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流程:含氰废水---> 一级氧化---> 二级氧化---> 综合水槽(与其他水混合)---> PH调整槽(PH为3-4)---> 快混槽(PH为7左右)---> 慢混槽---> 沉淀槽,在综合水槽及后面的槽内会产生十分刺眼的气体,不知是不是氰没有被破除完全??还想请问下产生的气体到底是什么东西??怎样做才能不产生这种刺眼气体???
处理流程:含氰废水---> 一级氧化---> 二级氧化---> 综合水槽(与其他水混合)---> PH调整槽(PH为3-4)---> 快混槽(PH为7左右)---> 慢混槽---> 沉淀槽,在综合水槽及后面的槽内会产生十分刺眼的气体,不知是不是氰没有被破除完全??还想请问下产生的气体到底是什么东西??怎样做才能不产生这种刺眼气体???
2楼
补充下,破氰用的药是次氯酸钠溶液(10%漂白水),综合水槽是偏酸性的,混合方式是采取的鼓风混合。
回复
3楼
一般破氰要求调整PH至11以上,加入氧化剂破氰,从上工艺来看,中途调整PH至3-4,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做法,在酸性环境氰化物很容易形成氰氢酸,在鼓风曝气时氰氢酸更易进入空气中,要知道这可是剧毒的。综上所述,产生的刺眼气体首先是剧毒氢氰酸,当然也可能是氯气的气味,但是氯气的气味是很容易辨别的,所以估计就是氰氢酸,建议你的操作人员逃命去吧。
回复
4楼
:) :handshake
回复
5楼
应该不是,因为在二级氧化以前应该是已经破氰完成,从流程上看是和综合废水混合后产生的。产生氰氢酸是在一、二级氧化过程中含氰废水的PH值小于8以下时会产生此剧毒气体。估计可能是由于综合槽混合采用鼓风曝气,使含氰废水中多余的次氯酸钠分解后产生的氯气导致而成。
回复
6楼
可能是氯气吧,如果是氢氟酸的话,估计楼主就不会在这里说话了。:lol
回复
7楼
反应方程式是什么?是如何生成氯气的呢?
回复
8楼
怎么晓得完全破氰没有啊?如果破完后的水和重铬酸钾混在一起产生的刺眼气体是氢氰酸多还是氯气多点?
回复
9楼
哇!破氰时应该有仪表控制PH和漂水的投加量,按照这个控制那破氰基本完全。没必要担心再有氰氢酸的产生了。氰氢酸的产生是在酸性条件下。这种气体多半是因为投加过量的漂水造成的。所以,建议用仪表来控制漂水的投加量。
回复
10楼
可是用量很大一级都都调不到300,二级不到600
回复
11楼
测出来的氰化物还不达标,原水也才36mg/l,原水PH本来就达11左右,所以不用加碱,二级控制在8左右,就是不明白什么原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