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破小也有新花样,看北京胡同七十二变
无聊的牛腩
2024年05月14日 16:45:53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来源:新微设计

|

作者:匠山

“胡同”一词起源于蒙古语,最早见于元代杂曲,后逐渐演化为北方街道的通称;提起胡同,我们眼前不免会浮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画面,纵横交错的巷陌里藏着许多宝贵的记忆。 但怀旧的心情总是难以与现实生活相平衡,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这种不平衡更为凸显。出于 整体风貌保护 的考量,相关部门必然无法大拆大改,可胡同里的 空间拓展和房屋质量改善 也因此不易推进,部分院落甚至在逐渐



“胡同”一词起源于蒙古语,最早见于元代杂曲,后逐渐演化为北方街道的通称;提起胡同,我们眼前不免会浮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画面,纵横交错的巷陌里藏着许多宝贵的记忆。



但怀旧的心情总是难以与现实生活相平衡,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这种不平衡更为凸显。出于 整体风貌保护 的考量,相关部门必然无法大拆大改,可胡同里的 空间拓展和房屋质量改善 也因此不易推进,部分院落甚至在逐渐 失去原有的形制与功能 ,变成无序的杂院。



当然,以上问题也是建筑师们持续关注的。例如最近热播的建筑季《令人心动的offer》中,直向建筑的第二个考核题目再次将老北京的胡同推向大众视野,令人们对胡同的当下和未来进行一番思考。


作为建筑师,解决胡同问题必须讲究手法的:房子坏了可以修旧如旧,梳理好那些“垂危”的院落空间才是重中之重——其中最常见的空间操作手法要数 重组、合并和置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建筑师们如何让胡同空间焕然一新!



01  
透明胡同3号 / 大观建筑
建筑单体内部空间的重新划分  

对于住户来说,胡同改造的首要问题是 提升居住空间的舒适度 ,而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四北大街的透明胡同3号就通过重组内部空间交出了答卷。


改造业主是一家三口,因此仅有 25平方米 的房间需要同时满足起居、工作学习和休闲娱乐三大功能。基于这些需求,   设计师将   “玻璃盒子”   植入老建筑内,利用玻璃幕墙保证全天候的充足采光,削弱小空间带来的压抑感,而后重新排布功能。


房间以白色为主色调,使得整个空间简洁明快,为了延续这一感觉,设计师将家具设计与空间划分相结合,例如厨房和客厅通过 内置储存架 融合到一起,充分退让出一块庭院作为住户的公共活动区域。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干净的白色空间

设计师还考虑到了 卫生间的必要性 ,在空间边缘“挤”进去了卫浴功能,给一家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舒适的卫浴  

为了拓展活动空间,设计师还将玻璃盒子的顶部用作可上人屋顶,通过可伸缩的钢结构梯子就能到达,这样业主就拥有了一个可以乘凉唠嗑的小天地。

 
透明胡同3号的主要意义在于寻求现代与传统平衡点,挖掘老胡同里 局促的单间所能产生的空间潜力 ,而建筑师的改造也是对于新旧结合之道的一次探索。



02  
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 / B.L.U.E事务所
建筑组团的整体梳理

本项目基地位于北京二环的白塔寺胡同,这里原本容纳了八户人家共同生活,但为了满足生活需要,院内违章加建现象较为严重,形成了不规整的大杂院格局。因此改造之初,设计师就决定拆除院落中心加建的部分, 还原出合院的原始格局


该院落占地250平方米,改造目标是打造一个四合院民宿,其挑战是 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空间中融入新时代的生活方式 ,这也是吸引年轻人回到老城的主要手段。


改造后的“大杂院”民宿一   共6间客房,建筑面积与功能布局各不相同,最小和最大的房间分别为20和30平方米;其中3间是loft格局的小客房,另外3间为大客房。除客房外,其余室内空间均为公共空间,日常作为展览空间使用。

轴侧解析

平面图

为了解决原始条件的不足,设计师根据现状分别采取了有效措施。首先是室内面积不足,对此团队决定 开发竖向空间 ,局部下挖地面,拆除原有天花吊顶,再结合传统建筑坡屋顶的优势做成loft格局。


此外, 采光通风、采暖和隔音 问题几乎是所有老房子的通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师们为每间客房都做了双层玻璃天窗与地暖,又铺设了隔音材料来保证民宿客人的隐私。


“合院”一直是一种较为私密的空间,但当其在使用过程中转化为“杂院”时就具有了一定开放性,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基于这一特点,设计师认为可以沿用改造前的 “杂院精神” ,在城市公共空间与居住的私密空间之中建立一个具有二重性的空间,既能为民宿服务,又能让其他当地人使用——入口走廊的咖啡馆便应运而生。


