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扶桑绵粉蚧危害
极恶都市
2024年06月20日 13:51:31
只看楼主

     

     
   

  一、 扶桑绵粉蚧形态特征与分布   



扶桑绵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又称棉花粉蚧,属半翅目、蚧总科、粉蚧科、绵粉蚧属,该虫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两性个体的变态特征差异显著。一般依据雌成虫外部形态进行初步识别。雌成虫卵圆形,浅黄色,足红色,腹脐黑色,被有薄蜡粉,在胸部可见0-2对,腹部可见3对黑色斑点。体缘有蜡突,均短粗,腹部末端4~5对较长。刚蜕皮时体长约2. 77mm,宽1. 30mm,产卵前的雌成虫体型最大,体长可达4. 00~5. 00 mm;体宽可达2. 00 ~3. 00 mm。

     

扶桑绵粉蚧形态图(摘自百度图片)

绵粉蚧首先在北美发现,主要危害棉花,后来发现其能危害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果树和园林观赏植物等200多种寄主植物。2008年在我国广州市的扶桑树上首次发现报道。目前,该虫在我国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湖南、浙江、江西、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均有发现,可危害扶桑、木槿、棉花、木芙蓉、番木瓜、茄子、玉米、冬瓜、芝麻、南瓜、番茄、空心菜、枸杞、向日葵、胭脂花、刺儿菜和小飞蓬等上百种植物。扶桑绵粉蚧繁殖能力非常强、种群增长快,容易暴发成灾。

image.png        
       
                   




 
     
   

二、扶桑绵粉蚧危害症状与传播方式



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背、茎秆等处取食植物幼嫩部位,以口针刺入吸食汁液,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危害严重时,整个茎枝密集分布白色雌成虫或雄虫白色絮状蛹壳,覆盖植株表皮,导致受害植株长势衰弱,失水干枯,枝梢萎蔫,植株扭曲变形,生长缓慢或停止。此外,分泌的蜜露常常诱发霉污病(徐藤双等,2024)。由于扶桑绵粉蚧体型小,可通过风、水、蚂蚁、人在田间的活动和被侵染材料的调运等其他人类活动进行传播。

         
       
       


         
       
         



 
     
   

       三、扶桑绵粉蚧防治方法       



1. 植物检疫

加强国外输入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的检疫;重视国内扶桑绵粉蚧发生区寄主植物的调运检疫。

2. 农业防治

人工摘除和集中处理带虫寄主的叶片、茎枝和植株,以及杂草、植物枯叶和枯枝;深耕冬灌,消灭越冬若虫和蛹。

3. 物理防治

可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以及纱网阻隔、土表覆膜等方式防治。

4. 生物防治

可利用孟氏隐唇瓢虫( 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班氏跳小蜂( Aenasius bambawalei Haya)、异色瓢虫( Harmonia axyridis Pallas)等天敌防治。

5. 化学防治

根据我国出入境检疫处理规程,采用吡虫啉、啶虫脒、马拉硫磷、毒死蜱和氧化乐果等药剂浸泡对该虫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此外可选用1%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750倍液,或1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或25%吡蚜酮悬浮剂1 0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溶粉剂3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隔1周喷药1次,连喷2次。


 


引自:徐藤双,周洁玲,罗克波,黄立飞. 扶桑绵粉蚧的识别及防治[J] 植物保护,2024,2:53-55.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