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振兴与村落景观
一、乡村振兴与村落景观
采菊东篱,归园田居,这些出现在诗句里的画面似乎指引我们回归乡村的朴质宁静,乐享清幽山水美景,为我们描绘着一幅幅的田园风光。田园无论在以前还是现在都是人们寻找的心灵向往之地,而乡村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直观感受。使梦想中的美好在现实中存在,这是所有人的追求,也是现代众多都市人建造理想花园的初衷及动力。乡村聚落空间所构成的景观有别于城市,具有独立个性与特征。新时代下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多数村民迫于生活的压力外出务工,房屋逐渐废弃破损,甚至闲置无人居住,导致乡村环境无人打理,而留下来的老人则无力生产劳作,改变村落现状。
基于这样的现状,乡村环境的改善已经刻不容缓,立足于乡村振兴下,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大美乡村,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改革推动乡村农旅、文旅结合,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再者,乡居民宿的发展诸多要素的结合让村民有了新生活的需求和期望,人居环境的改善也逐渐成为当下的热潮。
传统单一的乡村建设,使得乡村风貌索然无味,而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又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导致村落景观既无特色可言,又使得诸多村落文明在岁月中流失。乡村振兴是建设和谐美丽中国的关键,以往的城市建设中,人们往往忽略村落而将重心置于城市建设中大力发展经济,随着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在漫长的人类活动中逐渐拉大,城市与乡村的极端矛盾使得改善村落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国家整体环境和谐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城市乡村产业振兴、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建设等都是其中的一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村落现状,合理利用景观营造,提高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运用旅游产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大美乡村。
二、乡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乡村是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载体,田野、建筑、小溪、植物、小径等构成了乡村景观的有机整体。村民是景观的主体,漫长的人类社会中他们改造自然,适应自然,创造新的生产生活,营造出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村落景观。在老人眼里,一瓦一木,一树一井,寥寥的炊烟,金黄的麦田都是情怀,是记忆与情感,是乡愁。石磨、石缸、石槽、风车、蓑衣、斗笠是过去的年代的记忆,乡村景观历经数千年得以形成,是人类和环境发展史、生活方式及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而这些物件也在现代村落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成为传统村落景观的代名词,同时村落的发展与形成记录着人类历史活动与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保留乡村景观设计是起点也是初衷。
近年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改革与发展,众多的政策及其设计师聚焦于乡村建设,齐聚一堂,对乡村景观进行改造建设,也让村落景观设计在当下呈现出诸多特色。
1
// 保存农业体验
飘在稻田上的公共空间
稻场
稻亭
小亭子,大视野
细节
建筑全部采用基于数字技术设计和生产的胶合木拼装方式,通过榫卯和螺栓连接,“零”混凝土和点状基础是我们一贯轻触自然的态度。
稻田步道
稻场示意图
工作坊
共同建造
2
//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建筑整体上运用了烧制的雪松和竹子。竹子盘绕而上,形成了由下至上,顺着柱子和屋顶逐渐扩张延伸的构造,充满视觉上的张力。虚实相间的竹子与玻璃后面和纸一样的材料一起增加了舞台视觉上的深度。
层层递进的舞台深度
平日,这里可以是休憩的凉亭
节庆时,又是村民的表演舞台
3
// 新与旧的空间对话
尚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地理位置偏僻,受群山怀抱。村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末年,各士族大户迁入以躲避战乱,形成了多个姓氏的大家族“以姓聚居”的格局。
以改造为契机,循序渐进,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产业提升发展、传统风貌保护与民居修复等工作,逐步建立尚村保护与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引导尚村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基址位于尚村前街的高家老屋。因年久失修,老屋主体已坍塌,仅留有部分外墙与老屋室内及天井的台基地面。本项目是将高家老宅废弃坍塌院落激活并加以利用,变废为宝,用6把竹伞撑起的拱顶覆盖的空间,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憩聊天,娱乐聚会的公共空间,兼备村民集会活动、村庄历史文化展厅的功能。与此同时,竹篷也可服务于游客,成为歇脚的餐厅茶楼。竹篷乡堂的建设成为村落有机更新的一次积极的尝试,也为尚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村子里古建民居丰富,10个姓和9座祠堂是村子一大特色。这些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该如何进行整体的保护和规划,发掘出一套能达到居住环境治理、产业提升发展、传统风貌保护与住宅修复的可持续机制,是这个建筑改造项目的挑战。
