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街区改造:精细化的设计
半个朋友
2024年05月10日 14:21:29
只看楼主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旧的痕迹,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 “古建筑”、“传统街区”、“文物”、“名城”与五经四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无比珍贵。 而如果历史文化不能被理解被接触被传达,那将变得毫无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旧的痕迹,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


“古建筑”、“传统街区”、“文物”、“名城”与五经四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无比珍贵。

而如果历史文化不能被理解被接触被传达,那将变得毫无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城市更新是当下较为关注的课题,历史文化保护则是城市更新的特定领域。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如何通过更好的更新方式来使传统商业街区保持活力,并成为一个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永续型历史街区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展示城市历史街区在城市更新中的典型案例。

01
千年城市百年老街,展现不同历史时期风貌

图片
项目概览 ?尤安设计
图片
设计过程解构图

三眼井历史街区位于中国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城市——南昌,项目地处老城区的中心地带,整个区域根据历史遗迹“三眼井” 来命名,三眼井历史风貌区和南昌著名的滕王阁、万寿宫、八一广场历史风貌区在同一个保护级别。

图片
设计复原图

场地内有很多各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不同风格的建筑,从 清末到民国以及文革和近代 的不同的风貌,其中除个别几栋历史保护建筑外,绝大部分建筑都已很破败。

另外场地中最主要的几条街道有几百年的历史,作为商业街的主要流线,并未按照现代商业街的尺度,而是保留了相对狭窄的原有尺度。

图片
建筑立面 ?尤安设计

主街宽度在四米到十米之间,以主要流线为核心设计一些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的花园和小广场串联起所有的商业店铺。结合广场可以容纳各类型的市民活动和商业活动,同时,在每个入口广场都至少可以看到 两三种不同历史风貌 的建筑,对外也可以形成独有的商业街界面。

图片

图片

设计过程解构图


场地内的建筑风格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历史保护建筑,需要原貌复建;
第二类是还原历史风貌的建筑,反应所在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
第三类是结合场地元素的新建建筑。

不同类别的新建筑都跟原有场地内原有建筑相联系,没有一栋是孤立于场地而单独存在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设计过程解构图


如万安云升试馆是一栋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保护建筑,清朝时期,作为上京赶考考生的途中休息站。由于历史久远,其中一部分构件年久失修,设计师对建筑进行了整体的测绘,保留了大部分的石材构件,砖头和木头替换为新材料。

图片
木构赣剧戏台 ?尤安设计
图片
设计复原图 ?尤安设计
图片
设计过程解构图 ?尤安设计

将南昌当地传统赣剧古戏台进行复建,用跟以前一样纯木构做法,复原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戏台——木构赣剧戏台,作为商业广场聚集人群的活力舞台。

图片
设计过程解构图

场地中心位置有一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红砖四层住宅,作为标志性建筑正对东侧广场入口。

图片

图片
咖啡馆 ?尤安设计

场地中也有些建筑原本属于违章搭建,但是搭建的手法和砖墙的肌理非常值得回味,设计师从中提取了这些建筑元素应用在新的商业建筑上,建成为一间咖啡馆。

图片
参数化拼砖立面 ?尤安设计

相对较新的八九十年代的建筑,从这些建筑的墙面肌理提取元素,利用 参数化 的拼砖手法来生成新的墙面肌理。嵌入墙体的玻璃盒子刚好正对商业中心广场和木结构的戏台,成为空中的观景平台。

图片
建筑夜景 ? 尤安设计

校场东巷及校场西巷两条街的立面集合了从明朝到现代的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

在极富场所精神的街巷里,人们能感受到清末、民国、现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设计在此不仅助力提升了街区的形象和价值,还唤醒了传承百年的人文记忆,并激发当代的城市活力。

02
通过“微修缮、微更新”实现百年老街的整体提升

早在1984年, 吴良镛先生在中国首次提出 有机更新 理论,他主张城市建设应该按照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

图片
鼓楼西大街历史文化沿线分布示意图 ?吴晨工作室

鼓楼西大街,位于北京市什刹海北岸,原名斜街,是北京老城内唯一一条人为规划的斜街,至今已有近 800年历史 。几百年来,它的走向、宽度基本没有变,是元大都街道的重要历史遗存。

图片
图片
鼓西大街沿街立面长卷效果图 ?吴晨工作室

街道周边文物古迹众多,有醇亲王府、广化寺、关岳庙、寿明寺、瑞应寺等。街道两侧保留大量古槐绿树成荫,景观环境古朴优美。街道周边建筑以传统四合院为主,集中体现 北京老城的城市风貌特色

图片
鼓楼西大街82号更新后 ?吴晨工作室

经过岁月更迭,随着湖面变小、水系变迁、水退人进,斜街两侧渐渐盖满了平房院。逐渐显露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居民的生活。

