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离我们还有多远
eytech
eytech Lv.2
2008年06月26日 00:56:31
只看楼主

一卡通离我们还有多远 ——四川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李直伟“一卡通”从大概两三年前的“一卡通用”或者更是简单的“食堂、小卖部消费一卡通用”到如今的以“一卡、一库、一网”为标志的真正意义一卡通应用系统,似乎终于走进了我们的现实应用。去年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国内一些较大规范的智能卡系统和机具生产厂商陆续推出自己的一卡通应用。但笔者多方了解、测试发现,目前的“一卡通”系统似乎离真正的一卡通还有一些差距,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技术问题和现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智能卡应用的一些体会,提供大家讨论,如有一当不处,还请各位多加指正。

一卡通离我们还有多远
——四川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李直伟

“一卡通”从大概两三年前的“一卡通用”或者更是简单的“食堂、小卖部消费一卡通用”到如今的以“一卡、一库、一网”为标志的真正意义一卡通应用系统,似乎终于走进了我们的现实应用。去年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国内一些较大规范的智能卡系统和机具生产厂商陆续推出自己的一卡通应用。但笔者多方了解、测试发现,目前的“一卡通”系统似乎离真正的一卡通还有一些差距,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技术问题和现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智能卡应用的一些体会,提供大家讨论,如有一当不处,还请各位多加指正。
首先,笔者想从个人角度说明什么是“一卡通”,或者说“一卡通”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目前依旧有相当部分业者或用户认为“一卡通用”就可以说成是“一卡通”,甚至有人认为“一卡通”只能是“一卡通用”,各个管理系统相互独立,不能完全集成到一起,以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笔者不久前与捷顺驻成都某营销经理交流时他还提到作为停车场管理系统,就应该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不能与其它软件、甚至是计算机联网,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对此,笔者不赞成。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与其说是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还不如说他们的“停车场收费系统”本身功能太过简单,只适用于单机版管理,无法适应如今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完全是以“安全、稳定”为借口,以为自己无意在为用户提供更全面、功能更适用、管理更科学的软件管理系统,而只是一味地追求硬件产品的推陈出新。这也更是导致了卡应用系统软件变得“无关紧要”的原因之一。
试想,作为停车场管理系统,其系统功能相对较为简单、单纯,数据访问量也很小,将单机版管理软件升级为网络版,并扩展其它一些子系统,是根本没有什么太大安全问题的。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只是担心联网后计算机病毒的感染。但如果照此观点,是不是飞机因为安全改为火车呢?是不是因为病毒,我们就根本不考虑OA系统、大型行业性信息系统呢?

所以,笔者以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必须是建立在一个统的管理平台和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模块实现卡应用的各个子系统功能,使卡应用数据充分共享,提高用户各个管理部门协作效率。也可以概括为目前大家比较接受的“一卡、一库、一网”三原则。
真正的“一卡通”的技术特性具体包括:
1. 充分符合“一卡、一库、一网”三原则;
——这一原则只是“一卡通”的物理原则,或者说是基本原则;
2. 各子系统采用模块化开发,相互关联且又相互独立;
——模块化开发可以让用户各个管理部门分别操作相应子系统,而不互相干扰,但同时又必须是相互关系的,比如:管理中心建立用户信息并发卡后,考勤管理子系统或收费子系统即可启动该用户帐户;领导查询即可以查询各个子系统的各项统计记录,同时也可以选择对某项操作进行实时监控等。
3. 各子系统数据高度共享,避免数据重复操作;
——数据共享实际应作为“一卡通”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出来的许多一卡通系统(包括:厦门某智能卡机具厂发布的一卡通系统)都只是简单地把原来各个相互独立的收费、考勤等系统简单的做在一个界面上,并把数据表简单的累加在一个数据库中。
比如有些系统在数据设计时很少考虑“数据关联”这一技术,将用户信息、卡信息等全部写入每个交易明细记录表中,导致很多数据表字段繁多,维护相当困难。
4. 功能和数据接口必须可扩展,以满足用户许多实际功能需求;
——功能扩展同样应用为“一卡通”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必须为用户提供功能可扩展的充分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开发“一卡通”系统必须突破原来的一些固有思绪。
在原来的卡应用小系统开发中,软件人员似乎只是想把基本功能实现即可,对用户的需求根本不闻不问,考勤系统只要能实现简单的排班即可,考勤统计报表则只要将所有字段全部显示出现,可以导出EXCEL就可以了……
似乎是因为大多软件为免费的,似乎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经销商、用户,对此都坦然接受。
5. 真正的“一卡通”必须更加重视用户所需要的功能,而不是硬件能实现多少功能;
许多系统软件经常给用户展示出一些莫明其妙的功能,比如:用于大型商场的会员卡储值消费管理系统居然统计出早餐、中餐和晚餐来;很多考勤系统(包括目前市场热销的指纹考勤系统)最后只能让操作员选择查看刷卡日志,再手动统计考勤报表,试问这与采用签到考勤、纸卡考勤有多少区别啊。

现在我们来回答“一卡通”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目前市场上一些所谓的“一卡通”还有一些什么差距?
目前,包括:深圳奥凯特、厦门舒特、深圳易蓝思特、深圳鸿远智欣、广州大洪电子等众多厂商都相继推出自己的一卡通系统,笔者作过简单的测试,发现基本情况都是几近相似的,具体列举如下:
1. 一个简单的门禁、消费、考勤等子系统的集合;
事实上,一卡通应用系统除了包括这些基本业务子系统外,还必须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只有一卡通才能实现的综合信息查询、集中授权和为领导提供更多与管理相关的统计汇总信息,帮助领导快速直接获取信息,而不是在大量数据中自己去找有用的信息。
软件界面太差,不容易接受,更不易操作;
一卡通系统的目标之一是让更多的人参与管理和使用,让一卡通应用系统像办公OA系统一样,面向不同的用户提供权限不同的功能操作,但目前的一卡通系统显然还没有脱离“小系统”的限制,一个人开发,当然也就只是希望一、两个人操作。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