“旧”的再生
内部空间私密性较强,凸字形的名堂又将内部划分为“舞台”和”观众席”,用来举办乡宴、放电影、开集会。
“新”的创造
竹子用现代技术进行了防腐和防蛀,搭建过程中用现代的构建方式与钢结构相结合,以达到更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而对于原有建筑的修复和加固,则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建造技术,发挥当地工匠在传统工艺上的优势,提升村民的参与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成为设计团队与村民共同努力的合作产物。
核心策略
1、古料新用,就地取材
动员村民清理原坍塌废弃场地里的建筑材料和杂物,将有用的如老的粘土青砖,青瓦,石头,未腐朽的木料等建筑材料收集作为项目的土建备料。并发挥当地石匠,泥瓦匠的传统手艺特长,由本地村民组成的土建施工团队与外请的专业竹构施工方一起合作,各施所长。
2. 变房为院,邻里互通
公共空间体系的改善。在与村民协商确认后, 将堵在村道路口、村民后续加建且闲置的厨房拆除,并将老屋围墙局部打开,将原本封在围墙内的私宅院落变为村里人可穿行停留的公共节点,将原本局促的村路,疏通成村民共享的小广场。
改造前后空间布局及多功能模式
原高家老宅主体的楼板,结构梁柱均坍塌,只剩沿院落外围的部分墙体。这些墙体是老宅的历史与场所精神的体现,建筑师希望在最大程度上加以保留。经结构工程师和当地工匠的鉴定,原墙体为空斗泥墙,塌陷后墙顶防水损坏、墙身浸水,二层以上的残留墙体出现较大变形,有很大的结构安全隐患,需进行加固。故结合竹篷的设计方案,将老墙的二层部分拆除,墙顶浇钢筋混凝土的压顶加固,并在顶部搭青瓦马头防止雨水渗入墙体。
4. 结竹为伞,融入自然
绩溪盛产毛竹,尚村周边的山上有大量竹林,很早就有用竹材做构筑物的传统,如田边的竹亭、竹篱笆等。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建造的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项目,我们选择了竹子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在设计中,为了减少对老宅场地的干扰,采用了单元化组合建造的设计思路,以便在短时间内用更少的材料,实现大空间的整体效果。同时竹篷不是一个如砖墙和混凝土一样的永久建筑,不求作为永远的地标,可随着村子的发展、需求的更新、时间的推移,在使用多年后拆解回收。
高家老宅的门楼,将竹篷空间,自然的分成了内外两部分。门楼外的部分,更具公共属性,和竹楼前平台广场,成为村路系统的一部分,既是村里的交通动线,又是村民可驻足交谈和自由娱乐的场所,靠着门楼外侧,乡亲们无论闲聊还是K歌,都能聚人气。
竹构体系
六把竹伞,三组乌篷,建构出一处乡民与游客可共享的竹篷。竹伞的结构和圆拱乌篷的组合,起初来自于简化建筑屋面构造、缩小建筑屋顶尺度的尝试。村内传统民居小青瓦坡屋顶的进深一般在5-6m,每组拱篷的跨度,刚好与之相近,从山顶看,完全融入了民居的尺度里。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拱蓬既贴合了地形的变化,也提供了观赏南侧毗邻的徽派宅院的视角。
现代工艺与传统手艺
竹建筑最大的难点在于竹子的耐久性,故本项目采用现代竹构工艺。不仅对原竹处理,实现防腐和防蛀;而且施工中借助竹与钢构建的插、栓、锚、钉、绑等现代的建构方式,加强竹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整个建造过程在引入现代竹构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当地工匠传统建造的特长:如穿斗泥墙、马头墙的修补和加固;前场景观墙的石砌;砖石铺地、明沟砌筑、明堂木盖板恢复等,都再次运用了传统的工法工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切实地参与到竹篷的设计与建造之中,既学习了现代的、科学的建造流程,又再现了传统工艺。
村民共建
村民的参与,是此项目中重要的一环。开始阶段村民负责清理场地,精准的从废墟中挑拣整理出耐用的老砖、青瓦、石板、木料,留下了丰富的回收利用材料。村民围观竹构团队的现场工作,看着他们精心的保养竹材、施工中认真细致的态度和对专业的现代工具的运用。所见所学都激发了当地工匠们精工细作的热情。当项目接近完工时,许多的村民由最初的观望,变为积极的融入,参与到家具组装,场地清理布置,绿植栽种,细部装饰等工作中,真正成为了竹蓬的主人。
改造前后尚村公共空间肌理对比
乡村文化景观,于村庄而言,是村庄表面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该村庄在该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在村庄整个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地域文化。他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以及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也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越来越多人将乡村作为假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此乡村设计也把旅游配套服务等功能作为乡村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将闲置的乡村资源重新利用改造,也让更多人了解乡村、亲近乡村,这对于乡村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机遇和创举。
由此可见当代村落景观在新时代下呈现出了众多特征,协同时代一起发展进步,无论是对自然的保护继承与发展,还是对人文、农业产业的发扬都让其独有的魅力不断散发。乡村记忆、乡村味道、乡村美景都在这个时代中给人们留下了新的时代印记,让越来越多人喜爱乡村,这无疑让乡村景观具备了更高的使用价值和意义。我们在设计乡村景观的时候亦是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利用本地乡土元素重塑景观,同时植入更多的体验与参与性,让乡村景观活化。
文章来源:中城建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