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药用植物园是园林设计大师朱有玠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南京园林药物园蔓园及药物花径区”位于钟山——玄武湖风景名胜区的玄武湖东部。自1975年冬开始建设,至1983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建设面积达52120平方米。 该园设计于1984年获国家优秀设计奖金奖,全国城建系统第二届优秀设计一等奖,部优一等奖。 南京园林药物园,是以药用植物为主要的专类公园,将中草药科普内容与园林游赏融合。
玄武湖药用植物园是园林设计大师朱有玠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南京园林药物园蔓园及药物花径区”位于钟山——玄武湖风景名胜区的玄武湖东部。自1975年冬开始建设,至1983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建设面积达52120平方米。 该园设计于1984年获国家优秀设计奖金奖,全国城建系统第二届优秀设计一等奖,部优一等奖。 南京园林药物园,是以药用植物为主要的专类公园,将中草药科普内容与园林游赏融合。 根据场所环境条件和性质,同时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点缀建筑物与置石理水形成江南自然山水园,在风格上体现湖山风景相呼应的“自然朴野、清幽潇洒”的总体风格。
设计中大量运用乡土野生药用植物多层次配置,注重落木与地被的植物造景,着重借景平湖远山以及人文特征,突出地方特色与文化传统,尽可能利用曲折回绕的小河、阜障与树群来组织景区,后在局部地形与功能的综合条件下确定意境单元。 南 京园林药物园全园由小河分隔而成不等大小的五个洲渚,本文详细介绍的蔓园与药物花茎区分别是北出入口的第一和第二两个洲。 蔓园为全园北端入口的第一个景区,共分如下的几个部分:
01蓼屿
蓼屿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命名用宋代张昪词“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句意。是秋景为主的小岛,水边种有各色野生蓼花与蓼科的拳参,岛中心部分用山石组成高植坛,石上何首乌、常春藤、爬墙虎和垂蔓的枸杞。坛内配植七叶槭,植坛地面铺植小蓼花作地被,秋时粉红成片,岛上亦配植若干罗汉松、桃叶珊瑚、十大功劳等以兼顾其他季相要求,于水中丛植白睡莲。
02 芳林长春
全区东半部为移植的银杏大树,呈疏林草地状。银杏树干络石攀援,林荫下以长春蔓作地被,阳处为天鹅绒草坪。络石白花素雅清香,多开于垂藤部分,长春蔓终年常绿,五一节前后盛开紫花,银杏黄叶,也表现为春初柔绿,形成按季节交迭色彩的多层次种植结构。
03 藤蔓标本区
西部隔水与玄武湖翠洲大门前圆形花坛相对,为了在格调上有一个和谐的过渡和转变,,设计将木结构垣式花架改变成为两段弧形花垣。垣下面为石砌植坛,每格植坛的培养土可随意配换所需的土壤,以适应不同植物的需要;花垣的弧形平面,其分格又正背相间,有利于不同日照的选择。配以相应的药用藤蔓,中部配置桂花、红果冬青、香樟等常绿阔叶自然式树丛,及保留的泡桐大树形成树干凌霄攀援。
04 蔓园小筑
蔓园小筑是供科普接待介绍的休息室以及相应的服务用室。位处小河回绕的曲折处,苇草卷棚屋面前景临流,装修力求素雅明净,玻璃窗面,幽远而冬夏异趣。屋后植桂花树群,西侧移植广玉兰及含笑,河中植荷花,对岸为竹林,增进了憩坐时听觉与嗅觉
的感受。东侧,有一椭圆形花架与络石银杏相接,它的尺度与造型是专供欣赏五叶木通叶底花群而考虑的,坐在这个花架下,可以详细欣赏木通小花群在叶下盛开的情景。中国造园中所谓“拥石池台,约花栏槛”是体现建筑物与植物环境的“血肉”联系,而不局限自身形式尺度的考虑。“架因花设,花为意栽”,这是一种传承的尝试。
05 睡莲亭
