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从事多年造价的朋友,参加了单位的中层竞聘面试。本来胸有成竹的她,面对考官提出的一个专业问题,竟然无以言对。我对此感到很好奇,朋友可是从业十多年的老造价师,怎么会呢? 朋友回忆,考官让她分析建设项目造价各个阶段的风险点。她头脑一下子空白,在她的记忆中,审核项目的预结算风险就是量价多算、少算的问题。还有什么呢?她给的答案是最直接的,但她的回答却是最低分,因此没有竞聘成功,与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
前几天,一个从事多年造价的朋友,参加了单位的中层竞聘面试。本来胸有成竹的她,面对考官提出的一个专业问题,竟然无以言对。我对此感到很好奇,朋友可是从业十多年的老造价师,怎么会呢?
朋友回忆,考官让她分析建设项目造价各个阶段的风险点。她头脑一下子空白,在她的记忆中,审核项目的预结算风险就是量价多算、少算的问题。还有什么呢?她给的答案是最直接的,但她的回答却是最低分,因此没有竞聘成功,与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
事后,她后悔不已,但确实已成事实。回顾我们不能总干活,还需要多总结,多思考专业及行业背后深层的意义。为了我们造价人的前程,也为了咱们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在重要场合发挥我们价值所在。思考过后,我和朋友总结了全过程造价风险点及应对措施,与大家一起探讨。
投资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及解决
1、?决策科学性不足: 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建设的必要性预测不全面。投资估算的质量不高,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不够等问题,容易造成项目投资估算、概算不准确。
措施: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多方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计算投资估算,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技术风险: 技术更新快、技术不成熟以及难以掌握等可能带来项目投资风险加大。
措施: 对技术进行充分评估和管理,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成熟度,降低技术风险。
3、市场风险: 市场大环境变化、竞争加剧、价格波动等可能导致项目收益受损,从而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措施: 多方了解市场变动、市场价格以及政策调整等,综合考虑项目市场风险。
4、社会风险?: 未对社会进行详细的调查,而造成项目无法实施等风险,造成前期投资失误。
措施: 深入社会进行调研,多方面了解社会层面的反馈,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估。
为了方便记忆, 投资阶段造价风险点 可以归纳为 投资科学技术社会市场 的风险。
招标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及措施
1、招标控制编制质量不高的风险: 招标项目在编制招标控制价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工程量清单缺、漏项;项目特征描述不当;计价取费不当;材料价格计取不合理;措施项目费用不全;未考虑招标文件的要求等。从而导致招标控制价忽高忽低,造成工程结算中出现各种争议以及诉讼案件的产生。
措施: 聘请业务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造价团队,开展造价服务;同时建设单位应严格把关。
2、只编不审的风险: 有部分建设单位只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进行招标控制价编制,编制完成后即以该结果为进行招标,缺少对控制价进行评审这个环节。在这种情况下招标控价脱离被监督,真实性难辨,隐患很大。
措施:
①建立一编一审模式: 对于大型、复杂项目,采用两家以上的咨询机构进行一编一审制,确保控制价的完整、合理;
②设立造价岗: 建设单位应设置造价岗位,聘请有经验的造价人员对第三方造价咨询出具清单的完整性、控制价的合理性进行内审,尽量杜绝清单漏项、多算、措施考虑、价格忽高忽低等问题。
3、设计图纸设计深度不够的风险: 在编制招标清单时,设计图纸作为重要依据。设计深度不足会导致设计图纸不详细、有误,影响设计质量等,设计图纸的质量高低决定了造价的质量高低。
措施:
①加强设计管理?:保证设计有足够的设计周期,以确保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优化;
②提高设计深度?:设计内容可以保证工程量计算及指导现场准确施工;
③建立校审制度?: 设立专门的校审环节,由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细致的审查,确保图纸无误?;
④做好协调沟通?:加强设计各专业之间密切沟通,确保各专业的匹配性、关联性。同时算量过程中,加强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沟通,及时对无法算量的部分图纸进行沟通,深化、调整等,确保清单工程量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完整性。
为了方便记忆, 招标阶段造价风险点 可以归纳为 控价质量编审深度不够 的风险。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及措施
