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a未觉建筑 在空间中塑造一段情绪的旅途 2010年,英国注册建筑师张迪在北京创立waa未觉建筑。
2010年,英国注册建筑师张迪在北京创立waa未觉建筑。
01
这座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美术馆,是西北地区最大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它有望成为银川乃至西北地区的艺术地标。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美术馆外观的设计正是 基于千年间地貌的变化所形成的岩石褶皱肌理,同这片土地 千年前的过往发生着对话。
美术馆的外观犹如一个“运动中”的地质断面,暗喻着这片土地千年间的变化,亦传达了这片土地的源头——黄河丰富、多变的性格;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美术馆采用玻璃纤维强化混凝土为主体材质,因其 满足幕墙的双曲造型 ,并如石材 一样对环境敏感, 随时间变化,颜色逐渐黯淡 。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在这里,建筑师认为一座会随着时间的荏苒,自然的变化、风化的建筑才是富有生命感的: 建筑呈现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处在不断变化状态下 。
这种“未知”,在建筑师看来正是对时间的最佳诠释。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建 筑表皮由 1600 多块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没有 “ 批量复制 ” 的可能,均是独立制作而成,这也体现了一种在工业化设计时代 不再主流的工匠精神 。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与通常的“殿堂式”美术馆不同,建筑师希望 打破当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创造 一个欢迎公众进入的空间。
美术馆 的入口,犹如沉积岩分裂而生的缝隙。人们通过入口就能感受到 四层高的中庭空间 带来的开放和自由感。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空间线条是舒朗的、曲直交错的,打破了通常地下空间给人的封闭的印象。空间是 贯透的、可以呼吸的 。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从地下一层到三层,光线和空间色调由暗到明,材质也从粗糙变为温润,通过光线和材质的微妙变化,建筑师细腻地铺设着空间的情绪环境。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在 美术馆中,线条与体块、实与空、明与暗间的关系均是 流动的、融合的 。
而人、艺术作品与空间三者的关系也是自由、动态、相融的,由此为人带来叠加的、富有层次的情绪体验。
设计师们将这座建筑视为“筑梦工厂”。一座容纳这些临时“住客”们雄心与梦想的建筑,一种满足年轻艺术家社群学习与交流的空间模式。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在公共区域中巧妙地布置了画室、教室、多功能厅、餐饮、体育活动和休闲活动等功能,形成交错而又融洽的布局。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建筑脱离了原本空间体量的限制, 成为一个立体的多维网络 ,内部与外部的界限从根本上变得模糊而柔和,一个处于永久的、过渡状态的空间应运而生。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位于3层的画室是一个高6米,面积超10000平米的平层空间,能同时容纳3000名学生学习和创作,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透光幕墙围合与移除室内墙体的设计策略 减少了画室中各功能之间的硬性界限,带来了均质而开敞的空间氛围,建筑自身由此得到了更加强烈的表达。
经过漫反射而得的光线为艺术学习提供了最佳条件,也模拟了学生经常在自然光充足的大空间中进行考试的环境。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在建筑内部,中庭成为综合性场所,而坡道则打破了绿化的边界,创造出 学生自然聚集的空间 。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这是一次有序的创新,理性的空间梳理、加入更多的人性关怀与思考,意味着场所中的每个个体需要感受到彼此的联系和连接。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正如Herman Herzberg所言:“ 场所意味着一种特殊的价值被赋予到空间之中,这对于一些相互依赖或具有某种团体归属感的人来说便具有特殊意义。 ”
The Playscape -儿童成长中心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1. 捉迷藏 – 团队互动获得身体及语言技巧
2. 冒险乐园 – 身体协调能力、平衡力训练
3. 角落和小 窝 – 通过身体感知尺度对感官的作用
4. 迷宫 – 对未知的探索,感官上得到最大愉悦的过程未必是最显而易见的
5. 梦幻 – 激发最大化的自由意志和想象力来支配或创造他们愿意的场景
由此 ,我们得到了 这样一个功能复合的场所,可以激化孩子的主动意识去掌控所处的环境。
▲ 轴测图
其实我们所有人都 只有在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受到挑战的时候,才会真正开始积极的认知和了解自己的感官 。
我们希望激发孩子的感官反应,由此加强情绪表达以及肢体协调的发展,由此帮助到儿童的早期成长。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我们通过三个建筑元素的介入构建设计概念中的复合场所:
1. 管道 | PIPE
管道的设计强调构建狭小空间,鼓励孩子们用身体去感知并作出判断,锻炼了每一个感官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钢管道网络就像一组连接桥梁和台阶,将场地串联为一座冒险乐园。
这些管道或盘旋在场地上方,或匍匐在山形地面的下方,各种倾斜的角度恰好满足孩子们用身体探索的方式。
这五种尺度的管道串联以及叠加在一起形成复合的结构体系。
2. 屋面 | ROOF
整个 场地由五栋建筑组成半围合式的街区,所有的屋面平台通过管道串联一体,环形的动线使得屋面独立于建筑的室内功能而存在。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借助地形学设计的山丘系统 独立于建筑的主体结构 ,令整个场地被高低起伏的山地形态覆盖。
可以让孩子们无拘无束,感受到速度与山地起伏的变化,帮助孩子认知他们的感官和统合系统。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新建筑由园区的小街分成两个组团,其中一个组团背靠公园并且设置了出入口。
建筑主体采用全钢结构,外挂管道系统作为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除游戏功能外的 屋面疏散以及动线交通的主要功能 。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原有建筑群被改造成三个儿童区域。一号区域是单层6米的建筑,主要供低龄幼儿游玩。
适 于低龄儿童的身体机能条件 ,一号区域悬挂大尺度弹性运动布帘,裸露的建筑构件如柱子等都做过 特殊造型设计 ,保障儿童使用安全。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连接一号区域与二号区域的是附属设施,包含咖啡馆,餐厅和图书馆。
二号区域将原有的三层建筑改建成局部双层挑高的游戏区。为儿童设计, 以抽象化的山丘地形 形成自然的攀爬面和球池。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地形的底部是互动放映厅。地形的挑空处 模拟地貌地形 搭建的水平爬网,俯瞰球池。
爬网延长面的二层和三层之间布置了8间教室,学习区到游乐区的所有连接均为滑梯。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5栋建筑的屋顶平台通过管道串联成环形系统,屋顶平台是辅助的休息区域同时也与室外游戏区通过山丘和滑筒交错连接。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这个项目的意义就是关于孩子 通过感官和身体以及对环境的探索 。
为他们制造一些带有冒险性质的危险环境,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在面对各种险境时的创造力,并且更好的了解和认知他们的身体机能。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正如艺术家Richard Serra所说: “在玩耍中,你不会预知结果,这使得你不能轻易地得出结论。”
他们 借助“讲故事”的方法挖掘并且探索每个建筑自身的特性以及她的故事 ,以此作为设计构思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