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还是改造?欧洲历史城区保护的启示——珠三角城中村保护更新
诗酒趁年少啊
2024年05月10日 15:11:57
只看楼主

城中村,通常位于城市主城区之内,却拥有与周边的建成区截然不同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形态——它们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的扩张而出现,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特色城市景观。 由于城中村环境不佳、建筑密度高、流动人口多的特征,使其通常被视作城市的污点,而在城市更新项目中被拆除。 但城中村作为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记载城市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保护此一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十分重要。

城中村,通常位于城市主城区之内,却拥有与周边的建成区截然不同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形态——它们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的扩张而出现,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特色城市景观。

由于城中村环境不佳、建筑密度高、流动人口多的特征,使其通常被视作城市的污点,而在城市更新项目中被拆除。
但城中村作为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记载城市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保护此一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十分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欧洲历史城区的保护经验,探求珠江三角洲各地城中村空间肌理保护与城市发展的保护更新策略。

图片
△ 分布在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城中村是城市中半城市化的飞地,拥有与周边建成区截然不同的肌理
 / 作者根据 MaxarTechnology 卫星影像制作


-I-
珠江三角洲城中村的空间特征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实现对外开放的区域之一,在三十余年的时间内由于各城市的快速发展,其建成区面积成几何倍数增加,从而产生了大量城中村,相关问题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

图片
△ 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1981至2008年间建成区面积变化
 / 作者绘制

珠三角城中村的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初生型城中村、成长型城中村和成熟型城中村。
通常而言,初生型城中村位于城市边缘,其土地已纳入城建用地但并未开发,建筑密度仅略高于一般农村,建筑高度以二三层为主,村内仍保留有较多空地。
成长型城中村位于土地价值较低的城区,建筑密度明显增加,建筑高度大约在五至六层,村内仅保留少数空地。
成熟型城中村则位于中心城区,与前两阶段相比,村内建筑密度进一步增加,形成“握手楼”等典型的城中村景观。建筑高度普遍在七层以上,甚至高达十余层并安装有电梯。
就国内城市的现状而言,主要的改造对象为成熟型城中村。

图片
△ 深圳蔡屋围村位于罗湖“金三角”地带,是典型的成熟型城中村
 ?央视网

图片
△ 深圳南头古城城中村的“握手楼”:楼距近得手是要手伸出窗外,就能跟对面楼的人握手
 / 作者拍摄

在一部分城中村的发展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村民会在原村外的空地建造房屋,此一区域被称为“新村”,而原本的村则被称为“旧村”。

图片
△ 深圳蔡屋围新八、九、十坊(新村)建筑层数分布地图
 / 作者绘制

图片
△ 深圳坳下村(旧村)建筑层数分布地图
 / 作者绘制

新村与旧村在空间特征上有着极大的不同,新村的空间形态更加统一:
首先在布局上,新村通常采取棋盘状布局,街道笔直、宽度均一,而旧村街道布局则普遍继承自该村原本的布局,街道宽度参差不齐;
其次,新村的建筑高度更加统一。


-II-
珠江三角洲城中村的保护价值及困境
 保护价值:
首先,城中村是中国大陆爆炸式城市化进程的见证,其独特的空间形态既反映了大城市对土地的亟大需求,与周边建成区的强烈反差也是中国城乡二元体系的见证。城中村的建筑(如祠堂等)也成为当地历史不可或缺的载体。

图片
△ 深圳浪口村的祠堂
 / 作者拍摄

图片
△ 深圳湖贝村的祠堂
 / 作者拍摄

图片图片△ 深圳湖贝村的部分传统民居历史可追溯自明清
 / 作者拍摄

图片△ 深圳向南村保留的古代石桥——南头大板桥
 / 作者拍摄

其次,城中村村民基于血缘关系而聚居,其邻里关系是窥视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一个标本;而村民对于村子的认同感与大城市中现代小区的情形形成对比。保护这一居住形态也是当地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图片
△ 不少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深圳“下沙大盆菜”)的保存亦得益于村中的亲缘关系,图为下沙大盆菜千人宴现场
 ?《深圳特区报》