1、工程变更、签证的风险: 施工过程中可能因设计变更、工程签证、技术调整等原因导致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从而增加工程造价。
措施: 严控现场变更、签证的管理,出现变更、签证应及时履行相关手续,及时确定价格;尽量做到事前预判、事中控制、事后监管。
2、人工费上涨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工期滞后,势必会带来人工成本上涨,而造成人工调差等问题。
措施: 合同中约定人工调差的前提条件以及调差的方式方法。
3、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在施工过程,由于材料成本大幅上涨,而造成施工单位无法正常施工,材料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措施: 合同中约定材料调差的范围以及调差的方式方法。
4、施工安全风险: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发生安全事故,导致工程延期、成本增加、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措施: 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
5、施工技术风险: 施工过程中发生技术方案变动,势必会造成造价增加。
措施: 加强施工技术的专家论证,进行多方案比选,测算方案变化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6、工程索赔风险: 施工过程中由于发包人原因而造成工程索赔出现,比如:工期索赔、图纸延误索赔、不可抗力等造成索赔现象。
措施: 加强现场工程索赔的管理,及时收集索赔资料、证据文件,为后期索赔提供有力依据。
7、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条款不清晰、执行不力等可能导致工程进度款支付困难、索赔困难等问题。
措施: 配备专门合同管理人员,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合同漏洞,尤其是工程结算方式、调差方式以及变更、签证价格的确定等进行约定,避免诉讼案件的产生。
8、中间计量及付款风险: 经常出现未按合同约定进行中期计量,缺少计量环节的把控,造成工程量虚报,付款超付等现象。
措施: 安排专人按合同约定进行施工过程中期计量、付款的严格把控,发挥监理、甲方能动性,严把每期计量工程量的审核,确保工程量的准确,真实。
为了方便记忆, 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点 可以归纳为由于施工阶段技术安全、合同计量等问题而造成 工程变更、签证、索赔、调差 等费用风险。
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及措施
1、?未及时提交竣工结算报告?: 承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导致竣工结算被拖延,工程结算款被延期支付。
措施: 承包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如未及时报送,发包人应以函件的形式督促承包人限时提供。保证结算的及时性,避免长期不结算,出现诉讼案件的产生。
2、?竣工结算资料不完整或存在瑕疵?: 承包人提交的竣工结算资料不完整或存在瑕疵,导致工程竣工结算不能正常进行或被建设单位故意拖延结算。
措施: 承包人需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编制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并建立检验制度,确保资料准确、详实、全面。?
3、?未及时验收风险?: 如果工程不具备验收条件、甲方拖延或不组织验收,或者因乙方自身原因造成工程无法验收,都可能导致甲方提出索赔或拖延结算。
措施: 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多方联合验收,验收完毕才能及时办理结算。
4、?发包人拖延审价或审核?: 发包人未在约定的工程结算期间内及时审核或委托审价,导致工程结算被延误,进而延误收取工程款。
措施: 落实专人与发包人和审价单位沟通核对,适时发出加快结算的催告函,必要时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
5、合同条款的风险: 合同中存在前后矛盾、结算条款约定不明,出现双方扯皮等现象。
措施: 在合同中明确结算异议的期限及逾期不予答复的法律后果,确保合同条款可实施性。
6、审计人员把控不严风险: 部分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对施工工艺及项目成本价格不了解,过度依赖定额,工程量计算未按相关规范计算;未按合同要求调整相关结算项目而造成结算价格忽高忽低现象。
措施: 聘请技术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造价机构进行项目结算审核,把控结算的重点、难点,做到结算价格合理、合规,结算资料完整、合法等。
为了方便记忆, 结算阶段造价风险点 可以归纳为 由于合同、验收、结算资料、审计问题 而造成结算风险问题。
以上也是我和朋友的经验之谈,这次竞聘的失败,朋友大受打击。她才明白,实践要结合理论,理论也要结合实践。这都是相辅相成的,干什么事不能总浮于表面,我们应该多想想专业背后的深刻思考及探索。一旦你比别人想得多,那么你就多了一个机会,多了一份信心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