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量化的慈善,被消费的良心
mg000
mg000 Lv.2
2008年06月04日 12:49:07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在消费社会里,任何东西,只有在经过量化处理后,才具有价值。换个角度讲,因为只有消费品才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一切必须成为消费品,否则它便妨碍流通。因此尽管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原本跟钞票没有任何关系,但名作还是一定能卖出好价钱。 然而表面上高度理性的量化操作,往往是以片面性为代价的,它只截取了事物中能被量化的部分,另外一些无法量化的、有时是更重要的内容则被忽略。人的感情就是难以被量化的东西,所以它跟以量化为目标的消费社会格格不入,于是消费社会便抛弃了它,人情越来越淡漠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在消费社会里,任何东西,只有在经过量化处理后,才具有价值。换个角度讲,因为只有消费品才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一切必须成为消费品,否则它便妨碍流通。因此尽管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原本跟钞票没有任何关系,但名作还是一定能卖出好价钱。
然而表面上高度理性的量化操作,往往是以片面性为代价的,它只截取了事物中能被量化的部分,另外一些无法量化的、有时是更重要的内容则被忽略。人的感情就是难以被量化的东西,所以它跟以量化为目标的消费社会格格不入,于是消费社会便抛弃了它,人情越来越淡漠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过消费社会不会放弃任何量化感情的机会,实在没有办法的话还可以使用最老套也最管用的手段,把它跟关注度挂钩。比如在看似节日的某一天,组织一些人排队到商场里表达对母亲或恋人的爱,然后比赛谁的被关注度最高。这样的比较将内容从形式中完全剥离出来,只剩下空壳,因为只有它能被量化。
消费社会的量化恶习充斥于每个角落。为了增添些硝烟味道,它把竞争行为也量化了,结果就产生了大家最熟悉的商业表单——排行榜。不仅有唱片销量榜、电影票房榜,甚至连卖本书、捐点款这种事都会被排进排行榜。先不说别的,就拿慈善事业来说,排行榜根本就是厚着脸皮赖上身的下作玩意,因为如果慈善排行榜真的反映慈善的本质,那我们就完全可以说你有4564135块人民币的良心,我有375896540589454块欧元的良心,他有4258432582块英镑的良心......等等。而且最好别用美元表达,否则只能说最近你的良心原来越坏了。
我觉得,正如跟着销量榜听音乐的人一定不懂音乐,跟着票房榜看电影的人一定不懂电影,跟着畅销榜读书的人一定不懂读书......一样,盯着捐款榜谈慈善的人一定不懂慈善。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