图片
图片△ 城中村中村民生活,邻里关系与大城市的小区关系不同
 / 作者拍摄

此外,城中村中的各项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平价而方便的商品与服务对普通市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环境改善后可对其周边区域产生吸引力。
最后,城中村也是城市中市民自我管理的范本及步行空间的实例,能为将来建设同类社区提供经验。

图片
△ 城中村生活气息浓郁,商品与服务便利经济。图为深圳向南村的街市
 / 作者拍摄

图片
图片△ 深圳湖贝村的街市
 / 作者拍摄

图片△ 深圳大学南侧的桂庙村为学生在步行范围内提供了大量商品与服务,甚至一度在校园用地紧张时为学校提供宿舍
 / 作者拍摄

 保护困境:
1. 保护意识缺失
在政府层面,城中村通常被视为城市的污点,一些大规模建设项目也因其无法实施,因此拆除城中村被视为提升城市景观的不二法门。
另外,我国现有建筑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仅注重特定建筑的历史年份,而忽视该区块空间肌理的文化意义,绝大多数城中村无法适用于现有的文物保护系统。
在社会公众层面,与欧美国家相比,市民缺乏建筑保护的意识,城中村的历史文化意义被严重低估。

图片
△ 根据规划,蔡屋围新七、八、九坊将会被完全拆除,原址将会建设高层住宅、办公楼以及学校等设施

2. 拆迁的利益驱动
城中村通常位于土地供应紧张的大城市中心城区,广大市民寄希望于拆除城中村(旧城区)以改善居住条件。
而巨额拆迁补偿使政府无力完全承担城中村改造的各项开支,在引入商业地产开发的前提下,高层建筑成为将土地收益最大化的选择。
当前城中村较差的环境也对周边地块的楼价产生了负效应,持有这些地块物业的业主必定会支持将城中村完全拆除。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对城中村进行一定程度的拆除可提升该区域的吸引力。

图片
△ 等待拆迁的深圳木棉湾村
 / 作者拍摄

图片
△ 深圳浪口村的碉楼及旧改标语,拆除城中村无疑会给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 作
者拍摄

3. 环境的先天不足
首先,城中村过高的建筑密度是其首要问题,许多环境问题均产生于此,例如通风和采光的不足;
其次,各项基础设施均由村内的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维护,无法保证这项工作在各村都能得到有效落实。

图片
图片△ 改造前的城中村,巷弄阴暗逼仄
 / 作者拍摄

最后,由于城中村在建设时缺乏相关规划,村内的管线系统通常杂乱无章甚至有一定安全隐患,而建筑间过窄的间距既使居民缺乏隐私感,也使整改相关设施显得困难重重。
由于上述相关因素,尽管城中村对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但在城市更新项目中仍旧常常被完全拆除。


-III-
欧洲历史城区保护经验
欧洲各国许多历史城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与之后发展起来的城市扩展区在空间肌理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一现象与我国城中村及其周边建成区之间在空间形态上的差异相似。
因此,了解欧洲城市历史城区的保护策略对城中村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下面分别以巴塞罗那恩典镇及柏林尼古拉街区为例,从规划及设计手法上就城中村的空间保护策略进行探究。
1. 西班牙巴塞罗那恩典镇:保留空间肌理并在规划引导下自主发展
恩典镇(Vilade Gràcia)位于巴塞罗那历史中心以北约2.5公里处,历史上长期是一个独立于巴塞罗那城、以农业为主的小镇,其城市化进程始于1830年域内纺织工业的发展。

