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满堂式支架 满堂式支架有整体性较好、承载能力较强、无需大型起重设备、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其存在整体占地面积较广且施工灵活性较差等问题。云溪大桥第三跨地理位置较好,采用满堂式支架支撑箱梁现浇。第三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截面如图 1 所示。 图1 第三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截面示意
1 满堂式支架
满堂式支架有整体性较好、承载能力较强、无需大型起重设备、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其存在整体占地面积较广且施工灵活性较差等问题。云溪大桥第三跨地理位置较好,采用满堂式支架支撑箱梁现浇。第三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截面如图 1 所示。
图1 第三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截面示意
1.1 有限元建模
满堂式支架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满堂式支架立杆纵距等截面段设置为1.2m,端横梁、中横梁处加密为0.9m;腹板、斜腹板处立杆横距设置为0.9m,箱室、翼缘板及操作平台为1.2m;设置竖向斜杆。第三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材料规格见表1。
表1 第三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材料规格
1.2 有限元模型分析
满堂式支架作为第三跨的下部支撑结构,其整体稳定性较大、承载力较强。在建模时,按照实际情况为支架杆件赋予参数,并添加面荷载,包括施工荷载(2.5kPa)、混凝土自重、振动荷载(3kPa),在计算完成后,满堂式支架1/2跨中部分竖直方向变形最大约为12.6mm,跨端连接处竖直方向变形约为1.03mm。第三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位移云图如图2所示。
图2 第三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位移云图
满堂式支架支撑条件较好,稳定性较高,在现浇梁施工时产生的荷载影响下,支架竖直方向下的整体变形较小。
2 贝雷梁支架
由于左幅第四跨桥面的水平投影线位于填方边坡坡角下,且边坡现未做边坡防护。同时左幅第四跨桥面的水平投影线与箱涵位置交叉,考虑到施工安全,云溪大桥第四跨现浇箱梁模板下部支撑结构采用贝雷梁支架。第四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截面如图3所示。
图3 第四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截面示意
2.1 有限元建模
贝雷梁支架立柱设计为 820×10mm的钢管,立柱下设置C30系梁、桩基。贝雷梁上横向桥间隔25cm放置I20工字钢,工字钢上放置10cm×10cm的方木,方木布置间距与盘扣支架相同。第四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材料规格见表2。
表2 第四跨下部支撑结构支架材料规格
2.2 有限元模型分析
作为第四跨现浇梁的下部支撑结构,通过计算、分析可得:贝雷梁支架在施工荷载、振动荷载及混凝土自重荷载的影响下,竖直方向的变形最大,主要集中在现浇箱梁腹板位置处,最大约为14.74mm;两跨连接处的竖向变形约为12.58mm,与满堂式支架连接处变形差为11.55mm。
与满堂式支架相比,贝雷梁支架的整体稳定性较差,但对地形的适应性较强,支架施工灵活性更强,两跨连接处的竖向变形较大,给两跨连接处现浇箱梁施工带来较大难度。
3 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对比第三跨满堂式支架、第四跨贝雷梁支架连接处竖直方向变形梁的变形差为11.55mm,超过JTG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规定的梁(板)顶面高程允许偏差(±10.000mm)。
因此,针对第三跨满堂式支架、第四跨贝雷梁支架连接处下部支撑结构存在过大竖向变形差,导致现浇箱梁顶面高程偏差较大问题,提出应将重点放在提升贝雷梁支架的承载力上。
在提升贝雷梁承载力方面,可以考虑减小贝雷梁跨径、采用加强型贝雷梁、采用横桥向加密贝雷梁等措施,这些措施对提升贝雷梁承载力、减小贝雷梁支架竖向变形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3.1 采用减小贝雷梁跨径措施有限元分析
对于贝雷梁支架竖向变形较大的情况,贝雷梁跨径过大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减小贝雷梁跨径是减小贝雷梁竖向变形的有效措施。将该措施应用于本项目时,在最大跨径段新增一根钢管立柱,以达到减小支架竖向变形的目的,以此控制现浇箱梁施工 质量。在采用减小贝雷梁跨径措施时,支架最大竖向变形处由第一跨(最大跨径)跨中处,转变为其余几跨跨中处,其中最大竖向变形约为4.6mm,连接处竖向变形约为1.18mm。
相较于原始情况,贝雷梁支架整体竖向变形减少,此方法与满堂式支架连接处竖向变形差约为0.15mm,符合规范中的允许值。减小贝雷梁跨径措施位移云图如图4所示。
3.2 采用加强型贝雷梁措施有限元分析
贝雷梁支架原始情况采用的是普通贝雷梁型号,但由于变形量过大,提出采用加强型贝雷梁措施,通过增大截面型号,从而提升截面抗弯刚度,对此问题进行改善,提升贝雷梁支架的承载力。 采用本方法后,竖向变形最大处依旧集中在跨径最大跨的跨中处,约为8.01mm;相较于原始情况,使用加强型贝雷梁的支架竖向变形有所减小,为6.41mm,此方法与满堂式支架连接处竖向变形差为6.19mm,符合规范中的允许值。加强型贝雷梁措施位移云图如图5所示。
图5 加强型贝雷梁措施位移云图
摘自《建筑技术》2023年10月,丁振亚,王守佳,粟学平,张潇搏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