违建、拥堵、乱停车等问题正侵蚀着老街的风韵:
低端小门店充斥街面、道路慢行空间布局杂乱不合理;
中小型强弱电箱安装混乱、沿街标志标识分布杂乱;
绿化景观不足、文化遗迹缺乏保护;
机动车违章停车严重、非机动车停车不规范、附属设施杂乱陈旧等问题共存。

街道不但拥堵,交通秩序也显混乱,已难看出老城古街的原貌。

图片
鼓楼西大街步行空间分析图 ?吴晨工作室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批复后,鼓楼西大街成为西城区首个重点推进完成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

经过三年的整治,这条北京最老斜街全街变新颜,从空间形态、环境生态、经济业态、文化活态四个层面进行街区总体提升。

1、提出了首个“稳静街区”公共空间提升理念

“鼓楼西大街整理与复兴计划”创新提出“稳静街区”,落实北京市新总规及核心区控规的要求,综合考虑街道整体问题,与西城区道路林荫计划相结合,以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为方向,营造承载古都韵味和历史文化、环境优美、舒适安全、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林荫大道。

图片
鼓楼西大街41号更新后,更新前对比 ?吴晨工作室

项目通过8大项、22小项全面实现稳静街区提升,达到“街道有活力、交通有效率、空间有魅力”的目标。

2、首个在核心区完成更新亮相的历史街区

这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批复后西城区首个重点推进完成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

图片
鼓楼西大街52号更新后,更新前对比 ?吴晨工作室

鼓楼西大街按照“保”字当头的原则,通过 “微修缮、微更新” ,实现有机更新,形成独有的景观结构,这条有着近 800年 历史的北京最老斜街全街变“新颜”。

3、立面全面提升:传统风貌为基调,多元风貌共存

风貌恢复为原则的立面提升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恢复到古代,以清一色的仿古建筑为目标,而是以传统风貌为基调, 结合现状和历史发展脉络,合理融合各时代的印记,展现出 从明清、民国,至现代、当代 的不同风格,形成和而不同的街区风格,从而体现出街区上百年来的变迁。

图片
鼓楼西大街步行空间更新后,更新前对比 ?吴晨工作室

同期对违建、开墙打洞等展开治理。对拆违后的房屋,精心开展城市设计,进行立面提升。

图片
鼓楼西大街东望钟鼓楼 ?吴晨工作室

鼓楼西大街整体以居住功能为主,沿街房屋的立面提升工作,以“一户一策”的方式实施渐进式改造。也就是说,每一户的改造提升形式都有可能是不同的,整理与复兴过程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拆掉再修复,而是谈妥一户修复一户。

图片
图片

鼓楼西大街步行空间更新后 ?吴晨工作室
项目立面提升实施过程中密切配合古建修缮施工队伍,在提升改造中,按照老城房屋保护和修缮技术导则,严格把控施工工艺和材料做法,修旧如旧。

03
新旧共生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

“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福州这座拥有7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的古城,从宋代开始,就成为重要港口城市,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更是成为首批开放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因此造就了黛瓦相连、百年沧桑的古建筑群。

1、苍霞“海月江潮”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

图片
首开区南侧和西南角更新前后对比 ?是然建筑摄影

福州苍霞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着眼于传承其独一无二的“码头精神”文脉,在更新改造中,提取了原有空间形态和尺度,织补网络肌理、传承街巷脉络,使得其空间的商业适用性得到了传承和提升,让这片区域被充分激活。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街道立面的拼贴 ?JUND Architects



为再现苍霞基督教堂“玉带环腰”的意境,用镜面+浅水的方式环绕教堂设置景观带,用景观互动的设计手法,在相同的坐标位置,与历史景象产生微妙的重叠。

图片
首开区西北角更新前后对比 ?是然建筑摄影

同时,设计师把苍霞原有的人文元素如古榕树、茶亭、戏曲等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环境中,使安宁的居住环境与热闹的商业氛围、人文旅行的体验与自然景致的享受都能兼收并蓄。

图片

首开区南侧和西南角更新前后对比 ?是然建筑摄影


在纵横的街巷和密集的肌理之中,设置不同大小尺度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多大小合宜、功能多样的共享场所。

苍霞所积淀的文化本就是不同时代新旧共生的交叠。用“城市拼贴”手法来处理新旧建筑的空间关系。

既非强调结果的“现代化街区”,也非追溯源头的“古建保护区”,而是通过富有时代感的重组整合,让城市的历史结构参与到当下与未来的城市发展中。

2、中平路老街改造

图片

旧景改造前

图片

改造后 ?上海浅深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福州中平路地处市中心,是民国时期福州当地极负盛名的“十里洋场”,作为福州当年繁荣的缩影,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

图片

旧景改造前

图片

改造后 ?上海浅深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中平路街道进行了商业改造包装,在保留修缮了百年民国建筑的基础上,加入了特有的设计创意:大招牌的平面设计、小侧招的历史元素提炼、橱窗的陈列展示、步入式内部空间的规划装饰等,展现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交错,与中西风情的完美融合。

