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艺之——厌氧技术的特殊性
yj蓝天
yj蓝天 Lv.16
2024年05月05日 06:27:43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环保工艺之——厌氧技术的特殊性 一、降解速度较慢 和好氧微生物相比,厌氧微生物的活性较低,另外,好氧污泥一般都是絮状,没有内部扩散的问题。前面己讨论过,厌氧降解最后一步的甲烷化过程速度最慢,是控制步骤。厌氧降解速度缓慢,则要求有较多的活性污泥。 二、易酸化 厌氧酸化的速度远大于厌氧甲烷化的速度,如果在单位时间内,甲烷化过程消耗的挥发脂肪酸的总量,低于酸化过程产生的挥发脂肪酸的总量,就会造成酸积累。酸积累又会造成厌氧微生物环境的

环保工艺之——厌氧技术的特殊性

一、降解速度较慢

和好氧微生物相比,厌氧微生物的活性较低,另外,好氧污泥一般都是絮状,没有内部扩散的问题。前面己讨论过,厌氧降解最后一步的甲烷化过程速度最慢,是控制步骤。厌氧降解速度缓慢,则要求有较多的活性污泥。

二、易酸化

厌氧酸化的速度远大于厌氧甲烷化的速度,如果在单位时间内,甲烷化过程消耗的挥发脂肪酸的总量,低于酸化过程产生的挥发脂肪酸的总量,就会造成酸积累。酸积累又会造成厌氧微生物环境的pH值下降,pH值下降又导致甲烷化过程更加缓慢,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使pH值下降到甲烷化过程无法进行,此类微生物大量死亡,COD去除率趋于负值,此现象称为“酸化”。反应器发生酸化的后果是严重的,一般要重新填加菌种,重新进行调试。

三、污泥带气造成的问题

厌氧反应会产生沼气,沼气一般会在颗粒污泥表面(或絮状污泥团中)形成气泡,最终使“总颗粒”比重小于等于废水。此现象的不利面和有利面同时存在,一方面,此现象使污泥大量大升,在污泥床层之上,形成悬浮污泥层,增加了废水和污泥的接触时间,使反应器上部的空间中也有反应进行,污泥可上下置换,第二代反应器就基于此原理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气泡使污泥可能流出反应器之外,造成污泥流失。

四、产泥量较低

厌氧反应的产泥率很低,一般每去除1kgCOD只能产生0.1kg的干污泥,此问题和污泥活性低、污泥流失等问题联合作用,造成厌氧反应器调试时间长、菌种量需求大等缺点,影响着厌氧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但是,产泥量低反过来又是厌氧技术的主要优点,污泥产量低且易处理,使污泥处理系统投资小,几乎没有运行费用。

五、污泥可生成颗粒

厌氧微生物在降解CHO污染物时,其总体生物化学过程就是一种“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为了传递电子的需要,厌氧微生物紧紧贴在一起生长,一层是提供电子的,另一层就是接受电子的,一层一层的相互包裹,形成颗粒污泥。从此分析,厌氧微生物的“成团”是自然发生的,一般降解碳水化合物时最容易形成颗粒。颗粒的形成还和水力条件、废水中其他物质的存在等有关。由于颗粒的形成,使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大大增加,使污泥和废水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可能不一样。反过来,由于内部扩散的影响,也使单位重量的污泥降解能力降低。基于以上的特点和问题,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厌氧反应器技术和不断研究其规律。

(图片来自于网络,编辑整理不易,文章内容根据部分网络及教学资料整理,转发请备注文章出处,谢谢。)

 


8f253f989cade7136d3d.doc
14.5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4年05月06日 06:00:29
3楼

资料总结了厌氧反应的特点核原理,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