睡莲亭位于药物园西侧主大门一侧的湖面上,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建筑设计构思力求创新。设计者陈兆麟先生立意灵感来源于水中漂浮的睡莲,取自自然、师法自然、用材自然,将睡莲优美的形态凝固在岸边,供游人纳凉观景。“花瓣向上翻卷作为美人靠坐凳,平面呈睡莲花状,在每个花瓣上设有一个三角形透孔,可见湖水,产生虚实对比,并可在透孔内种植各类睡莲,花芯设计成五根柱的圆亭,中央为圆石桌及五个石鼓凳,屋面采用传统圆攒尖顶。为体现南京园林药物园建筑风格自然、野趣、朴素,屋面选用自然片石冰纹,咖啡色与黄色相间,宝顶造型设计成睡莲花状。整个建筑除屋面外均为斩假石饰面,呈浅灰白色,与岸边深绿色的树木产生强烈对比,岸边与亭子的联系采用三个仿睡莲叶子的圆步石,步石与亭子的花瓣平台均设计紧临水面,建成后犹如一朵美丽的白睡莲花漂浮在水面,故该亭提名曰“睡莲亭”——陈兆麟,引自 1985《建筑学报》。药物花径区的立意,非西方庭园中的花径(或称境边花缘),也不是杜甫诗中所说的“王四娘家花满蹊”那种花蹊式的花径,而是分散在盛花药物地被中的林荫小路网,是一种回环起伏任意东西的“访花蝶径”的简称。取意境于宋词人毛滂《蓦溪山》词句:“水边竹畔,石瘦鲜花寒,秀阴遮… …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
01 小蹊词意
在蔓园小筑东南方,由小筑东边条石小平桥,循片石园路向南,左侧为毛竹林,右侧为小河,隔岸为水杉,金钱松疏林,林下地被以石蒜为主,杂以一二年生草花。命名用王安石词“平岸小桥千嶂抱”的句意。
02 蝶径
经过汀步石进入药物花径区东部阜嶂地带,阜嶂顶部种植松、荟、冷杉以组成常绿背景基础,略低平处为巨紫荆、刺楸、泡桐、银杏、七叶树等片状混交林以连接河畔水杉、金钱松、松林下种毛白杜鹃等片状混栽;林下花间则布置小路网——“蝶径”以形成阜嶂东侧的幽闭景观,使之与阜嶂西侧开朗景观相映成趣。金钱松林与水杉林之间,有一片小小的辛夷花坞,并配置少量厚朴、凹叶厚朴、玉兰、广玉兰、含笑等木兰科花木。
03 野花绣地
以马兰花铺地并推剪成草坪为主体,中间偏西有龙柏与鹿角柏组成的树丛,用花缘与草地相接,草地南面为银杏林,地被为成片紫萼与万年青,东边为月月红花丛,西边临湖为“樟阴台”,利用原大树和微微隆起的地势,随其高下,以散点理石作边缘铺成通气型的片石地坪,因地势分高低台,用以代替高亭广榭,吸取了清代造园家李渔所说的“石亦器也”的主张,散点理石兼顾了坐憩纳凉和下棋等作用。地被用射干、红根、外围为萱花、芍药等。
04 木瓜专类园
位于阜嶂蝶径以西樟阴台以南为木瓜属的专类栽培。利用亚乔木型的木瓜,大灌木型的宣木瓜(木桃)和灌木型各种花色的贴梗海棠组成花林与花丛,以阜嶂松林为背景,以杭菊和雏菊为林下地被。
05 棕榈片
本区西南角,成片种植棕榈林于小河入湖处,两面临水,水面开阔,“棕榈叶颤水风凉”是湖岸消夏的休息点,林下用当地野生蛇莓为地被,取其黄花与红果都举在叶上,繁星点点,且耐阴湿。在设计思想方面,朱有玠先生认为园林是艺术的生态境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他强调自然是园林的主体,设计应注重因地制宜,体宜因借,注重植物造景艺术。很多设计手法现在看来已很普及,可是考虑到六七十年代的园林建设背景,朱大师的设计实现了多个首创:
1、站在玄武湖画境与传统文人诗意的角度,因地制宜的考虑布局与立意。
2、实现了药用植物科普与园艺观赏的结合,让药用植物成为园林艺术的主角。
3、探求园林艺术动态美的规律,经典性的组合乔木与地被植物,突出了季相与色彩。
经典能够留名于世是当时一代人共同的努力,不仅是一代园林人心中山水情怀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南京园林事业当时设计、施工的水准,体现了一代园林人的担当,感谢当时决策与参与药物园建设的唐健行、王光耀、左大珉、李继芬、陈兆麟、基口淮、 魏蕴和、潘发珍等老辈同仁。时过境迁,城市发展,药物园也赋予新的功能,景色在自然中变迁,唯有樟阴台下的树荫见证了三代人的欢语,木瓜林开花时的光影依旧令人缠绵。曾经的蔓园已纳入玄武湖东岸景观的一部分,焕发了新的意趣,这里也永远是人们喜爱的一处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