图片

改造后的咖啡店

图片

改造后旅舍外景 ?上海浅深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建筑从外立面的招牌平面设计入手,以建筑形态为元素,增添了鲜艳又不失沉稳的颜色,完美结合了街道内的民国建筑。

针对街道建筑的沿街位置,融合了历史事实,给街道商业氛围进行了重新分布。

3、福州万科烟台山漫步街区

图片

项目实景 ?1988摄影工坊

烟台山位于福州市历史文化中轴线南端,城市到现在依然保存着中西风情的城市肌理、传统街巷、空间形态与历史建筑。

图片
保留建筑的历史风貌 ?1988摄影工坊

街区改造设计师张耀天通过保留原有建筑形式,融入现代设计手法,以 「中西合璧,新旧共存」 的设计理念就相关区位进行针对性的立面改造、景观提升、业态升级,并结合景观环境与商业包装形成一主街、双环线、三组团、九巷道漫步式空间游逛格局,力图唤醒胡同街巷空间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街景 ?1988摄影工坊
图片
图片

侧旗区分建筑立面 ?1988摄影工坊

建筑原貌中的红墙灰瓦得以保留,利用不同色彩的侧旗,将建筑立面区分,东方神韵与西方风尚相互交织,平衡且统一。

图片

街景 ?1988摄影工坊

图片

中式园林古厝与西洋建筑对话 ?1988摄影工坊


通过提取商业元素,设计师将 穿越-摩登-艺术文化 三大线索母题贯穿根植于街区的立面、美陈、景观、视觉、店招中,借此平衡老旧建筑改造中文化属性与功能,同时从古建筑中汲取灵感,将艺术创意与社区互动有机融合,真正激发建筑活力。

图片

闪烁的灯光 ?1988摄影工坊

漫步街区,空间以「跨越时空的舞会」为主题,照明与灯光延续时空的穿越,以投光、内透、吊灯等不同形式,展现屋檐、立柱等建筑的丰富形态,并通过明暗对比,刻画不同区域的市集烟火氛围。

这三个项目承载了福建福州近现代商业历史,作为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见证城市发展变革的重要时刻。

04
尊重历史原真性,有机保留文化层积与历史记忆

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以北、中山公园以南,又名新安故城,始建于东晋年间,距今将近 1700年历史 ,现有建筑约1100栋,按保护等级及建成年代大致可分为历史文物建筑、清末,民国风格建筑、50年代风格建筑、80年代水刷石材料建筑和现代建筑,现代建筑比重最大。

图片

项目航拍 ?张超、行知影像

图片

总平面图 ?深圳市博万建筑设计事务所


结合政府和市民对于古城的期待和前期城市研究结果,提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改造策略:从尊重历史原真性出发,对建筑风貌重新梳理,有机保留各个年代的文化层和历史记忆。

图片
各改造建筑与场地原貌 ?深圳市博万建筑设计事务所

对所有楼栋进行现场踏勘,根据楼栋层数、现状风貌、结构状况和所处街区位置综合评判,分别给出适合的立面改造策略。

图片
NT129改造前后 ?张超、行知影像

NT129采用轻改造策略加入琉璃花格砖,还原建筑原始风貌;NT130、124采用水刷石材料和传统设计手法,与周边楼栋一起形成南起城门跨度50米的传统历史街区。

图片
NT132改造前后 ?张超、行知影像

书院广场南侧和西侧为小体量传统建筑,NT134、132AB位于北侧,用简洁的体块和干挂墙板对比传统建筑语言,过大与小、简与繁、新与旧的对比中碰撞出古今建筑的发展延续。

图片
NT137改造前后 ?张超、行知影像
图片
NT116、118改造前后 ?张超、行知影像

NT137 玻璃砖的空灵剔透与青砖的古朴醇厚;NT116、118(南头古城数字展厅)改造设计弱化上部建筑存在,干挂墙板规整轮廓,浅灰色主墙消隐建筑体量,铝合金窗框、花池、栏杆等细节使建筑简约而不单调。

图片
NT98改造前后 ?张超、行知影像
图片
NT112改造前后 ?张超、行知影像

NT98、NT112采用浅色红砖片与原有古建(文士华故居)产生交集,门头及阳台的浅色红砖贴面,加上现代凸窗点缀丰富了建筑表皮。

图片
NT111改造前后 ?张超、行知影像

NT111主体采用水刷石材质,现代大玻璃窗带来了良好的采光和时代感。在细节上,用古建栏河装饰阳台,白色铝格栅装饰顶板,传统的纸筋灰装饰线脚点缀立面。

图片
游客服务中心改造前后 ?张超、行知影像

将游客服务中心选在古街与现代街道交汇处,立面设计上把传统和现代材料结合,首层把钛锌板、玻璃砖整合为基座,使之在近人尺度减少建筑体量带来的压迫感;二层为展示空间,外墙搭配青砖与红砖,能在识别度上与周边历史建筑协调。

改造后的建筑,既承载了历史文脉,又融入了现代精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4年05月11日 08:37:46
3楼

学习了老旧街区改造案例:精细化的设计理念,多谢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