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VS扬派,运河沿线的两大盆景流派你钟意哪个?
qq17356048
qq17356048 Lv.2
2024年06月06日 09:23:26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春节越来越近,年宵花市场热闹起来,选用吉祥喜气又很风雅的盆景,是当下都市人的风尚。      


   
春节越来越近,年宵花市场热闹起来,选用吉祥喜气又很风雅的盆景,是当下都市人的风尚。      
这种年俗,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已经延续了千年。      
中国一直有“岁朝清供”的传统民俗 正月之初,给家里案头陈设花卉盆景 ,为烟火味正浓的春节增添几分雅趣       
中国有五大盆景流派,分别是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和扬派,其中苏派盆景和扬派盆景都受大运河的滋养。      

春节将至,一起来选一盆你最爱的盆景扮靓你家吧!


 


钱松喦《岁朝清供图》

“六台三托一顶”,“一寸三弯”……各具风格特色

苏派盆景古拙雅秀,清新自然,对叶片不过多修饰,力求顺乎自然,避免矫揉造作。在保持植物的自然形态的前提下,蟠扎部分枝条,使枝叶均匀分布、错落有致。许多盆景甚至仅剪不扎,保持古桩的自然形态,只剪除或摘除部分“冒尖”的嫩梢。

“六台三托一顶”式是苏派盆景传统的造型。在弯曲成六曲的主干上生出三对高低分布、错落有致的叶片,并在树桩顶部留有一叶片,结“顶”较为自然。  

而扬派盆景制作技艺的精髓,一在树本,二在剪扎技艺,两者相得益彰。盆景形态大体为“主干虬曲,枝嘴平展”。

干高二尺,屈曲如龙,树皮仅余三分之一,如同苍龙翘首……这是扬州盆景园保存的一盆明末桧柏盆景,为天宁寺中保留的古物,用的是“一寸三弯”手法,将枝干剪扎成“龙游弯”,形成“云片”状,枝繁叶茂,青翠欲滴,犹如高山苍松翠柏。这种手法既体现了部分明代盆景的特点,也隐现清代扬派盆景的风格。

两大盆景流派,兴于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在盆景传播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隋唐时期,扬州作为运河名城已是东南第一大都会,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华,促进了园林的兴起。  

北宋元祐七年(1092),苏轼出任扬州知州,闲暇之余喜欢制作盆景,并且经常作诗吟咏。“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可看出当时扬州盆景业的成熟发达。  

清代,扬州盆景融合运河沿线的高资石、宜兴土,并借用“江南石工”的技艺,创新制 作出“花树点景”“山水点景”等新型盆景。  

民国时期,扬派盆景还通过船运销往上海和运河沿线城市,深受市场青睐。 世代以盆景为业的人家以口授身教的方式,子承父技,一代代沿袭下来。

徐扬《姑苏繁华图》大运河阊门段的盆景交易场景

苏州盆景曾沿运河进入北京皇家园林,并运用温室等技术进行培育。清代高士奇曾在《金鳌退食笔记》中记载,“杂植花树,凡江宁、苏、松、杭州织造所进盆景,皆付浇灌培植,又于暖室烘出芍药、牡丹诸花。每岁元夕赐宴之时,安放乾清官,陈列筵前,以为胜于剪彩”。  

家家户户设盆置景,一度成为时尚  

明代苏州的盆景艺术已较为普及,富户叠山造园、平民设盆置景成为一种时尚。明代黄省曾《吴风录》载:“虽闾阎下户亦饰小山盆鸟为玩。”

当时,对于盆景的审美时尚,“以列几案者为第一”,树桩选材“以天目松为第一”,对盆景的品种和摆放的位置以及座架的选择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明《十八学士图》中的盆景

清代,云集扬州的达官显贵、盐茶巨贾,以陈设、玩赏盆景为风雅之事,钟爱盆景的豪门大户甚至长年请工匠为其培育、摆弄盆景,不少文人雅士还乐于亲自动手制作盆景。这样的雅趣很快风靡起来,促使民间出现了不少专门从事盆景生产的家族式花园。

当时的富商不仅玩赏和收藏盆景,而且还捧出盆景相互“斗宝”以炫耀自己的风雅、高贵和富有。富豪斗宝,匠人斗艺,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靠技艺维生的盆景艺人也练就了一套过硬的剪扎技艺。

文 |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 整理自《中国运河志》
图 | 来源于苏州园林官微、扬派盆景博物馆

免费打赏
tumux_29064
2024年06月06日 11:12:03
2楼
我觉得苏派和扬派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各有各的优点。苏派建筑注重细节和精致感,通常采用白粉墙、黑瓦顶和马头墙等元素,给人一种清新高雅的感觉。而扬派建筑则更注重比例和线条的美感,喜欢用青砖黛瓦来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我可能比较喜欢苏派建筑的精致细节和清新高雅的感觉。但这只是我的个人喜好,每个人对于建筑风格的喜欢可能因人而异。至于中国所有现行规范的条文说明和具体的适用条件、数据及计算公式,作为一个资深的工程师,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规范规定了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最低要求,确保了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在工作中一直严格遵守这些规范规定,以确保我的设计和施工符合标准。对于运河沿线的两大盆景流派,我觉得它们都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苏派和扬派的盆景流派都注重植物的修剪和造型,通过巧妙的组合和布置,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无论是苏派的清新秀丽还是扬派的古朴典雅,都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我觉得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我们应该注重创新和传承相结合。在遵循现行规范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创新的元素,以打造出更加独特和富有个性的作品。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总之,我认为苏派和扬派的建筑风格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应该欣赏和尊重它们的差异。在土木工程行业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打造出更加优质的建筑作品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