而建筑师为了保留场所记忆,还用杂院里原有建筑拆除时得到的老青砖在庭院中心搭建了一座楼梯塔来呼应原来“违建”的部分,又在塔身上点缀了现代的玻璃砖,寓意新建的空间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03  
四分院 / TAO·迹建筑事务所
传统四合院空间的革新

最绕不开的胡同案例可能就是四分院了。四分院位于北京白塔寺历史片区的宫门口四条胡同,占地约100平方米,是 该片区更新中的第一个项目; 由于基地上原来的房子状况不佳,因此决定拆除重建。


四分院的功能设定为 四人合租公寓 。各房间内的   床被抬高到阁楼,由此解放地面空间,令其承载起居和洗漱的功能,天窗和面向院子的落地窗则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四组空间在中心的交汇处是一个 烹饪和交谈的共享空间 ,成为起居和社交的场所。


传统四合院的空间布局对应着传统的家庭生活   ,需要先进入   院子再进入房间,意味着院子是公共的,房间是私密的;但在四分院里,顺序则是先进入公共空间、然后到个人房间、最后再到小院子——院子反而成为了最私密的地方。

四分院与传统四合院的差异

平面图

这样的转变使基地内呈现出 风车状布局 ,令每个房间和附属院子的私密性都得到了保护,也更加契合现在年轻人的独立生活习惯;空间格局 由“合”到“分” ,也是 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在住宅的演变中得到体现


不过,即使空间格局有所变动,“院子”在传统住宅中的重要性在四分院里还是被传承下来。院子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建筑师在每个私密的院子里都安放了一棵树,树影投射在房间的墙上颇有传统美学意境。



四分院的设计   并没有在形式上采取与传统完全对立的“当代姿态”   :它有些模棱两可,从胡同里看几乎像没发生什么,从屋顶看甚至还恢复了一些胡同的原有风貌,但进到建筑内部则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这就启示我们, 城市的历史本就是在不断叠加中产生着新的身份和意义,改造也不必过分固化传统 ,找到新与旧的平衡点即可。




04  
鼓楼7号院 / BUZZ庄子玉工作室
院落与屋顶空间的整合与利用

这座小院儿位于东轿轩胡同,是老北京最短最窄的胡同之一,是建筑师庄子玉及其团队“搬家”后的办公室;大家走出了都市里标准化的写字楼,选择融入老北京胡同的日常生活,这也为工作室之后的许多项目提供了原型和灵感。



建筑师们对“自家院子”的改造主要分以下四阶段: 恢复一些建筑原有部分、植入“箱体”作为新功能的发生地、在新的空间格局下重新处理内外空间界面,以及在新界面的串联下形成新的空间序列

平面图


爆炸分析

改造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 屋顶空间的利用 。如果说透明胡同3号的上人屋顶是一家人的小天地,那鼓楼7号院的屋顶应该算得上“游乐园”。


随着玻璃体块的加入,原本围成一圈的坡屋顶被玻璃体块的顶面连接起来, 原有建筑的屋面与使用功能产生了直接联系 ,人的视野在屋顶上也得到了极大拓展。
 
视线的拓展
 

玻璃顶下原有的庭院则成为了串联三个办公空间的共享区域,更符合建筑师的办公习惯,也因此提高整个院子的空间利用率。
 
 

总体来说,鼓楼7号院的改造是 将传统的一进院空间的单一界面进行了重新组织 ,通过置入新的功能体块令空间成为整体,并在整体中创造了若干新的空间节点,是一件融合了胡同传统与当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院子改造的设计者也是空间的使用者 ,因此7号院就像一个体验容器,随着人们在其中长期使用、感知,院子也在根据需求不断被改造、调整。
 



05  
青云胡同23至29号院 / 原地建筑
小范围建筑群的功能梳理

位于北京前门东区的青云胡同见证了北京城的数百年兴衰历史,其23至29号院的南院还曾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居住过的地方;但近几十年间这里先后经历了 拥挤的杂院时代和集体搬迁潮 ,改造前的院子坍塌破败,城市肌理与场所记忆难以留存。
 
场地原状

基于以上,建筑师对片区内有价值的遗存给予保护,而后根据功能需要重建一部分建筑形体,形成院落空间群,填补缺损的城市肌理,同时在院落内部留出一系列 “微胡同” 作为外部街道的延伸,带动 整个院落群的内外空间流动  


几间院子根据原有的历史积淀被定为为 胡同空间 戏剧文化 的融合体,为周边社区与城市更新注入活力。几个主要功能分别对应了戏剧文化的 创作、表演、学习交流与展示 ,对戏迷和小型文化创意群体有着较高吸引力。

