基本上是照抄别人的东西:很明显,如船员的有一个池型比为1/5:1的,我想应该是1~5:1的,结果全西城了1/5:1。
所以说,可以自己试着布置射流曝气机的位置,尽可能使死角少,
至于对生物膜的冲刷,由于在设计中机已经选定,由于曝气机本身的缺陷,不大可能有大的改变
回复
10楼
我不赞成使用射流曝气,其效果不是很好
也许 这是我个人的偏见落
回复
11楼
我感觉还是接触氧化比较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