图片
△ 恩典镇在巴塞罗那的位置,其肌理与整齐的扩展区截然不同
 / 作者根据 TerraMetries 卫星影像制作

在19世纪末期的塞尔达规划(Pla Cerdà)中,恩典镇与棋盘状的扩展区(L'Eixample)连接并被纳入到巴塞罗那城中,但其肌理被完整保留。

图片
△ 恩典镇1855年至1978年空间形态演变
 ?J. L. i Oriol

图片
△ 恩典镇的时钟广场
 / 作者拍摄

随着塞尔达规划的实施,巴塞罗那的人口逐渐增加,与此同时恩典镇的建筑密度也进一步增加,并逐渐形成如今的面貌:窄小的巷弄与四五层楼高的建筑,镇内若干区块留作广场作为镇内的公共空间,并且是镇内各类公共设施的所在地。
1975至1980年间,恩典镇的人口组成发生了变化。由于许多房屋年久失修,业主便以低廉的价格将房屋租赁给大学毕业生。随着毕业生的迁入,镇内开始发展起文娱产业,并逐渐吸引一些艺术家、设计师迁入。
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恩典镇的地方多样性(local-dynamics),而这一多样性又进一步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今天的恩典镇已成为巴塞罗那城中一个舒适而具有特色的街区。镇内既提供了不少的居住空间,又有多种多样的商业活动,使镇内的居民即使“足不出镇”依旧可以正常生活。
丰富的文化艺术传统和便利的区位条件使恩典镇已成为当地文创产业的聚集地,并且吸引了当地许多拥有良好文化教育背景的市民前来居住。

图片
图片△ 恩典镇的巷弄与建筑
 / 作者拍摄

通过梳理恩典镇的历史不难发现,其发展历程与城中村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同样都是原本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被后发展的区域所包围,同时逐渐增加建筑密度;
其功能也是从原本当地居民的居住空间,逐渐变成中低收入者的居住区,并最终演变成以居住为主并拥有多种商业功能的综合区;
而在社会关系上,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进行发展的同时,又相对独立于城市其他区域。
恩典镇的发展为城中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范例,更加重要的是,塞尔达规划中保留恩典镇的策略,为恩典镇相对自主发展的历程奠定了基础,也正是这一自主发展的历程,使恩典镇在巴塞罗那众多城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与特色。
2. 德国柏林尼古拉街区重建:尊重既有空间肌理的现代主义重建方案
尼古拉街区(Nikolaiviertel)位于柏林城中心的施普雷河(Die Spree)北岸,该处是柏林历史最悠久的街区之一,并且在历史上该区域不断地在进行各种规模的更新改造。

图片
△ 尼古拉街区在柏林的位置
 / 作者根据GeoBasis-DE/BKG卫星影像制作

二战前曾有将此一街区转化为露天博物馆的计划,但最终由于战争而未被实行。
在战争中该街区遭受到了轰炸,除个别历史建筑以外,区域内的其他建筑悉数化为废墟。

图片图片图片△ 尼古拉街区1900年(二战前)、1983年(重建前)与1989年(重建后)历史地图
 ?F. Urban

1960年代,东德当局开始着手以现代主义风格对尼古拉街区进行重建。
在1970年代,当局逐渐青睐于具有历史感(historicised)的方案而非原拟采用的现代主义风格。
在针对该重建项目举行的设计竞赛中,当局明确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保存和重建(pre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且新建的区域应该拥有“中世纪建筑典型的街巷系统(small street system typical of medieval buildings)”。
因此,在最终方案中,该街区被设计成为一个步行休闲区,并在该街区中重建原本坐落于周边区域中已被毁坏的历史建筑。

图片
图片
图片
△ 尼古拉街区现状
 / 作者拍摄

除了历史建筑,街区内的大多数新建建筑并没有完全复制其战前的形态,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历史”的历史主义(historicist)风格。这些建筑虽然采取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却采用了大量的传统的德意志建筑语言,以“在总体上传达一种过去的感觉(convey a generic image of the past)”。
对于不具备专业建筑知识的普通游客而言,重建后的尼古拉街区与其印象中德国其他地区的旧城并无二致。
在尼古拉街区的重建实例中,其采取具有历史感却有着明显现代特征的建筑形态是这一重建设计的闪光点。

图片
△ 尼古拉街区新建建筑的历史主义风格山墙
 ?F. Urban

图片
△ 重建后的教堂建筑,带有历史感又有现代特征
 / 作者拍摄

对于街区的空间肌理,该方案在历史与现代需求之间找到了平衡:重建后的街区一方面基本延续其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肌理,另一方面又针对现代人的需求在河边开辟了一个小型广场。
该方案利用现代风格和手段表达出了传统德国旧城的风貌,使这一在战争中变成废墟的街区在柏林市民及游客心目中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也成为德国众多战后重建方案中的一朵奇葩