新功能置入

其中,北侧老厂房和关帝高庙配房被改造成戏剧排演中心,南侧梅兰芳旧居遗址上生长出的戏剧文化交流沙龙,中间散落的创意空间和连续的内部街巷则将各个部分衔接起来。

平面图

与白塔寺胡同的大杂院改造相似的是,建筑师都选择 将老房子的部件作为记忆载体 。因此在本次改造中,北侧的高庙残墙被原样保留,老残柱也通过新木的上下墩接恢复结构强度并继续使用,散落的旧砖和瓦片也被收集起来混砌到墙体的地面中。



玻璃砖似乎也是设计师在胡同改造里的最爱。复建房屋的砖墙中部插入了大量玻璃砖,造成了强烈的质感对比,房屋实体的存在感被削弱,又令人仿佛看到历史的缺口与时代的变迁。  






06  
胡同泡泡218号 / MAD
置入“细胞”激发活力

最会整活儿的胡同项目必须得是胡同泡泡——这里作为“城南计划”的研究试点, “赋予了老建筑一种活力,并通过改变局部而达到了整体社区的复苏”

 

置入泡泡的建筑位于前门东区西打磨厂街西段路南,占地469平方米。一百多年来,该建筑从最初史载的外国医院变成了改造前20多户居民聚居的大杂院,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多重加建、改建,院落的原本格局已十分模糊。


对此,MAD 先对建筑进行修复 ,恢复原有风貌与空间格局, 后在院子中加入了三个由不锈钢打磨制作而成的泡泡 ——它们的功能包含了会客室(或共享工作空间)与交通穿行。

平面图  

泡泡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

几个泡泡好像天外来物,在旧城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灵气。泡泡光滑的银色表面折射出周边的树木、建筑与天空,犹如现实与虚幻的接口,吸引人们前来探索老房子上“长”出来的小空间。




在胡同泡泡218号中,MAD的成功之处就是敢于将 人类对历史建筑的“干预感” 以非常激进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并且用结果告诉人们,在老胡同里添上一些异空间可以很有趣。




07  
胡同里的插件家 / 众建筑
置入“细胞”激发活力

比起MAD的金属泡泡,“插件家”的置入显得 温和 许多,也更为贴合周边建筑环境。业主小樊由于不习惯楼房里的生活,特意选择回到胡同,重温儿时的成长环境。


“插件家”脱胎于众建筑工作室的早期项目“内盒院”,但比后者的造型手法更加丰富。

内盒院

“插件家”采用了预制“插件板”,集   结构、防潮、保温、设备、室内外饰面   于一体,整体厚度只有50mm;板材之间用锁钩连接,非专业人员用简单的工具即可在一天内完成搭建。


“插件家”的内部尺寸相对于局促的胡同老宅有较大改善,客厅   比原来的平房高近一倍,顶部双侧都开了高窗,卫生间屋顶隐藏的蓝色顶面让这个小空间在雾霾天里也能反射天光,屋顶平台则让小樊有了一片自由呼吸的小天地。




在胡同里,邻里之间的房子通常会互相影响,新建建筑不能影响他人的视线和采光,为此“插件家”   出现了不同方向的退台和斜切面,甚至在搭建过程中插件板也会根据邻居的意见现场切割调整。


相比于商品房,“插件家”模式带给老城居民便捷生活的同时还留住了人们对胡同的情怀,这也是交织的社会力量在多种限制下催生出的新现象。




08  
结语

看完以上几个案例,想必大家也对胡同改造有了更多了解吧?

面对一个老院儿时,建筑师需要更注重   周边环境与人   对它的作用;早在20世纪末期的菊儿胡同改造工程中,吴良镛先生就提出了 “有机更新” 理论,提倡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规模尺度以权衡建筑的当下与未来,并在建筑中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


所以说到底,建筑还是要给人服务的,老胡同改好了也是要给人住的,因此无论是空间的重组、合并还是置入,目的都是带给人们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防止胡同里烟火气的流失—— 假如有一天要到老北京去逛逛,您愿意来这儿瞧瞧胡同里的二三事儿吗?


资料来源:
1.透明胡同3号,北京 / 大观建筑设计 - 谷德设计网 (gooood.cn)
2.北京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 / B.L.U.E.建筑事务所 - 谷德设计网 (gooood.cn)
3.   记庄子玉工作室鼓楼7号院的过往与三次改造 - 谷德设计网 (gooood.cn)  
4.   时光碎片 – 青云胡同里的戏剧天地,北京 / 原地建筑 - 谷德设计网 (gooood.cn)  
5.   胡同泡泡218号 – MAD老北京旧城改造新作 - 谷德设计网 (gooood.cn)  
6.   北京胡同里小樊的“插件家”/ 众建筑 - 谷德设计网 (gooood.cn)
7.《四分院设计》,华黎,2015
8.《北京旧城胡同居住空间改造模式探究》,滕学荣,张博闻,2020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