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的无界 - 回头潮堤岸上的建筑
我跟你拼啦
2024年06月12日 14:49:12
只看楼主

     吴清山   为保持自然风景的连贯性,设计希望以连接自然的态度、通过模拟自然风景中的元素去完成建筑的改造,像山水画卷中山石的表现,使建筑体不再是一个突兀的物体,而成为风景线中富有节奏性的一个段落。 感谢

 
   吴清山  

为保持自然风景的连贯性,设计希望以连接自然的态度、通过模拟自然风景中的元素去完成建筑的改造,像山水画卷中山石的表现,使建筑体不再是一个突兀的物体,而成为风景线中富有节奏性的一个段落。

感谢 杭州森上建筑设计  对gooood的分享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观潮》

▲概览   ?邱日培

从杭州湾到海宁,江水流经一百四十二公里,百公里尺度的河宽骤然缩小至不到三公里,西进的潮水到达老盐仓,遇到拦河丁坝,潮水拍坝而起,再遇西进的急流翻卷回头,便有了惊涛骇浪的景象。观钱塘江大潮的历史自南宋迁都临安,钱塘观潮活动空前兴盛,成为重要的风俗传统。文人墨客以绘画诗词借自然之景描绘世间之情,记载了“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景象,甚是磅礴。

▲场地分析   ?森上建筑设计


▲鸟瞰   ?吴清山

观潮沿江堤岸五十余里,潮景各有千秋,沿岸地貌也不尽相同。不同于其他观潮景区建设的街巷与广场,位于潮景西侧尽端处的回头潮公园带是最为自然景观化的观潮地,沿岸的农居迁移后现场仅余两座农民自建房作为配套建筑使用,其余均为大面积的绿地。

▲道路视角   ?吴清山

▲河畔视角   ?吴清山



风景的无界

自然风景的无界与包容,有着极为统一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场地在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自然生态的环境,尽管在过去几年曾有着一定规模的农居房聚落,但在江水与堤岸面前却如沧海一粟。随着江岸的农居迁移并拆除,脱离了群体聚落的遗留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种令人敬畏的尺度差异。它慢慢成为自然风景的一部分,融入悠长无垠的钱塘江岸风景线。

▲外观   ?吴清山

改造建筑的南侧为钱塘江堤坝,堤坝的高度遮挡了建筑二层以下的视野。人们进入建筑由一层登至顶层,逐层升高的过程便经历了从只闻潮声,到窥得江面浮现,再到眺望潮景的不同体验。


▲入口通道   ?吴清山

为保持自然风景的连贯性,设计希望以连接自然的态度、通过模拟自然风景中的元素去完成建筑的改造,像山水画卷中山石的表现,使建筑体不再是一个突兀的物体,而成为风景线中富有节奏性的一个段落。

▲山水画卷中的山石   ?吴清山



进山

画卷中,建筑往往隐于山水,不突兀孤立;隐现的游径不显完整,与自然交相呼应,有着“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意境。


▲首层独立体量   ?邱日培

如果说“傍水”是对这片风景的概括,“进山”便是游在自然之中的体验。设计上不希望将老建筑改造成为一个极具象形的房子,而尽量将其化为画卷上的笔墨——凝重而丰富。形式的分解与游径的串连让建筑以及内部空间有了一定的叙事性,忽略体量而更多地去与环境交流。

▲游径的串连   ?邱日培

原本独立的老建筑有一定的局限性,底层院落用开放的处理方式与周边环境相连构成曲折有致的流动空间,廊道的引入打破了边界的限制。沿着室外小院的廊道折入建筑内部,再从北侧穿出,如寻山而入,沿途可见绿地、树冠,回望可见江水,进入室内蔽日而憩,登上露台可观江景。自然的景象在路径中辗转变幻,建筑不再是阻隔,如有姿态的石山,加强了观潮地的自然体验。


▲茶室   ?邱日培

▲用餐空间   ?邱日培

相较于外立面呈现的素朴与厚重,室内空间则别有洞天。设计在保持原有楼梯间的同时,重新梳理了一条“爬山观景”般的路径,在曲折迂回的路径之中,游廊、悬桥、茶台和亭阁序列有秩,行进如进山寻园般的意趣,在不同的空间营造不同观望江景的体验。


▲楼梯空间   ?邱日培



观潮

连续的风景之中,窗洞成为了一种段落式的表达,观景之余也有了由内及外对自然的回应。

▲观潮廊道   ?邱日培

建筑立面的洞口连通了自然,接纳了光线与时间,也成为观看江潮不同面孔的取景框。结合室内的陈设,不同高度与大小的洞口形成了不同的观赏体验:可平视,可窥见,亦可远眺。横窗的设计延展了江面的尺度,小方窗的出现,让观者对于潮水的观赏更为聚焦。顶层设置了大尺度的观望窗口,贯穿东西向,千里江潮毫无遮挡的完全展现在面前,甚是壮观。

▲窗口分析   ?邱日培


项目图纸和模型


▲模型    ?森上设计

▲平面图    ?森上设计


▲剖面图    ?森上设计

免费打赏
tumux_2993
2024年06月12日 16:12:55
2楼
如果将钱塘江比作一幅画,那么回头潮堤岸上的建筑就如同画中的点睛之笔。这些建筑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欣赏潮水的场所,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名资深工程师,我深知这些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都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从结构上来说,这些建筑需要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应对潮水的冲击和风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工程师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的高度、重量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在建筑的电气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照明、监控等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防水和防雷等问题,以确保建筑的电气系统安全可靠。给排水系统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潮水频繁的地区,需要考虑到排水的问题,以防止建筑物被水淹。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消防用水的供应和排放等问题,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总之,这些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功能性。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工程行业的老工程师,我觉得能够参与到这些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中是一种荣幸。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建筑将成为钱塘江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