-IV-
珠江三角洲城中村的更新保护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在对城中村的空间肌理进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再开发,是为保留这一当代中国特色城市景观的恰当选择,这是将城中村完全拆除并取代为高层住宅所无法实现的。

图片△ 2016年,作者对不同状况下的城中村的进行居住意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将城中村进行一定程度的拆除可以明显提升该地块对市民的吸引力,但改变其空间肌理、建设高层建筑这一方式并不对市民构成吸引力
/ 作者绘制

具体而言,其保护更新策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保留城中村的空间肌理
城中村的更新改造应走由政府引导并与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道路,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肌理被破坏,另一方面又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部分资金来源,并提高村民对参与更新改造项目的积极性。
在进行相关规划工作时,不仅应有专业的城市规划人员进行规划,更应有建筑保护专家进行指导。
其城市更新方案应参考《威尼斯宪章》及《布拉宪章》中对历史区域保护的指导;对于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需遵循《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进行保护。

图片△ 正在进行中的深圳湖贝村旧改规划,其中保留部分旧村的历史肌理(图片左下侧)

保留城中村的空间肌理并不意味着要将村内的建筑悉数保留,而是在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的同时,在基本保留原街巷格局的前提下进行重建。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拆除范围,村口的牌坊、村中的祠堂、宗教建筑以及其他任何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应当进行原址保护。
一般建筑可根据情况选择进行重建、改建或拆除。新建的建筑在表现手法上具有时代特征,而在具体的建筑语汇选择上则与村内原本的建筑相呼应,且具有可识别性;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建筑高度以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鼓励进行各种改建以满足现代生活的各项需求,合理开发地下空间。
由于城中村内的公共空间相对缺乏,可考虑拆除部分建筑以增加村内的公共空间。在拆除建筑获得的空地中,应在地面标示原有建筑的基址或以其他景观设计方式表达;提升村内的基础设施(如电力、通信电缆,给排水、天然气管道、消防设施等);各道路可设立为行人专用区,但村内主要道路应保证消防车通行。
由于城中村的区位条件各不相同,其城市更新规划的制定应当因地制宜,但其原则应为保留原本街道格局及高度控制。
2. 保留城中村的复合功能
城中村在进行改造后,应具有与改造前相似而且具备多种功能以提供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并适当考虑市民意见。
居住仍然在改造后作为其首要功能。保留一定数量的公寓作为村民回迁后的住所,剩下的居住空间宜作为保障性住房,提供给具有本市户籍的市民及长期在本市居住的外来人口,这不仅符合各地现有的公屋政策,更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社区关系。
村内具有科教文卫及行政管理等公共功能的建筑,坐落在祠堂周围以维持祠堂作为村内核心的地位。祠堂作为村中历史文化意义最为深厚的建筑,鼓励村集体在举行祭祖等民俗活动以外的日期向公众开放,并在其中设立村史馆。

图片
图片△ 深圳皇岗博物馆依托皇岗村内的庄氏宗祠设立,是全国第一家村办博物馆,展示了皇岗村史、改革创业和发展史、皇岗村的社会风貌及未来发展
 ?深圳图书馆

保留与其原本相似的商业活动,鼓励一楼商铺建设成骑楼式样,一方面可以解决村内巷弄过于逼仄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村内举办早市、夜市提供空间。在条件适合的城中村,可以考虑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但原则上不应位于一层商铺,以便为居民生活相关的商业活动腾出空间。
另外,考虑到城中村的区位条件大多较好,可以考虑将村内部分土地用作交通设施,如地铁口、公交总站、地下停车场等,以方便居民使用公共交通,但应注意控制噪音污染。
总之,对城中村的空间肌理进行保护——拆除村内存在问题的建筑而保护其空间肌理并维持其原本的多种功能,是一个在如今我国大城市土地需求量急遽增加的环境下,兼顾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城市更新方式。
经过恰当手段的更新改造后,城中村不仅可对其周边区域产生吸引力、提升土地价值,更能保留当地的文脉、提升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从而改变大城市“千城一面”的境地。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