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乡间建一座院子,体验美好生活
黄大福
黄大福 Lv.2
2024年05月28日 13:43:12
只看楼主

一辈子最好的生活,就是到乡间建一座院子。 菩提谷 ︾ 山是一个很神奇的场域, 每座山都自有一方天地。 在大径山,你便能找到熟悉的依赖感与愉悦。 每一颗谦卑和好奇的心, 都是受到大自然欢迎的。 在山里待久了, 人会自带一身朴素灵性的气质。

一辈子最好的生活,就是到乡间建一座院子。

菩提谷

山是一个很神奇的场域,

每座山都自有一方天地。

在大径山,你便能找到熟悉的依赖感与愉悦。

每一颗谦卑和好奇的心,

都是受到大自然欢迎的。

在山里待久了,

人会自带一身朴素灵性的气质。

我们总说:“山里的人淳朴”,

大抵是因为与自然贴近了,

也就没那么多欲望了;

草木山林鸟雀看得多了,

眼睛也更亮了。

他叫老宋,

是个木匠,

14岁就跟着木匠父亲做学徒,

为街坊邻居造造房子、做做家具,

所以对老房子总有说不清的情愫。

老宋见过许多破败的老房子,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

甚至有百年以上的房子。

他实在不忍它们被遗忘:

“我们应该去保护它,爱惜它,

尽我们微薄的力量去维护它,

他们就像家里的老人一样,

我们要把这些破乱不堪

的老房子注入新的生命、

新的文化和新的理念。”


后来,他背包游历了很多地方,

台湾、日本,还有莫干山,

曾经在莫干山脚下一个村子里,

一待就是半年。


他看到很多一度被人们鄙夷的老民居,

通过现代化的改造,

与青山绿水相映,

焕发出新的生命荣光。


老宋觉着,

这是对我们近20年来居住方式的一次反省。

他再一次开始四处转悠,

拿着地图转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

终于找到了颅鸟镇窑头山的大麓寺村。


老宋来时,

村子正在往山下搬移,

只剩下两户人家,都是老人。

2012年秋,

他用了很低的价格,

租下山间那幢几乎快倒塌的房屋。


那房屋背山面溪,

掩映在一片竹林之下;

又与其他村民住宅有一定的距离,

正好符合酒店的安静诉求

仅有的四间房,

伫立在万亩竹山中,

远眺起伏的山脉朦胧可见,

山谷中还有高大的水杉林立。

满目翠绿氤氲,

飞鸟自在玩耍,

时间在这里宛然沉默,

似一只安抚的手,

让每一颗躁动的心都沉静下来。

这是老宋的第一间酒店。

取名菩提谷,

想是有山中修行之意:

心归深谷,

身方可居菩提。

改造老房子时,

老宋尽可能地保留了它的原貌。

厚土墙和老木结构都是原来的样子,

只是做了加固和防剥落处理。

老土墙是会呼吸的墙,

跟老的木头一样,

都让人觉得很舒服。


地面使用的石板,

是特意从台州老房子收来的,

自有一种古朴的韵味。


为了尊重山体的走势,

老宋干脆将青山纳入房中来,

房与山,

就此成为交相契合的密友。


原来的小门窗改成了大大的落地窗,

远处山色如水墨画尽收眼底。


室内家具没有用到一点油漆,

为的是减少城市生活的痕迹。

两年后的秋天,

菩提谷正式开业。


在这里,

没有电视和夜生活,

没有Spa和健身房。


有的是竹林,流水,日出日落,

有的是蔬菜,粮食,清新的空气。

老宋希望向客人传递一种生活态度,

“隐逸不张扬,沉稳不平庸。

甚至都市中的人们可以来这里汲取力量,

因为这里缓慢而不颓废,安静而不孤寂。”


走下楼梯,

有疏疏落落的阳光,

从竹子搭建的屋顶洒下来


抵至餐厅,

阳光才变得热闹起来,

与红的绿的有机食材交相辉映,

想没胃口都难。

兴致来时便泼墨挥毫,

或与三五好友饮茶叙旧,


或缓步山中,

与山林幽谷对晤。


哪怕只是静静坐着,

看一座山,赏一枝花,

心静了,

何处没有风景呢?

“有事下山去、无事上山来”,

这是中国人的修行智慧。

在现代文明的大厦中流离失所的人们,

或许终将在那山林中,

寻到灵魂的归宿。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